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好友赵黎明女士谈及他老公的表哥——张春祥大使的传奇人生。从她娓娓的话语中,从她崇敬的眼眸里,从她拿出的一张张照片中,我看到了一位身材高大、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睿智聪慧的英雄形象。
英雄出少年 鲲鹏翱九天
张春祥大使和她婆家同住一个村,都在灵宝市阳店镇崤底村。出生于1948年7月的表哥是家里的长子,他的家与村里大多数贫苦人家一样,父母老实巴交,却知道唯有让儿求学、读书,将来才能有个好的前程的道理。听村里老人谈及童年的表哥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娃小时候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也许家境贫困吧,自小就知道勤奋读书的他,骨子里有一种和他年龄不相符的坚强的意志,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听到过表哥的老师当年称赞他的话:像这样在班级年龄最小,成绩却最好的学生,真不多见。
谈到表哥张春祥大使的求学生涯,她的神情很凝重。
一向开明的父母,对长子的求学是倾尽全力支持的。无奈随着四个弟妹的降生,上学的同时,他不得不成为父母的帮手、弟妹的支柱。从小学开始,他一边上学一边给家里割草、拾柴、看护弟妹。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强壮,表哥不仅在中学、高中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更是父母的左膀右臂。
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全面发展,为他以后雄鹰展翅、搏击长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如此贫困的环境之中,张春祥从小就树立了“不好好上学,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的纯朴观念。他也逐步懂得了农村的孩子,唯有知识才能让他长出理想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的道理。
进入中学以后,他每天要带着干粮步行十几里路去上学。在那种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也使得他原本健壮的体魄得到了更大的锻炼。强壮的身体素质,又为他弱冠以后的军旅生涯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高中阶段,品貌兼优,体格健壮,学习优秀,爱好广泛的张春祥,不仅成为人人羡慕的三好学生,还先后担任学校团干部、學生会副主席等职务。他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还爱好书法、田径、篮球、二胡、笛子等,也曾经代表灵宝田径队赴洛阳地区参加比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高中阶段,他就逐渐显露出个人的领导和交际能力。
一个心地善良、意志坚定、才思敏捷、心怀梦想的人,一定能成就一番宏图大业。
也就是在高中阶段,张春祥能做出和同学步行23天,走山西、入河北、到北京,中途还跋山涉水参观了刘胡兰家乡和大寨等革命老区。这无疑对他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一次高强度的考验。不仅表现出他胸怀天下、渴望天高云淡的一种英雄主义气概,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夯实了磐石般的根基。
立下报国志 沙场秋点兵
1968年3月,张春祥如愿以偿地当上兵了!
是啊!在那个年代,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想有个好的前程,当兵是一条唯一的出路。
心地善良、出自苦寒门第的张春祥,即使当上兵也没有忘记家里的父母,年少的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他深深地知道,父母的左膀右臂要走了,一大家子人就要经受更多的苦难了。临行前,他徒步到几十里之外的寺河山里,割草、打柴、给人家装苹果,最后一次为家里赚一点钱。
西行的军列一直把他拉到了乌鲁木齐。随着汽车一程又一程的转运,张春祥终于抵达了南疆的喀什,被分配到了军区独立营,并担任学生兵班班长。一个身体健壮、品学兼优、吃苦耐劳的农村小伙子,很快在军营里彰显出他的实力了。他文笔潇洒,军事过硬,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了军中的投弹能手、特等射手。
经过了两年的军营生活,高中毕业的张春祥作为军中少见的高材生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学习乌尔多语。而在当时,就是军区的老首长们也不明白哪个国家使用这种语言。他们翻开地图,找遍了世界各个地区也无果而终。
到了北京大学后,张春祥才知道,乌尔都语是与中国相邻的好朋友——巴基斯坦的国语。他把这个消息立即写信告诉了部队的首长们,领导鼓励他好好学习,用所学的知识回报军队、报效国家。
张春祥深知国家能下大力气培养军队的外语人才,必定有上级的重大决策。他也知道精通一门外语如同啃一块骨头一样是一场硬仗。从不畏惧困难、勤奋好学的张春祥拿出十几年读书的良好习惯,遨游在外语的海洋里。
从晨读晨练到上课认真听课记录,图书馆、教室、外语角,他是最用心读书的学生之一,而每天反复训练听、说、写、读、译五种能力是他的必修课。在短短的两年学习生涯中,他把这门外语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时任北大外教的巴方专家阿夫塔布·伊克巴尔·谢米姆教授评价他的得意门生时也说道:“张春祥是班上最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一位好学生。他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多。他的眼眸里弥漫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光芒,散发着一个年轻人的智慧和活力。你只需看一看他的眼睛就读懂了一切。”
这也充分印证了张春祥大使在巴基斯坦做外交官时,一位高层领导说过的一句话:“你的乌尔都语说得比我都好听。”
张春祥在后续的两年里,不仅完全掌握了乌尔都语,还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学科的全部课程,成长为新中国最早的掌握两门外语的大学生军人。
中巴公路献青春 雪域高原铸军魂
1974年,张春祥在北大毕业以后被组织分配到巴基斯坦,参加喀拉昆仑公路建设,担任联络官。
喀拉昆仑公路又名中巴友谊公路或帕米尔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经疏附、乌帕、托海、布仑口、塔什库尔干、达不达、红其拉甫、水不浪沟,翻越喀拉昆仑山红其拉甫达坂进入巴基斯坦,在经过巴勒提特、吉尔吉特、齐拉斯、巴丹、比沙姆到达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克特。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方61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境公路。全线海拔最低点460米的塔科特到最高点4733米的红其拉甫山口之间,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就是这条在世界屋脊上修建起来的中巴公路,总共有1.5万名中巴员工参与修筑,仅牺牲的人员就有1000多名,其中中方700多名,巴方500多名,还有88人长眠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也就是说,平均一公里就有一位员工牺牲。
张春祥加入的是第二批参建的队伍。他在前两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专家组的翻译工作,考察巴托拉冰川,为公路和桥梁选线提供科学数据。
巴托拉冰川为世界山岳冰川之王。全世界中低纬度区8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山岳冰川中,有6条就分布于此。巴托拉冰川从顶至踵长度59.2公里,而高差达5350米,为世界垂直高差之最。研究巴托拉冰川的进退和冰融、水道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巴公路的畅通。
笔者不仅从赵黎明女士的言谈中听说了张春祥在巴托拉冰川不畏艰苦、受尽一切磨难,甚至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英雄事迹,而且从很多照片、视频资料中看到了张春祥大使回忆当年苦难历程的凝重表情。他们考察组白天在野外工作,爬冰卧雪,饿了吃压缩饼干,渴了喝冰雪融水。晚上住在六七个人共居的帐篷里,生的是油桶改装的焦炭煤炉子。由于运输极端困难,他们常年吃不上蔬菜,大多数以罐头为食,甚至吃的面粉、大米都生了小虫子。如此艰难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考察组却不气馁、不畏缩,硬是在两年时间里走遍了冰川附近的村庄,获得了冰川历年变化和夏天洪水汛期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巴托拉冰川考察任务,并荣获国家科研一等奖。
张春祥在中国筑路指挥部担任技术大队翻译时,天天在工地与巴方人员一起作业,大家手把手、肩并肩,中巴关系真的像亲兄弟一样感情深厚。不是顶着严寒就是冒着酷热,打眼放炮,开山劈路。一旦发生塌方、翻车、泥石流等事故,两国人员不分彼此,纷纷冒着生命危险背的背,抬的抬,抢救伤员,搬运遗体。一次,他乘坐的汽车翻下了公路,再向下滑一点,就会滚入山涧,车毁人亡。还有一次他们车队遭遇塌方,他乘坐的车辆刚刚躲过一块滚落的巨石,而紧随其后的卡车却被砸中,一名中国司机当场牺牲……
张春祥永遠忘不了牺牲的那些战友:刘德毅、李福献、吴至业,等等。从留存的影像上能看出来,他们大多只有20多岁。一向稳重的张春祥在视频上几次哽咽着激动地诉说:“战友们英勇无畏,甘洒热血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和鞭策着我。”
听着赵黎明老师回忆起在北京会见表哥张春祥时的情景,重温着张大使刚刚发过来的一帧帧珍贵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我深深地感动了,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流了下来。
十二载军地生涯,六年半筑路历程,直至天堑变通途。这期间的种种艰难险阻,不禁磨练了张春祥的坚强意志,也加深了他对巴基斯坦人民的深厚感情。这种生死相依、生死相托的友谊,用两个字“巴铁”就诠释了一切。
据最新材料统计,修筑中巴公路,中国共出动人员近2万名,巴方6000多人,花费人民币2.7亿元,仅中方使用的炸药就有8000多吨、水泥8万吨,运送土石方3200万立方米,整条公路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多个。
回忆过去,牢记历史,珍惜友谊,憧憬明天。
每当张春祥回忆起那段蹉跎岁月、光辉历程时,他的目光总是温润的,这也是他在巴工作期间,关注、缅怀、纪念那些一个一个在身边牺牲了的战友的情怀。
2005年10月,张春祥任巴全权大使时,为了让后人铭记烈士英名,学习烈士的奉献精神,他用大使基金为烈士们建了一块刻着中英乌三种语言的高大纪念碑。
“青春热血筑丰碑,云间天路励后人。”低头缅怀烈士丰功,举目回忆峥嵘岁月。张春祥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战友们英魂不灭,浩气长存。活着的人一定会珍惜用鲜血凝聚的友谊,把中巴兄弟之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对于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里不计报酬、不计名利,用一颗爱心守护陵园37年的巴方志愿者阿里·艾哈麦德、麦达德以及阿里的小儿子曼祖尔,张春祥把他们接到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地参观游览,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促成烈士们的后代组团来巴,祭奠亲人。
这一切都表明了张春祥那份浓浓的战友情、深深的兄弟意!
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守护陵园的志愿者们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永远的中巴情结 毕生的外交之路
1979年10月,中巴公路建成,在部队老首长的建议下,这个成为抢手人才的军人转业到了外交部工作。他记得首长的话:“部队不养老,也不养小。”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外交部更能发挥一技之长。
1980年2月,张春祥被派往巴基斯坦大使馆工作。除了在亚洲司工作和1999年他赴任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以及随后担任驻匈牙利全权大使以外,截至2007年,他五次在巴基斯坦担任外交官的工作,这一干就是23年。
1980年2月至1984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成员、三等秘书。
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任外交部亚洲司三等秘书、二等秘书。
1987年8月至1992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领事。
1992年5月至1995年10月,任一等秘书、外交部亚洲司副处长。
1995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政务参赞。
2002年4月至2007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张春祥于2002年担任驻巴基斯坦特命全权大使时,可以说是临危受命的。
巴基斯坦当时正面临着双重的武装压力。战火不仅在阿巴边境愈燃愈烈,而且巴印局势进一步升级恶化。许多国家已经撤离了在巴的外交官和家属,中国在对局势做出认真分析后,不但没有撤出一名外交官,还加强了与巴方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在那种局势不明、战火随时会爆发的不稳定时期,巴方对中方的举措由衷地赞赏,称之为“患难时期见真情”。而老朋友张春祥的到来,更加深了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友谊。 多年的驻巴外交经历,使张春祥见证了巴方政坛的几次风云变幻,结识了很多政界、军界等上层高级官员和将领,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因素与两国的传统友谊分不开,更与张春祥真诚、友好、坦诚、务实的个人魅力有关。
他先后五次在巴工作,经历过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总理、齐亚·哈克总统、居内久总理、古拉姆·伊萨克代总统、贝·布托总理、谢里夫总理、穆沙拉夫总统时期,亲身经历了两国全天候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提升,并亲眼目睹了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友好交往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全部心思扑在中巴友谊之上的张春祥,在巴基斯坦是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个人。他不仅与陆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首席大法官关系融洽、友谊深厚,就连时任总统的穆沙拉夫都与他称兄道弟。
早在1996年,时任驻巴政务参赞的张春祥就与穆沙拉夫相识并相交很深。张大使的乌尔都语毫无距离地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第二次一见面,穆沙拉夫就对他以兄弟相称。
张春祥担任驻巴特命全权大使之时,正是2002年巴国内公民公决之时,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国内局势的错综复杂,再加上边境战火的一触即发,使得他递交国书延长了一个多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工作进程,因为他与穆沙拉夫私交很深,并且在不同场合他四次与穆沙拉夫总统会过面。
穆沙拉夫第一次接见到任的张春祥大使时说道:“早就听说你要回来了。巴基斯坦欢迎她的中国兄弟回到第二故乡。”递交国书那一天,穆沙拉夫总统还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礼节,直接与张春祥大使谈起了工作。
是啊,这里怎能不是张春祥的第二故乡呢!他一生在灵宝故土才生活了20年就远走他乡,而在巴基斯坦却一共工作生活了23年。他把毕生的心血和青春都献给了中巴友谊。
五年的任职生涯发生了几起涉及中国公民安全的突发事件,这也是以前驻巴使馆从未遇见过的,甚至对中国驻外各使馆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张春祥利用他的个人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还有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以及军队和政府高层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危急时刻,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上事”。他及时妥善处理了瓜达尔港爆炸袭击、高玛瓒工地人质、西藏登山队遇险、胡布镇中国工程师遇袭等突发事件,并亲自到直升机现场迎接中国被困工程师。这对各国驻巴使馆来说,是谁也做不到的事,而张春祥真正做到了“执政为民,外交为民”,受到了各方面的称赞。
“张春祥”这个名字被巴基斯坦人民所熟知,他被誉为“中巴友谊关系的建设者与开拓者”。
在巴基斯坦许多国民心中,“中国大使”是巴基斯坦名副其实的“兄弟大使”,中国驻巴大使被誉为各国驻巴使节中的“一号人物”。“巴铁”这个杠杠的称谓里融入的有张春祥23年的不懈奋斗、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全部心血。
2005年10月8日,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悲惨日子,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大地震。熟悉巴基斯坦一草一木的张春祥,从没有一点消息传来的巴拉考特地区,准确判断出那里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他第一时间主动提出中国救援队到巴拉考特区救援,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也成为第一个前往重灾区的外国大使。
中国救援队甚至比巴方救援队还早来一天施救,不仅成功救出几位生命垂危的灾民,还在地震灾区现场成功接生了一个婴儿。灾区的巴拉考特居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全场高呼着:“中国大使来了,中国朋友来了。”
2006年国庆假期,张春祥组织全馆外交干部翻译穆沙拉夫回忆录《在火线上》,亲自担任总译审并联系出版社出版。在11月下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巴时,穆沙拉夫总统将中文版的《在火线上》赠送给胡主席。这种亲密关系,充分彰显出张春祥大使的独特人格魅力和过人的外交能力。
而在张春祥看来,“这不是我个人值得炫耀的资本”。这些直达上层的特殊关系,有助于他在中巴领导人之间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为保护中国和在巴中国公民的利益服务,不辱外交使命。
当重新提到巴基斯坦大地震和随后的汶川大地震时,张春祥说道,巴基斯坦朋友用5个第一称赞中国。中国领导人第一个向巴基斯坦发来了慰问电;中国是第一个宣布向巴基斯坦提供现汇和物资援助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派出国际救援队的国家;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个到达重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的队伍;中国援助的物资也是第一批运到巴基斯坦灾区的。
而汶川大地震时,巴基斯坦朋友不忘兄弟情谊,把國家库存的帐篷全部捐给了中国。
巴基斯坦朋友用“中巴友谊比喀喇昆仑山高,比阿拉伯海深,比蜂蜜还甜”“中巴两国是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来颂扬中巴两国友好关系。
在中国人民心中,用博大精深、韵味十足的两个字,最精致、最形象、最简洁、最深情的“巴铁”,完美诠释了中巴友谊。
张春祥回忆在巴工作的经历,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一生与巴基斯坦人民结下了深深的不了情。我为自己能成为中巴特殊友好的参与者并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深感自豪。”
巴基斯坦人民和政府绝不会忘记张春祥在巴前后工作23年的辛勤付出。为表彰其突出贡献,2005年8月穆沙拉夫总统授予他巴最高文官勋章——巴基斯坦新月勋章,称赞他是维护中巴友谊持久和全天候合作关系的光辉典范。
巴基斯坦新月勋章是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外国驻巴外交官的最高级别勋章,张春祥是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在任大使。
而张春祥却非常谦逊地说,穆沙拉夫给他勋章,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誉。它体现了中巴两国之间久经考验的深厚友谊。
在巴工作的23年里,张春祥几乎走遍了巴基斯坦的山山水水,亲身感受到了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兄弟深情,他总结道:“中巴友谊是全天候的,全方位的。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关系坚如磐石。”
张大使从巴基斯坦离任的经历更是被传为一段佳话。2007年元旦伊始,他就接到从巴离任赴匈牙利出使特命全权大使的通知。照会刚一发布,巴基斯坦高层纷纷流露出不舍之情。从巴总统到海军、陆军参谋长以及巴最高大法官均表示极力挽留的想法。有的甚至要给中国政府写信,以表恳求之心。辞行之际,巴政府、军界、民间组织举行各种欢送宴会、答谢宴会,从湿润的眼眸中,从紧紧的拥抱里,从久久的握手中,真实地反映了张春祥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的兄弟情谊有多深厚。 扬帆再起航 任重而道远
2007年3月,张春祥携夫人高书苹踏上了赴匈牙利的新征途。
从2007年4月2日张春祥向匈牙利总统寿尤姆递交了国书并检阅了仪仗队开始,他就全身心投入到与匈牙利的外交工作中去。从他出席匈牙利中资企业商会到出席参观在匈牙利的华为公司和中国银行,以及匈牙利工商会匈中年会中不难看出,张春祥要力争把中匈经济贸易提升到一个高的台阶。从张大使与华为老总任正非的会见,到在匈华人华侨向雪灾捐款中,又充分说明他在担任驻匈牙利全权大使工作中做出了多少有益于经济、有益于国家的大事。
虽然只有两年的驻匈任期,但两年来中匈关系不断加深,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贸易连年增长。从2006年的40亿美元攀升到2008年的75亿美元。双方在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领域都有了密切交往。
仅从张春祥从匈离任的一首匈牙利华人华侨的送别诗中,就能看出将张大使的名字镶嵌其中以表达他们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张开温暖的臂膀紧紧拥抱
春天悄悄潜入我们心中
祥和的云已化为湿润的雨
大地将重现花红叶绿
使我们远离寒冬一般的经济危机
……
2009年7月28日凌晨,一架航班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飞抵北京首都机场。已过花甲之年的张春祥,结束了两年零四个月的驻匈牙利大使任期归国,给自己30年的外交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博大的家国情怀 永远的故乡之恋
赵黎明女士和表哥张春祥一谈起家乡、家庭,铮铮铁骨的汉子,眼眸里就流露出无奈的悲切之情和无限的愧疚之意。
20岁就离开父母,离开兄弟妹妹,除了鸿雁传书,他极少能回到故乡,回到家里伺奉爹娘、照顾亲人,甚至在父亲撒手人寰之时,他都不能赶回来看老人最后一眼。
2005年父亲病危,远在伊斯兰堡的张春祥正公务缠身,当他匆匆忙忙放下手头事务,赶回家乡灵宝时,父亲已与世长辞。
天人永隔的悲痛,成了张春祥一生最大的心结。如今想起父母离世,三个兄弟也相继病逝,只有唯一的妹妹還健在时,那种无以诉说的痛,让他几度哽咽,泪湿衣襟。
他把巨大的悲痛化为无穷的力量,以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豪迈精神,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多年的外交能力,在2008年促成三门峡市与匈牙利索尔诺克市缔结友好城市,开启两市友好往来的新篇章。
谈到家庭,张春祥流露出慈父的温和目光和淡淡的苦楚表情。他说夫人高书苹是一位善良贤淑的天津女子,习惯于过安定宁静生活的她,从一嫁给他就过着居无定所、聚少离多的日子。当年刚刚新婚28天的他就辞别妻子到巴基斯坦参加中巴公路建设,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担任外交官时,起初国家还很贫穷,不允许家属随任,很多年都是他一个人孤身在外。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是妻子精心照料,而他两三年才能回国一趟。贤惠的爱妻为了照顾留任在外的丈夫,又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儿女,两个孩子从小就寄宿在学校,这一点又让身为母亲的高书苹心存愧疚。
一谈起两个孩子,张春祥显出少有的羞涩。“两个孩子出生时我都在国外,等回国时孩子已经满地跑了。我从不会抱孩子,自己的孩子一次都没有抱过……”这一刻,一个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外交家,完全成了一位慈祥的父亲,他的眼眸里充满了痛惜和自责。
“当一名军人,时刻要做好为国献身的准备,而作为一名外交官,就要有崇高的家国情怀,为了国家,一家人都要做出无私的奉献。”张春祥如是说。
即使很少回家,但每次探亲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张春祥都会对陪同他的地市领导露出欣慰的微笑。他把在国外看到的先进的无公害作物、管理方法、绿色理念,不厌其烦地介绍给家乡父老。
六十年风雨人生路,张春祥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智慧,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中巴、中美、中匈人民不会忘记他,家乡人民也会为他传奇的革命一生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为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灵宝大地能孕育出这样杰出的外交家而荣幸之至。
英雄出少年 鲲鹏翱九天
张春祥大使和她婆家同住一个村,都在灵宝市阳店镇崤底村。出生于1948年7月的表哥是家里的长子,他的家与村里大多数贫苦人家一样,父母老实巴交,却知道唯有让儿求学、读书,将来才能有个好的前程的道理。听村里老人谈及童年的表哥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娃小时候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也许家境贫困吧,自小就知道勤奋读书的他,骨子里有一种和他年龄不相符的坚强的意志,还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听到过表哥的老师当年称赞他的话:像这样在班级年龄最小,成绩却最好的学生,真不多见。
谈到表哥张春祥大使的求学生涯,她的神情很凝重。
一向开明的父母,对长子的求学是倾尽全力支持的。无奈随着四个弟妹的降生,上学的同时,他不得不成为父母的帮手、弟妹的支柱。从小学开始,他一边上学一边给家里割草、拾柴、看护弟妹。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强壮,表哥不仅在中学、高中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更是父母的左膀右臂。
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全面发展,为他以后雄鹰展翅、搏击长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如此贫困的环境之中,张春祥从小就树立了“不好好上学,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的纯朴观念。他也逐步懂得了农村的孩子,唯有知识才能让他长出理想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的道理。
进入中学以后,他每天要带着干粮步行十几里路去上学。在那种物质极度贫乏的时代,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也使得他原本健壮的体魄得到了更大的锻炼。强壮的身体素质,又为他弱冠以后的军旅生涯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高中阶段,品貌兼优,体格健壮,学习优秀,爱好广泛的张春祥,不仅成为人人羡慕的三好学生,还先后担任学校团干部、學生会副主席等职务。他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还爱好书法、田径、篮球、二胡、笛子等,也曾经代表灵宝田径队赴洛阳地区参加比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高中阶段,他就逐渐显露出个人的领导和交际能力。
一个心地善良、意志坚定、才思敏捷、心怀梦想的人,一定能成就一番宏图大业。
也就是在高中阶段,张春祥能做出和同学步行23天,走山西、入河北、到北京,中途还跋山涉水参观了刘胡兰家乡和大寨等革命老区。这无疑对他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一次高强度的考验。不仅表现出他胸怀天下、渴望天高云淡的一种英雄主义气概,也为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夯实了磐石般的根基。
立下报国志 沙场秋点兵
1968年3月,张春祥如愿以偿地当上兵了!
是啊!在那个年代,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想有个好的前程,当兵是一条唯一的出路。
心地善良、出自苦寒门第的张春祥,即使当上兵也没有忘记家里的父母,年少的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他深深地知道,父母的左膀右臂要走了,一大家子人就要经受更多的苦难了。临行前,他徒步到几十里之外的寺河山里,割草、打柴、给人家装苹果,最后一次为家里赚一点钱。
西行的军列一直把他拉到了乌鲁木齐。随着汽车一程又一程的转运,张春祥终于抵达了南疆的喀什,被分配到了军区独立营,并担任学生兵班班长。一个身体健壮、品学兼优、吃苦耐劳的农村小伙子,很快在军营里彰显出他的实力了。他文笔潇洒,军事过硬,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了军中的投弹能手、特等射手。
经过了两年的军营生活,高中毕业的张春祥作为军中少见的高材生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学习乌尔多语。而在当时,就是军区的老首长们也不明白哪个国家使用这种语言。他们翻开地图,找遍了世界各个地区也无果而终。
到了北京大学后,张春祥才知道,乌尔都语是与中国相邻的好朋友——巴基斯坦的国语。他把这个消息立即写信告诉了部队的首长们,领导鼓励他好好学习,用所学的知识回报军队、报效国家。
张春祥深知国家能下大力气培养军队的外语人才,必定有上级的重大决策。他也知道精通一门外语如同啃一块骨头一样是一场硬仗。从不畏惧困难、勤奋好学的张春祥拿出十几年读书的良好习惯,遨游在外语的海洋里。
从晨读晨练到上课认真听课记录,图书馆、教室、外语角,他是最用心读书的学生之一,而每天反复训练听、说、写、读、译五种能力是他的必修课。在短短的两年学习生涯中,他把这门外语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时任北大外教的巴方专家阿夫塔布·伊克巴尔·谢米姆教授评价他的得意门生时也说道:“张春祥是班上最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一位好学生。他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最多。他的眼眸里弥漫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光芒,散发着一个年轻人的智慧和活力。你只需看一看他的眼睛就读懂了一切。”
这也充分印证了张春祥大使在巴基斯坦做外交官时,一位高层领导说过的一句话:“你的乌尔都语说得比我都好听。”
张春祥在后续的两年里,不仅完全掌握了乌尔都语,还系统地学习了英语学科的全部课程,成长为新中国最早的掌握两门外语的大学生军人。
中巴公路献青春 雪域高原铸军魂
1974年,张春祥在北大毕业以后被组织分配到巴基斯坦,参加喀拉昆仑公路建设,担任联络官。
喀拉昆仑公路又名中巴友谊公路或帕米尔公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经疏附、乌帕、托海、布仑口、塔什库尔干、达不达、红其拉甫、水不浪沟,翻越喀拉昆仑山红其拉甫达坂进入巴基斯坦,在经过巴勒提特、吉尔吉特、齐拉斯、巴丹、比沙姆到达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克特。公路全长1032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6公里,巴方61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境公路。全线海拔最低点460米的塔科特到最高点4733米的红其拉甫山口之间,地质情况极为复杂,雪崩、山体滑坡、落石、塌方、积雪、积冰、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经常发生车毁人亡的惨剧。 就是这条在世界屋脊上修建起来的中巴公路,总共有1.5万名中巴员工参与修筑,仅牺牲的人员就有1000多名,其中中方700多名,巴方500多名,还有88人长眠在巴基斯坦的土地上。也就是说,平均一公里就有一位员工牺牲。
张春祥加入的是第二批参建的队伍。他在前两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专家组的翻译工作,考察巴托拉冰川,为公路和桥梁选线提供科学数据。
巴托拉冰川为世界山岳冰川之王。全世界中低纬度区8条长度超过50公里的山岳冰川中,有6条就分布于此。巴托拉冰川从顶至踵长度59.2公里,而高差达5350米,为世界垂直高差之最。研究巴托拉冰川的进退和冰融、水道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巴公路的畅通。
笔者不仅从赵黎明女士的言谈中听说了张春祥在巴托拉冰川不畏艰苦、受尽一切磨难,甚至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英雄事迹,而且从很多照片、视频资料中看到了张春祥大使回忆当年苦难历程的凝重表情。他们考察组白天在野外工作,爬冰卧雪,饿了吃压缩饼干,渴了喝冰雪融水。晚上住在六七个人共居的帐篷里,生的是油桶改装的焦炭煤炉子。由于运输极端困难,他们常年吃不上蔬菜,大多数以罐头为食,甚至吃的面粉、大米都生了小虫子。如此艰难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考察组却不气馁、不畏缩,硬是在两年时间里走遍了冰川附近的村庄,获得了冰川历年变化和夏天洪水汛期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巴托拉冰川考察任务,并荣获国家科研一等奖。
张春祥在中国筑路指挥部担任技术大队翻译时,天天在工地与巴方人员一起作业,大家手把手、肩并肩,中巴关系真的像亲兄弟一样感情深厚。不是顶着严寒就是冒着酷热,打眼放炮,开山劈路。一旦发生塌方、翻车、泥石流等事故,两国人员不分彼此,纷纷冒着生命危险背的背,抬的抬,抢救伤员,搬运遗体。一次,他乘坐的汽车翻下了公路,再向下滑一点,就会滚入山涧,车毁人亡。还有一次他们车队遭遇塌方,他乘坐的车辆刚刚躲过一块滚落的巨石,而紧随其后的卡车却被砸中,一名中国司机当场牺牲……
张春祥永遠忘不了牺牲的那些战友:刘德毅、李福献、吴至业,等等。从留存的影像上能看出来,他们大多只有20多岁。一向稳重的张春祥在视频上几次哽咽着激动地诉说:“战友们英勇无畏,甘洒热血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和鞭策着我。”
听着赵黎明老师回忆起在北京会见表哥张春祥时的情景,重温着张大使刚刚发过来的一帧帧珍贵的照片和影像资料,我深深地感动了,泪水不知什么时候流了下来。
十二载军地生涯,六年半筑路历程,直至天堑变通途。这期间的种种艰难险阻,不禁磨练了张春祥的坚强意志,也加深了他对巴基斯坦人民的深厚感情。这种生死相依、生死相托的友谊,用两个字“巴铁”就诠释了一切。
据最新材料统计,修筑中巴公路,中国共出动人员近2万名,巴方6000多人,花费人民币2.7亿元,仅中方使用的炸药就有8000多吨、水泥8万吨,运送土石方3200万立方米,整条公路主桥24座、小型桥梁70座、涵洞1700多个。
回忆过去,牢记历史,珍惜友谊,憧憬明天。
每当张春祥回忆起那段蹉跎岁月、光辉历程时,他的目光总是温润的,这也是他在巴工作期间,关注、缅怀、纪念那些一个一个在身边牺牲了的战友的情怀。
2005年10月,张春祥任巴全权大使时,为了让后人铭记烈士英名,学习烈士的奉献精神,他用大使基金为烈士们建了一块刻着中英乌三种语言的高大纪念碑。
“青春热血筑丰碑,云间天路励后人。”低头缅怀烈士丰功,举目回忆峥嵘岁月。张春祥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战友们英魂不灭,浩气长存。活着的人一定会珍惜用鲜血凝聚的友谊,把中巴兄弟之交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对于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里不计报酬、不计名利,用一颗爱心守护陵园37年的巴方志愿者阿里·艾哈麦德、麦达德以及阿里的小儿子曼祖尔,张春祥把他们接到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地参观游览,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促成烈士们的后代组团来巴,祭奠亲人。
这一切都表明了张春祥那份浓浓的战友情、深深的兄弟意!
2015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守护陵园的志愿者们颁发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
永远的中巴情结 毕生的外交之路
1979年10月,中巴公路建成,在部队老首长的建议下,这个成为抢手人才的军人转业到了外交部工作。他记得首长的话:“部队不养老,也不养小。”根据自己的特长去外交部更能发挥一技之长。
1980年2月,张春祥被派往巴基斯坦大使馆工作。除了在亚洲司工作和1999年他赴任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以及随后担任驻匈牙利全权大使以外,截至2007年,他五次在巴基斯坦担任外交官的工作,这一干就是23年。
1980年2月至1984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成员、三等秘书。
1984年8月至1987年8月,任外交部亚洲司三等秘书、二等秘书。
1987年8月至1992年5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卡拉奇领事馆领事。
1992年5月至1995年10月,任一等秘书、外交部亚洲司副处长。
1995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大使馆政务参赞。
2002年4月至2007年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张春祥于2002年担任驻巴基斯坦特命全权大使时,可以说是临危受命的。
巴基斯坦当时正面临着双重的武装压力。战火不仅在阿巴边境愈燃愈烈,而且巴印局势进一步升级恶化。许多国家已经撤离了在巴的外交官和家属,中国在对局势做出认真分析后,不但没有撤出一名外交官,还加强了与巴方各领域的紧密合作。在那种局势不明、战火随时会爆发的不稳定时期,巴方对中方的举措由衷地赞赏,称之为“患难时期见真情”。而老朋友张春祥的到来,更加深了两国人民和政府的友谊。 多年的驻巴外交经历,使张春祥见证了巴方政坛的几次风云变幻,结识了很多政界、军界等上层高级官员和将领,也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因素与两国的传统友谊分不开,更与张春祥真诚、友好、坦诚、务实的个人魅力有关。
他先后五次在巴工作,经历过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总理、齐亚·哈克总统、居内久总理、古拉姆·伊萨克代总统、贝·布托总理、谢里夫总理、穆沙拉夫总统时期,亲身经历了两国全天候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的持续提升,并亲眼目睹了中巴两国政府和人民友好交往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全部心思扑在中巴友谊之上的张春祥,在巴基斯坦是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个人。他不仅与陆军参谋长、空军参谋长、首席大法官关系融洽、友谊深厚,就连时任总统的穆沙拉夫都与他称兄道弟。
早在1996年,时任驻巴政务参赞的张春祥就与穆沙拉夫相识并相交很深。张大使的乌尔都语毫无距离地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第二次一见面,穆沙拉夫就对他以兄弟相称。
张春祥担任驻巴特命全权大使之时,正是2002年巴国内公民公决之时,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国内局势的错综复杂,再加上边境战火的一触即发,使得他递交国书延长了一个多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工作进程,因为他与穆沙拉夫私交很深,并且在不同场合他四次与穆沙拉夫总统会过面。
穆沙拉夫第一次接见到任的张春祥大使时说道:“早就听说你要回来了。巴基斯坦欢迎她的中国兄弟回到第二故乡。”递交国书那一天,穆沙拉夫总统还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礼节,直接与张春祥大使谈起了工作。
是啊,这里怎能不是张春祥的第二故乡呢!他一生在灵宝故土才生活了20年就远走他乡,而在巴基斯坦却一共工作生活了23年。他把毕生的心血和青春都献给了中巴友谊。
五年的任职生涯发生了几起涉及中国公民安全的突发事件,这也是以前驻巴使馆从未遇见过的,甚至对中国驻外各使馆来说也是极为罕见的。张春祥利用他的个人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还有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以及军队和政府高层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危急时刻,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上事”。他及时妥善处理了瓜达尔港爆炸袭击、高玛瓒工地人质、西藏登山队遇险、胡布镇中国工程师遇袭等突发事件,并亲自到直升机现场迎接中国被困工程师。这对各国驻巴使馆来说,是谁也做不到的事,而张春祥真正做到了“执政为民,外交为民”,受到了各方面的称赞。
“张春祥”这个名字被巴基斯坦人民所熟知,他被誉为“中巴友谊关系的建设者与开拓者”。
在巴基斯坦许多国民心中,“中国大使”是巴基斯坦名副其实的“兄弟大使”,中国驻巴大使被誉为各国驻巴使节中的“一号人物”。“巴铁”这个杠杠的称谓里融入的有张春祥23年的不懈奋斗、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全部心血。
2005年10月8日,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悲惨日子,巴基斯坦发生了强烈大地震。熟悉巴基斯坦一草一木的张春祥,从没有一点消息传来的巴拉考特地区,准确判断出那里是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他第一时间主动提出中国救援队到巴拉考特区救援,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也成为第一个前往重灾区的外国大使。
中国救援队甚至比巴方救援队还早来一天施救,不仅成功救出几位生命垂危的灾民,还在地震灾区现场成功接生了一个婴儿。灾区的巴拉考特居民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全场高呼着:“中国大使来了,中国朋友来了。”
2006年国庆假期,张春祥组织全馆外交干部翻译穆沙拉夫回忆录《在火线上》,亲自担任总译审并联系出版社出版。在11月下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巴时,穆沙拉夫总统将中文版的《在火线上》赠送给胡主席。这种亲密关系,充分彰显出张春祥大使的独特人格魅力和过人的外交能力。
而在张春祥看来,“这不是我个人值得炫耀的资本”。这些直达上层的特殊关系,有助于他在中巴领导人之间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为保护中国和在巴中国公民的利益服务,不辱外交使命。
当重新提到巴基斯坦大地震和随后的汶川大地震时,张春祥说道,巴基斯坦朋友用5个第一称赞中国。中国领导人第一个向巴基斯坦发来了慰问电;中国是第一个宣布向巴基斯坦提供现汇和物资援助的国家;中国是第一个派出国际救援队的国家;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个到达重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的队伍;中国援助的物资也是第一批运到巴基斯坦灾区的。
而汶川大地震时,巴基斯坦朋友不忘兄弟情谊,把國家库存的帐篷全部捐给了中国。
巴基斯坦朋友用“中巴友谊比喀喇昆仑山高,比阿拉伯海深,比蜂蜜还甜”“中巴两国是好兄弟、好朋友、好伙伴”来颂扬中巴两国友好关系。
在中国人民心中,用博大精深、韵味十足的两个字,最精致、最形象、最简洁、最深情的“巴铁”,完美诠释了中巴友谊。
张春祥回忆在巴工作的经历,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一生与巴基斯坦人民结下了深深的不了情。我为自己能成为中巴特殊友好的参与者并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深感自豪。”
巴基斯坦人民和政府绝不会忘记张春祥在巴前后工作23年的辛勤付出。为表彰其突出贡献,2005年8月穆沙拉夫总统授予他巴最高文官勋章——巴基斯坦新月勋章,称赞他是维护中巴友谊持久和全天候合作关系的光辉典范。
巴基斯坦新月勋章是巴基斯坦政府授予外国驻巴外交官的最高级别勋章,张春祥是首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在任大使。
而张春祥却非常谦逊地说,穆沙拉夫给他勋章,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誉,更是国家的荣誉。它体现了中巴两国之间久经考验的深厚友谊。
在巴工作的23年里,张春祥几乎走遍了巴基斯坦的山山水水,亲身感受到了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兄弟深情,他总结道:“中巴友谊是全天候的,全方位的。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关系坚如磐石。”
张大使从巴基斯坦离任的经历更是被传为一段佳话。2007年元旦伊始,他就接到从巴离任赴匈牙利出使特命全权大使的通知。照会刚一发布,巴基斯坦高层纷纷流露出不舍之情。从巴总统到海军、陆军参谋长以及巴最高大法官均表示极力挽留的想法。有的甚至要给中国政府写信,以表恳求之心。辞行之际,巴政府、军界、民间组织举行各种欢送宴会、答谢宴会,从湿润的眼眸中,从紧紧的拥抱里,从久久的握手中,真实地反映了张春祥在巴基斯坦人民心中的兄弟情谊有多深厚。 扬帆再起航 任重而道远
2007年3月,张春祥携夫人高书苹踏上了赴匈牙利的新征途。
从2007年4月2日张春祥向匈牙利总统寿尤姆递交了国书并检阅了仪仗队开始,他就全身心投入到与匈牙利的外交工作中去。从他出席匈牙利中资企业商会到出席参观在匈牙利的华为公司和中国银行,以及匈牙利工商会匈中年会中不难看出,张春祥要力争把中匈经济贸易提升到一个高的台阶。从张大使与华为老总任正非的会见,到在匈华人华侨向雪灾捐款中,又充分说明他在担任驻匈牙利全权大使工作中做出了多少有益于经济、有益于国家的大事。
虽然只有两年的驻匈任期,但两年来中匈关系不断加深,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双边贸易连年增长。从2006年的40亿美元攀升到2008年的75亿美元。双方在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领域都有了密切交往。
仅从张春祥从匈离任的一首匈牙利华人华侨的送别诗中,就能看出将张大使的名字镶嵌其中以表达他们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张开温暖的臂膀紧紧拥抱
春天悄悄潜入我们心中
祥和的云已化为湿润的雨
大地将重现花红叶绿
使我们远离寒冬一般的经济危机
……
2009年7月28日凌晨,一架航班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飞抵北京首都机场。已过花甲之年的张春祥,结束了两年零四个月的驻匈牙利大使任期归国,给自己30年的外交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博大的家国情怀 永远的故乡之恋
赵黎明女士和表哥张春祥一谈起家乡、家庭,铮铮铁骨的汉子,眼眸里就流露出无奈的悲切之情和无限的愧疚之意。
20岁就离开父母,离开兄弟妹妹,除了鸿雁传书,他极少能回到故乡,回到家里伺奉爹娘、照顾亲人,甚至在父亲撒手人寰之时,他都不能赶回来看老人最后一眼。
2005年父亲病危,远在伊斯兰堡的张春祥正公务缠身,当他匆匆忙忙放下手头事务,赶回家乡灵宝时,父亲已与世长辞。
天人永隔的悲痛,成了张春祥一生最大的心结。如今想起父母离世,三个兄弟也相继病逝,只有唯一的妹妹還健在时,那种无以诉说的痛,让他几度哽咽,泪湿衣襟。
他把巨大的悲痛化为无穷的力量,以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豪迈精神,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多年的外交能力,在2008年促成三门峡市与匈牙利索尔诺克市缔结友好城市,开启两市友好往来的新篇章。
谈到家庭,张春祥流露出慈父的温和目光和淡淡的苦楚表情。他说夫人高书苹是一位善良贤淑的天津女子,习惯于过安定宁静生活的她,从一嫁给他就过着居无定所、聚少离多的日子。当年刚刚新婚28天的他就辞别妻子到巴基斯坦参加中巴公路建设,两年才有一次探亲假。担任外交官时,起初国家还很贫穷,不允许家属随任,很多年都是他一个人孤身在外。一儿一女两个孩子也是妻子精心照料,而他两三年才能回国一趟。贤惠的爱妻为了照顾留任在外的丈夫,又不得不离开年幼的儿女,两个孩子从小就寄宿在学校,这一点又让身为母亲的高书苹心存愧疚。
一谈起两个孩子,张春祥显出少有的羞涩。“两个孩子出生时我都在国外,等回国时孩子已经满地跑了。我从不会抱孩子,自己的孩子一次都没有抱过……”这一刻,一个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外交家,完全成了一位慈祥的父亲,他的眼眸里充满了痛惜和自责。
“当一名军人,时刻要做好为国献身的准备,而作为一名外交官,就要有崇高的家国情怀,为了国家,一家人都要做出无私的奉献。”张春祥如是说。
即使很少回家,但每次探亲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张春祥都会对陪同他的地市领导露出欣慰的微笑。他把在国外看到的先进的无公害作物、管理方法、绿色理念,不厌其烦地介绍给家乡父老。
六十年风雨人生路,张春祥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智慧,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中巴、中美、中匈人民不会忘记他,家乡人民也会为他传奇的革命一生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为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灵宝大地能孕育出这样杰出的外交家而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