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9月下旬的一天,笔者应邀参加蒙牛“开放日”,到位于河北武强县的蒙牛乳业衡水有限公司考察。对于每天喝牛奶、但对现代化的牛奶生产程序一无所知的我来说,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旅程。
一大早,一行人就出发了。车行驶在华北大平原上,清凉的晨风带着泥土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据说,衡水蒙牛采取了牧场 + 工厂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到了那里,不仅可以看到牛奶如何生产,还可以近距离观摩奶牛如何“生活”。
第一站是饲料生产基地——衡水蒙牛的万亩苜蓿园。这里种植了大片紫花苜蓿。西方传说中,紫花苜蓿的花语是“幸福”,是亚当和夏娃带到人間的礼物。法国甚至有这样的逸闻:拿破仑东征俄罗斯时经过一片草原,被马蹄下的紫花苜蓿所吸引,俯身采摘,恰好躲过了一发子弹,从而保住性命。看来苜蓿不只是幸福,更是幸运了。
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没有必要去考证了。但紫花苜蓿之所以被赋予种种美好涵义,关键在于其营养价值。在欧洲,紫花苜蓿被称为“所有食物之父”,它含有五种维生素,十种矿物质,以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等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是当之无愧的“食物之王”和“牧草之王”。
我们抵达时,正赶上苜蓿园的员工们在收割苜蓿。这里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看不到“挥汗如雨”的场面。流线型的巨型拖拉机拖曳着联合收割设备,收割、打捆、装车同时完成。蓝天白云,田园牧歌,这是一幅多么富有现代色彩的和谐景观。
第二站是奶牛养育基地。为了确保绝对无菌,来访的人员都不能进入“牛棚”,只能站在旁边的楼上,透过密封的玻璃窗观看。
数千头黑白相间的奶牛,要么在撒欢儿进食,要么静卧在地上。显得悠哉悠哉。有人羡慕地感叹:“这些奶牛过得真不错呀!”
厂长笑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它们过得都不是牛的日子”。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奶牛都是处女奶牛,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让母牛怀孕,生育后立即把小牛取走,然后挤奶。待到一个周期过后,再循环一次,所以这些奶牛既没有见过‘老公’,也没有见过‘儿女’,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奶源。”
厂长的话让大家有点沉默。这真是商业理性、工具理性发展到极致的世界。如果奶牛和人类一样有情感,她们会不会得抑郁症呢?从小到大都没享受过爱情与亲情的动物,能不抑郁吗?抑郁的奶牛产的奶,真的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吗?
最后参观的是牛奶生产流水线。整个车间是全密封的,复杂的机器设备、管线等一尘不染。车间里很少看到员工,大部分操作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参观了整个生产基地后,我们到会议室座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食品安全,自然也提及2008年那个几乎给整个中国乳品行业带来灭顶之灾的“三聚氰胺”事件。大家都很好奇:厂家为什么要用这种近乎自杀的方式生产牛奶呢?
衡水蒙牛技术副总李云回答说:“当时出现这样情况,主要是几大奶业巨头,包括三鹿、伊利、蒙牛等对有限的奶源激烈竞争的结果。”
我有些不解:“按照一般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市场竞争应该会导致更多、更好的商品提供者进入市场,为什么在奶源问题上却恰好相反?”
李云说:“2008年以前,奶源主要是由个体奶牛养殖户和一些小型奶站提供的,几大奶业巨头竞争有限的奶源,对他们是一个巨大诱惑。为了获得更多收入,奶农就往牛奶中加水,为了使化验指标符合乳品企业的要求,再往里面加三聚氰胺……”
“他们为什么不通过提高价格或者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有人问。
“分散的奶农无法影响价格,只能接受价格。有限的几个乳品巨头很容易就收购价格达成一致。至于扩大再生产,奶农们的资金有限,扩大养殖规模非常困难,况且周期也比较长,远不如造假来得快。”
三聚氰胺事件令蒙牛惊出了一身冷汗。蒙牛开始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从种植牧草、养殖奶牛、奶制品加工直至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衡水蒙牛基地,可以说就是三聚氰胺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
李云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些年来,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告诉我们,市场几乎是万能的。举凡商品短缺、质量等问题,都能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得到调整和解决。但到实践中一看,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经济学教科书只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事实上供求双方的博弈能力也影响价格。奶农虽然处于卖方市场,但他们的博弈能力远逊于乳品企业,所以没有定价权。再如,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供不应求时,会导致更多的资金和商品提供者进入,但却没有告诉我们,充分供给的形成是有“滞后期”的,对那些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农副产品来说更是如此,而许多问题都会在这个“滞后期”内出现。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返京途中,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歌德的这句名言。理论之所以是灰色的,恐怕和它是高度概括、排除了许多具体因素有关。若要真的发挥作用,还是要把它放在生活实践中“还原”,即把原来排除掉的因素重新加进去,否则,理论和现实,就会出现偏差了。
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是“理论经济学”,而解决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靠的则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实践经济学”。
9月下旬的一天,笔者应邀参加蒙牛“开放日”,到位于河北武强县的蒙牛乳业衡水有限公司考察。对于每天喝牛奶、但对现代化的牛奶生产程序一无所知的我来说,这是个很有吸引力的旅程。
一大早,一行人就出发了。车行驶在华北大平原上,清凉的晨风带着泥土的芳香,令人心旷神怡。据说,衡水蒙牛采取了牧场 + 工厂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到了那里,不仅可以看到牛奶如何生产,还可以近距离观摩奶牛如何“生活”。
第一站是饲料生产基地——衡水蒙牛的万亩苜蓿园。这里种植了大片紫花苜蓿。西方传说中,紫花苜蓿的花语是“幸福”,是亚当和夏娃带到人間的礼物。法国甚至有这样的逸闻:拿破仑东征俄罗斯时经过一片草原,被马蹄下的紫花苜蓿所吸引,俯身采摘,恰好躲过了一发子弹,从而保住性命。看来苜蓿不只是幸福,更是幸运了。
这些传说是真是假,没有必要去考证了。但紫花苜蓿之所以被赋予种种美好涵义,关键在于其营养价值。在欧洲,紫花苜蓿被称为“所有食物之父”,它含有五种维生素,十种矿物质,以及类黄酮素、类胡萝卜素、酚型酸等三种植物特有的营养素,是当之无愧的“食物之王”和“牧草之王”。
我们抵达时,正赶上苜蓿园的员工们在收割苜蓿。这里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看不到“挥汗如雨”的场面。流线型的巨型拖拉机拖曳着联合收割设备,收割、打捆、装车同时完成。蓝天白云,田园牧歌,这是一幅多么富有现代色彩的和谐景观。
第二站是奶牛养育基地。为了确保绝对无菌,来访的人员都不能进入“牛棚”,只能站在旁边的楼上,透过密封的玻璃窗观看。
数千头黑白相间的奶牛,要么在撒欢儿进食,要么静卧在地上。显得悠哉悠哉。有人羡慕地感叹:“这些奶牛过得真不错呀!”
厂长笑道:“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它们过得都不是牛的日子”。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奶牛都是处女奶牛,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让母牛怀孕,生育后立即把小牛取走,然后挤奶。待到一个周期过后,再循环一次,所以这些奶牛既没有见过‘老公’,也没有见过‘儿女’,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人类提供奶源。”
厂长的话让大家有点沉默。这真是商业理性、工具理性发展到极致的世界。如果奶牛和人类一样有情感,她们会不会得抑郁症呢?从小到大都没享受过爱情与亲情的动物,能不抑郁吗?抑郁的奶牛产的奶,真的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吗?
最后参观的是牛奶生产流水线。整个车间是全密封的,复杂的机器设备、管线等一尘不染。车间里很少看到员工,大部分操作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参观了整个生产基地后,我们到会议室座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食品安全,自然也提及2008年那个几乎给整个中国乳品行业带来灭顶之灾的“三聚氰胺”事件。大家都很好奇:厂家为什么要用这种近乎自杀的方式生产牛奶呢?
衡水蒙牛技术副总李云回答说:“当时出现这样情况,主要是几大奶业巨头,包括三鹿、伊利、蒙牛等对有限的奶源激烈竞争的结果。”
我有些不解:“按照一般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市场竞争应该会导致更多、更好的商品提供者进入市场,为什么在奶源问题上却恰好相反?”
李云说:“2008年以前,奶源主要是由个体奶牛养殖户和一些小型奶站提供的,几大奶业巨头竞争有限的奶源,对他们是一个巨大诱惑。为了获得更多收入,奶农就往牛奶中加水,为了使化验指标符合乳品企业的要求,再往里面加三聚氰胺……”
“他们为什么不通过提高价格或者扩大再生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有人问。
“分散的奶农无法影响价格,只能接受价格。有限的几个乳品巨头很容易就收购价格达成一致。至于扩大再生产,奶农们的资金有限,扩大养殖规模非常困难,况且周期也比较长,远不如造假来得快。”
三聚氰胺事件令蒙牛惊出了一身冷汗。蒙牛开始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从种植牧草、养殖奶牛、奶制品加工直至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产、销售链条。衡水蒙牛基地,可以说就是三聚氰胺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
李云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这些年来,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告诉我们,市场几乎是万能的。举凡商品短缺、质量等问题,都能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下,得到调整和解决。但到实践中一看,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经济学教科书只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但事实上供求双方的博弈能力也影响价格。奶农虽然处于卖方市场,但他们的博弈能力远逊于乳品企业,所以没有定价权。再如,经济学教科书告诉我们供不应求时,会导致更多的资金和商品提供者进入,但却没有告诉我们,充分供给的形成是有“滞后期”的,对那些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农副产品来说更是如此,而许多问题都会在这个“滞后期”内出现。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 返京途中,我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歌德的这句名言。理论之所以是灰色的,恐怕和它是高度概括、排除了许多具体因素有关。若要真的发挥作用,还是要把它放在生活实践中“还原”,即把原来排除掉的因素重新加进去,否则,理论和现实,就会出现偏差了。
教科书上告诉我们的是“理论经济学”,而解决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靠的则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实践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