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着力构建“和谐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bin0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化、正面性、可及性、探究性的教学情境,着力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教学情境;和谐课堂;教学设计
  [中圖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0070-0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要求,重视开展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为构建“和谐课堂”做好准备。情境并非“引子”,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向上,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并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只有这样,创设出的教学情境才符合课程理念,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注重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
  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对常见的生活现象,换个角度看问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案例1】“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多彩的霓虹和璀璨的夜景)→看到了祖国的繁荣发展→对大量耗能的焦虑→硅、碳燃烧热的比较→硅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实物、图片观察→总结硅的物理性质→视频(从沙滩到用户)→总结硅的制取→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等→总结硅的用途→作业:收集有关硅在日常家电中的运用→真切感受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简评:从情境引入到以用途为结尾,自始至终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认知出发,紧紧围绕生活实际,以繁华背后的焦虑,自然引出课题。通过对比思考硅、碳的燃烧值和自然界中两种元素的含量,以及了解硅在自然界中并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使对硅的工业制备的学习水到渠成。从太阳能电池板到家电中硅的用途,很好地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
  二、引导积极向上,创设正面性情境
  对于《硫酸的性质和用途》一课,我们有大量的生活实例和新闻报道可以引出课题,但必须注意,一些负面的新闻事件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心理暗示,产生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2】“浓硫酸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音频(硫酸的用途,被称为“工业之母”)→趣味实验(卫生纸滴浓硫酸)→引出课题→实物展示→总结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由浓硫酸的密度及溶解大量放热,推出浓硫酸稀释的注意事项→用沾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白纸上写字、从白糖到碳棒、蓝色硫酸铜变白→总结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简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对硫酸的用途有一定的了解,清楚硫酸在化工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用“硫酸泼熊”或者其他反面素材作为课题引入,虽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但恶性事件、负面新闻的视频和图片会让学生产生不适,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的同时,一定要防范学生把化学看作“毒害”“伤害”等的代名词。化学课堂上应尽可能选择能传递真善美的情境,以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掌握学生认知,创设可及性情境
  由于学生个体间的能力、目标、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身心发展水平及认知能力。如果情境中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所不能回答的,这样的情境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摆设”。
  【案例3】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教学设计。
  引出物质的量和质量关系及质量、密度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设问(微观粒子数目和宏观质量可与摩尔质量联系起来,那么微观粒子数目和宏观体积也可以通过某种物理量联系起来吗?)→引出课题→探究1 mol不同状态下物质的体积→对比、归纳、总结→设问(为何1 mol不同物质的固态或者液态体积差别较大,而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不同气体的体积却近似相等呢?)→创设情境,交流讨论(10个篮球和10个乒乓球紧密堆积,谁占的体积 大?为什么? 10个篮球和100000个兵乓球紧密堆积,谁占的体积大?为什么? 10个篮球和10个兵乓球距离均间隔1米,谁占的体积 大?为什么?)→总结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强化练习。
  简评: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是非常抽象的理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并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本案例在设计上,通过与宏观物质的类比,让学生对于微观世界中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有了清晰的认识。此情境创设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理论,通过学生熟悉的、有明确感性认识的宏观物质进行类比迁移,让所有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记得某乙醇性质的教学设计如下:音频(饮酒歌)→引入课题→实物展示,总结其物理性质→乙醇分子式及碳、氧价键→推测乙醇结构→乙醇与钠反应→验证其可能结构→介绍新官能团→酒精灯烧铜丝→总结乙醇的催化氧化→推测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方式……相比之下,对于刚刚接触有机化学的学生而言,很难根据分子式推断、猜测其结构,实验虽然是真实的,但仅凭实验让学生猜想乙醇催化氧化的断键方式,远远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识能力。可见,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情境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否则,一旦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思考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猜想”。
  四、设置开放性问题,创设探究性情境
  虽然合理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但开放的问题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案例4】“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的教学设计。
  回顾引入(大家已经知道氯气的重要性质和用途)→简单了解工业上氯气的制备→讨论实验室用到的氯气是如何得到的→引出课题→让学生思考问题:1.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实验室制备氯气可能选择的药品是什么?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你需要的物质应具有什么性质?3.含氯化合物和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都能反应吗?4.请根据你选择的药品探究制备气体所用的装置。5.根据氯气的性质,请你设计合理的收集气体的方法和装置;结合氯气的毒性,选择尾气处理方式→思考、讨论,确立各自的实验方案→做实验→详细记录实验现象→总结交流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
  简评:通过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虽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案,但无论学生设计的方案成功与否,对学生来说都是难得的体验和收获。本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有效避免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弊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谛”,很好地体验了学习的过程,培养了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反应体系、实验操作、仪器的选择、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学科思维。
  总之,在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努力构建“和谐课堂”的今天,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情境教学势在必行,只有创设生活化、积极向上的、学生可及的、探究性的情境,我们的化学课堂才会更“和谐”。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教师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以对比教学为阶梯、情境教学为途径、生成建构为目的、实践创新为驱动、活动课程为辅助等来多角度优化教学策略,以便有效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策略;学科核心素养;“参照一对比”;“情境—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6-
[摘 要]立定三级跳远属于田径运动范畴,是人体经过原地双脚起跳后,由单足跳、跨步跳和跳跃组成的连续3次向前腾跃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是高难度的运动,也是测试体育考生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项目,对身体的弹跳力、协调性以及灵敏度要求较高。初二的学生在这方面较差。体育教师特别是刚到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要勇于挑战自我,挖掘新教材,创新教法与学法,特别需要关注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学生练习场地的利用率、主辅教材的
摘 要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8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子宫切除率、平均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51.57±5.24)min,产后出血量为(672.48±26.84)ml,对照组手
【关键词】不可忽视 课堂 提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A-0026-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的逐步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越来越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反思质疑习惯的养成。假如学生发现
[摘 要]追问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再度提问”。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由已知领域顺利地过渡到未知领域。在“思维过程”中追问,能问出“真知”,在“节外之枝”处追问,能问出“精彩”。适时有效的追问,能让课堂更高效、精彩。  [关键词]追问;思维过程;真知;节外之枝;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2-0040
[摘 要]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几乎涉及数学的各个领域,它是高考数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常见题型与解法,主要从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判定、逆用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证明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关键词]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判定; 参数[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5-
[摘要]在寫作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干预,运用过程写作的方法对学生予以辅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在实施中,要有配套的量表以助于学生操作,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注重让学生多写多练并积极应对学生在作文周期内出现的倦怠感。  [关键词]过程写作;量表;倦怠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1602  “写作是思维和语言在时间上
【关键词】语文 提问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10-01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通过课堂提问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能力的提高。但问题的有效性如何?能不能真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部分教师为了显示课堂的“新”,会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这实在值得我们反思。 
摘 要 护理质量评价是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文献回顾论述了国内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国外社区护理质量评价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选择的依据和来源。本文还总结了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归纳了我国常见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架。社区护理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但也存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在现阶段制定权威且统一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