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拥城翠,碧水绕城流,通衢花似锦,绿风戏重楼。
这就是巴陵古城,这就是现代化、园林化的岳阳城。
登上城中金鹗山森林公园,放眼远眺,近处青山翠绿,百鸟争鸣,远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着城区的高楼大厦,赏心悦目;漫步洞庭风光带,聆听渔歌互答、湖水拍岸的细语,感受暖湿湖风的轻抚,心旷神怡;流连宽广的南湖广场,看亲人们手挽着手散步,小孩牵着风筝奔跑,恋人们成双相拥,温馨无限……
用绿色装点千年古城
岳阳,这座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西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名声远播。
但很长一段时间,岳阳却是有景不见景,城市的面貌比不上城市的名气。岳阳楼独榜“天下楼”,可只占着弹丸之地,孤立地站着仿佛是一位古老的哲人。游客慕名而来,不用半小时就看完了,大都望楼兴叹,心中有几分敬仰,有几分凄然。楼外的岳阳城,城区面积小,街道狭窄,绿化树木稀少。20世纪60年代,竹荫街、洞庭北路、建设路等3条主要街道,只有650多株白杨树、柚子树、法国梧桐树点缀,秋风一来,绿叶凋零,整个城市一片灰色;20世纪70年代,在郭亮街、青年西路、炮台山路、东茅岭路、城东北路植树1600多株,8个树种,常绿与落叶树配植,街道绿化注意景观协调,树种单一化状况有所改变。由于绿化少、街道脏,被新闻记者写入内参,惊动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他批示“巴陵天下脏”。
天下岳阳楼需要园林绿化衬托,古城岳阳的生命需要绿色点亮。市民盼望这一点,市委、市政府深知这一点,在城市东扩时,决策者加注了绿色的音符。
20世纪80年代开始,市委、市政府开始把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982年,岳阳市制定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规定市民每人每年植树3棵或完成相当于3个工日的绿化劳动。城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从此开展起来。每年的春季,单位组织植树成为一道风景,也是机关干部劳动锻炼的一种方式。干部们拿着锄头、背着水壶、带着干粮,站在货车厢里一路欢声笑语,来到当时还属偏远城郊的金鹗山、南湖一带,挖一立方米大的植树坑,栽上以樟木为主的树苗,中午席地而坐吃点自带的干粮。一天下来,手打起了血泡,一个人能挖出四五个坑,如果运气差碰上了风化石,能挖出一个坑就差不多了。全民义务植树26年从未间断过,先后完成了金鹗山、天灯咀、刘山庙、姜家咀、冷水铺、知青场、胥家桥、龙山、架子山、梅子柿等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26年来,岳阳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300余万人,完成义务植树工日900万个,累计营造风景林地6000多亩,改善了城市大环境,形成山顶“带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穿靴子”的绿色“保护区”,实现了近郊荒山的全面绿化。昔日的郊区,今天成为岳阳城的一部分,昔日栽种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中心城区的金鹗山、姜家咀、尚书山等公园绿地,都是当年义务植树的成果,这些绿地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坐在办公室,站在阳台上,看着窗外摇曳的树木;晚饭后散步于林中小径,感受丛林散发的自然气息,让人无不感叹岳阳植树规划的神来之笔,感谢几代市民植树造林的汗水结晶。
20多年来,岳阳市还结合新修道路、防水、防护,广泛开展植树绿化。
1986年,岳阳市第一条花带路——迎宾路(后改名为南湖大道)建成通车,当时被誉为“湖南最美一条街”。老岳阳人都知道,这条20多年后还很宽很美的街道,在修建之时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南湖大道破土动工不久,岳阳市委书记李朗秋在一次规模不小的会上生气了,原来有人向省里写告状信,说岳阳修那么宽的、有多层次绿化带的街道没那个必要,劳民伤财。李朗秋摇头用手击打着桌子说:“一个岳阳市,尽是拐弯路和断头路,没有一条漂亮的路像个什么样子。我们这条路如果不修50米宽,说不定过不了10年就会有人骂娘,说修窄了。我宁愿现在挨骂,也不愿意留下遗憾。”修好的南湖大道宽50米、长2715米,采用常绿与落叶、香木与灌木、观花与观叶相结合的三板六带绿化方式,栽乔木、灌木1994株,分车带小叶女贞绿篱6384米,层次明快多样,季节变化明显,构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色长廊。
在铁路、公路沿线,在东洞庭湖、长江沿岸、云溪工业区,以防护林为主线,营造防护绿地4665亩;在巴陵路、金鹗路、岳阳大道等新修城市干道,以城市绿化带为主线,高规格栽种树木、花草,使树木枝枝相连、花草环环相扣;在青年路、德胜路等路段,以旧城、旧路改造为契机,修建了大量绿化林带、林地。
从此,岳阳的城市绿化,不再以棵为单位统计,而是以亩、以片、以带来计算,千年古城终于被绿色装点。
向国家园林城市迈进
1994年,时任市委书记罗桂求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设想,从此拉开了岳阳园林城市建设的大幕。
一座古老的城市要创建园林城市不易,一座崛起的现代化城市要创建园林城市更难,因为园林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堆垒起来,而岳阳经济基础并不雄厚,但困难吓不倒岳阳人。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当年,市政府就启动了“个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号召建设一个示范公园、十条街道绿化、百家示范单位庭园、千个市区景点、万户家庭养花植树。
正当岳阳人民加紧城市园林建设步伐时,一场可怕的自然灾害突如其来。1998年6月,岳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9,45亿元。岳阳还有精力继续抓好园林建设吗?还有财力从事园林建设吗?
1999年,市委书记张昌平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结合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续建投建一批公共绿地、拉通一批断头路、完善一批半拉子工程,实行“突变”,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于是,沿街各单位的小门面、封闭式围墙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透式围墙、花带、庭院。
建正大绿化广场时,却遇到了很大困难。1万多平方米商业铺店的老板,结下同盟死活不搬迁,因为那里是岳阳的商业黄金宝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十几年服装,已成为岳阳名牌服装经销一条街,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拆迁办的人员10多次上门做工作,怎么也做不通,有的店老板甚至发脾气、骂人。有一天傍晚,双方又为此争吵起来,一个老板说:“就是张昌平书记来做工作也不行。”
“我就是张昌平。”张昌平听说拆迁遇到的困难后,晚饭也顾不上吃,就赶到了现场。他对店老板们说:“市委、市政府和你们是连在一起的,长远看利益也是一致的。从眼前来说,你们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岳阳建设好了、建设美了,旅游的人多了,你们以后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 你们的生意好了,我们的财政才会有钱。”张昌平站在平等立场上的对话,让老板们的情绪平和下来。他接着说:“我们会给你们选一个好的地方继续做生意,政府出钱给你们在《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岳阳广播电台打半年的广告,让你们的门店红火起来。”张昌平的话刚说完,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门店老板的火气烟消云散。一个老板说,政府理解我们、顾全我们的利益,我们也应该理解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当下就有不少门店老板签下了搬迁协议。第二天,张昌平上门做店老板工作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美谈。
不久,6000平方米的正大绿化广场建成了,后来改成商业步行街,成为岳阳的商业中心。
1999年,岳阳市被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是湖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岳阳市的决策者在城市蓝图的描绘上,一直是大手笔的,每年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在向纵深、向高层次发展。
在城市干道,以绿化带为主线,高规格栽种花草、树木,形成城市绿化美化的骨架;在居民聚居地、交通枢纽点,建设高标准风景园林景点,为绿化美化锦上添花;在风景名胜地,布局7个公园、4个大型广场、20多个小游园,成为岳阳风景画上闪亮的珍珠。这样,形成了南北走向有洞庭湖风光带、岳阳楼景区(汴河街)、南湖大道,东西走向有巴陵路、金鹗路、岳阳大道交错的绿化风景网络;形成了近郊荒山全面绿化,城内“山、水、景、园”相互衬托,“点、线、面、环”有机结合,“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成了大面积的开放式绿地和街头绿地,街道绿化和社区绿化同步协调发展;建成了洞庭大道景观长廊、琵琶王立交桥绿地等一批园林绿化精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有一双明亮眼睛,才能传情;城市有一双明亮眼睛,才能出彩。岳阳市的决策者在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在岳阳城的山水之间,精心打造出的一个个亮点工程,就是岳阳城的眼睛。
——南湖广场工程。新世纪之初,岳阳市委决定集中财力,大手笔建设南湖广场。广场集文化集会、绿化旅游、市民休闲为一体,总面积12.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51万平方米,耗资9000多万元。同时启动环南湖旅游走廊工程。南湖旅游走廊的建设凸显了南湖的山水资源优势,保护了南湖的生态资源,成为城区的绿化公园。
——岳阳大道工程。岳阳大道全长3012米,宽120米,双向10车道,为“四板五带”分辐,绿化面积达46‰通过一年多建设,总投资近2亿元的岳阳大道通车,成为岳阳新的最美一条街。
——岳阳楼新景区、洞庭风光带工程。随着城市东扩,承载岳阳历史和文化的岳阳楼公园,由于面积窄小,景点单一,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不协调,与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1999年和2002年,岳阳市有关部门曾两次作岳阳楼景区扩建规划,但迟迟未能付诸实施。2005年岳阳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尽快启动岳阳楼景区建设的议案》和《关于高品位建设沿湖风光带的议案》。这两个议案引起了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的高度关注。岳阳楼新景区建设工程于2005年5月启动,列为当年民本岳阳建设实事工程之一。在建设中,上到市委书记,下到市民,都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爱心奉献着一切。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不顾严寒酷暑,100多次到岳阳楼景区督战。征地拆迁是每项工程的难点,但是这次创造了奇迹。2006年3月20日,岳阳楼景区工程启动后,广大市民全力支持,仅用3个月时间就顺利拆迁20万平方米建筑,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也没有出现一户扯皮现象,实现了和谐大拆迁,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不少市民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大热天一拨一拨地往工地上送西瓜、送凉茶。经过两年的开发建设,岳阳楼景区面积由原来的73亩扩大到600亩,新增30多处特色景点,古城墙巍峨雄伟,双公祠庄严肃穆,五朝楼匠心独具,汴河街风味独特……尽显古城风貌,再现巴陵胜状,成为岳阳的“上海外滩”,洞庭湖畔的“文化长廊”,被媒体称为“旅游产品升级转型、融入国际市场的样板”。
不懈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2006年1月,岳阳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综合治理发挥水优势
建设园林城市,除了山清、园美,还得水绿。岳阳这座江南古城,濒临洞庭湖,城内湖汉广布。洞庭湖在湖南省境内湖区面积达15200平方公里,其中岳阳5200平方公里,占三分之一。岳阳还有南湖、枫桥湖、芭蕉湖、东风湖等城内湖汉,面积加起来十分广阔。水,成为岳阳构建园林城市的独特优势,但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城市,水的污染也成为一个制约因素。
随着城市的扩容与发展,岳阳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区人口由20多万突增到80多万。人们盼望住在水边,享受水景住宅的幽静与秀美,但又不断地向周边排放着污染物,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千百年来守着秀丽洞庭湖生活的岳阳人,忽然间发现,洞庭湖的水质在下降,畔城的洞庭湖边再也见不到茂盛的青草。20世纪90年代末,岳阳城边的湖水在三类以上,居民遭遇不干净饮用水源的尴尬,不得不寻找新的饮用水源。城内水域也在急剧变坏,南湖、东风湖等湖汉的水质降至五类,其中南湖的麦子港、黄梅港、蛇皮套、王家河等局部区域的水质更是劣于五类。
进入21世纪,面对水污染问题,岳阳市在搞好道路的建设、改造与绿化,加快园林美化的同时,加强了以治水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决心让山变青、水变绿,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岳阳市市长黄兰香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特意把“山清水秀”这个词语中的两个词换了个位置,改为“水秀山清”。之所以这样改,就是因为岳阳最大的优势是“水”的优势。水的优势发挥好了,水秀的文章做好了,岳阳才会更美。
近年来,岳阳推出了“三三三二”工程,即洞庭湖、南湖、东风湖“三湖”的治理;烟尘控制区、噪音达标区、餐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三区”建设;第三产业、汽车尾气、餐饮油烟“三个”污染源的整治;禁磷、禁白的“二项”专项行动,全面拉开了综合治理的大幕。
在洞庭湖的治理上,几届市领导南跑省会北上首都,争取支持,累计投入工业水污染防治资金10多亿元。先后建设污染治理设施300台(套),并筹措资金近4亿元,建成了南津港污水净化中心、花果畈垃圾填埋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洞庭湖污染负荷。岳阳市共关停65家小造纸厂,整顿搬迁市氮肥厂和水泥厂;通过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将水位32米以下的居民全部搬迁;投资700万元在市内建设住宅小区,搬迁君山岛景区居民,减少了居民在洞庭湖区的活动。 在治理的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一批以环保为己任的志士涌现出来。朱再保,岳阳市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身患胃癌,但他却从没停下环保的脚步。1978年以来,他义务担任了岳阳市4000所学校的校外总辅导员,连续16年在纪念中国爱鸟周、国际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中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他还组织成立了岳阳市绿色巴陵志愿者协会,开展环保主题活动100多项,参与师生累计1500多万人次,回收废品3000吨,种植生态林近1000亩,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治理,目前洞庭湖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整体水质三类。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成为鸟类的天堂,成为亚太地区著名的候鸟憩息地。
对城内封闭、半封闭型的南湖、东风湖等湖泊,岳阳市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整治措施。南湖是岳阳楼——洞庭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但环湖周边房地产的开发,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注入,生活垃圾湖边的堆积,使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治理从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环湖周边建3座污水处理厂。2002年11月,总投资1.2个亿、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7万立方米的市污水净化中心投入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此外,投资2000万元取缔南湖水面机动游船,组建游艇公司;在南湖南面龙山等地,营造了总面积6000亩的风景林带。2006年6月,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对南湖水质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时强调,岳阳城市之美得益于南湖,城市之灵气也得益于南湖,南湖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要从“民本岳阳”的高度来认识。2008年初,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保护南湖的决议。岳阳市环境保护局出台了《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综合治理的组合重拳,击中污染源的要害。岳阳的路在变净,水在变绿,天在变蓝,洞庭湖湿地成为生态公园,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观鸟之都”称号。
新目标直指山水城市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最美的城市,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2006年9月23日,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提出将岳阳市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最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城市、最适宜投资兴业的创业城市。总目标是要创建山水城市。
岳阳市最高决策者们和全体市民,在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以后,又开始朝这个方向迈开坚实步伐。
续建环南湖走廊北岸风光带;全面启动沿湖风光带第三期工程建设:着手研究中心城区内湖连通体系;加快洞庭湖流域综合治理;抓好水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铁山水库、南湖、金鹗山重点区域生态保护。
这是蓝图,这也是铁的行动。湘北一座“城中有山、流水环城”的山水城市正在崛起,风景这边独好。
(本稿由岳阳市委史志办公室提供)
这就是巴陵古城,这就是现代化、园林化的岳阳城。
登上城中金鹗山森林公园,放眼远眺,近处青山翠绿,百鸟争鸣,远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着城区的高楼大厦,赏心悦目;漫步洞庭风光带,聆听渔歌互答、湖水拍岸的细语,感受暖湿湖风的轻抚,心旷神怡;流连宽广的南湖广场,看亲人们手挽着手散步,小孩牵着风筝奔跑,恋人们成双相拥,温馨无限……
用绿色装点千年古城
岳阳,这座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西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名声远播。
但很长一段时间,岳阳却是有景不见景,城市的面貌比不上城市的名气。岳阳楼独榜“天下楼”,可只占着弹丸之地,孤立地站着仿佛是一位古老的哲人。游客慕名而来,不用半小时就看完了,大都望楼兴叹,心中有几分敬仰,有几分凄然。楼外的岳阳城,城区面积小,街道狭窄,绿化树木稀少。20世纪60年代,竹荫街、洞庭北路、建设路等3条主要街道,只有650多株白杨树、柚子树、法国梧桐树点缀,秋风一来,绿叶凋零,整个城市一片灰色;20世纪70年代,在郭亮街、青年西路、炮台山路、东茅岭路、城东北路植树1600多株,8个树种,常绿与落叶树配植,街道绿化注意景观协调,树种单一化状况有所改变。由于绿化少、街道脏,被新闻记者写入内参,惊动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他批示“巴陵天下脏”。
天下岳阳楼需要园林绿化衬托,古城岳阳的生命需要绿色点亮。市民盼望这一点,市委、市政府深知这一点,在城市东扩时,决策者加注了绿色的音符。
20世纪80年代开始,市委、市政府开始把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982年,岳阳市制定全民义务植树实施办法,规定市民每人每年植树3棵或完成相当于3个工日的绿化劳动。城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从此开展起来。每年的春季,单位组织植树成为一道风景,也是机关干部劳动锻炼的一种方式。干部们拿着锄头、背着水壶、带着干粮,站在货车厢里一路欢声笑语,来到当时还属偏远城郊的金鹗山、南湖一带,挖一立方米大的植树坑,栽上以樟木为主的树苗,中午席地而坐吃点自带的干粮。一天下来,手打起了血泡,一个人能挖出四五个坑,如果运气差碰上了风化石,能挖出一个坑就差不多了。全民义务植树26年从未间断过,先后完成了金鹗山、天灯咀、刘山庙、姜家咀、冷水铺、知青场、胥家桥、龙山、架子山、梅子柿等义务植树基地的建设。26年来,岳阳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300余万人,完成义务植树工日900万个,累计营造风景林地6000多亩,改善了城市大环境,形成山顶“带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穿靴子”的绿色“保护区”,实现了近郊荒山的全面绿化。昔日的郊区,今天成为岳阳城的一部分,昔日栽种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中心城区的金鹗山、姜家咀、尚书山等公园绿地,都是当年义务植树的成果,这些绿地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天然氧吧。坐在办公室,站在阳台上,看着窗外摇曳的树木;晚饭后散步于林中小径,感受丛林散发的自然气息,让人无不感叹岳阳植树规划的神来之笔,感谢几代市民植树造林的汗水结晶。
20多年来,岳阳市还结合新修道路、防水、防护,广泛开展植树绿化。
1986年,岳阳市第一条花带路——迎宾路(后改名为南湖大道)建成通车,当时被誉为“湖南最美一条街”。老岳阳人都知道,这条20多年后还很宽很美的街道,在修建之时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南湖大道破土动工不久,岳阳市委书记李朗秋在一次规模不小的会上生气了,原来有人向省里写告状信,说岳阳修那么宽的、有多层次绿化带的街道没那个必要,劳民伤财。李朗秋摇头用手击打着桌子说:“一个岳阳市,尽是拐弯路和断头路,没有一条漂亮的路像个什么样子。我们这条路如果不修50米宽,说不定过不了10年就会有人骂娘,说修窄了。我宁愿现在挨骂,也不愿意留下遗憾。”修好的南湖大道宽50米、长2715米,采用常绿与落叶、香木与灌木、观花与观叶相结合的三板六带绿化方式,栽乔木、灌木1994株,分车带小叶女贞绿篱6384米,层次明快多样,季节变化明显,构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色长廊。
在铁路、公路沿线,在东洞庭湖、长江沿岸、云溪工业区,以防护林为主线,营造防护绿地4665亩;在巴陵路、金鹗路、岳阳大道等新修城市干道,以城市绿化带为主线,高规格栽种树木、花草,使树木枝枝相连、花草环环相扣;在青年路、德胜路等路段,以旧城、旧路改造为契机,修建了大量绿化林带、林地。
从此,岳阳的城市绿化,不再以棵为单位统计,而是以亩、以片、以带来计算,千年古城终于被绿色装点。
向国家园林城市迈进
1994年,时任市委书记罗桂求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设想,从此拉开了岳阳园林城市建设的大幕。
一座古老的城市要创建园林城市不易,一座崛起的现代化城市要创建园林城市更难,因为园林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堆垒起来,而岳阳经济基础并不雄厚,但困难吓不倒岳阳人。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当年,市政府就启动了“个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号召建设一个示范公园、十条街道绿化、百家示范单位庭园、千个市区景点、万户家庭养花植树。
正当岳阳人民加紧城市园林建设步伐时,一场可怕的自然灾害突如其来。1998年6月,岳阳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9,45亿元。岳阳还有精力继续抓好园林建设吗?还有财力从事园林建设吗?
1999年,市委书记张昌平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结合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续建投建一批公共绿地、拉通一批断头路、完善一批半拉子工程,实行“突变”,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于是,沿街各单位的小门面、封闭式围墙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通透式围墙、花带、庭院。
建正大绿化广场时,却遇到了很大困难。1万多平方米商业铺店的老板,结下同盟死活不搬迁,因为那里是岳阳的商业黄金宝地,他们在那里经营了十几年服装,已成为岳阳名牌服装经销一条街,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拆迁办的人员10多次上门做工作,怎么也做不通,有的店老板甚至发脾气、骂人。有一天傍晚,双方又为此争吵起来,一个老板说:“就是张昌平书记来做工作也不行。”
“我就是张昌平。”张昌平听说拆迁遇到的困难后,晚饭也顾不上吃,就赶到了现场。他对店老板们说:“市委、市政府和你们是连在一起的,长远看利益也是一致的。从眼前来说,你们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岳阳建设好了、建设美了,旅游的人多了,你们以后的生意就会越来越好。 你们的生意好了,我们的财政才会有钱。”张昌平站在平等立场上的对话,让老板们的情绪平和下来。他接着说:“我们会给你们选一个好的地方继续做生意,政府出钱给你们在《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岳阳广播电台打半年的广告,让你们的门店红火起来。”张昌平的话刚说完,马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门店老板的火气烟消云散。一个老板说,政府理解我们、顾全我们的利益,我们也应该理解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当下就有不少门店老板签下了搬迁协议。第二天,张昌平上门做店老板工作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市民茶余饭后的美谈。
不久,6000平方米的正大绿化广场建成了,后来改成商业步行街,成为岳阳的商业中心。
1999年,岳阳市被建设部命名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是湖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荣誉是压力,也是动力。岳阳市的决策者在城市蓝图的描绘上,一直是大手笔的,每年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园林绿化建设不断在向纵深、向高层次发展。
在城市干道,以绿化带为主线,高规格栽种花草、树木,形成城市绿化美化的骨架;在居民聚居地、交通枢纽点,建设高标准风景园林景点,为绿化美化锦上添花;在风景名胜地,布局7个公园、4个大型广场、20多个小游园,成为岳阳风景画上闪亮的珍珠。这样,形成了南北走向有洞庭湖风光带、岳阳楼景区(汴河街)、南湖大道,东西走向有巴陵路、金鹗路、岳阳大道交错的绿化风景网络;形成了近郊荒山全面绿化,城内“山、水、景、园”相互衬托,“点、线、面、环”有机结合,“乔、灌、花、草”合理搭配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成了大面积的开放式绿地和街头绿地,街道绿化和社区绿化同步协调发展;建成了洞庭大道景观长廊、琵琶王立交桥绿地等一批园林绿化精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有一双明亮眼睛,才能传情;城市有一双明亮眼睛,才能出彩。岳阳市的决策者在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在岳阳城的山水之间,精心打造出的一个个亮点工程,就是岳阳城的眼睛。
——南湖广场工程。新世纪之初,岳阳市委决定集中财力,大手笔建设南湖广场。广场集文化集会、绿化旅游、市民休闲为一体,总面积12.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51万平方米,耗资9000多万元。同时启动环南湖旅游走廊工程。南湖旅游走廊的建设凸显了南湖的山水资源优势,保护了南湖的生态资源,成为城区的绿化公园。
——岳阳大道工程。岳阳大道全长3012米,宽120米,双向10车道,为“四板五带”分辐,绿化面积达46‰通过一年多建设,总投资近2亿元的岳阳大道通车,成为岳阳新的最美一条街。
——岳阳楼新景区、洞庭风光带工程。随着城市东扩,承载岳阳历史和文化的岳阳楼公园,由于面积窄小,景点单一,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不协调,与现代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1999年和2002年,岳阳市有关部门曾两次作岳阳楼景区扩建规划,但迟迟未能付诸实施。2005年岳阳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尽快启动岳阳楼景区建设的议案》和《关于高品位建设沿湖风光带的议案》。这两个议案引起了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的高度关注。岳阳楼新景区建设工程于2005年5月启动,列为当年民本岳阳建设实事工程之一。在建设中,上到市委书记,下到市民,都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和爱心奉献着一切。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不顾严寒酷暑,100多次到岳阳楼景区督战。征地拆迁是每项工程的难点,但是这次创造了奇迹。2006年3月20日,岳阳楼景区工程启动后,广大市民全力支持,仅用3个月时间就顺利拆迁20万平方米建筑,没有出现一个钉子户,也没有出现一户扯皮现象,实现了和谐大拆迁,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不少市民关注工程进展情况,大热天一拨一拨地往工地上送西瓜、送凉茶。经过两年的开发建设,岳阳楼景区面积由原来的73亩扩大到600亩,新增30多处特色景点,古城墙巍峨雄伟,双公祠庄严肃穆,五朝楼匠心独具,汴河街风味独特……尽显古城风貌,再现巴陵胜状,成为岳阳的“上海外滩”,洞庭湖畔的“文化长廊”,被媒体称为“旅游产品升级转型、融入国际市场的样板”。
不懈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2006年1月,岳阳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综合治理发挥水优势
建设园林城市,除了山清、园美,还得水绿。岳阳这座江南古城,濒临洞庭湖,城内湖汉广布。洞庭湖在湖南省境内湖区面积达15200平方公里,其中岳阳5200平方公里,占三分之一。岳阳还有南湖、枫桥湖、芭蕉湖、东风湖等城内湖汉,面积加起来十分广阔。水,成为岳阳构建园林城市的独特优势,但在发展迅速的现代城市,水的污染也成为一个制约因素。
随着城市的扩容与发展,岳阳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区人口由20多万突增到80多万。人们盼望住在水边,享受水景住宅的幽静与秀美,但又不断地向周边排放着污染物,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千百年来守着秀丽洞庭湖生活的岳阳人,忽然间发现,洞庭湖的水质在下降,畔城的洞庭湖边再也见不到茂盛的青草。20世纪90年代末,岳阳城边的湖水在三类以上,居民遭遇不干净饮用水源的尴尬,不得不寻找新的饮用水源。城内水域也在急剧变坏,南湖、东风湖等湖汉的水质降至五类,其中南湖的麦子港、黄梅港、蛇皮套、王家河等局部区域的水质更是劣于五类。
进入21世纪,面对水污染问题,岳阳市在搞好道路的建设、改造与绿化,加快园林美化的同时,加强了以治水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决心让山变青、水变绿,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岳阳市市长黄兰香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特意把“山清水秀”这个词语中的两个词换了个位置,改为“水秀山清”。之所以这样改,就是因为岳阳最大的优势是“水”的优势。水的优势发挥好了,水秀的文章做好了,岳阳才会更美。
近年来,岳阳推出了“三三三二”工程,即洞庭湖、南湖、东风湖“三湖”的治理;烟尘控制区、噪音达标区、餐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三区”建设;第三产业、汽车尾气、餐饮油烟“三个”污染源的整治;禁磷、禁白的“二项”专项行动,全面拉开了综合治理的大幕。
在洞庭湖的治理上,几届市领导南跑省会北上首都,争取支持,累计投入工业水污染防治资金10多亿元。先后建设污染治理设施300台(套),并筹措资金近4亿元,建成了南津港污水净化中心、花果畈垃圾填埋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洞庭湖污染负荷。岳阳市共关停65家小造纸厂,整顿搬迁市氮肥厂和水泥厂;通过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将水位32米以下的居民全部搬迁;投资700万元在市内建设住宅小区,搬迁君山岛景区居民,减少了居民在洞庭湖区的活动。 在治理的过程中,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一批以环保为己任的志士涌现出来。朱再保,岳阳市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身患胃癌,但他却从没停下环保的脚步。1978年以来,他义务担任了岳阳市4000所学校的校外总辅导员,连续16年在纪念中国爱鸟周、国际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中开展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他还组织成立了岳阳市绿色巴陵志愿者协会,开展环保主题活动100多项,参与师生累计1500多万人次,回收废品3000吨,种植生态林近1000亩,在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治理,目前洞庭湖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整体水质三类。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成为鸟类的天堂,成为亚太地区著名的候鸟憩息地。
对城内封闭、半封闭型的南湖、东风湖等湖泊,岳阳市采取了多管齐下的整治措施。南湖是岳阳楼——洞庭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但环湖周边房地产的开发,生活和工业污水的注入,生活垃圾湖边的堆积,使水质逐渐恶化。环境治理从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环湖周边建3座污水处理厂。2002年11月,总投资1.2个亿、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7万立方米的市污水净化中心投入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此外,投资2000万元取缔南湖水面机动游船,组建游艇公司;在南湖南面龙山等地,营造了总面积6000亩的风景林带。2006年6月,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对南湖水质治理情况进行调研时强调,岳阳城市之美得益于南湖,城市之灵气也得益于南湖,南湖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要从“民本岳阳”的高度来认识。2008年初,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保护南湖的决议。岳阳市环境保护局出台了《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综合治理的组合重拳,击中污染源的要害。岳阳的路在变净,水在变绿,天在变蓝,洞庭湖湿地成为生态公园,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观鸟之都”称号。
新目标直指山水城市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最美的城市,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
2006年9月23日,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提出将岳阳市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最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城市、最适宜投资兴业的创业城市。总目标是要创建山水城市。
岳阳市最高决策者们和全体市民,在创建了国家园林城市以后,又开始朝这个方向迈开坚实步伐。
续建环南湖走廊北岸风光带;全面启动沿湖风光带第三期工程建设:着手研究中心城区内湖连通体系;加快洞庭湖流域综合治理;抓好水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铁山水库、南湖、金鹗山重点区域生态保护。
这是蓝图,这也是铁的行动。湘北一座“城中有山、流水环城”的山水城市正在崛起,风景这边独好。
(本稿由岳阳市委史志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