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河畔遍地“红”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g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7日 星期六 多云 第一站:英雄之城南昌
  寻一抹红色的“八一”记忆
  刚到南昌,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位于南昌心脏地带的八一广场。作为南昌的“窗口”,广场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不论你来自何方,都要经过此地。解放前这里一片荒芜,建国后几十年来几经改造,如今绿草成茵,华灯成行。
  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塔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徽”,正面镌刻着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顶部是一只直指苍穹的汉阳造步枪。当年那一声响彻云天的枪声和随之而起的枪炮声、呐喊声、厮杀声汇聚成一首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无数革命战士用鲜血染红了塔上高高飘扬的红色军旗。代表中国革命的红色从那一声枪响起,便慢慢染遍了整个华夏大地。
  军旗上醒目的“八一”只在入目的一瞬,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志,《南昌起义》《地道战》《小兵张嘎》……这些革命题材电影里炮声隆隆的攻城壮景、斗智斗勇的搞笑场景是我童年挥之不去的一抹红色记忆。雄伟的纪念塔散发着的庄严肃穆的气势,让步入广场的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们静默地仰望着它挺拔巍峨的身姿,缅怀先烈。
  所谓南昌,江南昌盛之地
  南昌起义纪念馆是红色旅游必去的目的地之一,参观昔日的旧址,追忆古今,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纪念馆位于南昌最热闹的中山路上,人们不但能看到革命时的环境条件,还能深刻了解到革命时的艰苦环境比之现在和平繁荣的生活相差之巨大,更能深刻体会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
  走进这栋中西合璧的小楼,陈旧的摆设让人感觉时光又回到了1927年那个兵荒马乱的旧中国,房间里周恩来、叶挺、朱德等在专注地制定作战方案,人们无不渴望那一声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枪。纪念馆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老同志们的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从年代感十足的小楼走出,后院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树花也都刻着年代的标记,静默肃然。试想,如果没有1927,也就没有今日南昌之昌盛。
  位于城西赣江之滨的滕王阁是来南昌不可错过的地方,登上阁顶可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阁楼上的匾额、壁画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奇瑰故事娓娓道来,也难怪韩愈赞“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有人说,从飞机上俯瞰,滕王阁如一只平展双翼意欲凌波西飞的大鹏,谁不期待着“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石破天惊和盛世辉煌?而那所谓南昌,即江南昌盛之地。
  夜色朦胧,不知今夕是何年
  夜幕下的南昌似乎比白天多了几分妖娆,更显现代与时尚。到处霓虹闪烁,横贯赣江的八一大桥雄伟壮观,倒影江中如彩虹卧波。整座大桥气势恢宏,与江两岸的旖旎风光连成一体,交相辉映,形成一道靓丽无比的风景线。
  滨江游乐园里的“南昌之星”灯光闪闪,传说摩天轮里的每一个小盒子里都装满了幸福。摩天轮上有世界第一大时钟,60个太空舱分别代表60分钟的时间刻度。高空览胜,空中旋转看南昌,赣水西山美景以及都市的万般风情都尽收眼底。
  来到短短一条百米的蛤蟆街,有大大小小将近20家餐饮店,不同风味美食吸引着游玩后略感腹空的人们。只要你来,就能在那里找到你爱吃的。
  南昌的新与旧是那样的对立且分明,旧则落满历史的尘埃无法拂去,新则摩登浪漫让人难以逃离。在南昌的短短时光里,我恍惚间竟有“不知今夕是何年”之感。
  9月28日 星期日 晴 第二站:红色故土井冈山
  没有了曾经隆隆的战鼓漫天,也消逝了昔日的滚滚硝烟,在这片曾经战火遍布的土地上,如今早已尽染了层林青翠。再看井冈山,弥漫的是醉人的安详,再叹井冈山,承载并传承着的是无数英烈们的故事与永久不灭的信仰。五百里井冈的每一间老房屋、每一片翠竹林都向人们讲述着在这里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这座不算是高山的山,从1927年开始便在人们心中巍峨挺立,这座不算有奇峰险峻的山却用它的敦厚孕育出具有雄壮气魄的星火燎原。
  登井冈山,看星火燎原
  作为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这座不大的花园小山城茨坪是进入景区的主入口,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景点都有路可达。
  毛泽东旧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东山脚下,面临风姿秀丽的挹翠湖,在竹木葱茏的黄竹坳下,民居散落分布,黄墙黛瓦,古朴典雅,乍一看颇有庙宇寺院的味道,而那红色的门标显露出与众不同的色彩。这里是井冈山革命遗址最为集中的地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11月,他就是在这土屋的油灯下写出了《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在陵园的最上方,而纪念碑平台是俯瞰茨坪的最佳地点,还能遥望井冈山主峰。
  来到井冈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不可不去。这是一幢非常雄伟的建筑,记载着红色的革命历史,承载着后辈对革命先人的敬佩与缅怀,大大小小的七个展厅讲述着同样一个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当时的场景还原、前辈们用过的物品以及亲笔书写的书信等,我们了解到井冈山革命艰苦卓绝又惊心动魄的历史,收益颇丰。
  黄洋界上敌万千,我自岿然不动
  据说黄洋界因为云海茫茫如汪洋大海,原名叫“汪洋界”,因笔误才成为“黄洋界”。后来因有了红军,有了黄洋界保卫战,有了毛泽东的诗词,使得黄洋界更加名扬四海。
  走过红军营房纪念馆,顺着山路拾阶而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南昌起义军带上井冈山的大炮以及居高临下的哨口战壕工事。“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那个胜利的夜晚,那个众人高歌同舞红旗的夜晚永远留在了黄洋界的热土上。站在黄洋界上眺望,群山尽览,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黄洋界不愧为天下第一险,不愧为井冈山保卫战的神奇篇章。   到井冈山不能不看竹子。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竹矛竹剑可杀敌,竹梆传信号竹筏送军情,竹片与荷叶编织成斗笠,竹笋是露营野炊的菜,竹板可做成挑粮食、运弹药的扁担,竹片点燃做过红军的火把,竹竿削直挂过红军的战旗,竹林更是红军天然的掩体。走进百竹园,我们没有仅仅停留在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心中还充满了对竹子深深的敬意。
  9月29日 星期一 多云 第三站:政治名山庐山
  庐山有着诗意般动人的山水,因《庐山恋》更多了几分浪漫的情愫。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庐山如清新淡雅的少女长久地牵动着游人的情怀。同时,庐山也是历史政坛领袖人物活动的中心地区,从南昌起义的策划到国共两党合作的谈判,再到中共三次会议的召开,这些弥足珍贵的事件以其独特的方式载入中国历史。
  环游庐山,忆“美庐”世纪风云
  环游庐山,一步一景,景景相扣,美幻绝伦。“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三叠泉瀑布从东门而进,拾级而上,历经数千台阶才可一睹瀑布的尊容。由于秋季罕见的少雨,山涧间只有一丝清泉潺潺流淌,演奏着孤寂的乐章。一滩无污染的碧水,一股岩石间冒出的泉水,喝一口甘甜爽口,是久违了的儿时记忆。
  芦林湖畔,那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是毛泽东的故居,人称“芦林别墅”,1984年改为庐山博物馆。毛泽东诗碑园位于芦林北端,依吼虎岭南麓的缓坡而建。前临清波粼粼的芦林湖,与笔架山遥遥相望。整个诗碑园置于青峰秀峦之中,布局典雅大方。诗碑园似一位颇具个性的智者,既有壑谷虚怀又有铮铮铁骨。置身其间,如畅游高山平湖,驻青峰秀峦,倘徉云蒸霞蔚之中。
  牯岭东谷,蜿蜒的长冲河河畔有一座掩隐在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廊式别墅——“美庐”,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它是蒋介石的夏都官邸,毛主席下榻蒋宋的房间时风趣地说:“蒋委员长久违了!”这些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无疑将“美庐”这座小楼推进了显赫又迷离的境界。
  秋如醉,最醉云谷雾起半仙半闲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当年毛主席描绘的仙人洞如今吕大仙祖金身端坐,香火鼎盛。天然生成的岩洞并不宽敞,但位置绝佳,位立高处,屹领群山,峡谷幽深,云腾雾气,颇具仙气。想必早暮微起,端坐临崖巨石之上,吸日月精华,修仙家之道,乃人生之大幸也!
  含鄱口可远望鄱阳湖观五老峰,登一座小山峰,矗立山巅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满怀将登山的疲惫洒在林立的山间云霄。远处波光粼粼的鄱阳湖隐隐泛白,浑然于天共一色。临高俯视远山,韵绿苍苍,空阔的视野放大了胸襟胆略。五老山峰遥相望,南天门前欲成仙。
  山间无径处林木繁茂,依然绿意盎然,置身遮天的绿海倒戈了季节,不解秋季为何奈何不了炎夏的绿洋。漫步仍有芳香弥漫,花容焉存的山间不知季节的更替,只知幽静尚存,绿墨绘就的画卷时刻相伴。
  起风了,三宝树簌簌飘落下树叶,拾起几枚银杏叶,夹进随身携带的书中,让叶的香与书本的香融合在一起,成为永不飘逝的记忆,永远芳香我的人生……
  庐山有太多要去、要留恋的地方,在这里暂留两三日是出游之上策。春如梦,梦不知醒处,漫山别致不知归路;夏如滴,漫山翠绿,丝丝滑滑,湿雾相拥,别样清凉;秋如醉,最醉云谷雾起半仙半闲;冬如玉,冰心玉洁,漫山皆白。那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若是有缘此山客,他日重逢在素裹。
其他文献
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是火红的山、火红的树、火红的天空,灿烂的晚霞与火红的橘树似早有约定,相互映衬,美轮美奂。农家的红砖房里,点点炊烟袅袅升起,慢慢变淡、变淡,好像也不愿远离这和谐的盛景;天气渐寒,两只南飞的黑鸟努力地飞高、飞高,却似乎无论如何也飞不出这橘的世界。  这漫山遍野的橘树,洋溢着丰收与喜悦的气息,用这遍山的火红、淡淡的幽香给石门人民丰硕的回报。停车路旁,摘一颗橘果,剥开薄皮,露出鲜嫩的果
期刊
阶前看不见一茎绿草,窗外望不见一只蝴蝶,谁说是鹁鸽箱里的生活,鹁鸽未必这样枯燥无味呢。秋天来了,记忆就轻轻提示道:“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可是一点影响也没有,邻舍儿啼人闹弦歌杂作的深夜,街上轮震石响邪许并起的清晨,无论你靠着枕头听,凭着窗沿听,甚至贴着墙角听,总听不到一丝秋虫的声息。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以致听不出来,乃是这里根本没有秋虫。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
期刊
梦中曾有这样一个场景:在一条一望无际的路上,周围是一些高大笔直的树,像防御边疆的战士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我走在这条路上,看着树叶由绿变黄,一阵凉风吹过,树叶变成枯叶蝶纷飞而下,干净的路面很快被叶子遮去了“容颜”。我走在落叶铺成的地毯上,随着风,随着心,漫步在秋阳里……  北方的秋,似乎有些漫长,它的到来,就是在告诉人们,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快要来了。  家乡的秋,凉意十足。泛黄的树叶飘落下了,整个城市
期刊
你是否还记得那节慵懒的英语课?那张手绘的遗传图解,那抹默契的傻笑,还有英语老师那怒发冲冠的表情。从小到大,第一次被轰出教室竟是与你一起。初秋的小风吹着你我的发梢,倚在楼道的墙上,怀着复杂忐忑的心情,设计了无数种道歉的言语,心中默数着下课铃声的倒计时,急切地盼望着逃离这窘境。那段最尴尬的时光是和你在一起。  你是否还记得,6月8日我们交完最后一份答卷的歇斯底里?第一个与我共享一张双人床的闺蜜是你,我
期刊
在这场注定孤独的旅途中,平衡是生活的不二法门。现实的樊笼无法禁锢思想的飘然,但真正的青春无需可歌可泣的奢华,只要一路有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若要二者兼得,需平衡重中之重。正处在青春期的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又向往纯洁而简单的情感,为了平衡二者,我选择了就这样远远地看着你。  自出生以来,我们在成长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我们的思想也慢慢成熟。高中让我们感到压抑、
期刊
“读书,就像舞会刚开始,一次恰逢其时的邀请。读书,在博雅塔下,就着微风,字句都浸染着花的浅香。”这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的读书活动公告,向北大师生做出读书的“邀请”。  在古色古香的北大图书馆大厅,“书读花间人博雅”——阅读摄影展被安置在醒目的位置。这是一组“对比+模仿”形式的摄影展,照片一共30组。每一组都是摄影图片+图书简介的形式。这个展览的精巧之处在于,每组摄影图片中都有一位北大女生手执书本,
期刊
“感觉剥夺”实验  上学的时候,有天教授说:“大家同学了这么久,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他让我们用黑布把眼睛蒙上,再让其他人领着自己,上上下下,在教学楼里走上几层。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做十几分钟盲人,让同学做自己的眼睛。最后他又说:“如果觉得受不了,可以把布掀开。”  每个人在被蒙上眼罩之前,都对自己信心满满:上这么多年学了,在教学楼里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然而当黑布真的蒙在自己眼睛上时,一种突如其来的
期刊
一只有故事的“虫子”  “甲壳虫是德国经济的活化石”——“甲壳虫”文化。  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在他的著名小说《我的世纪》中曾经用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甲壳虫”在德国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可思议的事。当初“甲壳虫”问世时,它只是解决“买得起”的问题,讲究的是可靠性,价格在1000马克之内。这样的思路,有人给它起了个车名叫“人民车”。用今天的要求来看,这是极
期刊
柠檬时期 (2007)  导演:岩田由纪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简介:  有一些画面,是心里最柔弱的底线。  那些用铅笔涂在本子上的歌词,飞驰的脚踏车,有着幽幽淡淡香味的皮肤、唇膏、手帕、汽水玻璃瓶、头发,在风中一页页翻动的课本,夕阳染红了雪白的衬衫,公车里两个隔着过道距离的少年在飞逝的夜色中沉默,想哭又强忍住的嘴角,风中的发梢和睫毛,干干净净的手和指甲,吉他、钢琴、篮球,所有年轻俊美的侧脸…
期刊
入夜,在巍巍大别山脚下,数百盏孔明灯缓缓升空,仿佛是繁星满天。在安徽毛坦厂中学的东门,站满了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和陪考的家长,大家齐刷刷地仰望着天空,默默地祈福。每年六月,毛坦厂中学都会上演这一幕。这所建在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小乡镇上的中学,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都在80%以上,这确实是一个神话,因此,它被很多人称为“高考工厂”。“高考工厂”在不知不觉中走上历史舞台,昏天暗地的生产加工着高三学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