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戎冠秀(1896—1989),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支援八路军,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贡献,被誉为“子弟兵的母亲”。
小山村里的共产党员
1938年,在河北省下盘松村里,一位农村妇女正张罗着给八路军送饭送水。她叫戎冠秀,出生在贫苦农家的她,把共产党视为穷人的救星。她不仅自己加入了共产党,还动员村里的妇女,一起为抗日奔忙:帮部队找粮草,为战士们做棉衣、军鞋,护理伤员,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1941年起,日军在晋察冀边区展开了残酷的大“扫荡”。这天傍晚,一位重伤员被送到村里。此前,戎冠秀带领大家为部队碾米,已经两天两夜没怎么休息了,可她还是主动要求自己来护理这位战士。
她在战士耳边轻轻呼唤,又小心地掰开他干裂的嘴唇,用小勺喂水,水却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她不放弃,一点点地继续耐心喂水,过了很久,终于听到伤员的喉咙里传来“咕嘟”的吞咽声。
戎冠秀高兴坏了。战士嘴唇微微抖动,竟慢慢地恢复了知觉。他说自己已经在柏叶沟打了11天仗,好几天都不曾吃喝。听到这里,戎冠秀忙起身去做面片汤和玉米饼,整整忙活了一晚上没合眼。
到了早上,她见战士光着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鞋,就把女儿身上的棉袄撕开,从衣襟上扯下一大块棉花,将他的脚轻轻裹住。转运伤员的担架来了,戎冠秀又铺上厚厚的干草,让他舒舒服服地躺在担架上。战士感激不已,戎冠秀却只是笑笑,转头又忙着碾米去了。
戎冠秀救过很多伤员,其中她和战斗英雄邓仕均的故事最为传奇。
“戎妈妈”勇救子弟兵
1943年秋天,邓仕均因为战斗负伤住在后方医院里。一天,敌人又来“扫荡”了。大家忙着转移,可就在这时,邓仕均的疟疾犯了,在转移途中掉了队。他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到下盘松村附近的山梁上。日军发现了他的踪迹,开始满山遍野地搜查,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戎冠秀听见山沟里传来了枪声。她知道枪响的方向有许多伤病员战士,担心不已,决定去看看情况。她一路赶去,发现了正在发病、两条腿不听使唤的邓仕均。枪声越来越紧,戎冠秀连忙半搀扶、半背着邓仕均,踉踉跄跄向着半山腰的一个山洞走去。
山坡坡度大,不好攀爬,洞口又距离地面有3米高,浑身无力的邓仕均怎么也爬不上去。枪声越来越近了,戎冠秀蹲下身子,让他踩在自己肩上。邓仕均不忍心,犹豫着不肯答应。
戎冠秀急了:“同志,快上!”邓仕均在她的“命令”下,踩着她的双肩向上攀爬。戎冠秀颤巍巍地站起来,并用自己的手掌托着邓仕均的双脚,将他送入石洞。就这样,他们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敌人走后,因为担心同志们在寻找自己,邓仕均急匆匆地和戎冠秀道谢、告别。两人都没来得及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
1944年,晋察冀边区召开了群英大会,戎冠秀作为拥军代表上台发言,说起了这段往事。会后,有位战士找到她,激动地握着她的手不放,还深情地喊了一声“娘!”原来,这位战士就是邓仕均,他认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返回部队后,他还给戎冠秀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戎妈妈”的感激之情。
在晋察冀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前仆后继、英勇杀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队伍不断壮大。
把亲骨肉送上战场
有一年,八路军在下盘松村附近召开了扩军大会。上战场意味着有牺牲,一些人还是犹豫不决。戎冠秀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很想去前线。所以,听完动员,戎冠秀第一个从人群中站了起来,高声说:“我给三个儿子报名参军!”她走到台上,慷慨激昂地表态。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青年人在她的带动下,当场就报了名。
后来,戎冠秀的三儿子李蘭金被批准入伍。他在战斗中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不幸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消息传来,戎冠秀感到天旋地转,悲痛不已。但她忍住泪水,反而安慰起痛哭的家人来。后来,戎冠秀又先后把多个孙辈都送去参军,报效祖国。
军民鱼水情
“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首被广为传唱而又感人肺腑的歌曲,是革命时期太行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以拥军模范戎冠秀为代表的太行人民,舍生忘死地支援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
子弟兵打仗需要粮食吃,下盘松村成立了垦荒团,戎冠秀担任团长,田间地头全是村民们忙碌耕种的身影;战士们缺衣少鞋,戎冠秀又费尽心思学会了种棉花、纺线织布,培训出一批批纺织能手。她的话很朴实:“不能让子弟兵吃带沙子的粮食,不能有糠皮和烂米,大家都要交好粮;军衣军鞋,要像给自己的亲人一样,做得结结实实,绝不能让子弟兵光着脚打仗。”到了晚年,戎冠秀还是闲不住,她去前线慰问边防解放军,临行前带上针线和零碎布头,趁着战士们不在营房时,给他们洗衣服、缝补衣袜。
这位可爱的老人,不忘初心,为党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不断前进……
小山村里的共产党员
1938年,在河北省下盘松村里,一位农村妇女正张罗着给八路军送饭送水。她叫戎冠秀,出生在贫苦农家的她,把共产党视为穷人的救星。她不仅自己加入了共产党,还动员村里的妇女,一起为抗日奔忙:帮部队找粮草,为战士们做棉衣、军鞋,护理伤员,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1941年起,日军在晋察冀边区展开了残酷的大“扫荡”。这天傍晚,一位重伤员被送到村里。此前,戎冠秀带领大家为部队碾米,已经两天两夜没怎么休息了,可她还是主动要求自己来护理这位战士。
她在战士耳边轻轻呼唤,又小心地掰开他干裂的嘴唇,用小勺喂水,水却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她不放弃,一点点地继续耐心喂水,过了很久,终于听到伤员的喉咙里传来“咕嘟”的吞咽声。
戎冠秀高兴坏了。战士嘴唇微微抖动,竟慢慢地恢复了知觉。他说自己已经在柏叶沟打了11天仗,好几天都不曾吃喝。听到这里,戎冠秀忙起身去做面片汤和玉米饼,整整忙活了一晚上没合眼。
到了早上,她见战士光着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鞋,就把女儿身上的棉袄撕开,从衣襟上扯下一大块棉花,将他的脚轻轻裹住。转运伤员的担架来了,戎冠秀又铺上厚厚的干草,让他舒舒服服地躺在担架上。战士感激不已,戎冠秀却只是笑笑,转头又忙着碾米去了。
戎冠秀救过很多伤员,其中她和战斗英雄邓仕均的故事最为传奇。
“戎妈妈”勇救子弟兵
1943年秋天,邓仕均因为战斗负伤住在后方医院里。一天,敌人又来“扫荡”了。大家忙着转移,可就在这时,邓仕均的疟疾犯了,在转移途中掉了队。他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到下盘松村附近的山梁上。日军发现了他的踪迹,开始满山遍野地搜查,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戎冠秀听见山沟里传来了枪声。她知道枪响的方向有许多伤病员战士,担心不已,决定去看看情况。她一路赶去,发现了正在发病、两条腿不听使唤的邓仕均。枪声越来越紧,戎冠秀连忙半搀扶、半背着邓仕均,踉踉跄跄向着半山腰的一个山洞走去。
山坡坡度大,不好攀爬,洞口又距离地面有3米高,浑身无力的邓仕均怎么也爬不上去。枪声越来越近了,戎冠秀蹲下身子,让他踩在自己肩上。邓仕均不忍心,犹豫着不肯答应。
戎冠秀急了:“同志,快上!”邓仕均在她的“命令”下,踩着她的双肩向上攀爬。戎冠秀颤巍巍地站起来,并用自己的手掌托着邓仕均的双脚,将他送入石洞。就这样,他们躲过了敌人的搜查。敌人走后,因为担心同志们在寻找自己,邓仕均急匆匆地和戎冠秀道谢、告别。两人都没来得及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
1944年,晋察冀边区召开了群英大会,戎冠秀作为拥军代表上台发言,说起了这段往事。会后,有位战士找到她,激动地握着她的手不放,还深情地喊了一声“娘!”原来,这位战士就是邓仕均,他认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返回部队后,他还给戎冠秀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对“戎妈妈”的感激之情。
在晋察冀根据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前仆后继、英勇杀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队伍不断壮大。
把亲骨肉送上战场
有一年,八路军在下盘松村附近召开了扩军大会。上战场意味着有牺牲,一些人还是犹豫不决。戎冠秀有三个儿子,他们都很想去前线。所以,听完动员,戎冠秀第一个从人群中站了起来,高声说:“我给三个儿子报名参军!”她走到台上,慷慨激昂地表态。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青年人在她的带动下,当场就报了名。
后来,戎冠秀的三儿子李蘭金被批准入伍。他在战斗中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不幸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消息传来,戎冠秀感到天旋地转,悲痛不已。但她忍住泪水,反而安慰起痛哭的家人来。后来,戎冠秀又先后把多个孙辈都送去参军,报效祖国。
军民鱼水情
“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他上战场!”这首被广为传唱而又感人肺腑的歌曲,是革命时期太行军民鱼水情深的真实写照。以拥军模范戎冠秀为代表的太行人民,舍生忘死地支援革命战争和国家建设。
子弟兵打仗需要粮食吃,下盘松村成立了垦荒团,戎冠秀担任团长,田间地头全是村民们忙碌耕种的身影;战士们缺衣少鞋,戎冠秀又费尽心思学会了种棉花、纺线织布,培训出一批批纺织能手。她的话很朴实:“不能让子弟兵吃带沙子的粮食,不能有糠皮和烂米,大家都要交好粮;军衣军鞋,要像给自己的亲人一样,做得结结实实,绝不能让子弟兵光着脚打仗。”到了晚年,戎冠秀还是闲不住,她去前线慰问边防解放军,临行前带上针线和零碎布头,趁着战士们不在营房时,给他们洗衣服、缝补衣袜。
这位可爱的老人,不忘初心,为党的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