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频率即语言项目在语言材料或者语段中出现的次数,故不同的语言项目在语言输出(比如写和说)中有着不同的出现频率。任何一项事物出现的次数或频率越多就越容易被人们所识别,人们如果反复操练某一技能,该项技能就会被熟练地掌握,频率效应时常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技能学习及知识学习。此篇拟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实验设计对频率效应进行解读,并运用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来论述频率效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频率效应 大学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2014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N.Ellis频率效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4A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15-01
一、引语
在应用语言学和朗文语言教学词典中,频率被定义为语言项目在语言材料或语段中出现的次数,不同的语言项目在语言输出中有着不同的出现频率。某项事物出现的次数或频率越多就越容易被人们所识别,人们如果反复操练某一技能,该项技能就会被熟练地掌握,频率效应时常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技能学习及知识学习。近年来,频率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渐渐地被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所重视。频率效应系语言习得的前提,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表征反映了形式-功能相匹配的出现频率,语言学习即是在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联系,而加强这些联系靠的却是两类频率的加强——输入类型频率和练习频率。不同语言层次的规律均源于学习者平时对语言输入频率分布特征的分析,而英语学习者通过这些分析才能学会语言。因此,频率是习得一门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关键。[1]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在生理层面表现为存在于大脑里的感官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一种联系,大脑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各种分散的联系路径。正因为这种联系的存在,人才会在受到相同刺激时产生同样的反应。而随着这种联系不断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趋于自动化。从记忆的角度看,频率是一种较强的联系,新的记忆是在新信息和已知信息之间建立联系,而新信息的重复出现会不断增强这种联系。那么,对该信息的记忆也会不断得到强化。在学习理论里,频率是一个核心问题,对于语言习得而言,频率也是一个重要原则。[2]
二、频率效应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频率是指具体的语言特征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词汇的频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通用词频和局域词频(local word frequency)。通用词频是指词汇在任何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以此可将所有词汇分为高频词(high-frequency words) 和低频词(low-frequency words)。局域词频专指局部文中词汇出现的次数,在某些特定的文章中低频词比高频词出现的频率高,高频词可能只出现一次或者根本不出现。[3]在词汇的认知和产出方面词频可能是最重要,最可靠的变量。在大多数词汇认知的任务中,例如猜词义、朗读、词汇概括归纳、看图说话等,受试对高频词的反应比对低频词的反应迅速很多。部分理论认为频率效应是隐性学习的结果,高频词在认知上快于低频词,原因在于其词汇的表征在一开始就容易被习得,而且高频词在习得过程中也较早地被考虑到。目前还没有研究明确地关注频率效应在二语中的作用,尽管一语与二语有相同的感观词频。在词汇产出领域有一项研究采用了相同的理论,有学者发现在以Nagy的累积习得假设认为,绝大部分词汇是在丰富的语境中通过反复接触逐渐习得的。[4]一次性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率尽管很低,持续大量阅读所产生的累积习得效应却很可观。一次性习得指特定语境中几乎有一半词汇的出现频率只有一次,而我们所说的低频词正是这些词汇中的一部分,一次性接触产生的记忆多为模糊的或部分知识的记忆,很难产生词汇的完全习得。[5]Brown则发现,文本中词汇的出现次数与词汇习得之间并无联系,认为频率并不是影响词汇习得的唯一因子,词汇一类的显性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形式-语义联系的知识,比起隐性知识来不太容易受频率影响,尽管词汇学习通常也需要多次接触目标词,有时一次接触足以产生新词的习得。[3]Herman以不同的说明文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阅读附带词汇习得实验,一次性阅读中词汇习得可能性降到了5%, 完全习得大约为20次。[6]
三、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来自湖北工程学院的5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其母语和第二外语分别是汉语和英语,每个人学习第二外语余额10年,通过教材、音乐、电视学习外语。挑选的教材在实验前受试者均未接触过,并从词汇收据库中挑选25个高频词和25个低频词。实验前,先让同级学生中词汇能力较强的学生选出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生词比率在2.3%-4%,达到95%自由阅读的标准。受试者要求按照二语的词汇任务来完成写作和阅读任务,并要求受试者能写出所给目标词的词义。实验中让受试者阅读材料,并要求阅读完材料后复述文章的内容。一部分受试要求在测试完成后进行词义测试,写出目标词的词义;另一部分受试则阅读后复述材料的内容。一周后,用词义、词形和搭配等测试工具进行延时测试,本次产生的记忆如果没有后续的接触可能记忆消退。在本研究中通过实验分别探讨了接触频率对词义词形和搭配知识记忆保持率的影响,一次性阅读可以产生部分词汇知识的学习,但保持率较低,却是频率累积习得效应第一步。低频词的出现频率和习得率都低于高频词,说明频率效应对阅读附带习得具有积极影响,一次性阅读活动只是频率对语言学习的累积效应的开始,多维的词汇知识习得应该靠长期、大量的阅读活动才能产生。 四、讨论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类的语言与其他行为一样存在频率效应。Ellis论述了频率效应在语言加工与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指出频率应是语言习得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语言習得还有其他主要因素,如语义、显著度、交际愿望等。[1]Ellis认为除了输入频率、母语迁移,交际需要也是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7]强调频率效应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就是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范例学习。认知语言学家强调,语言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之上。对儿童而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语言的发展是同步的;对成人而言,习得二语之前大脑中已经存在的母语体系,已建立起一整套联想型式。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已趋于固定,二语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知识及承载的个人对世界的认识的影响。例如,在习得词汇时,某单词会因为触动学习者的某些印象深刻的事从而引起注意学会该单词。频率效应不能解释二语习得中所有现象及问题,但频率高的语言项目必然更有可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反复输入也会促使语言项目的深度习得,并达到使用自动化。因此外语学习
者不仅要大量接触多种英文材料,而且要有意识创造更多机会使用语言,外语教学应强调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实际上是通过语言接触量和频率去强化外语概率型式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率和迅速判断语言正确使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 N.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 143-188.
[2]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龚兵. 阅读附带词汇习得中的频率效应[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7):11-17.
[4]Nagy, W.P. Herman, R.& Anderson.Learning words from contexts[J]. RELC Journal, 1982, (1):14-36.
[5]Laufer, B.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Do learner really acquires most vocabulary by read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3 (4): 56-65.
[6]Herman, P.et al. Incidental acquisition of word meanings from expositions with varied text features[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97 (2): 263-284.
[7]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关键词】频率效应 大学英语教学 二语习得 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基金项目】湖北工程学院2014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N.Ellis频率效应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4A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15-01
一、引语
在应用语言学和朗文语言教学词典中,频率被定义为语言项目在语言材料或语段中出现的次数,不同的语言项目在语言输出中有着不同的出现频率。某项事物出现的次数或频率越多就越容易被人们所识别,人们如果反复操练某一技能,该项技能就会被熟练地掌握,频率效应时常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技能学习及知识学习。近年来,频率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渐渐地被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所重视。频率效应系语言习得的前提,储存在大脑中的语言表征反映了形式-功能相匹配的出现频率,语言学习即是在语言表征之间建立联系,而加强这些联系靠的却是两类频率的加强——输入类型频率和练习频率。不同语言层次的规律均源于学习者平时对语言输入频率分布特征的分析,而英语学习者通过这些分析才能学会语言。因此,频率是习得一门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关键。[1]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在生理层面表现为存在于大脑里的感官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一种联系,大脑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各种分散的联系路径。正因为这种联系的存在,人才会在受到相同刺激时产生同样的反应。而随着这种联系不断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趋于自动化。从记忆的角度看,频率是一种较强的联系,新的记忆是在新信息和已知信息之间建立联系,而新信息的重复出现会不断增强这种联系。那么,对该信息的记忆也会不断得到强化。在学习理论里,频率是一个核心问题,对于语言习得而言,频率也是一个重要原则。[2]
二、频率效应与二语词汇附带习得
频率是指具体的语言特征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词汇的频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通用词频和局域词频(local word frequency)。通用词频是指词汇在任何文本中出现的频率,以此可将所有词汇分为高频词(high-frequency words) 和低频词(low-frequency words)。局域词频专指局部文中词汇出现的次数,在某些特定的文章中低频词比高频词出现的频率高,高频词可能只出现一次或者根本不出现。[3]在词汇的认知和产出方面词频可能是最重要,最可靠的变量。在大多数词汇认知的任务中,例如猜词义、朗读、词汇概括归纳、看图说话等,受试对高频词的反应比对低频词的反应迅速很多。部分理论认为频率效应是隐性学习的结果,高频词在认知上快于低频词,原因在于其词汇的表征在一开始就容易被习得,而且高频词在习得过程中也较早地被考虑到。目前还没有研究明确地关注频率效应在二语中的作用,尽管一语与二语有相同的感观词频。在词汇产出领域有一项研究采用了相同的理论,有学者发现在以Nagy的累积习得假设认为,绝大部分词汇是在丰富的语境中通过反复接触逐渐习得的。[4]一次性阅读附带词汇习得率尽管很低,持续大量阅读所产生的累积习得效应却很可观。一次性习得指特定语境中几乎有一半词汇的出现频率只有一次,而我们所说的低频词正是这些词汇中的一部分,一次性接触产生的记忆多为模糊的或部分知识的记忆,很难产生词汇的完全习得。[5]Brown则发现,文本中词汇的出现次数与词汇习得之间并无联系,认为频率并不是影响词汇习得的唯一因子,词汇一类的显性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形式-语义联系的知识,比起隐性知识来不太容易受频率影响,尽管词汇学习通常也需要多次接触目标词,有时一次接触足以产生新词的习得。[3]Herman以不同的说明文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阅读附带词汇习得实验,一次性阅读中词汇习得可能性降到了5%, 完全习得大约为20次。[6]
三、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来自湖北工程学院的5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其母语和第二外语分别是汉语和英语,每个人学习第二外语余额10年,通过教材、音乐、电视学习外语。挑选的教材在实验前受试者均未接触过,并从词汇收据库中挑选25个高频词和25个低频词。实验前,先让同级学生中词汇能力较强的学生选出阅读材料中的生词,生词比率在2.3%-4%,达到95%自由阅读的标准。受试者要求按照二语的词汇任务来完成写作和阅读任务,并要求受试者能写出所给目标词的词义。实验中让受试者阅读材料,并要求阅读完材料后复述文章的内容。一部分受试要求在测试完成后进行词义测试,写出目标词的词义;另一部分受试则阅读后复述材料的内容。一周后,用词义、词形和搭配等测试工具进行延时测试,本次产生的记忆如果没有后续的接触可能记忆消退。在本研究中通过实验分别探讨了接触频率对词义词形和搭配知识记忆保持率的影响,一次性阅读可以产生部分词汇知识的学习,但保持率较低,却是频率累积习得效应第一步。低频词的出现频率和习得率都低于高频词,说明频率效应对阅读附带习得具有积极影响,一次性阅读活动只是频率对语言学习的累积效应的开始,多维的词汇知识习得应该靠长期、大量的阅读活动才能产生。 四、讨论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类的语言与其他行为一样存在频率效应。Ellis论述了频率效应在语言加工与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指出频率应是语言习得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语言習得还有其他主要因素,如语义、显著度、交际愿望等。[1]Ellis认为除了输入频率、母语迁移,交际需要也是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7]强调频率效应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也就是认为语言习得是一种范例学习。认知语言学家强调,语言建立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之上。对儿童而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语言的发展是同步的;对成人而言,习得二语之前大脑中已经存在的母语体系,已建立起一整套联想型式。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已趋于固定,二语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知识及承载的个人对世界的认识的影响。例如,在习得词汇时,某单词会因为触动学习者的某些印象深刻的事从而引起注意学会该单词。频率效应不能解释二语习得中所有现象及问题,但频率高的语言项目必然更有可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反复输入也会促使语言项目的深度习得,并达到使用自动化。因此外语学习
者不仅要大量接触多种英文材料,而且要有意识创造更多机会使用语言,外语教学应强调多听多读、多说、多写。实际上是通过语言接触量和频率去强化外语概率型式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率和迅速判断语言正确使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Ellis, N.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 143-188.
[2]桂诗春.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龚兵. 阅读附带词汇习得中的频率效应[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 (7):11-17.
[4]Nagy, W.P. Herman, R.& Anderson.Learning words from contexts[J]. RELC Journal, 1982, (1):14-36.
[5]Laufer, B.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Do learner really acquires most vocabulary by reading?[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2003 (4): 56-65.
[6]Herman, P.et al. Incidental acquisition of word meanings from expositions with varied text features[J].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97 (2): 263-284.
[7]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