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都能把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如能适时点激学生,对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广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适时的点激学生,是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关键是教者要解放思想,要敢于变革、开拓,要敢于向创新领域闯,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是可塑之材,经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如教四年级第七册第43页加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教学例1:113+59;例,276+98,学生都很容易理解把“59”看成“60-1”,“98”是“100-2”。对想的过程,即虚线方框中的113+60-1、276+100-2也容易理解掌握。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我把例2的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写成98+276,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简算过程时,一般都回写成100-2+276,这样实际上又是98+276,如有学生达不到简便运算的目的。这时,我这样点一点,激一激学生:113+60-1,276+10-2,这两个运算过程确实很简便,算起来很快,同学们计算98+26时,应当怎样写出运算过程,是别人看了觉得简便,算出来快,并让学生的讨论加深印象。经过这样点激学生,对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很快写出正确的简便运算过程:100+276-2。
二、引导从求异中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概念可以从多方面理解,有的计算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有的应用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同一材料中,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我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学生学会了用短除法求12和8、18和15、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后,引导学生提问题,就有学生提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除了用短除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到了两种方法。这样引导学生提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在比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比较,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趣和欲望,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的生长点,认准目标,积极参与教学。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四、引导从错误中提问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学生答题和解题常出现错误,教师可打破常规,利用这些错误去引导学生提问题。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在巩固练习时,出一题:“0.97÷0.32=3……1( )”,让学生判断正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马上更正,而是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提问题,这时就有学生提出“①你是怎样发现计算结果是错误的?②如果要使计算结果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富于启发性问题诱导下,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为余数1比除数0.32大,所以它是错误的;②因为余数不可能比被除数大,而题中的余数1比被除数0.97大,所以它是错误的;③因为0.32×3+1=1.96﹥0.97(验算方法),所以它是错误的;④如果要使计算结果正确,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即97÷32=3……1。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挖掘潜在的智力因素,既能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问题的同时,深化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
五、从生活中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并进行巩固练习后,可安排一小段时间,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从周围情境或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找出一些实例来沟通生活与课本上数学的联系。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数学问题,就有学生提出:“学校的足球场很大,怎样去测量计算它的面积?”学生提出问题后,又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现时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六、注重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单独靠记忆现成的数学结论,必须知道其间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弓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究的机遇和渠道,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来体验,来获得间接经验。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得到培养。
七、重视开放性练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式练习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条件不足或条件多余的练习。
(二)答案不正确或答案不唯一的练习。
(三)解题思路多种多样的练习。
学生的思维是无止境的,可挖掘潜力非常大,只在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根据教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脚踏实地,勤奋耕耘,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求异法和点激法,敢于创新机,就能探索出更多的规律,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就能轻松自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适时的点激学生,是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关键是教者要解放思想,要敢于变革、开拓,要敢于向创新领域闯,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是可塑之材,经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如教四年级第七册第43页加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时,教学例1:113+59;例,276+98,学生都很容易理解把“59”看成“60-1”,“98”是“100-2”。对想的过程,即虚线方框中的113+60-1、276+100-2也容易理解掌握。在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我把例2的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写成98+276,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写出简算过程时,一般都回写成100-2+276,这样实际上又是98+276,如有学生达不到简便运算的目的。这时,我这样点一点,激一激学生:113+60-1,276+10-2,这两个运算过程确实很简便,算起来很快,同学们计算98+26时,应当怎样写出运算过程,是别人看了觉得简便,算出来快,并让学生的讨论加深印象。经过这样点激学生,对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很快写出正确的简便运算过程:100+276-2。
二、引导从求异中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概念可以从多方面理解,有的计算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有的应用题有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同一材料中,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以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例如,我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学生学会了用短除法求12和8、18和15、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后,引导学生提问题,就有学生提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除了用短除法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到了两种方法。这样引导学生提问题,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在比较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特点,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比较,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情趣和欲望,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的生长点,认准目标,积极参与教学。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发现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什么关系。
四、引导从错误中提问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中,学生答题和解题常出现错误,教师可打破常规,利用这些错误去引导学生提问题。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在巩固练习时,出一题:“0.97÷0.32=3……1( )”,让学生判断正误。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马上更正,而是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提问题,这时就有学生提出“①你是怎样发现计算结果是错误的?②如果要使计算结果正确,我们应该怎么办?”在富于启发性问题诱导下,学生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①因为余数1比除数0.32大,所以它是错误的;②因为余数不可能比被除数大,而题中的余数1比被除数0.97大,所以它是错误的;③因为0.32×3+1=1.96﹥0.97(验算方法),所以它是错误的;④如果要使计算结果正确,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即97÷32=3……1。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挖掘潜在的智力因素,既能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问题的同时,深化对知识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意识。
五、从生活中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并进行巩固练习后,可安排一小段时间,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从周围情境或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找出一些实例来沟通生活与课本上数学的联系。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数学问题,就有学生提出:“学校的足球场很大,怎样去测量计算它的面积?”学生提出问题后,又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既能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现时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六、注重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单独靠记忆现成的数学结论,必须知道其间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弓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究的机遇和渠道,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来体验,来获得间接经验。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得到培养。
七、重视开放性练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放式练习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条件不足或条件多余的练习。
(二)答案不正确或答案不唯一的练习。
(三)解题思路多种多样的练习。
学生的思维是无止境的,可挖掘潜力非常大,只在教学中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教学,根据教学自身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脚踏实地,勤奋耕耘,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求异法和点激法,敢于创新机,就能探索出更多的规律,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就能轻松自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