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所谈到的运动部和被成为胜利顾客,是指人在训练过程中所能够承受的运动训练程度,即身体可承受负荷,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均属于运动负荷的主要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需要设置适当的运动负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加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设置适宜的运动负荷,本文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探讨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运动负荷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动负荷设置;探讨
教师想要收获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适宜的运动负荷来激励学生,提升教学效率,而运动负荷则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和体育锻炼活动整体安排的关键性指标,以适宜的运动负荷来指引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体育运动负荷不是偏小就是过多,学生无法得到适当的锻炼,需要改变这种教学窘境。
一、“运动负荷”知多少?
傳统运动负荷,我们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考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的运动负荷会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刺激,这个条件下身体机能会发生适应性变化。因此,体育课堂中教师熟悉运动负荷的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身体复合程度,选择适当的设置运动,顾客可以有力的调节学生的身体机能活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长期而有规律的运动负荷设置要求下,身体机能会产生规律性的变化,例如长期坚持锻炼的学生,身体素质往往会提高。小学阶段体育课基本结构包括准备环节、教学过程、结束环节,而教师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运动负荷要求,考虑运动时学生身体机能特征,确保学生的运动负荷在人体技能所接受的适宜程度之内,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随着复制教育的推行,愈加重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许多体育教师跟风设置运动负荷,大量的运动负荷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超量的锻炼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再次着重强调避免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到学生运动负荷身体的可承受范围,杜绝“假大空”形式主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设置举措
(一)明确体育教学任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要有合理得当的课程内容安排,在备课时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运动相互搭配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运动负荷来相互配合,交替运动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锻炼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运动负荷强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可以与不和强度较低的项目相互搭配,其中耐力长跑、攀登等属于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及运动负荷量较大,可以与踢毽子或者是投掷等项目相结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学生锻炼时,尤其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不应该设置过量的运动负荷要相对适宜,而且整个过程要充满趣味,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接力游戏赛”,设置适当的运动负荷,融入了游戏教学理念,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获得愉快的课堂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长跑能力明显提升。
(二)科学合理掌握练习密度,保证运动负荷的适量
当有了适当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应当仔细研读教材要求,联系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练习密度,科学合理的设计体育训练活动,还要具有实效性、目的性。训练目标是指引体育课堂设计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要保证训练目标的合理性,杜绝设置过高或者过低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还需注意运动负荷中要合理的渗透练习密度,以“篮球”活动为例,教师应当首先要了解篮球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创设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或者是不同性别的学生群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理解重难点要领。
我在教授学生“羽毛球”运动要领时,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网上找寻羽毛球运动视频,对学生更加直观的讲解羽毛球“挥拍”、“发球”、“接球”等动作,以此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之后学生在相互配合练习羽毛球要领的时候,就可以回想到视频中的动作,同时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就能够获得练习的喜悦之感,有助于增加练习密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教学目标,适当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以生为本”观念,适当的设置运动负荷,从而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本文针对教师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还有许多,比如说季节因素、气候因素等等,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情况而定、因地制宜,设置合理运动负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鹏.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刍议[J].内蒙古教育,2018(04):55-56.
[2]俞航天.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5(18):262.
[3]林锦秀.新课标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02):60-61.
[4]钱小平.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设置的基本策略[J].甘肃教育,2014(04):57.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动负荷设置;探讨
教师想要收获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需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适宜的运动负荷来激励学生,提升教学效率,而运动负荷则是评价体育教学效果和体育锻炼活动整体安排的关键性指标,以适宜的运动负荷来指引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就目前来看,体育运动负荷不是偏小就是过多,学生无法得到适当的锻炼,需要改变这种教学窘境。
一、“运动负荷”知多少?
傳统运动负荷,我们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考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的运动负荷会随着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刺激,这个条件下身体机能会发生适应性变化。因此,体育课堂中教师熟悉运动负荷的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身体复合程度,选择适当的设置运动,顾客可以有力的调节学生的身体机能活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长期而有规律的运动负荷设置要求下,身体机能会产生规律性的变化,例如长期坚持锻炼的学生,身体素质往往会提高。小学阶段体育课基本结构包括准备环节、教学过程、结束环节,而教师应当根据不同阶段的运动负荷要求,考虑运动时学生身体机能特征,确保学生的运动负荷在人体技能所接受的适宜程度之内,遵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随着复制教育的推行,愈加重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许多体育教师跟风设置运动负荷,大量的运动负荷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超量的锻炼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再次着重强调避免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到学生运动负荷身体的可承受范围,杜绝“假大空”形式主义。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设置举措
(一)明确体育教学任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
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须要有合理得当的课程内容安排,在备课时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运动相互搭配在一起,以多种多样的运动负荷来相互配合,交替运动量,既可以吸引学生的锻炼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运动负荷强度相对较高的运动项目可以与不和强度较低的项目相互搭配,其中耐力长跑、攀登等属于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及运动负荷量较大,可以与踢毽子或者是投掷等项目相结合。在设置课程内容时,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学生锻炼时,尤其是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时,不应该设置过量的运动负荷要相对适宜,而且整个过程要充满趣味,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设置“接力游戏赛”,设置适当的运动负荷,融入了游戏教学理念,学生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既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获得愉快的课堂体验,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的长跑能力明显提升。
(二)科学合理掌握练习密度,保证运动负荷的适量
当有了适当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还应当仔细研读教材要求,联系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练习密度,科学合理的设计体育训练活动,还要具有实效性、目的性。训练目标是指引体育课堂设计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要保证训练目标的合理性,杜绝设置过高或者过低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师还需注意运动负荷中要合理的渗透练习密度,以“篮球”活动为例,教师应当首先要了解篮球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创设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级阶段或者是不同性别的学生群体,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学生理解重难点要领。
我在教授学生“羽毛球”运动要领时,以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从网上找寻羽毛球运动视频,对学生更加直观的讲解羽毛球“挥拍”、“发球”、“接球”等动作,以此增强学生的直观感觉,之后学生在相互配合练习羽毛球要领的时候,就可以回想到视频中的动作,同时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就能够获得练习的喜悦之感,有助于增加练习密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教学目标,适当合理的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坚持素质教育理念中的“以生为本”观念,适当的设置运动负荷,从而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本文针对教师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还有许多,比如说季节因素、气候因素等等,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情况而定、因地制宜,设置合理运动负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鹏.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刍议[J].内蒙古教育,2018(04):55-56.
[2]俞航天.小学体育课堂适宜运动负荷的实践探索[J].中国培训,2015(18):262.
[3]林锦秀.新课标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02):60-61.
[4]钱小平.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设置的基本策略[J].甘肃教育,2014(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