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内心的宣泄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英美哥特小说的研究”(项目编号:06XSYK226)。
  摘 要:美国作家爱伦·坡的《黑猫》被视为心理分析小说的先声。故事的主人公对待黑猫与妻子的残忍使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布满了恐惧,充斥着凶杀暴力等内容。本文从哥特创作手法来分析《黑猫》主人公心灵深处的思绪和情感。作家爱伦·坡通过刻画主人公内心的扭曲,来揭示社会的邪恶和人性的阴暗。
  关键词:《黑猫》;爱伦·坡;哥特
  作者简介:石军辉(1977-),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现为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3-0-01
  一、引言
  美国作家爱伦·坡被称为恐怖小说之父,以死亡主题闻名于世,《黑猫》是其代表作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是个死囚犯,因酗酒对黑猫进行残忍虐待,看着被挖去眼睛的黑猫,内心深处开始纠结自己的行为,但又很享受施暴的快感。后来,他又杀死了妻子和另一只黑猫,并把尸体砌在了夹墙里。就在他认为高枕无忧的时候,黑猫出现了,以独特的方式揭露了他的罪行。
  二、《黑猫》哥特手法
  爱伦·坡的作品大都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的扭曲和恐怖,通过营造预定氛围来表现主题。他这样谈论自己的小说创作:“在短篇小说中,每一件事,每一描写,甚至每一字、每一句都应该收到一定的效果,一个预想中的效果”[1]。爱伦·坡独特的文学理论和写作手法造就了其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1.场景描写
  爱伦·坡善于利用场景烘托作品的恐怖氛围,《黑猫》的场景是昏暗的地窖,坡对这一场景做了详细描写。“我决定把尸体砌进地下室的墙里,就像书中记载的中世纪的教士那样把他们害死的人砌进墙里。这个地下室派这种用场非常合适。墙体砌的不牢固,不久前才用粗灰泥整个搪了一偏,但空气潮湿,所以一直没干。” [1]地窖这种狭小封闭的空间本身就蕴藏着黑暗阴森的恐怖因素,人置身其中时的压抑和恐惧无法言喻。主人公将妻子杀害并把尸体砌入墙中,因自鸣得意而故意用手杖敲击墙壁,墙里却意外发出回响,恐怖而凄凉。“那尸体已大部分腐烂,还结了血痂,赫然直立在众人面前。在尸体的头上坐着那只可怕的畜生,张着血红的大嘴,独眼里冒着火。”[1]这样的描写令人毛骨悚然,似乎真实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2.叙述方法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大都是以第一人称进行讲述的。《黑猫》采用了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形式,通过主人公的自述把内心深处的情感极其微妙的变化展示出来,不知不觉将真实自我搬上舞台。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体验,通过文中的“我”引导读者,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主人公细细地描述了自己与黑猫相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而这种第一人称的自述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焦躁不安、恐惧刺激以及悔恨懊恼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有一种代入感,随着情节的展开深入“我”的世界之中,切身体会到主人公的变态和恐惧。
  3.黑猫的哥特元素
  在西方神话中,黑猫被视为巫婆的化身。当时西方社会的人们通常都认为黑猫会带来厄运和不幸。因而在人们眼中黑猫是神秘而邪恶的,会使人们感到恐惧。爱伦·坡正是利用了黑猫的这一意向,来增强作品的恐怖哥特效果。小说中,黑猫名为“普路托”,而“普路托”却是古希腊神话中地狱的统治者,常发出阴险笑声的死亡之神,常常被后人用来指代神秘、阴森的形象[2]。因此在小说中,两只黑猫其实象征着作者内心的邪恶、人格分裂,以及内心世界的疯狂挣扎。
  4.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黑猫》中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鲜明,“我”原本是个性情温顺,心地善良热爱动物的人,与黑猫普路托相处愉快,但是“由于酗酒上瘾,我整个的脾气和性格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一天天变得抑郁、易怒,越来越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由着性子对妻子恶言相加。后来我甚至对她拳打脚踢。我那些小动物当然渐渐感到了我脾气的改变。”[1]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让人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有惧怕。主人公对第一只黑猫的罪行因酗酒而发生,实质上是主人公病态扭曲的心理让他无法自控,而对第二只黑猫的虐杀很好的诠释出了主人公扭曲变态的心理[3]。爱伦·坡将人性善与恶的对立和挣扎表现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他以大量篇幅分析主人公的疯狂失措,对自己感到悔恨,但是内心的渴望又使他不自觉地再次犯罪,从而处于行为崩溃和精神崩溃的边缘,直至最终踏入无可挽回之地。
  三、結论
  清教主义传统是哥特小说在美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促进了美国文学的道德化和内在化,促使作家对人性、人的内心、灵魂进行探索。爱伦·坡在他的《怪诞故事集》的序言中说:“如果在我的许多作品中恐怖一直是主题,那我坚持认为那种恐怖不是日耳曼式的,而是心灵式的,我一直仅仅是从这种恐怖的合理源头将其演绎,并仅仅是将其趋向合理的结果。”[4]这就是说,他所揭示的恐怖不是外部环境的血腥暴力,而是“心灵恐怖”的物化[5]和内心世界扭曲变态的宣泄出口。他把精神变态的人物放在他创作的特定的恐怖场景中,运用恐惧这一人类原始情感,进入到人物灵魂深处,采用第一人称自述手法,揭示其最隐秘的内心,展露赤裸裸的人性的丑陋与邪恶。
  参考文献:
  [1]爱伦·坡短篇小说选[M]. 外文出版社 , (美)爱伦·坡著,2001.
  [2]罪与罚—对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的神话原型解读[J].李栋杰.吕梁学院学报.2016(6).
  [3]论爱伦·坡《黑猫》恐怖气氛的营造[J].袁京.名作欣赏:文学研究. 2011(12).
  [4]爱伦·坡集[M]. 三联书店,(美)爱伦·坡著,1995.
  [5]爱伦·坡恐怖小说创作动机新探[J].王任傅.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
其他文献
平凡的世界里  每一寸光阴  都是搬运是非的天使  我必须停下想象  野草一样活着  就像正在死去的这棵  平凡的世界  我沉默的驱壳  长出了一丛丛罂粟  洁白的花,洁白的毒  它们的颜色正如平凡的纯粹  野草连着野草,青青黄黄  青青的是寂靜,黄黄的是寂寞  它们连平凡都不说  这是个迷,也是一种病  不,它们预言了世界  “跪着生和跪着死纠缠在一起”  说起来会让人心碎
摘 要:文学鉴赏是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和学习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主要形式,能够通过读者的参与来感悟作品的价值。而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并体会需要翻译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翻译。作品《飘》是一部风靡全球的世界经典文学作品,国内目前存在两个汉译的版本,通过对比两个版本的译文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译者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背景,因此在表现和创作译文时都加入了
摘 要:電影与摇滚的“碰撞”是一个互利双赢的结果。电影因为有了摇滚乐的嫁接而显得影像空间及视听元素得到了更大的拓宽,许多摇滚明星开始在影视作品中担任角色或者涉及相关音乐的演奏,得以吸引了更多的乐迷围观;摇滚乐则借助电影前所未有的强大传播功能将其影响范围扩展到最大化的可能,某些曲目更是因为大银幕的广而告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本文以《紫醉金迷》为例对摇滚电影的绚丽浮华做一番大胆阐释。  关键词:迷幻摇滚
摘 要:沈从文塑造了众多湘西年轻女性形象,虽然她们的整体数量庞杂,品行性情各异,生活背景相迥,但本文认为,此群体的命途遭际实际也是具备相似性与重叠性的,因为相当数量的湘西年轻女性都酝酿萌发出了出逃意识,并各自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实践。出走和外逃,这一从原本的生活圈围中跳脱而出的独行其是的特殊行为现象,本是不具常见性的,但其却在沈从文的小说中出现了不止一次,以至于就此成为了年轻女性的典型归宿。  因此
摘下夕阳做钓钩,  钓得星光和月升,  水潤莲馨扰不了,  金风又劝酒一盅。
詩意般的词语都给了你  祈求  别淋湿孱弱的一丝骄傲  你永远都不懂的矜持  柳树  滴落的苦涩  被记忆卷进舌底  延伸 无语  彩虹是虚幻之敌  一头连着梦一头牵着欣喜  加些蜜  点点滴滴  膨胀整个雨季  潮湿且美丽
摘 要:男孩青铜,女孩葵花,真挚淳朴的情感最终却敌不过命运的残酷。但苦难之下却是一颗颗善良纯净的心灵,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最自然最纯美的人性。  关键词:童年;苦难;人性  作者简介:王啊满(1998-),女,汉,江苏宿迁人,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陶磊(1979-),通讯作者,男,博士,南京医科大学讲师。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吹开了季节的心窗  冬去春来换了新妆  云停止了流浪  天空更改了旧日的模样  一弯新月  收割了微笑的畅想  半盏清茶  独享与世无争的时光  谁在竹林舞剑  抚琴成双  谁在泛舟溪水  携手共渡一帘春江  烟雨的江南  披一件梦的衣裳  塞北的黄沙  风干了古道热肠  转去了前生的幻想  转来了今世的奢望  缘份与谁  捉起了迷藏  手掌上  滾动着火红的朝阳  燃烧过  曾经的地老天荒  
今天重读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  在序言中看到他一生最远的旅行去过  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岛  書中多有海岛风光的描写——  留尼汪岛留尼汪岛留尼汪岛……  两年前马航MH370飞机失联  一年后在留尼汪岛发现飞机尾部残骸  192人失踪 至今还没有查明原因  留尼汪岛留尼汪岛 法属留尼汪岛  我记住了这个岛屿——  两个事件相隔150多年  一个通过我的耳朵  一个通过我的眼睛 交汇于我的脑海 
摘 要:与《哺乳期的女人》、《青衣》等作品相比,《林红的假日》更具有意味,文中作为规范的“林红”是别人眼中的“榜样”,“榜样”的力量让林红在挣扎中失去自我,同时,也将自己塑造为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孤岛。  关键词:规范;水;孤岛  作者简介:侯庆伟(1991.4-),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沈阳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