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教师要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丰富幼儿词汇,鼓励幼儿有话敢说,通过主题讨论、看图讲述、学习礼貌用语等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口语表达;语言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159-02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丰富幼儿词汇量,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通过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因此,平时笔者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笔者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班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说话环境,使幼儿精神放松,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话的信心和勇气。对少言寡语的幼儿,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讲座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应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尝试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可以问问孩子:“谁送你来园”,“今天来园带什么东西了”,“妈妈有什么特别交代”等。又如,在进行每个游戏活动时,让幼儿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的展开,丰富游戏内容。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表达一下当时的想法,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平时的生活活动中,有些幼儿爱讲话,讲话的内容可能并不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些幼儿说出的答案也可能并不是很准确,教师切忌一票否定,讽刺或怒斥幼儿,而应及时地引导幼儿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有目的地讲述。
三、开展有主题的话题,让幼儿有目的地讲述
其一,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逐步引导幼儿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并且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说说自己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一步一步诱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不管孩子们说的多还是少,谈话的目的达到了,也进一步训练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语言讲述活动,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示范两种方式进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等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进行补充,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培养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让他们用语言表达,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活动让幼儿进行讲述,多层次的发展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六、通过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动漫游戏,丰富词汇,拓展表达空间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及富于想象的场景变换,都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教师这时候趁热打铁地引导幼儿进行复述故事情节、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想象作品中出现的场景……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游戏中的语言幼儿感兴趣又易于模仿,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游戏或者动漫作品,进行适时引导。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他们在游戏或者动漫作品中感受到的所有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尊重别人很重要。除了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要让孩子把“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时常挂在嘴边。此外,让孩子了解哪些话会伤害别人,例如“讨厌”、“长得丑”、“笨”等,尽量让幼儿少说这些话,让他们知道别人听了这些话会难过,有助于他们去体谅别人的心情。
第二,告诉幼儿别抢话或插话。当幼儿抢话、插嘴时,就可以趁机来个机会教育。当幼儿抢话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抢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请等别人说完之后你再发表意见。”这可以让孩子学会等待。但是,让幼儿等待的时间不要太久,也不要让自己最后忘了这件事。
第三,让幼儿表达出重点。教学活动中,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并提醒幼儿内容的重点在哪里,不要任孩子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乱讲下去,但切记不要责备孩子。
第四,控制幼儿的说话音量。有些孩子一紧张或者别人不理他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大肢体动作,声音也会随之提高,企图引起别人的注意。此时,最好让幼儿知道,你已经注意到他的需要了,然后适时地告诉孩子,声音太大会让别人不舒服,并试着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和肢体动作。
总之,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协商,需要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根据同伴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说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口语表达;语言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159-02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丰富幼儿词汇量,鼓励幼儿说完整话
词汇量的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强弱。然而,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而是幼儿在长期的语言学习中,通过周而复始地学习与运用,丰富、积累起来的。它根本就没有捷径可言,完全依靠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与幼儿一起成长,一点一滴地积累和巩固。因此,平时笔者很重视幼儿词汇量的积累,不仅在各科教学中丰富幼儿的词汇,还把幼儿要掌握的词汇进行归类:名词、形容词、动词、量词等,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完整地说一句话到连贯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关系到教师本身的语言教学习惯,假如教师本身上课时就不注意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运用简短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愿,一旦形成习惯,就不利于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因此,笔者非常重视对幼儿提出说完整话的要求,从小班开始,坚持要求鼓励幼儿学说完整话。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说话环境,使幼儿精神放松,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话的信心和勇气。对少言寡语的幼儿,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同时,还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愿说。如让幼儿在讲座中学会倾听与表达,在争执中学习围绕话题进行辩论,在聊天中学会相互交流,让幼儿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流中感受说的乐趣,而这种快乐的情感体验又会促使幼儿乐于交流与表达。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应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尝试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可以问问孩子:“谁送你来园”,“今天来园带什么东西了”,“妈妈有什么特别交代”等。又如,在进行每个游戏活动时,让幼儿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的展开,丰富游戏内容。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表达一下当时的想法,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平时的生活活动中,有些幼儿爱讲话,讲话的内容可能并不是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有些幼儿说出的答案也可能并不是很准确,教师切忌一票否定,讽刺或怒斥幼儿,而应及时地引导幼儿沿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有目的地讲述。
三、开展有主题的话题,让幼儿有目的地讲述
其一,根据幼儿的知识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春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春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逐步引导幼儿将春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并且将春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二,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确定谈话的主题。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说说自己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一步一步诱导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不管孩子们说的多还是少,谈话的目的达到了,也进一步训练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充分利用语言讲述活动,提高表达的连贯性
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示范两种方式进行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等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进行补充,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培养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提供各种拼图材料,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让幼儿自己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进行讲述。由于拼图讲述的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让他们用语言表达,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拼图讲述是以玩具作教具,幼儿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美术课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由于画面的内容是幼儿自己构思的,课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能充分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捏泥、手工制作、剪贴画等多种活动让幼儿进行讲述,多层次的发展幼儿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教幼儿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礼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礼貌行为,二是礼貌语言。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恭敬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使孩子从小就会使用礼貌语言,有良好的语言习惯。
利用文学作品,如故事、诗歌等,向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语言美,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模范,处处以身作则,说话要做到温和有礼貌。
六、通过欣赏儿童文学作品、动漫游戏,丰富词汇,拓展表达空间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及富于想象的场景变换,都能极大地激发幼儿浓厚的兴趣,教师这时候趁热打铁地引导幼儿进行复述故事情节、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想象作品中出现的场景……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游戏中的语言幼儿感兴趣又易于模仿,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游戏或者动漫作品,进行适时引导。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孩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他们在游戏或者动漫作品中感受到的所有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发展。
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尊重别人很重要。除了要求幼儿使用礼貌用语,要让孩子把“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时常挂在嘴边。此外,让孩子了解哪些话会伤害别人,例如“讨厌”、“长得丑”、“笨”等,尽量让幼儿少说这些话,让他们知道别人听了这些话会难过,有助于他们去体谅别人的心情。
第二,告诉幼儿别抢话或插话。当幼儿抢话、插嘴时,就可以趁机来个机会教育。当幼儿抢话时,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抢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请等别人说完之后你再发表意见。”这可以让孩子学会等待。但是,让幼儿等待的时间不要太久,也不要让自己最后忘了这件事。
第三,让幼儿表达出重点。教学活动中,最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并提醒幼儿内容的重点在哪里,不要任孩子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乱讲下去,但切记不要责备孩子。
第四,控制幼儿的说话音量。有些孩子一紧张或者别人不理他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加大肢体动作,声音也会随之提高,企图引起别人的注意。此时,最好让幼儿知道,你已经注意到他的需要了,然后适时地告诉孩子,声音太大会让别人不舒服,并试着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量和肢体动作。
总之,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协商,需要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根据同伴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语言,从而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说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