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中学田径训练是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的跑跳投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当今的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却存在着各种阻碍其发挥作用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是使田径训练走出困境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田径训练 问题 对策
一、中学田径训练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家长和老师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只关注应试学科的学习,追求学生的短期发展,忽视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反对学生花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田径训练。
(二)管理体制的制约
体育工作管理、教学要求没有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来,存在着教学和管理失调的现象,少开体育课和不开体育课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硬件设施缺乏
有些学校缺乏标准的田径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设备设施不完备或者过于陈旧,不能正常训练,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四)专业教师队伍不完善
有部分学校缺乏专业体育老师,甚至由班主任兼任体育老师进行体育教学。忽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体育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或者没有,这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田径训练的专业地位。
(五)训练项目陈旧
大多田径训练仍然沿用走、跑、跳、投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追求,不能及时引进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抵触情绪。
(六)训练内容科学性不足
田径训练内容随意性大,内容安排往往忽略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点,更多地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教师的特長和专业兴趣。
(七)训练方法单调枯燥
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只关注跑跳投走技术动作的教学。不考虑田径运动技术难度与学生心理承受水平的关系,容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损伤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田径训练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保证课时,重视田径训练教师的引进、培训、管理和业务监督,营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宣传普及“健康第一”的思想。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内容不同于球类等富于游戏性,但它在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战胜自我等良好品质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体育管理部门要建立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技能培训进修制度,提高训练教师的综合水平。全面加强中学田径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主抓科学化训练为指引,实施从初级到高级各层次田径训练教师的双向互动,有力地调动每一个层次训练教师能力的提高,利用奖惩制度,组建一个培养中学田径训练教师的专门机构,培养出实际需要的田径训练教师。
(三)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学校把课余训练放在学校体育正常工作中,加大对课余训练的经费投入,确保训练能够持续进行。在学校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依靠社会和拉赞助等,积极自筹资金,解决好经费问题带来的困扰,保证课余训练能够正常进行下去。
(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实行学习和训练双重管理的制度,保证田径训练专业化的同时,也要配备优秀的文化课教师队伍。制定适合他们学习和训练的计划,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同时,加强田径训练学生的班级管理,加强对训练班学生的队伍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逐步提高指导训练的总体水平,对课余训练给与明确的指导,加强学生对田径课余训练的兴趣的培养,能为课余训练的学习和训练带来优异的成果。
(五)制定科学训练体系
中学田径训练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之前应该仔细分析研究田径训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这项教学工作的内在价值,建立科学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从而保障田径训练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田径训练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意志力和耐力,使学生实现全面综合的发展。由于田径运动是其他体育竞技运动的基础,相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田径训练,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适合本学校的田径训练体系,不断提高田径训练的水平。
(六)改善田径训练硬环境
充足的田径训练场地和设施是田径训练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学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满足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对场地和设施的基本需求,避免这些外在因素成为田径训练向前发展的阻碍或者学生安全的隐患。
(七)丰富和拓展训练形式
田径训练是一项非常考验学生耐力,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一项运动,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来丰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改造传统训练形式,引进现代流行体育项目来丰富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疲劳感和厌倦情绪。
参考文献:
[1] 屠建利.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规范化[J].浙江体育科学.1999.
[2] 郭波.当前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若干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2006.
[3] 陈丽波,于楼成,王亚军.苏、锡、常地区普通中学开展课余田径训练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
[4] 叶文娟.山东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5]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摘 要 中学田径训练是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的跑跳投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当今的体育教学中的田径训练却存在着各种阻碍其发挥作用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是使田径训练走出困境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田径训练 问题 对策
一、中学田径训练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一些家长和老师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只关注应试学科的学习,追求学生的短期发展,忽视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反对学生花时间和精力来参与田径训练。
(二)管理体制的制约
体育工作管理、教学要求没有按照国家教委的要求来,存在着教学和管理失调的现象,少开体育课和不开体育课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硬件设施缺乏
有些学校缺乏标准的田径场,完全不能满足学生活动需要。设备设施不完备或者过于陈旧,不能正常训练,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四)专业教师队伍不完善
有部分学校缺乏专业体育老师,甚至由班主任兼任体育老师进行体育教学。忽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体育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或者没有,这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降低了田径训练的专业地位。
(五)训练项目陈旧
大多田径训练仍然沿用走、跑、跳、投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追求,不能及时引进新兴、时髦、轻松的体育运动项目,使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抵触情绪。
(六)训练内容科学性不足
田径训练内容随意性大,内容安排往往忽略学生身心特点和兴趣点,更多地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改革思路和教师的特長和专业兴趣。
(七)训练方法单调枯燥
教学方法缺乏应变性,只关注跑跳投走技术动作的教学。不考虑田径运动技术难度与学生心理承受水平的关系,容易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损伤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田径训练发展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观念
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保证课时,重视田径训练教师的引进、培训、管理和业务监督,营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宣传普及“健康第一”的思想。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内容不同于球类等富于游戏性,但它在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战胜自我等良好品质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加强师资培训力度
体育管理部门要建立中学体育教师素质、技能培训进修制度,提高训练教师的综合水平。全面加强中学田径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主抓科学化训练为指引,实施从初级到高级各层次田径训练教师的双向互动,有力地调动每一个层次训练教师能力的提高,利用奖惩制度,组建一个培养中学田径训练教师的专门机构,培养出实际需要的田径训练教师。
(三)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学校把课余训练放在学校体育正常工作中,加大对课余训练的经费投入,确保训练能够持续进行。在学校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观念,依靠社会和拉赞助等,积极自筹资金,解决好经费问题带来的困扰,保证课余训练能够正常进行下去。
(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实行学习和训练双重管理的制度,保证田径训练专业化的同时,也要配备优秀的文化课教师队伍。制定适合他们学习和训练的计划,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训练效果。同时,加强田径训练学生的班级管理,加强对训练班学生的队伍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逐步提高指导训练的总体水平,对课余训练给与明确的指导,加强学生对田径课余训练的兴趣的培养,能为课余训练的学习和训练带来优异的成果。
(五)制定科学训练体系
中学田径训练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之前应该仔细分析研究田径训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这项教学工作的内在价值,建立科学完善的田径训练体系,从而保障田径训练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田径训练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培养学生的顽强的意志力和耐力,使学生实现全面综合的发展。由于田径运动是其他体育竞技运动的基础,相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田径训练,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适合本学校的田径训练体系,不断提高田径训练的水平。
(六)改善田径训练硬环境
充足的田径训练场地和设施是田径训练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学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满足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时对场地和设施的基本需求,避免这些外在因素成为田径训练向前发展的阻碍或者学生安全的隐患。
(七)丰富和拓展训练形式
田径训练是一项非常考验学生耐力,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一项运动,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来丰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改造传统训练形式,引进现代流行体育项目来丰富教学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少疲劳感和厌倦情绪。
参考文献:
[1] 屠建利.青少年田径训练的规范化[J].浙江体育科学.1999.
[2] 郭波.当前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若干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2006.
[3] 陈丽波,于楼成,王亚军.苏、锡、常地区普通中学开展课余田径训练的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
[4] 叶文娟.山东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
[5]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