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23例女性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实验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逍遥丸共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1]。结果:实验组治愈3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其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治疗 乳腺增生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93-02
1 前言
乳腺增生疾病,简称“HDB”,是女性群体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小叶与乳腺导管在结上的变化。国际卫生组织将这一症状为“良性乳腺的不良结构”。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系统的严重失调造成,其的临床表现有:机体内的孕激素与黄体酮分泌过少、雌激素不断增多,是由于雌激素不断刺激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增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且这一疾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易于复发[2]。本文针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23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中药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具体情况如下报道。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23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20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123例女性患者中,病程最长的为16年,最短为20天,2年至4年的最常见。发病原因:单侧患者65例,双侧58例。与月经周期相关的患者50例,月经紊乱的患者40例,疼痛患者33例。
2.2 治疗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形式,将123例女性患者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3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每次各服用1丸,每天2次。月经结束后一周开始服用,连续服用直至下一次的月经,经期停止服用,以3个月经周期作为1个疗程[3]。实验组的药方有:当归9g、白芍9g、川芎9g、桔梗9g、桃仁9g、三七粉5g、瓜蒌16g、皂刺16g、浙贝16g、橘核16g、鳖甲21g。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加用乳香9g、海藻9g、莪术9g、蜈蚣9g。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加用柴胡与黄芩,各9g。对于气滞痰瘀患者,加用黄芪9g、郁金9g、夏枯草9g、丹皮9g。为气滞血瘀的患者加用桃仁与红花各9g,对于结块较大的患者,则加用三棱9g、昆布13g。水煎所有药品,早晚服用,每天1剂。
3 结果
为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60例患者,治愈3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63例患者,治愈26例,好转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乳腺增生,中医称之为“乳癖”,其的发病机制是忧郁发怒而伤及肝脏;思念忧虑而伤及脾胃;气机滞留以及血液淤积;痰液凝固引发痰核。当妇女患者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情绪烦躁,无法发泄,怨气久积易生火,抑郁过久则引起肝脏热气,肝脏经过乳房,循环于肋侧,导致气机滞留凝结于乳房,尤其是月经到来前、气郁或者疲劳的状态下,气机滞留与血液淤积更为严重,进而使乳腺肿块逐渐变大,疼痛更为严重[4]。在饮食方面,女性患者喜欢食用肥甘、生冷的食物,这将对脾胃造成损伤,脾胃运动不畅而形成痰。痰液淤积易阻碍气机,痰气互结,经过脉络后受阻形成乳癖。肝气横向逆行,易于伤及胃,脾运失健易于产生痰浊。气机滞留与血液淤积易成核。因此,乳癖的治疗方法,应是疏通并理清肝气,调理中药后服用,以温肾平肝,刺激血液畅通,清热解毒,将痰淤化解。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其配置的药方有:黄芪、橘核、莪术、白芍、浙贝、夏枯草、红花、当归、瓜蒌、郁金、蜈蚣、海藻等。其中黄芪有助于理清肝气,使其运动顺畅。橘核、莪术、白芍及浙贝等药物,则有凉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5]。夏枯草、红花及当归等,有理清气机、化解淤血、畅通脉络、止痛的功效。瓜蒌、郁金、蜈蚣、海藻等,则易于消散痰淤、止核。而对照组则采用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其的治疗效果不太明显,总有效率为81%。通过上述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上述结果表明,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从气、神、心等三方面综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以起到活血祛痰、通络止痛、改善乳房功能的效果,加快了增生乳房患者的恢复健康。总而言之,乳腺增生疾病作为妇女群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体健康。本文采用中药进行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其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中药治疗 乳腺增生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93-02
1 前言
乳腺增生疾病,简称“HDB”,是女性群体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小叶与乳腺导管在结上的变化。国际卫生组织将这一症状为“良性乳腺的不良结构”。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内分泌系统的严重失调造成,其的临床表现有:机体内的孕激素与黄体酮分泌过少、雌激素不断增多,是由于雌激素不断刺激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增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且这一疾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易于复发[2]。本文针对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23例女性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采用中药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具体情况如下报道。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0年10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23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均在20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岁。123例女性患者中,病程最长的为16年,最短为20天,2年至4年的最常见。发病原因:单侧患者65例,双侧58例。与月经周期相关的患者50例,月经紊乱的患者40例,疼痛患者33例。
2.2 治疗方法。通过随机抽取的形式,将123例女性患者分成实验组60例与对照组63例,其中实验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每次各服用1丸,每天2次。月经结束后一周开始服用,连续服用直至下一次的月经,经期停止服用,以3个月经周期作为1个疗程[3]。实验组的药方有:当归9g、白芍9g、川芎9g、桔梗9g、桃仁9g、三七粉5g、瓜蒌16g、皂刺16g、浙贝16g、橘核16g、鳖甲21g。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加用乳香9g、海藻9g、莪术9g、蜈蚣9g。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加用柴胡与黄芩,各9g。对于气滞痰瘀患者,加用黄芪9g、郁金9g、夏枯草9g、丹皮9g。为气滞血瘀的患者加用桃仁与红花各9g,对于结块较大的患者,则加用三棱9g、昆布13g。水煎所有药品,早晚服用,每天1剂。
3 结果
为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实验组的60例患者,治愈3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63例患者,治愈26例,好转2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乳腺增生,中医称之为“乳癖”,其的发病机制是忧郁发怒而伤及肝脏;思念忧虑而伤及脾胃;气机滞留以及血液淤积;痰液凝固引发痰核。当妇女患者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情绪烦躁,无法发泄,怨气久积易生火,抑郁过久则引起肝脏热气,肝脏经过乳房,循环于肋侧,导致气机滞留凝结于乳房,尤其是月经到来前、气郁或者疲劳的状态下,气机滞留与血液淤积更为严重,进而使乳腺肿块逐渐变大,疼痛更为严重[4]。在饮食方面,女性患者喜欢食用肥甘、生冷的食物,这将对脾胃造成损伤,脾胃运动不畅而形成痰。痰液淤积易阻碍气机,痰气互结,经过脉络后受阻形成乳癖。肝气横向逆行,易于伤及胃,脾运失健易于产生痰浊。气机滞留与血液淤积易成核。因此,乳癖的治疗方法,应是疏通并理清肝气,调理中药后服用,以温肾平肝,刺激血液畅通,清热解毒,将痰淤化解。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中药治疗,其配置的药方有:黄芪、橘核、莪术、白芍、浙贝、夏枯草、红花、当归、瓜蒌、郁金、蜈蚣、海藻等。其中黄芪有助于理清肝气,使其运动顺畅。橘核、莪术、白芍及浙贝等药物,则有凉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5]。夏枯草、红花及当归等,有理清气机、化解淤血、畅通脉络、止痛的功效。瓜蒌、郁金、蜈蚣、海藻等,则易于消散痰淤、止核。而对照组则采用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逍遥丸进行治疗,其的治疗效果不太明显,总有效率为81%。通过上述中药进行治疗,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8%,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上述结果表明,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从气、神、心等三方面综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以起到活血祛痰、通络止痛、改善乳房功能的效果,加快了增生乳房患者的恢复健康。总而言之,乳腺增生疾病作为妇女群体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体健康。本文采用中药进行治疗乳腺增生疾病,其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