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学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自学能力的形成、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既要重视阅读习惯、阅读技巧的培养,也要重视阅读效果的反馈,要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可布置一些章节小结的作业,这样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课本,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加工、整理,以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概念的阅读
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
1.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
2.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
①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
②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以判断。有些概念往往罗列在一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也只有对化学概念进行类比,才能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识。
③概念用语。化学教材的用语,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二、图形的阅读指导
1.对于理论图的阅读,由于内容抽象,用图可以使理论形象化,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概念。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着重指出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部分,阅读的注意点应随教材内容而变化。
2.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当然,有关实验图的阅读必须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要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三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往往把描述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他们往往只注意理论,而忽视实验。要指导他们勤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特别是要使他们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着,但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3.对于曲线图的阅读,这方面多属于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坐标的应用。在每一条曲线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化学意义,同时,还要了解图上的点、线、面的化学意义。
三、数据方面的阅读指导
化学教材中的数据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实验积累而得出来的。数据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某一概念。因此,要在教材的阅读中,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分析问题,导出概念。在阅读时,要告诉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过程,不经过比较就不可能分辨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就不可能确定事物的关系,也不可能区别事物的异同。在指导方法上着重比较以下幾个方面:
1.看数据的大小。
2.看数据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
化学教学中还有有关表格的阅读、化学方程式中各种条件的阅读、实验现象的描述阅读等等。
四、在阅读过程中我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习题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讲解例题时,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自己将题一读了事,而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细心读题,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题示“信号”,发现题中“隐含”条件,弃去“多余”条件,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泛读
阅读一般性材料,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几种常见的金属”,笔者采取的作法:不给出阅读提纲,由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出该节的主要内容,最后由教师综合,经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整个教学。
这种阅读方法相对于精读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为取得较好的泛读效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给出阅读提纲,组织阅读的讨论,对关键问题穷追猛打。
3.阅读中注重思考
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的时间中应包括学生思考的时间。
五、培育阅读心理,形成阅读习惯
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关键,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育健康愉悦的阅读心理。
1.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项工作应由初三绪言课开始,自始至终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
一、概念的阅读
在化学教材中,标题以外的黑体字一般都属于概念性的范畴,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
1.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
2.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
①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地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明确其中的化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
②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加以判断。有些概念往往罗列在一起,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加以区别和联系,也只有对化学概念进行类比,才能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识。
③概念用语。化学教材的用语,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通过阅读,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二、图形的阅读指导
1.对于理论图的阅读,由于内容抽象,用图可以使理论形象化,增强感性认识,便于理解概念。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着重指出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部分,阅读的注意点应随教材内容而变化。
2.对于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引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1)实验内容;(2)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3)实验装置图的原理;(4)实验要求的条件;(5)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a、化学实验的原理;b、实验结论;c、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当然,有关实验图的阅读必须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要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三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往往把描述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他们往往只注意理论,而忽视实验。要指导他们勤于观察,提高观察能力,特别是要使他们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着,但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
3.对于曲线图的阅读,这方面多属于一些综合知识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知识广度。简单地说,就是要学会坐标的应用。在每一条曲线中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化学意义,同时,还要了解图上的点、线、面的化学意义。
三、数据方面的阅读指导
化学教材中的数据都是经过科学家们的实验积累而得出来的。数据的引用是为了说明某一概念。因此,要在教材的阅读中,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分析问题,导出概念。在阅读时,要告诉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基本过程,不经过比较就不可能分辨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就不可能确定事物的关系,也不可能区别事物的异同。在指导方法上着重比较以下幾个方面:
1.看数据的大小。
2.看数据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
化学教学中还有有关表格的阅读、化学方程式中各种条件的阅读、实验现象的描述阅读等等。
四、在阅读过程中我认为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精读习题
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尤其是讲解例题时,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自己将题一读了事,而应该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细心读题,标出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题示“信号”,发现题中“隐含”条件,弃去“多余”条件,抓住问题的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泛读
阅读一般性材料,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几种常见的金属”,笔者采取的作法:不给出阅读提纲,由学生阅读课本后,归纳出该节的主要内容,最后由教师综合,经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整个教学。
这种阅读方法相对于精读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为取得较好的泛读效果,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给出阅读提纲,组织阅读的讨论,对关键问题穷追猛打。
3.阅读中注重思考
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阅读的时间中应包括学生思考的时间。
五、培育阅读心理,形成阅读习惯
习惯是形成能力的关键,为了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育健康愉悦的阅读心理。
1.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
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心理,才会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项工作应由初三绪言课开始,自始至终要求学生通读教材,要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