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性,14岁.因左眼红伴眶周红肿胀痛1 d,于2009年7月15日来海军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就诊前1 d无明显诱因觉左眼不适,迅速出现充血,眼睑红肿胀痛,无视力改变,无发热头痛等。
【机 构】
:
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眼科,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眼科,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眼科,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14岁.因左眼红伴眶周红肿胀痛1 d,于2009年7月15日来海军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就诊前1 d无明显诱因觉左眼不适,迅速出现充血,眼睑红肿胀痛,无视力改变,无发热头痛等。
其他文献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迎来了中华眼科杂志创刊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作为中华眼科杂志的复刊人和见证者之一,从心底里感慨万分!纵览中华眼科杂志从复刊至今的33卷,弥漫着缕缕书香的论著里洒下了我辛勤耕耘的汗水,散发着墨香的字里行间透见我饱蘸汗水的笔迹.在编辑的笔下曾有多少论文经雕琢而发表,在专家的指导下曾有多少作者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他们伴随中华眼科杂志一同茁壮成长,有的成为著
目的 探讨眼眶手术前颈部迷走神经阻滞方法对术中眼心反射(OCR)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照试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右侧眼眶壁骨折修复术患者分为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0例,全身麻醉前行右侧颈部迷走神经阻滞,Ⅰ组用1%盐酸利多卡因,Ⅱ组用0.9%生理盐水;两组麻醉方法相同.观察阻滞前(T0)、神经阻滞3 min(T1)、5 min(T2)、10 min(T3)、120 mi
目的 评价硅水凝胶软镜(Si-SCL)与高透氧透气性硬性接触镜(RGPCL)组合的透镜(Piggyback lens)的透氧性能.观察其用于圆锥角膜矫正时改善视力、眼表形态和舒适度的效果,角膜的塑形效果及其安全性能.方法 利用欧姆定律计算新材料组合Piggyback lens的透氧率(Dk/t).比较裸眼和Si-SCL戴镜后眼表面曲率和散光的改变.比较单纯RGPCL与Piggyback lens的
中华眼科杂志创刊至今已60年了,作为本刊的老编委,我的心中感概万分.1955年我从浙江医学院(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并从事眼科专业,那时对国内仅有的一本眼科专业杂志的期待和关心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每一期杂志出版后我都如饥似渴地阅读、再阅读.我在担任眼科医师早期就紧密结合临床实践撰写一些病例报告,尽管今天看来是肤浅的治疗经验,但是编辑部都能认真热情地对待作者,不厌其烦地修改,使我们这些刚踏入眼科临床的
第一届全国循证眼科学研究进展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25至2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循证眼科学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昆明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循证眼科学、我们的未来”,届时将邀请国内循证医学及眼科界著名专家王宁利、赵家良、葛坚等就眼表及角膜疾病、屈光手术、青光眼、白内
患者女性,40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暗18 d,在当地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未予特殊治疗,症状无缓解,即于2009年12月9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无外伤、感染及手术等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无法矫正;左眼1.0.右眼屈光间质清;散瞳检查眼底,可见右眼围绕视乳头有一边界欠清的黄白色病灶,轻微扁平隆起,内有色素沉积
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临床视觉生理学已从对视野的关注逐步扩展到对色觉、光觉,以及视觉电生理等众多领域的检测和研究,构成我国眼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视觉生理学对视功能的评估、探讨和对眼疾患视觉损害的观察、治疗、疗效及发病机制等都有重要关联和贡献。
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眼病之一,近年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原发性青光眼中的比例上升。有研究结果显示,高达75%的青光眼患者需要联合用药,而青光眼患者联合用药的依从性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更多眼科医师更加关注青光眼治疗的热点问题,配合全国爱眼日,为患者探寻更为有效的用药治疗方案
目的 总结眼外蔓延的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眼外蔓延期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病史特点、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征象、治疗与随访结果.结果 4例既往有误诊为青光眼的病史;4例既往确诊者,其中3例接受肿瘤局部切除术.常见体征包括:视力下降,眼球突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结膜充血,眼压或眶压升高等,特异性体征为巩膜表面隆起性肿物.眼B超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3‰[1-2].虽然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治疗和处理极为棘手.在早期诊断后[3],若治疗不规范,可能导致部分患者的视力难以恢复,因此其治疗方案的制定已成为眼科临床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规范白内障术后急性细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日本眼科界[4]和欧洲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会等均相继制定了相应地区的治疗指南,就治疗的关键和细节提出了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