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中的诗意张力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植物园》,是一首充满矛盾的诗作。诗作中展现了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矛盾,诗人把思想“知觉化”,借助“笼中豹”这个矛盾的载体,由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客观化,用笼中豹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人的矛盾的生存状态。
   里尔克的《豹》之所以具有巨大的丰富性与精神张力,来自于它诗作中的矛盾因素的急剧碰撞。无论是词句的矛盾,还是意义的矛盾,都导向现代人的一种生存与精神困境。杨武能说这首诗“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通过豹的处境表现诗人当时的心情。”笔者认为这首诗的出众点远远不止以“豹”喻“人”,由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客观化。本诗的特色还在于,通过各种矛盾因素的冲撞、交织,让我们在这种剑拔弩张的矛盾中深刻体会了作为“人”的生存图景,“人”的生存状态:
  豹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 译)
   矛盾贯穿着整首诗,而且这些矛盾是急剧冲突、不可兼容的的矛盾。不管是“目光”与“不能收留”、“铁栏”与“宇宙”,还是“强韧”与“柔软”、“力之舞”与“昏眩”、“浸入”与“乌有”,这些字面上的矛盾词语,还是“豹”与它的整个生存环境“笼子”的冲突,都将诗歌局部的、整体的矛盾力量展现了出来,而导致一种紧张的张力,与诗歌内涵的深刻性。
   “目光”本为一种自由之物,可无所不及,在这里却被铁栏“缠”的厌倦,“什么也不能收留”,除了铁栏还是铁栏。铁栏代表着监禁与隔绝,是自由的对立面。这句话写出了一个野性、勇猛的动物被监禁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或者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囚牢,人不断地为了获取“自由”而在“困兽犹斗”。“目光”代表自由与挣脱,但目光却“什么也不能收留”,它所收留的只是“千条的铁栏”,“目光”与“什么也不能收留”两个矛盾语义的并置,让感到一种伟大的自由被窒息。它置身其中的,正是它想竭力摆脱的;它竭力摆脱的,正是它置身其中的。这不可调和却又一并存在的矛盾,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在矛盾面前无能为力,矛盾似乎成为了主体,人反倒成了矛盾的客体,首矛盾支配”。“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这句话也就是说“千条的铁栏就是宇宙”。铁栏=宇宙,“铁栏”与“宇宙”的“矛盾性”被“同一性”所替代,这不是矛盾的和解,而是矛盾的矛盾,是矛盾的叠加。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强韧”与“柔软” 这一对反义词的并置,写出了强劲的、爆发的力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豹的力度与速度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完全无法发挥,它只能原地打转,它的本质是“强韧”、野性、不被驯服,它的现实却是“柔弱”、监禁、被驯服。以致于 “力”的不断凝聚并不是带来爆发,而是积聚到顶点以后却被消解——“伟大的意志”,心目中伟大的理想与斗志,也被这无尽的栏杆弄的“昏眩”。这其实是表现了一种冲突、反抗的失败,或者说是一种被“异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勇猛的动物——豹,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它消失了豹的一切特性,它已不是它自己。
   当豹的眼帘无声地“撩”起后,有一幅图像 “浸入”,“撩”字写出了豹无力反抗后的疲倦,而“图像”仿佛引动着力的爆发,似乎将带来某种转机。这“图像”或许是猎物的影子,或许是豹的理想,这暗示它的心中还未灭的美好希望与野性生机,那顽强的追求似乎并没有妥协。但这“转折”只是一个假象,四肢 “紧张的寂静”一般是在猎物捕食时最容易出现的状态,暗示着力的爆发、速度的积聚与奔驰,可那紧张的爆发力又在心中“化为乌有”,一个“化”字把一切解构, “浸入”与“乌有”的强烈矛盾性,暗示了反抗的无力,无论怎样反抗,还是处于笼中,还是走投无路。但这种矛盾并没有消失,“疲倦”之后的“浸入”、“浸入”之后的“疲倦”,反抗之后的投降、投降之后的反抗,在相互交织。“力”的凝聚与“力”的瓦解不断并存。这就是人的难以改变的生存状态,就像不断推着石头的西西弗斯。
   《豹》不仅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象征诗作。里尔克在不动情的客观关照与描写中,注入了作为人的精神体验。整首诗矛盾重重,每一对矛盾之中,前者好像都被后者压倒:“目光”遭遇“铁栏”、“力”最终在中心“昏眩”、图像的“浸入”却又化为“乌有”。正是后者对前者的压迫,才导致剑拔弩张的矛盾达到某种平衡状态,但每一个后者又在呼应前者,对豹或者人的那些本质的、自然的属性产生巨大的召唤,又让这种矛盾在看似平衡的状态不断往复冲突。正是这种尖利而又丰富的矛盾,才揭示了现代人的存在状态与生存困境,使得这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内涵与巨大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
  
   (作者简介:沈凤蛟(1987-),女,湖北襄樊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一项设计完善的公共政策往往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公共性的流失,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以保障住房政策为例分析了公共性流失背后的深层原因,即政府的多元理性使得这种差强人意的政策效果具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管理;多元理性   政府作为公共部门,拥有公共权力,承担着公共责任,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但事实上,社会利益是多元的,社会的价值也是多元的,这些利益与价值相互交织在一起,以实现
期刊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学术性与服务性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除个别特殊的岗位外,实行图书馆工作岗位的轮换,是图书馆员良性循环的最有利方法之一。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岗位轮换  高校图书馆的岗位轮换是根据现代化图书馆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它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和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为馆员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条件,从而实现图书馆员的良性循环,推动
期刊
摘要:文章是劳伦斯·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一书的读后感,基于博兰对评判方法论的论述,对方法论的意义、方法论的逻辑、批判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方法论;逻辑;批判   劳伦斯·A·博兰的《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虽然是一本经济学学科的方法论著作,该书很多内容是经济学领域的独有的方法论,但是,全书在与经济学领域的不同学者、不同流派的争论中,所运用的逻辑、批判的方法等却是适用于整个社会科学
期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使其能在企业或科研院所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该专业所需人才,不仅仅要求其具备机械设计制造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求其具备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其他交叉学科的专业综合素质,使其能更好的运用现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第一线的各种复杂技术问题,以应对生产和实践的需要
期刊
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和哲学派别都对其有着极大的关注,不同的哲学家对“真”、“善”、“美”的问题都有着不同的回答。我们要清楚的了解三者各自的意义,也要了解“真”、“善”、“美”相统一的现实意义。   哲学最早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爱智慧。哲学是以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或本源事物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之一。它构建的一元论的世界观和
期刊
如果说《诗经》以其坚实的理性精神和清晰的历史意识,鼓励了文学对现实的关注,是穿梭在华夏文明中的一首悠扬、典雅的乐曲,那么楚辞则以其深邃狂放的情感力量和意蕴丰厚的原始想象,喷薄出文学自身的不羁的美以及人类生命底部的无法化解的悲伤,成为绵延在千年文化脉络里的另一支歌。    楚辞是诞生在巫鬼祭祀之风盛行的楚地的另一支歌。只有在那片弥漫着氤氲水汽的流域里,在那依旧散居着原始初民的土地上,在那
期刊
在法国电影史上的1958年至1962年的5年时间内,大概有200多个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这如同气势宏大的一股激流一般,汹涌澎湃地推拥着法国电影又一次走上世界艺术浪潮的顶峰,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上的奇迹。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是在巴赞带领下一手培养起来的影评家,是“作家电影”论的忠实者。他在发表的大量影评及论文中不断反复地阐述“作家电影”的观点。他
期刊
摘要: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并不缺乏,但却长期不能被有效执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政府的绩效评估体制不科学、环保部门的建设不完善、多元的政策参与主体和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缺乏。文章将从这些方面分析我国环境政策有效执行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环境政策;政策执行;绩效评估;环保部门;政策激励;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执行的有效性关系到社会可持续
期刊
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用影像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畸形恋爱,少女爱上青年作家,并为追逐这份爱恋而倾注一生。导演徐静蕾将女性视角注入到文学文本中,向观众展现了女性独立、坚韧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个人对自我和人生的重新反思。   徐静蕾的影片《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小说。原著以书信体的形式,记述了女主人公与邻居小说家R一生的情感
期刊
本文通过对于丁玲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中贞贞这个人物的分析,探讨了慰安妇贞贞悲惨命运的原因,以及霞村这个地方所浓缩的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思想风气的问题,探讨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发,最后总结出作者的独特的社会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觉悟。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延安时期的一篇力作,也是她真挚情感的结晶与升华。通过“我”去霞村休养这件事,引出霞村里一个叫贞贞的女孩,在遭受日寇的凌辱后,忍受着精神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