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技术和国际化的狂热,对资本与服务的病态排斥,任正非的不开放心态将影响他从“华为之父”向“华为船长”的转变。
华为公司正按自己的方向运动。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发现,他已很难驾驭华为在当初设计的轨道上行驶。
按照任正非当初的愿景,华为应当是技术的华为、国际化的华为,而非资本的华为、服务的华为。但华为在坚守前两者时,也在对后两者有所涉足和突破,只不过这种突破处于量变的潜流中。
实际上,这家中国高科技企业正在转向,尽管它身躯巨大,但动作仍不乏“狼性”的凶猛与迅速——只做网络设备的华为已经全面杀入手机领域,而任正非一贯深恶痛绝的资本运作也正被华为酝酿海外上市的实际行动所否定。任正非在求变,伴随而至的是华为业务格局、公司架构和公共策略也在嬗变。
3G手机新贵
2004年11月中旬,华为在香港会展中心展示了首批商用3G手机,并举行了大规模的公众发布会。目前,全球能够提供商用3G终端产品的企业仅10多家,华为此举引人瞩目。
分管3G业务的华为高级副总裁徐直军透露,当天发布的两款3G手机和数据卡已经接到香港运营商SUNDAY和数码通的订单。“华为有望后来居上。”徐表示。
一亮相便有斩获,这不免让人怀疑任正非此前的宣布仅是个虚虚实实的策略。任曾宣称,华为绝不进入个人消费领域。
2004年始,华为即隐秘地为移动终端业务招兵买马。一则趣闻是,5月的某日,华为招聘会来到TCL移动公司总部所在的广东惠州,而TCL移动当家人万明坚似乎早有防备,带领所有核心团队外出旅游,致使华为的“挖角计划”扑空。
这个猫鼠游戏是华为手机业务抢人风暴的缩影。从零开始的华为移动业务,一年时间员工人数已涨至800人。
半年后在香港2004年3G大会前夕,徐直军宣称华为终端业务的销售额已经有4亿美元。按照计划,华为2005年手机销售额目标为7亿美元。
在手机行业中,据2003年财报,销量老二的TCL销售额为94.5亿元,销量老三的康佳销售额为38.7亿元,国产手机“利润王”夏新的销售额是58亿元。华为追赶的速度显然迅猛。
华为的野心甚大。据介绍,华为移动分六大块业务,包括3G手机、CDMA手机、GSM手机、PHS(小灵通)手机、固定台(即无线固定终端)、数据卡和通信模块,可以说无所不及。其中,基于CDMA2000技术的450兆和800兆手机在中东、东欧等海外市场热销,前者几乎占据了俄罗斯CDMA450手机市场的70%。
为做手机,华为自身作了组织结构的调整。工商注册显示,华为于2004年3月将移动终端业务分拆出来成立了华为移动公司。华为人士说,以公司方式独立运作一方面更利于移动终端业务的成长,另一方面也是华为业务转型的必需。华为已从单一的系统设备商向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内的端到端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迈进。
据内部人士透露,华为2005年销售目标在500亿-600亿元,以7亿美元的手机销售额,终端业务约占华为业务的1/10。
据华为3COM公司首席运营官郑树生透露,2005年数据通讯业务将突破100个亿,2006年目标为200亿。如果手机2005年达到7亿美金,这两块业务在华为业绩将占据四分之一的江山。
华为主要是一家网络和其他后台电信设备制造商,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德国西门子、瑞典爱立信、芬兰诺基亚、加拿大北电网络及美国的朗讯和思科。2003年全球综合接入网市场中,华为占13.2%,排名第三。而在2001—2003年全球交换机新增量市场中,华为占32%,跃居第一,超过了阿尔卡特。
现在,随着手机的推出,华为的竞争对手进一步延伸到包括摩托罗拉公司和韩国LG电子等其他全球手机制造商。2005年,业界将会感受到华为做手机的影响。
靠近终端客户
从设备到终端,华为的运动方向是从上游到下游,离终端客户越来越近。
“华为正从系统集成商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华为人士对《董事会》说,运营商对一揽子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强烈,而终端对运营商来讲不可或缺,尤其是3G。“系统卖给运营商后不会每年更新,而终端每年都在更新。”
这位人士还说,任正非原先对资本与服务持一种病态的反感,他的这种反感是踏实做实业的表现,但硬件的华为要继续快速发展,必须成为软件的华为、服务的华为。
外力逼着任正非改变。在手持终端领域,华为试图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以求后来居上。此前任正非对小灵通判断失误,眼看同城的中兴通讯大发“小灵通财”。
于是在3G领域,华为加大了力度。从2002年3月,华为就与NEC、松下合资成立宇梦通信,从事3G手机的研发和技术转让,2003年与德国英飞凌、美国高通公司合作开发更加实惠便宜的基于WCDMA标准的3G手机开发平台。目前,华为已掌握了自主开发WCDMA3G手机的能力。
业界分析认为,系统设备的产业规模远不及终端产业规模之庞大。如果中国运营商在网络上的投入每年给设备制造商带来了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那么同时创造的手机市场容量至少为2000亿元,这对任何一家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来说,都颇具诱惑力。
还不止于此。中国电信2003年的业绩增长仅为8%,首度低于国内GDP的增长——电信产业已经从一个如日中天逐步接近和转向夕阳产业。“目前发展中国家还有10%以上的增长,局部发达国家只能维持在3%-4%左右。”
逻辑很简单:运营商收益增长已经从过去单纯依靠新增用户来推动业绩的局面,转向依靠增值业务提升固有用户ARPU值的局面。“电信盈利已经从一个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华为一位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运营商减少投资,设备商也会跟着倒霉。
转型的困难显而易见。日本手机商几乎都为运营商定制,欧洲由运营商定制的比例高达70%,而在中国,90%的手机依赖零售渠道。这是缺乏渠道的华为之软肋。
产品线之外,华为在内部管理与国际化运营上也在转变。与思科的对垒并取得“胜利性”和解,被看成华为大步国际化并取得成功。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华为按国际游戏规则办事。华为从1998年就开始引入大量国际咨询公司的服务,在组织、管理、流程、财务、人力资源、IT系统、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变革。华为引入IBM的IPD(集成开发管理)系统后,在产品研发的每个阶段,都按照是否违反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是否通过申请专利保护企业利益而进行严格的自我检查。这保证了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干净”。
当年做IPD时,任正非不厌其烦地讲解IBM的IPD如何成就世界级企业的管理,甚至喊出“要穿美国鞋,就必须削足适履”的口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为处于“膜拜”IBM的状态。
几乎与此同时,华为又聘请了PWC(普华永道)、KTRF等专业公司建立了财务、IT系统等“美国式”运营支持体系,来解决华为要“走出去”就必须面对的和国际企业的“共同语言”问题。
华为还引入HAY(合益)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长达3年.并且曾经尝试邀请Mercer(美世)公司为其重新划分组织结构,希望实现集中度较高的类似IBM的“超矩阵”管理模式。
有技术、价格低、敢于走出去,华为国际化走出一条与海尔、TCL不相同的路。2004年上半年,华为实现销售额178亿元,其中海外销售9亿美元,占上半年销售总额的42%,几近半壁江山。
理顺“全员持股”
在与3COM、西门子等国际对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华为不透明的股权关系相形见绌。
这缘于当时的市场环境,造成华为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缺陷。成立于1988年的华为,早期为大举开拓市场,送给各地电信公司以及早年各种利益共同体以股权,实行“全员持股”和华为高管持股制度,乱作麻状的股权之结有待解开。
华为上市,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满足国际化的需要,同时理顺内部股权结构。
随着2004年4月华为移动、华为投资、华为物业等的设立,一向“只有一家公司”的华为结束了形单影只的历史。与此同时,华为内部复杂的股权组成也得以重新梳理。
2003年以来,华为着手分拆计划。按照主业通讯产品、项目投资、物业管理三条主线,将此前的华为技术分拆为四家公司。
其中,从事通讯主业的有两家公司:华为技术和华为移动;与通讯主业不相关的投资业务,以及华为庞大的物业管理再单独成立两家公司:华为投资和华为物业。华为投资在香港注册,华为技术、华为移动、华为物业在国内注册。四家公司互为并列关系,同在华为控股旗下。
分拆后,华为还将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分别上市,为此华为已与相应的投资银行合作。多年以来,华为严格按照普华永道的财务方式运作,并经过KPMG(毕马威)的审计。
但股权的厘清和理顺绝非朝夕之事,而股权关系也将决定公司治理结构。任正非已开始恶补公司治理的短板。这位华为之父能顺利转变成华为的船长吗?
链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
2003年,华为有22,000多名员工,实现合同销售额31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海外销售额10.5亿美元,占销售总额的27% ,同比增长90%。缴纳国税、地税共18.8亿元,各项海关关税和增值税9亿元。研究与开发投入达31.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0%。
2004年上半年,华为的销售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实现合同销售额178亿元,其中海外销售9亿美元,占上半年销售总额的42%。预计2004年全年海外销售额将实现20亿美元。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和50个分支机构,华为产品已经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俄罗斯、英国、日本、埃及、泰国、新加坡、韩国等50多个国家,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
华为每年将不少于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印度班加罗尔、瑞典斯德哥尔摩、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杭州和南京建立了研究所。华为坚持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式合作,现在已经与IBM、TI、MOTOROLA、INTEL、AT&T、ALTERA、SUN、MICROSOFT等世界一流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与市场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