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堂的“导入”(lead in)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整堂课的兴趣的“敲门砖”。因此,在课堂上如何设计一个有效、有趣的导入,显得至关重要。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而这些导入方法的设计和选择有着其共同的原则。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对多种课堂导入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导入方法的共性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导入;课堂教学
G633.41
一、“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无定法,一堂课该如何导入,也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导入设计”[2]。因此,在進行导入设计时,首要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教师课前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所教学内容有着熟练的把握,然后再来进行导入策略的选择和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针对性强、快速有效的课堂导入。
如在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的新课导入时,如果所教学生英语水平整体较好,那么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较有难度且开放性的导入。教师可以结合以前所学内容,采用自由对话导入法,摆出讨论话题:“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有些他们想用英语表述但又不会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激发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教师在向学生解释这些新单词或句子时,学生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也更利于教师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职业素养等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对导入的设计进行相应的优化。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学校的不同条件,不同环境来进行导入的设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就地取材”,创设语言环境
跟其它学科的学习一样,英语知识的学习也有其内在的连接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创设一个有意义的语言情景,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连接起来,学生就能很自然地从对旧知识的温习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创设语言情境的过程中,最直观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就地取材”,利用学生所处空间的一切可利用的物品和人物,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都融入一种熟悉的情景中,消除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如在导入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中Grammar focus的“be made of”的用法讲解时,教师可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看得到的教室的窗户作为导入的素材。T:“What’s this?”Ss:“It’s a window.”T:“So, do you know what the material of it is?”S1:“Glass”。T:“Yes, you’re right.That’s to say,this window is made of glass”。教師在边说的过程中边板书“The window is made of glass.”这句话,然后利用教室的课桌继续追问。T:“What’s this?”Ss:“It’s a desk.”T:“what’s the material of this desk?”S2:“wood”。T:“Good.That’s to say,this desk is made of wood”,并板书“This desk is made of wood.”。随后,教师可利用手中的教科书进行类似的提问,并板书第三个句子:“This book is made of paper.”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提问以及老师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的同义句的转换,学生对“be made of”这一短语不再陌生,领悟力强的学生甚至对它的用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至此再来进入对短语“be made of”的讲解,便可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教学目标的学习中。
当然,这个“就地取材”并非只能从教室里的所有物品来设计导入。教师也可以利用最新的实时,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学生们喜欢的明星,学生们喜欢的运动等材料着手去设计导入。总之,导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是为他们所熟知的,感兴趣的材料,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就更利于他们尽快地进入语言情境,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导入的价值。
三、“有的放矢”,紧跟教学目标
课堂的导入,只有与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导入环节必须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其中“矢”就是我们的导入设计,“的”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避免脱离教学目标而千遍一律的导入方式。比如,每堂课课前都是听英语歌曲,或是做游戏,这样不仅不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反而会因为导入和之后的教学内容的脱节给学生造成一种疑惑,让学生不知所云。初中英语课的课型丰富,如新授课、阅读课、练习课等。每一种课型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教师必须要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导入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做铺垫。
在这节“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练习课的导入中,教师先直奔主题,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上课就明确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清楚了自己该“干什么”,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猜测的小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唤起学生对“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用法的记忆,为本堂练习课起到了良好的“预热”作用。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动力、创设语言环境与紧跟教学目标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部分,导入的设计就会有缺陷,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最优化”。恰当的课堂导入占时不多,但对整堂课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依据导入设计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导入策略设计一个有效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有所认知,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海洋,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2]刘德华 等,《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9
[3]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松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导入;课堂教学
G633.41
一、“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无定法,一堂课该如何导入,也需要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制定不同的导入设计”[2]。因此,在進行导入设计时,首要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教师课前必须要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所教学内容有着熟练的把握,然后再来进行导入策略的选择和设计,这样才能设计出一个针对性强、快速有效的课堂导入。
如在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的新课导入时,如果所教学生英语水平整体较好,那么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较有难度且开放性的导入。教师可以结合以前所学内容,采用自由对话导入法,摆出讨论话题:“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festival”。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有些他们想用英语表述但又不会的词语或句子,这就激发起学生们的求知欲,教师在向学生解释这些新单词或句子时,学生们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也更利于教师带领学生们深入学习相关内容。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职业素养等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对导入的设计进行相应的优化。此外,教师也要根据学校的不同条件,不同环境来进行导入的设计。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从视觉、听觉多角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二、“就地取材”,创设语言环境
跟其它学科的学习一样,英语知识的学习也有其内在的连接性。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创设一个有意义的语言情景,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连接起来,学生就能很自然地从对旧知识的温习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创设语言情境的过程中,最直观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就地取材”,利用学生所处空间的一切可利用的物品和人物,尽可能地使所有学生都融入一种熟悉的情景中,消除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如在导入人教版新目标九年级英语Unit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中Grammar focus的“be made of”的用法讲解时,教师可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看得到的教室的窗户作为导入的素材。T:“What’s this?”Ss:“It’s a window.”T:“So, do you know what the material of it is?”S1:“Glass”。T:“Yes, you’re right.That’s to say,this window is made of glass”。教師在边说的过程中边板书“The window is made of glass.”这句话,然后利用教室的课桌继续追问。T:“What’s this?”Ss:“It’s a desk.”T:“what’s the material of this desk?”S2:“wood”。T:“Good.That’s to say,this desk is made of wood”,并板书“This desk is made of wood.”。随后,教师可利用手中的教科书进行类似的提问,并板书第三个句子:“This book is made of paper.”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提问以及老师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的同义句的转换,学生对“be made of”这一短语不再陌生,领悟力强的学生甚至对它的用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至此再来进入对短语“be made of”的讲解,便可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教学目标的学习中。
当然,这个“就地取材”并非只能从教室里的所有物品来设计导入。教师也可以利用最新的实时,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学生们喜欢的明星,学生们喜欢的运动等材料着手去设计导入。总之,导入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尽可能是为他们所熟知的,感兴趣的材料,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就更利于他们尽快地进入语言情境,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导入的价值。
三、“有的放矢”,紧跟教学目标
课堂的导入,只有与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导入环节必须要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其中“矢”就是我们的导入设计,“的”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避免脱离教学目标而千遍一律的导入方式。比如,每堂课课前都是听英语歌曲,或是做游戏,这样不仅不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反而会因为导入和之后的教学内容的脱节给学生造成一种疑惑,让学生不知所云。初中英语课的课型丰富,如新授课、阅读课、练习课等。每一种课型都有其不同的侧重点,因此,教师必须要针对不同课型采取不同的导入策略,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做铺垫。
在这节“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练习课的导入中,教师先直奔主题,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一上课就明确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清楚了自己该“干什么”,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猜测的小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唤起学生对“情态动词表推测”的用法的记忆,为本堂练习课起到了良好的“预热”作用。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动力、创设语言环境与紧跟教学目标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一部分,导入的设计就会有缺陷,就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最优化”。恰当的课堂导入占时不多,但对整堂课的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依据导入设计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导入策略设计一个有效的导入,可以让学生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有所认知,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海洋,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2]刘德华 等,《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9
[3]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松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训练》,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