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英语学科自身特点与规律上重新加以审视和调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深入挖掘英语科文自身的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做到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精心设计英语课堂提问,有效发挥其课堂调控功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兴趣。情意共振
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在此基础上,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要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二、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英语教学增强有效性,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尚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他们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专制”“严肃”有余,“民主”“开放”不足。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不会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只会消极被动地听讲、记录、背诵,甚至与教师背道而驰。教学效果会怎样,自然不难预料。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中职学生首先是在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之下,而不是在知识本身的召唤之下而进行学习的。所以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愿望、充满乐观和具备耐心之外,还要采取一些有助于营造宽松的氛围的措施。如:态度要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产生畏惧感或敬而远之;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言行,不强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保持一致。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求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要使学生充分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产生愉悦与满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学习的自信。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是一种带有策略性的较高层次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学法的指导要坚持三个原则:(1)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的个体研究相结合;(2)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相结合;(3)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也就是说,英语教师不但要依照语言习得规律来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使其学会高效率地学习。
四、磨砺坚强意志,使学生面对困难越学越勇
我们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现有资源,努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认识到“刻苦和坚强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英语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追求上进,做到能败能学。教师还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和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英语的语言学习。
五、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相互学习
采取合作学习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鼓励大胆参与,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管学生,让学生督促学生,让接受能力快的学习帮助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帮助其出谋划策,让组长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作为小组一员的责任,促使学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这样,在集体荣誉感催促下,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被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所触动,也会努力争取为本组争光。
六、自主学习,张扬个性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真正的有效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自主建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能力。只有“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语),变“奉送真理”为让学生“发现真理”,教学才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我们从以下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①参与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要求;②参与选择教学方法,自主选定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③参与与他人的合作,沟通互动,学会理清、表达自己,并学会聆听他人见解,学会相互接纳、欣赏;④参与教学评价,有效教学应确立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地位,可以自评、互评,结合师评,借此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鉴别。
七、生疑激趣,研究创新
如果说自主学习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则是针对目标的拓展和延伸的。它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一种学习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个性复杂,研究性学习显得更重要、更迫切,不愿做被动的英语学习者。而研究性学习的动因则是通过生疑激趣从而引起研究创新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我们的每节课的引入介绍往往以设疑开始,这就是所谓的“教有疑”,有疑才会生趣,然后是引导学生解题,达到“无疑”,再后是课后设疑或下节课的设疑引入,这样环环相扣,“有疑”与“无疑”的循环往复,达到认识的不断上升。当然这种过程人人知道,但往往意识不强,或觉麻烦,觉得不如自己讲解来得直接,或疑得肤浅,不足以激趣,事倍功半,最终使教学停留在课本程度或者半途而废。
一、激发兴趣。情意共振
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只有有趣的东西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用科学、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激发兴趣,需要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投石激浪”。但在注意趣味性的同时,决不可忽视问题的真实性,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甚至有一种不说不快的感觉。在此基础上,组织有意义的课内外实践活动,让英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理想的成绩。要让学生懂得,学好英语是学习者自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需要,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要学好英语的愿望。
二、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英语教学增强有效性,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必不可少的。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尚未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他们的课堂教学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专制”“严肃”有余,“民主”“开放”不足。在这样的教学气氛中,学生不会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只会消极被动地听讲、记录、背诵,甚至与教师背道而驰。教学效果会怎样,自然不难预料。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中职学生首先是在教师的个人魅力影响之下,而不是在知识本身的召唤之下而进行学习的。所以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愿望、充满乐观和具备耐心之外,还要采取一些有助于营造宽松的氛围的措施。如:态度要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不要让学生产生畏惧感或敬而远之;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言行,不强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保持一致。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活力与生机,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求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要使学生充分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产生愉悦与满足,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学习的自信。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
三、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是一种带有策略性的较高层次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学法的指导要坚持三个原则:(1)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生的个体研究相结合;(2)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相结合;(3)要坚持学习方法的指导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也就是说,英语教师不但要依照语言习得规律来指导学生选择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使其学会高效率地学习。
四、磨砺坚强意志,使学生面对困难越学越勇
我们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和现有资源,努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认识到“刻苦和坚强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通过英语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追求上进,做到能败能学。教师还要以自己的真挚情感和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感化学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虑的程度,减轻心理压力,满足他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英语的语言学习。
五、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相互学习
采取合作学习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互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鼓励大胆参与,增强学习动机,树立自信心。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情境,让学生管学生,让学生督促学生,让接受能力快的学习帮助接受能力慢的学生,帮助其出谋划策,让组长协调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感受到作为小组一员的责任,促使学生互帮互学,养成合作习惯,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这样,在集体荣誉感催促下,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被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所触动,也会努力争取为本组争光。
六、自主学习,张扬个性
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真正的有效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自主建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能力。只有“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美国教育家杜威语),变“奉送真理”为让学生“发现真理”,教学才真正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我们从以下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①参与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和要求;②参与选择教学方法,自主选定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③参与与他人的合作,沟通互动,学会理清、表达自己,并学会聆听他人见解,学会相互接纳、欣赏;④参与教学评价,有效教学应确立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之一的地位,可以自评、互评,结合师评,借此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鉴别。
七、生疑激趣,研究创新
如果说自主学习主要是针对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则是针对目标的拓展和延伸的。它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一种学习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个性复杂,研究性学习显得更重要、更迫切,不愿做被动的英语学习者。而研究性学习的动因则是通过生疑激趣从而引起研究创新的。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我们的每节课的引入介绍往往以设疑开始,这就是所谓的“教有疑”,有疑才会生趣,然后是引导学生解题,达到“无疑”,再后是课后设疑或下节课的设疑引入,这样环环相扣,“有疑”与“无疑”的循环往复,达到认识的不断上升。当然这种过程人人知道,但往往意识不强,或觉麻烦,觉得不如自己讲解来得直接,或疑得肤浅,不足以激趣,事倍功半,最终使教学停留在课本程度或者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