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使用工具书、勤于动手、边读边思、摘抄积累、迁移运用等。这些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将对学生阅读能力、综合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因此,教师要重视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现以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为例展开说明。
课堂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范读激趣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通过收集资料,你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情况呢?(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孩子们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和睦相处。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参观这样一所民族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配乐范读。(配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看一看。请你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字典多拼读几次;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识字。)
2.学习生字、新词:坪坝、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摔跤。(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教会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主要内容,教师顺势板书写作顺序:上学路上、上课、下课、赞美学校。)
三、理解内容,读中悟情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欢快之情。
2.出示课文第一句:“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的。”(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是采用了排比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板书句式,仿照句式说话。)
3.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结合图片理解“绚丽多彩”,读句子。)
4.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师: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会怎样向国旗敬礼?(想象说话。)
5.“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大家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2.现在你就是窗外的那只小鸟、蝴蝶或者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悟窗外的安静,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兒也来了。)生比赛读好这几句话。
3.读得真好,为了鼓励大家,老师让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想象描述,品读有关句子。)
四、读中悟法,写法迁移
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
2.课文围绕我们的民族小学写了三个不同的场景:生机勃勃的上学场景、安静的上课场景和热闹的下课场景。民族小学的学生也很想了解我们学校的生活,请小朋友们任选一个场景,写一写告诉他们我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好吗?(学生练笔、交流、评价。)
3.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五、摘录积累,背诵课文
1.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教学反思
教学在学生朗朗的背诵声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勤于动手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把生字、新词圈出来,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写作顺序,理顺课文内容;标出排比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把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既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积累起来为己所用,养成圈、点、画、批的习惯。
二、有序阅读
学习本课,学生经过了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读中悟法、写法迁移等几个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初读到迁移运用的过程,反映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三、善于想象
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想象那优美的意境。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读起书来有滋有味,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了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四、迁移运用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学习了课文三个不同的场景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也写写自己学校生活的一个片段,鼓励学生把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迁移运用知识、技能的习惯。
课堂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范读激趣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通过收集资料,你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情况呢?(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孩子们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和睦相处。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参观这样一所民族小学。(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学生齐读课题。)
4.教师配乐范读。(配乐:月光下的凤尾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看一看。请你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或字典多拼读几次;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识字。)
2.学习生字、新词:坪坝、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摔跤。(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教会学生默读课文,交流主要内容,教师顺势板书写作顺序:上学路上、上课、下课、赞美学校。)
三、理解内容,读中悟情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欢快之情。
2.出示课文第一句:“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的。”(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是采用了排比句式“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板书句式,仿照句式说话。)
3.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结合图片理解“绚丽多彩”,读句子。)
4.出示句子: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师: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会怎样向国旗敬礼?(想象说话。)
5.“是啊!开学了,又可以见到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又可以在美丽的学校学习新本领,是多么激动高兴事啊!”大家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2.现在你就是窗外的那只小鸟、蝴蝶或者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体悟窗外的安静,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兒也来了。)生比赛读好这几句话。
3.读得真好,为了鼓励大家,老师让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想象描述,品读有关句子。)
四、读中悟法,写法迁移
1.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
2.课文围绕我们的民族小学写了三个不同的场景:生机勃勃的上学场景、安静的上课场景和热闹的下课场景。民族小学的学生也很想了解我们学校的生活,请小朋友们任选一个场景,写一写告诉他们我们快乐的学习生活好吗?(学生练笔、交流、评价。)
3.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五、摘录积累,背诵课文
1.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教学反思
教学在学生朗朗的背诵声中结束了,回顾这篇文章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勤于动手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把生字、新词圈出来,通过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写作顺序,理顺课文内容;标出排比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把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既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积累起来为己所用,养成圈、点、画、批的习惯。
二、有序阅读
学习本课,学生经过了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课文、读中悟情、读中悟法、写法迁移等几个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初读到迁移运用的过程,反映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三、善于想象
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想象那优美的意境。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读起书来有滋有味,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培养了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四、迁移运用
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学习了课文三个不同的场景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也写写自己学校生活的一个片段,鼓励学生把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迁移运用知识、技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