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名篇《豹——在巴黎植物园》,是一首充满矛盾的诗作。诗作中展现了一种形而上的精神矛盾,诗人把思想“知觉化”,借助“笼中豹”这个矛盾的载体,由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客观化,用笼中豹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人的矛盾的生存状态。
里尔克的《豹》之所以具有巨大的丰富性与精神张力,来自于它诗作中的矛盾因素的急剧碰撞。无论是词句的矛盾,还是意义的矛盾,都导向现代人的一种生存与精神困境。杨武能说这首诗“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通过豹的处境表现诗人当时的心情。”笔者认为这首诗的出众点远远不止以“豹”喻“人”,由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客观化。本诗的特色还在于,通过各种矛盾因素的冲撞、交织,让我们在这种剑拔弩张的矛盾中深刻体会了作为“人”的生存图景,“人”的生存状态:
豹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 译)
矛盾贯穿着整首诗,而且这些矛盾是急剧冲突、不可兼容的的矛盾。不管是“目光”与“不能收留”、“铁栏”与“宇宙”,还是“强韧”与“柔软”、“力之舞”与“昏眩”、“浸入”与“乌有”,这些字面上的矛盾词语,还是“豹”与它的整个生存环境“笼子”的冲突,都将诗歌局部的、整体的矛盾力量展现了出来,而导致一种紧张的张力,与诗歌内涵的深刻性。
“目光”本为一种自由之物,可无所不及,在这里却被铁栏“缠”的厌倦,“什么也不能收留”,除了铁栏还是铁栏。铁栏代表着监禁与隔绝,是自由的对立面。这句话写出了一个野性、勇猛的动物被监禁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或者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囚牢,人不断地为了获取“自由”而在“困兽犹斗”。“目光”代表自由与挣脱,但目光却“什么也不能收留”,它所收留的只是“千条的铁栏”,“目光”与“什么也不能收留”两个矛盾语义的并置,让感到一种伟大的自由被窒息。它置身其中的,正是它想竭力摆脱的;它竭力摆脱的,正是它置身其中的。这不可调和却又一并存在的矛盾,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在矛盾面前无能为力,矛盾似乎成为了主体,人反倒成了矛盾的客体,首矛盾支配”。“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这句话也就是说“千条的铁栏就是宇宙”。铁栏=宇宙,“铁栏”与“宇宙”的“矛盾性”被“同一性”所替代,这不是矛盾的和解,而是矛盾的矛盾,是矛盾的叠加。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强韧”与“柔软” 这一对反义词的并置,写出了强劲的、爆发的力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豹的力度与速度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完全无法发挥,它只能原地打转,它的本质是“强韧”、野性、不被驯服,它的现实却是“柔弱”、监禁、被驯服。以致于 “力”的不断凝聚并不是带来爆发,而是积聚到顶点以后却被消解——“伟大的意志”,心目中伟大的理想与斗志,也被这无尽的栏杆弄的“昏眩”。这其实是表现了一种冲突、反抗的失败,或者说是一种被“异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勇猛的动物——豹,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它消失了豹的一切特性,它已不是它自己。
当豹的眼帘无声地“撩”起后,有一幅图像 “浸入”,“撩”字写出了豹无力反抗后的疲倦,而“图像”仿佛引动着力的爆发,似乎将带来某种转机。这“图像”或许是猎物的影子,或许是豹的理想,这暗示它的心中还未灭的美好希望与野性生机,那顽强的追求似乎并没有妥协。但这“转折”只是一个假象,四肢 “紧张的寂静”一般是在猎物捕食时最容易出现的状态,暗示着力的爆发、速度的积聚与奔驰,可那紧张的爆发力又在心中“化为乌有”,一个“化”字把一切解构, “浸入”与“乌有”的强烈矛盾性,暗示了反抗的无力,无论怎样反抗,还是处于笼中,还是走投无路。但这种矛盾并没有消失,“疲倦”之后的“浸入”、“浸入”之后的“疲倦”,反抗之后的投降、投降之后的反抗,在相互交织。“力”的凝聚与“力”的瓦解不断并存。这就是人的难以改变的生存状态,就像不断推着石头的西西弗斯。
《豹》不仅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象征诗作。里尔克在不动情的客观关照与描写中,注入了作为人的精神体验。整首诗矛盾重重,每一对矛盾之中,前者好像都被后者压倒:“目光”遭遇“铁栏”、“力”最终在中心“昏眩”、图像的“浸入”却又化为“乌有”。正是后者对前者的压迫,才导致剑拔弩张的矛盾达到某种平衡状态,但每一个后者又在呼应前者,对豹或者人的那些本质的、自然的属性产生巨大的召唤,又让这种矛盾在看似平衡的状态不断往复冲突。正是这种尖利而又丰富的矛盾,才揭示了现代人的存在状态与生存困境,使得这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内涵与巨大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
(作者简介:沈凤蛟(1987-),女,湖北襄樊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里尔克的《豹》之所以具有巨大的丰富性与精神张力,来自于它诗作中的矛盾因素的急剧碰撞。无论是词句的矛盾,还是意义的矛盾,都导向现代人的一种生存与精神困境。杨武能说这首诗“与其说是在描写关在铁笼中的豹子的客观形象,不如说是诗人在表现他所体会的豹子的心情,甚至还可以说是他借豹子的处境表现自己当时的心情。通过豹的处境表现诗人当时的心情。”笔者认为这首诗的出众点远远不止以“豹”喻“人”,由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客观化。本诗的特色还在于,通过各种矛盾因素的冲撞、交织,让我们在这种剑拔弩张的矛盾中深刻体会了作为“人”的生存图景,“人”的生存状态:
豹
——在巴黎植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 译)
矛盾贯穿着整首诗,而且这些矛盾是急剧冲突、不可兼容的的矛盾。不管是“目光”与“不能收留”、“铁栏”与“宇宙”,还是“强韧”与“柔软”、“力之舞”与“昏眩”、“浸入”与“乌有”,这些字面上的矛盾词语,还是“豹”与它的整个生存环境“笼子”的冲突,都将诗歌局部的、整体的矛盾力量展现了出来,而导致一种紧张的张力,与诗歌内涵的深刻性。
“目光”本为一种自由之物,可无所不及,在这里却被铁栏“缠”的厌倦,“什么也不能收留”,除了铁栏还是铁栏。铁栏代表着监禁与隔绝,是自由的对立面。这句话写出了一个野性、勇猛的动物被监禁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或者生存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囚牢,人不断地为了获取“自由”而在“困兽犹斗”。“目光”代表自由与挣脱,但目光却“什么也不能收留”,它所收留的只是“千条的铁栏”,“目光”与“什么也不能收留”两个矛盾语义的并置,让感到一种伟大的自由被窒息。它置身其中的,正是它想竭力摆脱的;它竭力摆脱的,正是它置身其中的。这不可调和却又一并存在的矛盾,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在矛盾面前无能为力,矛盾似乎成为了主体,人反倒成了矛盾的客体,首矛盾支配”。“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这句话也就是说“千条的铁栏就是宇宙”。铁栏=宇宙,“铁栏”与“宇宙”的“矛盾性”被“同一性”所替代,这不是矛盾的和解,而是矛盾的矛盾,是矛盾的叠加。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强韧”与“柔软” 这一对反义词的并置,写出了强劲的、爆发的力被压抑、被抑制的状态。豹的力度与速度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完全无法发挥,它只能原地打转,它的本质是“强韧”、野性、不被驯服,它的现实却是“柔弱”、监禁、被驯服。以致于 “力”的不断凝聚并不是带来爆发,而是积聚到顶点以后却被消解——“伟大的意志”,心目中伟大的理想与斗志,也被这无尽的栏杆弄的“昏眩”。这其实是表现了一种冲突、反抗的失败,或者说是一种被“异化”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勇猛的动物——豹,现在却变成了一个异于自己的存在,它消失了豹的一切特性,它已不是它自己。
当豹的眼帘无声地“撩”起后,有一幅图像 “浸入”,“撩”字写出了豹无力反抗后的疲倦,而“图像”仿佛引动着力的爆发,似乎将带来某种转机。这“图像”或许是猎物的影子,或许是豹的理想,这暗示它的心中还未灭的美好希望与野性生机,那顽强的追求似乎并没有妥协。但这“转折”只是一个假象,四肢 “紧张的寂静”一般是在猎物捕食时最容易出现的状态,暗示着力的爆发、速度的积聚与奔驰,可那紧张的爆发力又在心中“化为乌有”,一个“化”字把一切解构, “浸入”与“乌有”的强烈矛盾性,暗示了反抗的无力,无论怎样反抗,还是处于笼中,还是走投无路。但这种矛盾并没有消失,“疲倦”之后的“浸入”、“浸入”之后的“疲倦”,反抗之后的投降、投降之后的反抗,在相互交织。“力”的凝聚与“力”的瓦解不断并存。这就是人的难以改变的生存状态,就像不断推着石头的西西弗斯。
《豹》不仅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象征诗作。里尔克在不动情的客观关照与描写中,注入了作为人的精神体验。整首诗矛盾重重,每一对矛盾之中,前者好像都被后者压倒:“目光”遭遇“铁栏”、“力”最终在中心“昏眩”、图像的“浸入”却又化为“乌有”。正是后者对前者的压迫,才导致剑拔弩张的矛盾达到某种平衡状态,但每一个后者又在呼应前者,对豹或者人的那些本质的、自然的属性产生巨大的召唤,又让这种矛盾在看似平衡的状态不断往复冲突。正是这种尖利而又丰富的矛盾,才揭示了现代人的存在状态与生存困境,使得这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内涵与巨大的张力。
参考文献:
[1]袁可嘉等选编.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
(作者简介:沈凤蛟(1987-),女,湖北襄樊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