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改革在新时期不断的推进,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全能型人才,因此音乐教育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关注,而儿童时期是音乐教育学习最好的阶段,因此大多数家长都偏爱把自己孩子送到音乐特长班进行音乐学习,但最终培训结果和家长预期想象效果有很大的出入,因此本文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一些思考,以期能够为现状改进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儿童;音乐学习;音乐教育
一、儿童音乐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儿童早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开始更多的被注重,但在一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开始厌烦对音乐的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音乐学习不管在任何阶段都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不是机械性的教学,只是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不去注重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解决是一直以来困扰着家长和教师,因此需要找到正确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自信心,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给音乐教师。
二、实际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缺乏的现象分析
1.现象现状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音乐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儿童在音乐素养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
学生在进行弦乐学习时,对乐谱的理解力和节奏感相对偏弱,例如当乐谱中其中音符偏高时,学生对音名的认知不是那么快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弦乐不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更偏向于听觉和手的控制来操作,因此在进行学习时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在实际教授课程时,老师需要根据特点来进行教学。
学习声乐的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表现出的是对节奏的掌控不够明确,对节奏有大概的认知,不能够明确精准的运用到乐曲中。而老师在教授声乐过程中,过于强调歌词信息和学生的临场表演,一首歌曲通过练习可以滚瓜烂熟,而节奏的练习和乐谱的认知却被忽略了,因此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只是机械的演唱,把握不住其内涵。
2.如何将音乐素养教学融入儿童音乐能力培养中
(1)教师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在音乐学习中,被动知识、缺乏个性化和互动式阅读形式一直是不合适的。音乐教师应创新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班级学生建立一个完备的音乐教学体系,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进行音乐教学和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不应该像学校里面的教科书一样的循规蹈矩,要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实际学习中遇到难题的同时调动起来音乐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音乐学习中,声乐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把握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安排教学安排,但不足以协调统一。导致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度不够,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声乐练习,从声乐练习中体验音乐的美好和轻松,而不是一味的接受老师强制性的灌输音乐的抽象概念。给予每个学生思考、表达、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3)通过表演练习,全面掌握音乐知识
音乐是一项艺术,内涵需要中学生挖掘之后细细体会,因此需要我们自身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够和音乐达成一致的情感交流。所以在音乐素养培养教学中,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以供学生能够深入到音乐场景中去。从而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接受流行音乐的精华。例如,多多参与举办的音乐比赛,将感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讨论研究。或者是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进行合理的分组,由每个小组组员选举本组成员代表上台表演,每个小组代表依次表演结束之后,学生和教师共同对表演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音乐。
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刻理解流行音乐
音乐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听觉上对自己声音有概括的认知。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音乐所需要的声音元素、图像元素以及文本元素等融合在一起组成画面通过大屏幕放映出来,使得音乐教学的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并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多样性,增加学生对音乐风格特色和时代背景的理解,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和内涵的感知更加准确、生动。
三、对儿童音乐素养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的几点建议
1.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对传统“音乐素养”教学进行改革
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促进道德情操的完善,因此作用和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新时期我国音乐事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之前,人们认为音乐素养就是進行简单的乐理学习和声乐练习等,不可否认的是音乐素养教育中确实包括音乐理论和听觉的系统训练,但一味进行技能训练是不可取的,为了让技能训练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首先学生要明确作品的完整性,要经过一些系统的听觉记忆力训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鉴赏音乐的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2.养成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在音乐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字-欣赏。至于这“欣赏”,实际指的是什么;这种“欣赏”如何培养,依靠什么样的努力的能力,又有什么样的基础,很多人往往不深入去了解。在儿童阶段,学生主要任务是欣赏能力养成,音乐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和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找出创新独特的东西,去体验和了解,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用一些抽象的、模棱两可的形容词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根据学生主观意识粗略地勾画作品的效果,将失去音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利用沟通机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沟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小学生是有很多的需求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物质奖励,或者是一两句取得小成绩时表面的夸奖,他们需要精神上的财富,从思想上来接受音乐学习,这一点需要由老师来给予,营造的良好氛围能真正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心满意足。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一定要有效并且是高效率的,还有要保证这种交流的渠道积极拓展以此来促进音乐学习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对音乐素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静华,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音乐素养艺术教育2010年04期
【关键词】儿童;音乐学习;音乐教育
一、儿童音乐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儿童早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开始更多的被注重,但在一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渐失去兴趣,甚至开始厌烦对音乐的学习。根据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音乐学习不管在任何阶段都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不是机械性的教学,只是一味的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不去注重学生实际理解能力。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解决是一直以来困扰着家长和教师,因此需要找到正确的途径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自信心,同时可以提供一些参考给音乐教师。
二、实际教学中学生音乐素养缺乏的现象分析
1.现象现状
从实践的角度来说,音乐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儿童在音乐素养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
学生在进行弦乐学习时,对乐谱的理解力和节奏感相对偏弱,例如当乐谱中其中音符偏高时,学生对音名的认知不是那么快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弦乐不同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更偏向于听觉和手的控制来操作,因此在进行学习时难度就大大增加了。在实际教授课程时,老师需要根据特点来进行教学。
学习声乐的学生在音乐课程中表现出的是对节奏的掌控不够明确,对节奏有大概的认知,不能够明确精准的运用到乐曲中。而老师在教授声乐过程中,过于强调歌词信息和学生的临场表演,一首歌曲通过练习可以滚瓜烂熟,而节奏的练习和乐谱的认知却被忽略了,因此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只是机械的演唱,把握不住其内涵。
2.如何将音乐素养教学融入儿童音乐能力培养中
(1)教师要改变观念,与时俱进
在音乐学习中,被动知识、缺乏个性化和互动式阅读形式一直是不合适的。音乐教师应创新旧的教学观念,树立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在此基础之上老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班级学生建立一个完备的音乐教学体系,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进行音乐教学和音乐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不应该像学校里面的教科书一样的循规蹈矩,要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实际学习中遇到难题的同时调动起来音乐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音乐学习中,声乐学习是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有些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能够把握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精心安排教学安排,但不足以协调统一。导致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度不够,所以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该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声乐练习,从声乐练习中体验音乐的美好和轻松,而不是一味的接受老师强制性的灌输音乐的抽象概念。给予每个学生思考、表达、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3)通过表演练习,全面掌握音乐知识
音乐是一项艺术,内涵需要中学生挖掘之后细细体会,因此需要我们自身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能够和音乐达成一致的情感交流。所以在音乐素养培养教学中,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以供学生能够深入到音乐场景中去。从而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审美,接受流行音乐的精华。例如,多多参与举办的音乐比赛,将感兴趣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讨论研究。或者是进行小组合作表演,进行合理的分组,由每个小组组员选举本组成员代表上台表演,每个小组代表依次表演结束之后,学生和教师共同对表演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音乐。
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刻理解流行音乐
音乐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听觉上对自己声音有概括的认知。多媒体技术可以把音乐所需要的声音元素、图像元素以及文本元素等融合在一起组成画面通过大屏幕放映出来,使得音乐教学的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并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多样性,增加学生对音乐风格特色和时代背景的理解,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和内涵的感知更加准确、生动。
三、对儿童音乐素养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的几点建议
1.摒弃旧的思维方式,对传统“音乐素养”教学进行改革
音乐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促进道德情操的完善,因此作用和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新时期我国音乐事业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之前,人们认为音乐素养就是進行简单的乐理学习和声乐练习等,不可否认的是音乐素养教育中确实包括音乐理论和听觉的系统训练,但一味进行技能训练是不可取的,为了让技能训练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首先学生要明确作品的完整性,要经过一些系统的听觉记忆力训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鉴赏音乐的同时提高音乐素养。
2.养成学生阅读欣赏能力
在音乐素养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字-欣赏。至于这“欣赏”,实际指的是什么;这种“欣赏”如何培养,依靠什么样的努力的能力,又有什么样的基础,很多人往往不深入去了解。在儿童阶段,学生主要任务是欣赏能力养成,音乐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和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找出创新独特的东西,去体验和了解,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用一些抽象的、模棱两可的形容词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根据学生主观意识粗略地勾画作品的效果,将失去音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利用沟通机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沟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小学生是有很多的需求的,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物质奖励,或者是一两句取得小成绩时表面的夸奖,他们需要精神上的财富,从思想上来接受音乐学习,这一点需要由老师来给予,营造的良好氛围能真正给学生一种家的感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心满意足。尤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沟通机制一定要有效并且是高效率的,还有要保证这种交流的渠道积极拓展以此来促进音乐学习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对音乐素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静华,如何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音乐素养艺术教育201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