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是计量管理的重要组成,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主要包括电能表、互感器的管理以及接线管理,加强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管理能够有效保障计量的准确性,避免或减少电量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带电检查错误接线的步骤,并提出几种带电检查错误接线的方法,以此来避免错误接线、更正电力,避免以此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管理;检查步骤;检查方法
引言
電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是保障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重要前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电能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精度等级、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的正确性等等。本文主要以三相三线制带 PT、CT 接入的计量方式为例,探讨了电能计量装置在现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接线情况,从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避免出现错误接线,采取何种方法加以更正,最终避免电量丢失。
1. 带电检查错误接线的步骤
首先,先用电压表测量电能表电压端钮的值,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值为 100V且Ub0=0,那么表示 PT 是 V/V 接线,二次侧 b 相接地,那么可以确定电压三相相位, 只有一种接线方式;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值均为100V且Ua0 =Ub0 =Uc0 =100/√3V,那么表明是 Y0/ y 0 接线且二次中心点接地;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为173V,那么表示是 V/V 接线且一相极性接反;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为100/√3V,那么表示是 Y0/ y 0 接线且一相极性接反。在测出电压值并确定PT接线后,需要用相序表来测电压相序。当PT为Y0/ y 0 接线时,只能用相序表确定相序,接线方式有三种。这就需要根据同相电压电位相等的原理,用电压表在 PT 二次端子及电能表电压端钮之间来确定一相电压,然后根据所测相序来确定接压情况。使用钳形电流表来测出CT二次电流,先测出Ia、Ic 的值, 然后再合并 A、C 两相电流,使用钳形表来测出电流(Iac),如果测得值相等(即Ia =Ic =Iac) ,那么表明 CT 极性正确;若测得值不等,那么表明CT 有一相二次极性接反。
不管是使用什么方法来检查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都需要先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及相序表来进行测量,如果三相电路对称,两元件公用的接地电压为b 相且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没有 b 相电流通过,那么只要负载稳定,则可以使用“B 相电压法”来检查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是否正确。
2. 带电检查错误接线的方法
2.1 B 相电压法
B 相电压法是断开接入电能表的 b 相电压线,如果电能表仍能够正常运转且转速减半,那么可以肯定原先接线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将 b 相电压断开后,正确接线的电能表所测量的功率为:P=1/2UacIa cos(30°-φ)+1/2UcaIc cos(30°+φ)=√3/2 UIcosφ。由于三相电压及电流不可能完全对称且负载存在波动,那么在断开b 相电压后,电能表电压线圈上的电压通常为电能表额定电压的一半,这就会造成电能表转速下降。所以,b 相电压线断开之后,电能表转完 N 转所需时间是没断开 b 相电压时的两倍。如果负载缺乏稳定性,那么可以使用电压交叉法来检查接线情况。这就需要调换接入电能表电压端钮A与C的两根电压线,如果电能表没有发生转动或出现微动,那么可以证明原先的接线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在互换电压线后,正确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所测功率为零。上述这两种测量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所不足之处,例如当b 相电流通经电能表时,就无法准确检查并判断出接线方式的正确与否。
2.2 向量图法
向量图法即使用电气仪表测出各相的电压值、电流值与相位,然后参照测得数据绘制出向量图,该图能够详细表示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根据负载的实际运行状况来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情况,然后利用向量图来进行纠正。向量图法的基本原理为:如果一电流向量Ia 与电压向量 Uab 、Ubc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所示,从Ia 的末端向电压向量Uab 、Ubc 作垂线,垂足为 A、B,垂足与原点 O 的连线分别为OA、OB,代表电流向量在电压上的投影,OA=Ia cosφ1…①,OB=Ia cosφ2…②,如果各电压向量相等,那么可以将式①、②两边同乘电压 U:Pa=Uab Ia cosφ1=U·OA…③,Pb=Ubc Ia cosφ2=U·OB…④,那么功率值就是将电流向量投影增大U 倍,换句话说,瓦特表所测的功率 Pa 与Pb 就是电流向量在电压向量上投影的相对值。
在测定与电流向量投影成正比的功率时,除了单相瓦特表外,还可以使用运行电能表或标准电能表。对于运行中的电能表可以先断开 C 元件的电压,对 A 元件电压分别加 Uab、Ubc 与 Uca,然后测出三个时间,再断开A 元件的电压,对 C 元件分别加 Uab、Ubc 与Uca,测出三个时间,根据 P ∝ 1/t,在向量图上找出Ia、Ic 在 Uab、Ubc 及Uca 上的投影,从Ia 的投影的末端引垂线,两垂线的交点与原点 O 的连线便是电流向量Ia,然后再作出Ic 的向量。要想验证电流向量的正确性,可以从第三个投影末端作垂线,垂线与前两个垂线的会交成一个三角形,如果没有交成三角形,则说明绘制电流向量的方法及测定电流向量的投影错误。如果所使用的是标准电能表,那么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测出Ia与Ic ,然后再算出功率,随之找出Ia、Ic 在各电压向量上的投影,从而确定Ia与Ic 的相位。
2.3相位表法
相位表法是利用相位表检查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依照相位表的指示来明确电压与电流间的实际相位关系,然后按照相位关系来绘制出向量图,根据负载实际状况来检查接线方式正确与否,最后从向量图上找出更正接线的具体方法。相位法的具体操作如下:相位表选择相位档功能,相位角定为360°,然后用相位表的电流钳卡住待测电流线,将电压加在电压端钮上,操作时需要考虑电压与电流的极性,按相位开关,再结合实际状况调整相位角的选择开关,表头能够测出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角,测量人员可以结合相关数据来明确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在测定过程中,负载电流、电压及 cosφ都必须要保持稳定;确定接入电能表电压端钮各电压的相别,保持三相电压对称;明确负载情况,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够使用上述方法绘制出电流向量图和电压向量图,才能够判断接线的正确与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电能表误差较小,但是接线错误会给电能计量装置带来较大误差,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所以必须要熟练掌握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的方法,要能够根据错误接线图来绘制并分析向量图,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接线,最终达到更正电能计量的目的,切实保障电能计量的公平、准确与可靠,真正维护供用电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万红宇;靳维斌;石新利;汪振海.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接线一例分析[J].电测与仪表 2002(11):27-28
[2]李俊;姜侦报.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试验接线盒的正确使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32-133
[3]窦永强.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正确性的快速、准确判别方法[J].中国计量,2010(1):56-57
[4]龚炳林;刘银河;黄龙林.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及对策[J].大众用电,2010(10):92-93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管理;检查步骤;检查方法
引言
電能计量装置的正确接线是保障电能计量装置准确计量的重要前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电能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精度等级、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的正确性等等。本文主要以三相三线制带 PT、CT 接入的计量方式为例,探讨了电能计量装置在现场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接线情况,从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如何避免出现错误接线,采取何种方法加以更正,最终避免电量丢失。
1. 带电检查错误接线的步骤
首先,先用电压表测量电能表电压端钮的值,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值为 100V且Ub0=0,那么表示 PT 是 V/V 接线,二次侧 b 相接地,那么可以确定电压三相相位, 只有一种接线方式;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值均为100V且Ua0 =Ub0 =Uc0 =100/√3V,那么表明是 Y0/ y 0 接线且二次中心点接地;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为173V,那么表示是 V/V 接线且一相极性接反;如果所测得的线电压为100/√3V,那么表示是 Y0/ y 0 接线且一相极性接反。在测出电压值并确定PT接线后,需要用相序表来测电压相序。当PT为Y0/ y 0 接线时,只能用相序表确定相序,接线方式有三种。这就需要根据同相电压电位相等的原理,用电压表在 PT 二次端子及电能表电压端钮之间来确定一相电压,然后根据所测相序来确定接压情况。使用钳形电流表来测出CT二次电流,先测出Ia、Ic 的值, 然后再合并 A、C 两相电流,使用钳形表来测出电流(Iac),如果测得值相等(即Ia =Ic =Iac) ,那么表明 CT 极性正确;若测得值不等,那么表明CT 有一相二次极性接反。
不管是使用什么方法来检查电能计量装置接线,都需要先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及相序表来进行测量,如果三相电路对称,两元件公用的接地电压为b 相且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没有 b 相电流通过,那么只要负载稳定,则可以使用“B 相电压法”来检查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是否正确。
2. 带电检查错误接线的方法
2.1 B 相电压法
B 相电压法是断开接入电能表的 b 相电压线,如果电能表仍能够正常运转且转速减半,那么可以肯定原先接线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将 b 相电压断开后,正确接线的电能表所测量的功率为:P=1/2UacIa cos(30°-φ)+1/2UcaIc cos(30°+φ)=√3/2 UIcosφ。由于三相电压及电流不可能完全对称且负载存在波动,那么在断开b 相电压后,电能表电压线圈上的电压通常为电能表额定电压的一半,这就会造成电能表转速下降。所以,b 相电压线断开之后,电能表转完 N 转所需时间是没断开 b 相电压时的两倍。如果负载缺乏稳定性,那么可以使用电压交叉法来检查接线情况。这就需要调换接入电能表电压端钮A与C的两根电压线,如果电能表没有发生转动或出现微动,那么可以证明原先的接线方式是正确的。因为在互换电压线后,正确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所测功率为零。上述这两种测量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有所不足之处,例如当b 相电流通经电能表时,就无法准确检查并判断出接线方式的正确与否。
2.2 向量图法
向量图法即使用电气仪表测出各相的电压值、电流值与相位,然后参照测得数据绘制出向量图,该图能够详细表示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根据负载的实际运行状况来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情况,然后利用向量图来进行纠正。向量图法的基本原理为:如果一电流向量Ia 与电压向量 Uab 、Ubc之间的相位关系如图所示,从Ia 的末端向电压向量Uab 、Ubc 作垂线,垂足为 A、B,垂足与原点 O 的连线分别为OA、OB,代表电流向量在电压上的投影,OA=Ia cosφ1…①,OB=Ia cosφ2…②,如果各电压向量相等,那么可以将式①、②两边同乘电压 U:Pa=Uab Ia cosφ1=U·OA…③,Pb=Ubc Ia cosφ2=U·OB…④,那么功率值就是将电流向量投影增大U 倍,换句话说,瓦特表所测的功率 Pa 与Pb 就是电流向量在电压向量上投影的相对值。
在测定与电流向量投影成正比的功率时,除了单相瓦特表外,还可以使用运行电能表或标准电能表。对于运行中的电能表可以先断开 C 元件的电压,对 A 元件电压分别加 Uab、Ubc 与 Uca,然后测出三个时间,再断开A 元件的电压,对 C 元件分别加 Uab、Ubc 与Uca,测出三个时间,根据 P ∝ 1/t,在向量图上找出Ia、Ic 在 Uab、Ubc 及Uca 上的投影,从Ia 的投影的末端引垂线,两垂线的交点与原点 O 的连线便是电流向量Ia,然后再作出Ic 的向量。要想验证电流向量的正确性,可以从第三个投影末端作垂线,垂线与前两个垂线的会交成一个三角形,如果没有交成三角形,则说明绘制电流向量的方法及测定电流向量的投影错误。如果所使用的是标准电能表,那么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测出Ia与Ic ,然后再算出功率,随之找出Ia、Ic 在各电压向量上的投影,从而确定Ia与Ic 的相位。
2.3相位表法
相位表法是利用相位表检查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依照相位表的指示来明确电压与电流间的实际相位关系,然后按照相位关系来绘制出向量图,根据负载实际状况来检查接线方式正确与否,最后从向量图上找出更正接线的具体方法。相位法的具体操作如下:相位表选择相位档功能,相位角定为360°,然后用相位表的电流钳卡住待测电流线,将电压加在电压端钮上,操作时需要考虑电压与电流的极性,按相位开关,再结合实际状况调整相位角的选择开关,表头能够测出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角,测量人员可以结合相关数据来明确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在测定过程中,负载电流、电压及 cosφ都必须要保持稳定;确定接入电能表电压端钮各电压的相别,保持三相电压对称;明确负载情况,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够使用上述方法绘制出电流向量图和电压向量图,才能够判断接线的正确与否。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电能表误差较小,但是接线错误会给电能计量装置带来较大误差,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所以必须要熟练掌握判断电能计量装置接线的方法,要能够根据错误接线图来绘制并分析向量图,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接线,最终达到更正电能计量的目的,切实保障电能计量的公平、准确与可靠,真正维护供用电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万红宇;靳维斌;石新利;汪振海.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接线一例分析[J].电测与仪表 2002(11):27-28
[2]李俊;姜侦报.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试验接线盒的正确使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132-133
[3]窦永强.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正确性的快速、准确判别方法[J].中国计量,2010(1):56-57
[4]龚炳林;刘银河;黄龙林.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分析及对策[J].大众用电,2010(1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