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郁漱石,在成为战俘的那四年间也被称作131号,是邓一光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中的士兵,也是那个“人”.以法庭陈述、举证与法庭外调查的形式,他的经历、情感、思想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郁漱石,在成为战俘的那四年间也被称作131号,是邓一光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中的士兵,也是那个“人”.以法庭陈述、举证与法庭外调查的形式,他的经历、情感、思想与命运在人们的口齿间辗转,以要么友善要么淡漠抑或是充满恨意的形式.由此,他充分地显露自己.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我们对他了解得越多,就越发感觉到我们所知是如此有限.是的,文字远远不能穷尽他.这个被邓一光书写、创造的“人”,在我们的注视下,仿佛步履蹒跚地从书中走了出来,从残酷的战争环境与战争思维中走了出来,有了自己活生生的生命,也有了诸多的可能.何以如此?这大约是因为,郁漱石这样一个人,就其禀赋和使命而言,自身就带有一个人的理想.他是人的范型,这意味着,他存在的使命就是不管经历怎样的残酷都始终符合人的理想.邓一光之所以选择在战争这一危机情境下叙述郁漱石的故事,是为了重新提出了“人是什么”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如此邈远,仿佛从历史的断层中发出回声;可是,它又是如此迫近,这使得这本书的读者不得不反躬自省,寻找答案.当然,这一切还是要从郁漱石说起.
其他文献
1931年4月18日至1932年5月23日,巴金长篇小说《家》最初以《激流》为题连载于《时报》.1933年5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更名为《家》.此后,《家》在以青年学生为主的读者群中
方岩在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之所以没能留在南京大学当一名教师,首先因为“出身不好”.rn如今的大学都讲究“出身”.在研究生招生中,“出身歧视”就很严重.现在的硕士生招
方岩是南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又是我多年来主编《扬子江评论》杂志的得力助手,我对他的了解不仅仅是在其学习与工作获得的印象,更多的是在他平时为人为文的品行与个性中总结
李伟长(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今天的思南读书会是举办六年以来嘉宾阵容最强大的一次,基本上把整个上海非常重要的批评家都请到了今天的现场.能够把这些大佬们集中到一块,是
新世纪以来,当代学人尤其是诗歌评论家,如陈超、沈奇、张清华(华清)、罗振亚、汪剑钊、姜涛、荣光启、张立群、霍俊明、杨庆祥等,都对诗歌创作与发表投入了极大热情,他们的诗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年间,“人民性”(“阶级性”)、“民族国家”和“现代性”是学术界先后用来解读当代文学历史的不同的总体性范畴。由于“现代性”自身的多维构成及其包容性和含混性,特别是中西语境的历史性差异,自1980年代到今天,该理论既为大陆思想界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提供了多重的视角和丰富的灵感,成为进入当代文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认识角度,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分歧与论争,从而在不知不觉间将当代文学带
一rn文学与革命、历史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当代文学中最耐人寻味的关系,经由文学作品声势浩大的反复书写,构成了文学叙述与历史实践、文学秩序与社会秩序、文学虚构与革命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