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现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hong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师授课、学生吟诵和师生对话的语言美,师生课堂语言的凝练美,从而构成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 语言美 凝练美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一些课文生动有趣,但由于教师不善于口头表达,从而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说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效率。
  一、教师授课的语言美
  教师的课堂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深奥讲得浅显,化枯燥为风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同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教师语言应尽量生动活泼,特别是在词语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要加大力度,力求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合理形象的修辞吸引和感染学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说:“我们看了草原风光片,你有怎样的感受呢?是啊,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听到蒙古族歌手浑厚、嘹亮的牧歌,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如此迷人的草原风光,课文哪一段文字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这样,我用自己热烈而奔放的感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从而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二、学生吟诵的语言美
  诵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抑扬顿挫。学生可通过吟诵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巧妙,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有所受益。语文课本中可诵读的文章很多,如诗歌,它本身就是一种美的韵律,第六册课文中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的四次重复,使得全诗具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叠词“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运用,体现了诗人低回掩饰、如怨如诉的心境。再加上诗歌的押韵与节奏,诗的音乐美不言而喻。散文同样是诵读的好材料,通过诵读,学生会舒心畅怀地接受它的“美育”。如《听潮》,此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动人心魄的“交响曲”,加之作者修巧妙运用了多种辞手法,创设了极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们反复朗读、吟诵,在诵读中大家仿佛同作者鲁彦一起在夜幕笼罩的海边听潮,具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因此,利用吟诵,能让学生进行审美的感知,在头脑中留下一个美的印象,进而产生美的愉悦感,达到一种美的和谐。
  三、师生对话的语言美
  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先知者与后知者的关系,并不存在尊卑关系。从情的角度讲,学生与教师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都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具有人性,除了是对话的前提之外,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所以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从高高在上的权威位置上走下来,归还学生的话语权。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被灌输、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不再是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主体,民主对话的双方在民主的气氛中,自由言说,互相倾听,在对话中分享对课文的感悟,分享精神的愉悦。在这样的气氛中,思维碰撞出的火花,点燃了他们情感、智慧的火焰。在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深入对话,努力让学生通过对话挖掘出更新颖的内涵,丰富创造性因素。
  四、师生课堂语言的凝练美
  无论是课堂语言所具备的知识性、趣味性还是激励性功能,教师的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则必然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凝练性,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精练的课堂语言中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我曾在所教平行班中,就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用语拖沓啰唆、拐弯抹角,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简精练、高度概括,学生对之反应热烈、迅捷。可见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在课堂上用凝练性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教师应在备课活动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吸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力争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大部分学生听懂并乐于接受。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若过于冗长复沓,则必然造成语无重点,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注意教学语言的凝练性,以便学生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陶传贵.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文教资料,2005.
  [2]骆小兰.教师语言的艺术[J].文教资料,2005.
其他文献
高校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目前,物质文化的建设成果喜人,精神文化的建设还需深化;职业教育理念成熟,功利色彩有待淡化;社团活动内容丰富,
脱硝投入造成空预器堵灰严重进出口差压及漏风系数增加,锅炉效率降低,引风机动叶磨损严重,电除尘布袋堵塞及结晶.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
职业指导,也称就业指导,是指给学生和成人以升学或就业的指导和帮助.高校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由于受社会、个人、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在通过市场进行择业和求职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偏低,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几个途径.
带着感情、带着责任rn把西部贫困地区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rn记者:这次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可以说离不开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首先,请问
期刊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要开展语文课堂形式改革的探索,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方式的探索,开展新课程下语文课堂作业的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教学 教学实践探索  新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日常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笔者对新课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集中体现在对于人才的竞争,谁能更多的拥有“高、精、尖”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上掌握主动.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自实施
记者:在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上,记者很荣幸采访到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之一,主要负责邀请采购商,会同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