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镊在腔镜辅助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ai5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镊在腔镜辅助甲状腺微创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MIVA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MIVAT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53例资料.前32例使用超声刀操作(超声刀组),后21例使用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镊(联合组).2组年龄、性别、肿物大小以及位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超声刀组[(14.5±3.8)ml vs.(26.7±9.6)ml,t=-6.421,P=0.000;(21.2±6.3)ml vs.(43.0±8.0)ml,t=-10.488,P=0.000;(1.9±0.9)d vs.(3.6±1.1)d,t=-5.991,P=0.000].术后暂时性声音嘶哑联合组0例,超声刀组3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2组手术时间、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4~38个月,平均2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镊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降低神经损伤风险,是安全施行MIVAT甲状腺癌手术的理想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急诊科功能定位和相应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建立.方法:归纳总结急诊主要功能,针对不同的岗位开展岗位要求,同时设计绩效系统.结果:经过广泛调研和调查后,确立了急诊3大主要功能,即识别、抢救、支持,3小功能为“托底、保障、应急”.由此带来的急诊不同岗位的设置,采取了班次费结合重点病种、重点技术权重为主要考核机制的绩效分配体系.结论:新型急诊绩效体系的成功建立,打破了原有急诊绩效以职称为主要因素的绩效体系,学科功能强化,学科建设获得较大进步.
基于多维度综合分析健康管理平台整体绩效考评方案,测算点单价,进行工作量点数回归建模,为健康管理平台及相关医技科室建立兼顾劳动价值、劳动强度、服务质量、成本控制的绩效分配机制,并设计针对健康管理业务特点的激励措施.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科室实际情况,有效传达管理层绩效目标和战略信号,形成正向激励,深化健康管理服务的发展.
目的 比较斜外侧腰椎间融合(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后路腰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54例翻修手术资料,由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其中OLIF 25例,PLIF 29例,2组年龄、性别、手术节段、术前融合节段、邻近节段退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末次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