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关键词:综合疗法;坐骨结节;骨骺 中图分类号:R6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30-01 坐骨结节骨骺损伤是临床运动创伤的一种不常见病,易反复发作,影响正常行走。笔者1998年2月~2008年2月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结节骨骺损伤3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综合疗法;坐骨结节;骨骺
中图分类号:R6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30-01
坐骨结节骨骺损伤是临床运动创伤的一种不常见病,易反复发作,影响正常行走。笔者1998年2月~2008年2月间,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坐骨结节骨骺损伤33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测定并比较ICR小鼠和昆明种小鼠常用血液生化值与主要脏器系数的差异。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血清BUN、CR、TP、ALB、GLU、TC、TG等项指标,并用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了ICR小鼠和昆明种小鼠的心、肝、脾、肺、肾、子宫和睾丸等脏器系数。结果:ICR雌性小鼠GLU值比雄性小,ICR和昆明种雌性小鼠TG值均比雄性大;昆明种雄性小鼠GLU、TG值比ICR雄性小鼠小。ICR雌性小鼠肾
关键词:伤寒论;少阴病方;肾病;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17-0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述少阴证包括手、足少阴和心、肾两脏。生理上,手少阴心属火,主血脉,藏神,为一身之主;足少阴肾属水,主水液,藏精,为先天之本。心肾交通,水火既济,则阴阳平衡;从病机上讲,为心肾虚损,水火不交,有阳虚寒化证及阴虚热化证两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有生育要求的171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对其中65例实施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药物组),106例行输尿管术(手术组)。结果:药物组治愈51例,治愈率为78.5%,平均治疗时间为(21±7)天。手术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0±4)天,治愈率为100%。随访2年,2组再次宫内受孕的成功率药物组45.1%,手术组为51.9%,2组无显著性差
关键词:调和营卫;桂枝汤;小儿厌食症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18-01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病程迁延,日久可致精神疲惫、胃肠功能紊乱、营养缺乏、免疫功能低下,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运脾开胃为主,而笔者以“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为据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行气针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33-01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笔者自1985年以来,采用行气针法治疗本病316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痤疮;清上防风汤;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20-01 本科于2007年1月~2008年1月采用清上防风加减治疗96例寻常痤疮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混合痔;术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61-02 2007年来,本院共收治了混合痔患者56例,由于治疗与护理得当,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偏头痛;通络祛痰止痛汤;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1.0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25-02 2001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通络祛痰止痛汤治疗偏头痛50例,并与同期应用西比灵胶囊、谷维素25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痔术后;小便不利;利尿合剂 中图分类号:R2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8-0067-02 小便不利是痔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痔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表现为痔术后小便点滴而下,甚则完全排不出,伴有小腹胀痛等症。笔者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应用自拟利尿合剂水冲代茶饮治疗痔术后小便不利110例,并与同期常规应用按摩、热敷等治疗9
摘要:目的:观察抗组胺药与中药补气剂联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用抗组胺药氯雷他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补中益气丸口服。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随访4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组胺药配合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