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语文教学的根本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对话中生存,世界在对话中展开。国际冲突需要对话解决,人际断裂需要对话连接。师生间知识的传输与接受也需要对话来完成。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对话:读写是与文本的对话交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是以文本为中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完成语言训练任务,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简言之,对话应是当今语文教学的根本。
  一、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自由、开放、宽容和多元的对话教学是理想的教学形式。它能启发动人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内省、直觉和顿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具有启示性、竞争性和合作性等功能特征。
  启示性指相互诱导的促进功能。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引而不发、留有余地,更要留出空间与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体念,以求获得举一隅而反三的效果。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应简单地认同,而要问一个“为什么”,促使教师反思。师生对话是相互推动的一种互惠互赠的活动,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知识、智慧,教师从学生那里得到回报,并学会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双方均以自己的行为促成对方完成教与学的创造性活动。
  竞争性指相互较量的激励功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师生发生争议的岐见,往往蕴涵着智慧。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同见解的相互撞击与诘难,相互接纳和认可,会爆发出创造性的灿烂火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也许我的见解不是最好的,但它是属于我自己的,至少也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个”。教学中师生间的相互较量,相互学习,有助于持续地开展创造性活动。
  合作性指相互认同的统一功能。教学中的碰撞、对话,目的是为了获得统一的、普遍性的真理,教师要允许学生非议,并坦然对待之。能者为尊,师生以统一的、客观的、一元的真理为指向,最终达成的一元真理应既非我的视界或观点,也非你的视界或观点,而是双方经过多次往返、整和而产生的共同结论,你我之间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容纳,双方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对话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预设的、渐进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精要。二是非预设的、突发的,率尔而为,攀登成功,快捷。教学实践中这两种方式常常是互补的,交替出现。如江西萍乡刘国瑞老师执教巴金的散文《灯》时,要求学生引用或自拟一句含蓄的话表述个人的人生体验。这是以预设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学生轮番抢答又是非预设的、顿悟的,激发出了许多智慧火花:“人的生命似江水奔流,不遇暗礁、岛屿,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美丽的彩虹在风雨后,辉煌的人生属于生活的强者”。“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然而只要希望之灯不灭,理想的风帆就一定能高高扬起。”……创造的潜能一旦被激起,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语言就犹如悬瀑直落、骏马飞奔,美不胜收。
  激活创造潜能应关注全体学生,对话也不应该只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这就要求教师、文本和学生三者协调发展、动态平衡。教材是对话的中介,其中留着许多空白未定点,可诠释填补的内容很多,究竟该填补些什么,教师要作全盘考虑。首先要完成教材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然后要选择话题,深人研究。由于学生的禀赋、智能与接受能力不同,所选话题既要让班级的领头雁得以展翅飞翔,又要使中间生产生强烈的赶超欲望,更要能带动后进生紧紧跟上,促进每个学生从自身最近的发展区起步,使他们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潜能。
  二、完成语言训练任务
  理解、贮存和应用语言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长期以来,我们把语言视为思维与交际的工具,所以在语言之外又提出了语文课要进行思想教育。其实,语言既是工具与媒介又是一种世界观的反映。《春秋?谷梁传》中有“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掌握了一种工具,同时也就获得了一种世界观。因此,工具训练与思想陶冶在语言训练中是同步发生与完成的。
  那么,怎么进行语言训练呢?以往我们把语法教学放在中心位置,编过《汉语》教材,在教材中插入过语法知识短文,在作文中增加修改病句练习等,但收效甚微。实践证明:倾听、言说构成的对话才应是语言训练的主渠道,人类生活在对话中,无时无刻不在倾听言说,正是在对话实践中人们学会了语言,通过对话来进行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中对话无处不在,因为教学的内容与生活相同,生活就是对话。当然,语文课中的阅读、诠释、评议和写作,是语言训练的主要阵地。首先是理解注释文本语言或人物对话。然后创设对话情境,展开口头交流和书面写作,如读《赤壁赋》时,首先要理解文中主客双方因鸣咽的洞萧引发的争议,苏子日:“何为其然也?”客曰:“哀吾生之须臾,善长江之无穷。……托遗响于悲风。”苏子又日:“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尔又何羡乎?”这是自失者与自圣者之间的对话。客失于茫茫的自然,面对永恒的宇宙,觉得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人生不过天地之一瞬,不免悲从中来。苏子以圣者自居,认为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物我一体,我与宇宙万物皆无尽,何悲之有?文中的客虽有其人,实为另一个苏轼的假名。主客对话实质上是苏轼灵魂中两种思想的矛盾与冲突。苏轼是个积极人世的儒者,有大济天下苍生的政治抱负,后因屡遭贬谪,“自失”之后谈泊无
  为回归自然,追求“自圣”。文中生动地展现了苏轼两种思想的生成、撞击和转换的过程,苏轼的思想矛盾正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双重人格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两种生存状态的反映。
  师生理解文本语言,倾听人物对话,在认识上出现差异,结论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甚至对立,这就需要交流、对话。江苏严华银老师在教《赤壁赋》时,有意创设对话情境,就苏轼的人生观组织学生辩论。正方以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是积极的,应予肯定,不能要求封建文人斗志昂扬,奋发进取。反方则认为文本徒有漂亮的语言形式,难掩苏轼感情的苍白、思想的消沉,所表达的完全是隐退者消极的人生观。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十分激烈。这种碰撞式的对话是最有效的语言训练形式,也是语文教学最出彩的高潮。有助于培养学生能言善辨、出口成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辩论是从心到口,由心之所思演变为口之所言,写作则是从口到笔,口之所言也能如手之所书。
  作为母语和各门学科基础的语文,应通过对话教学与实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金字塔的基石。实践证明,对话教学剥夺了教师课堂的语言霸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发现、探究、创造,完成人本塑造,使语文课真正活起来了。对话,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探讨,对临床疗效做出整理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90例不同患病类型的眼底病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并对其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等相关的治疗技术,并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114-01        摘要:本文介绍了web3d相对于传统web展示的优势,并比较了目前主流web3d开发工具的特点,最后重点介绍WireFusion开发web3d的步骤。  关键词:web3d WireFusion Sophie3D Unity3D Turntool      1 web3d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是在司法实践基础上所作的理论总结,而不是单纯地依据法学理论进行的逻辑归纳.笔者对目前法学理论界持有的法律方法必然具有正当属性的观点表示质疑,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个父母的心愿。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的希冀。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是社会的重托.让孩子幸福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和谐教育的目标。
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要有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课堂教学氛围,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要真正以新课标精神为出发点,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最终目的,最终让学生能够在高考这类关键测试中发挥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走上社会也能够在生活中应用好所学知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课程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