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河北师范大学 石亚平 / 文
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经》六义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与中国画中常常出现的以“梅兰竹菊”为载体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艺术作品非常相似。
因意而类 托物言志 类相法
立象以尽意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诗选,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诗经》从他的内容或性质上可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从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可分为“赋”“比”“兴”三大部分。这篇文章主要从创作方法与表现技巧上与中国画作深入的对比。
何为“赋”?朱熹为“赋”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是直接书写(即物即心)直书其事,平铺直叙的描写一件事。如:《小雅.北山》文章表面描写了周朝的一个小官员整日为王室奔走无暇顾家,而又无可奈何发出的不平的呼声。但是却揭露了当时社会苦乐不均,贵族生活安乐闲适劳苦大众与中下级的“士”阶级却一生忙忙碌碌的现状。《秦风.无衣》描述了士兵们出征前同衣同食的生活但实际上表达了将士们同仇敌忾的精神。这种平书直叙的描写类似于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创作方式。“以形写神”由东晋顾恺之提出,顾恺之认为“神”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形而上的东西,如果艺术作品空有其形而无神的话就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好的艺术作品要神形兼备,用形来做神的载体,以形写神。明朝后期在江浙地区盛行的“波臣派”就是以形写神的优秀代表。
《文心雕龙.比兴》曰: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说白了“比”就是比喻,打比方的意思。是借物抒情(心在物先)关于“比”产生的原因东汉王符在《潜天论.释难》中写道“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知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为了使我们描述的东西与自己所表达的意义相一致,逐渐就产生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而且发展出了明喻.暗喻.借喻.隐喻等多种修辞方式。《诗经》中“比”的运用最多最为广泛。《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用柔荑比喻庄姜之手,用用凝脂比喻庄姜之肤。直接运用“如”这个比喻词,这是明喻。《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桑树来比喻女子的容貌,桑之未落,美貌尚存。桑之落矣,美貌不再。这是暗喻。
《周易.系辞》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有些食物用抽象的语言很难表述清楚,如用一种形象来比喻或象征那意义就会呈现出来。中国画中的“岁寒三友”“四君子”都是典型的以物比人。画家创作出“松”“竹”“梅”等艺术形象是因为它们迎风傲雪不畏严寒的精神与画家孤傲不群清高的品格相一致。“松”“竹”“梅”的形象就成了画中画家的类相。人们喜爱松竹梅与崇敬画家品质的情感也有相通之处,所以可归为一类,这就是因意而类。这种把中国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归类的方法就是类相法。倪瓒的《六君子图》是其代表作之一,描绘江南秋色,三段式构图,画了松.柏.樟.槐.楠.榆六种树木,疏密相间,姿态挺拔,气象冷寂萧疏。画家用这几种树木代表的精神抒发自己的情怀,画中清远萧疏的意境正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倪瓒《六君子图》从名称上便知是以树喻君子。正是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之高风的崇尚。君子的“正直特立”与这几种树木身姿挺拔,不依附他物而生的特点有着相同之处,。用树木喻君子正是《诗经》中“比”的用法在中国画上的体现。
“兴”为因物起兴(物在心先)“兴“句多在开头,取用的事物多是先民们日常见到的东西。有风雨雷电,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比”与“兴”常常同时存在。“兴”可以用来烘托气氛。如《郑风.风雨》《邶风.谷风》等诗开头的描写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多用来烘托渲染气氛。“兴”有联想想象的功能。《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看到雎鸠鸟,想到了恋爱的美好。“兴”同样也有象征义隐喻的成分。《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起兴,用艳丽的桃花比喻新娘的美貌。中国画讲究写生,画家从自然中看到的某种物象如:竹子.松树.兰花.菊花从而被他们身上的某种特质所感染,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与“兴”烘托气氛,激发联想的特点有相似之处。
《诗经》中的“赋”“比”“兴”与中国画的“因意而类”实际上都是通过内心与外界事物的感应寻求类的同构,中国画与诗歌都讲究意境,离开了心理类相边便意境。外界所有的物理类相都必须在心理类相中成立才能产生意境。从这点来看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与《诗经》的表现手法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1] 叶嘉莹.《中国国古典诗词形象与情义之关系例说》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 朱杰人,嚴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董欣宾,郑奇.中国绘画学科研究《中国绘画本体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 刘志平.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系列《诗经》研究.中华书局,2011
[5] 刘毓庆,杨文娟.国学名著讲读系列《诗经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05.6
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经》六义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与中国画中常常出现的以“梅兰竹菊”为载体表达自己高尚情操的艺术作品非常相似。
因意而类 托物言志 类相法
立象以尽意
《诗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诗选,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诗经》从他的内容或性质上可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从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可分为“赋”“比”“兴”三大部分。这篇文章主要从创作方法与表现技巧上与中国画作深入的对比。
何为“赋”?朱熹为“赋”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赋”是直接书写(即物即心)直书其事,平铺直叙的描写一件事。如:《小雅.北山》文章表面描写了周朝的一个小官员整日为王室奔走无暇顾家,而又无可奈何发出的不平的呼声。但是却揭露了当时社会苦乐不均,贵族生活安乐闲适劳苦大众与中下级的“士”阶级却一生忙忙碌碌的现状。《秦风.无衣》描述了士兵们出征前同衣同食的生活但实际上表达了将士们同仇敌忾的精神。这种平书直叙的描写类似于中国画“以形写神”的创作方式。“以形写神”由东晋顾恺之提出,顾恺之认为“神”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形而上的东西,如果艺术作品空有其形而无神的话就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好的艺术作品要神形兼备,用形来做神的载体,以形写神。明朝后期在江浙地区盛行的“波臣派”就是以形写神的优秀代表。
《文心雕龙.比兴》曰:何谓为比?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说白了“比”就是比喻,打比方的意思。是借物抒情(心在物先)关于“比”产生的原因东汉王符在《潜天论.释难》中写道“夫譬喻也者,生于直告知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为了使我们描述的东西与自己所表达的意义相一致,逐渐就产生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而且发展出了明喻.暗喻.借喻.隐喻等多种修辞方式。《诗经》中“比”的运用最多最为广泛。《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用柔荑比喻庄姜之手,用用凝脂比喻庄姜之肤。直接运用“如”这个比喻词,这是明喻。《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桑树来比喻女子的容貌,桑之未落,美貌尚存。桑之落矣,美貌不再。这是暗喻。
《周易.系辞》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有些食物用抽象的语言很难表述清楚,如用一种形象来比喻或象征那意义就会呈现出来。中国画中的“岁寒三友”“四君子”都是典型的以物比人。画家创作出“松”“竹”“梅”等艺术形象是因为它们迎风傲雪不畏严寒的精神与画家孤傲不群清高的品格相一致。“松”“竹”“梅”的形象就成了画中画家的类相。人们喜爱松竹梅与崇敬画家品质的情感也有相通之处,所以可归为一类,这就是因意而类。这种把中国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归类的方法就是类相法。倪瓒的《六君子图》是其代表作之一,描绘江南秋色,三段式构图,画了松.柏.樟.槐.楠.榆六种树木,疏密相间,姿态挺拔,气象冷寂萧疏。画家用这几种树木代表的精神抒发自己的情怀,画中清远萧疏的意境正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倪瓒《六君子图》从名称上便知是以树喻君子。正是作者对君子“正直特立”之高风的崇尚。君子的“正直特立”与这几种树木身姿挺拔,不依附他物而生的特点有着相同之处,。用树木喻君子正是《诗经》中“比”的用法在中国画上的体现。
“兴”为因物起兴(物在心先)“兴“句多在开头,取用的事物多是先民们日常见到的东西。有风雨雷电,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比”与“兴”常常同时存在。“兴”可以用来烘托气氛。如《郑风.风雨》《邶风.谷风》等诗开头的描写并无多少实际意义多用来烘托渲染气氛。“兴”有联想想象的功能。《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看到雎鸠鸟,想到了恋爱的美好。“兴”同样也有象征义隐喻的成分。《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起兴,用艳丽的桃花比喻新娘的美貌。中国画讲究写生,画家从自然中看到的某种物象如:竹子.松树.兰花.菊花从而被他们身上的某种特质所感染,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与“兴”烘托气氛,激发联想的特点有相似之处。
《诗经》中的“赋”“比”“兴”与中国画的“因意而类”实际上都是通过内心与外界事物的感应寻求类的同构,中国画与诗歌都讲究意境,离开了心理类相边便意境。外界所有的物理类相都必须在心理类相中成立才能产生意境。从这点来看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与《诗经》的表现手法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1] 叶嘉莹.《中国国古典诗词形象与情义之关系例说》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 朱杰人,嚴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董欣宾,郑奇.中国绘画学科研究《中国绘画本体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 刘志平.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系列《诗经》研究.中华书局,2011
[5] 刘毓庆,杨文娟.国学名著讲读系列《诗经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