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已被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并给教学环境带来巨大影响。它不仅对学生起到暗示和启发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思维意识,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未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水平难以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情景创设
一、 引言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以直观形象为主,面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产生思维的偏差,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一偏差,则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一定阻碍作用。而情境教学法恰恰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它不仅能够以具体化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还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升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改进策略
(一)以教学目标为前提
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时应结合该节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及多样化情境创设素材,明確该节课程的情境创设服务于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或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从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保障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偏离教学主旨,服务于该节教学。例如在“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中,笔者设定了“感受1千克和1克”“明确千克与克的关系并懂得基础换算”及“明确生活中的千克与克”三个基础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笔者将准备的袋装牛奶、面包、空铅笔盒等物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手感受并比较哪一物品更重,然后笔者将学生觉得较重的袋装牛奶进行称重,和学生统一感觉较轻的面包进行重量比较,再让学生一手拿牛奶,一手拿面包来对重量有初步感知;笔者利用电子秤将以上物品及学生教材进行随意组合并称重,称出约1千克的重量再将其中的物品进行单个称重换算为克,为学生建立1000克=1千克的初步印象,然后笔者让学生随意选择一样物品在电子秤上称重,并以小组讨论形式来试着换算出该物品的重量约为多少克,帮助学生将千克及克概念应用进实际生活中去。
(二)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促进生活实践和数学间的联系,能够帮助改善学生的数学理论和实践情况,并加强其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善于应用数学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周末朋友到家里做客,妈妈准备了15个苹果,让孩子平均分到几个果盘里,他会用几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放几个呢?老师在讲出情境内容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之后挑选几个学生来展示,学生做出简单方案:15÷1=15(个)、15÷3=5(个)、15÷5=3(个)等方案之后,教师提出:如果要放进2个、4个盘子呢?为了使学生明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教学道具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方案中存在多出的或是缺少的部分,进而引出余数的知识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问题情境的创设贴合小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中的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在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尊重差异,理解差异,用心设计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情境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对问题不断地做出应变调整,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能够对数学建立自己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圆”的学习时,可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小朋友套圈”展开教学,就情境抛出问题:“小朋友们该怎么站,才能够使大家离目标点距离一致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圆的特性之一就是“圆上每点到圆心距离相等”,接着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够使共同参与的同学更加多呢?”进一步使学生进行思考并了解到“圆心”以及“半径”的概念,以及其对圆的位置与大小的决定作用。在整个情境学习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总结,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
(四)创设操作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创设与利用操作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进实际生活中。教师在进行操作情境创设的时候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氛围,直到顺利完成操作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如果学生在操作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节知识的时候,当学习到圆柱体育与圆锥体积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探讨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容器,做好之后用圆锥容器盛水倒入圆柱容器中,然后再对两者之间的体积关系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能够发现两者之间体积的关系,也就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由此可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让学生在自己实践中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上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密不可分,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率,相关教师应积极学习、主动反思情境创设相关教学环节,以多样化、高效化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倩.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24):10-11.
[2]蒋玉国,黄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9):106-110 129.
[3]殷华春.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95.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情景创设
一、 引言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是以直观形象为主,面对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常常产生思维的偏差,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一偏差,则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一定阻碍作用。而情境教学法恰恰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它不仅能够以具体化的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还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升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改进策略
(一)以教学目标为前提
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时应结合该节教学目标,学生年龄特点及多样化情境创设素材,明確该节课程的情境创设服务于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或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从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保障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偏离教学主旨,服务于该节教学。例如在“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中,笔者设定了“感受1千克和1克”“明确千克与克的关系并懂得基础换算”及“明确生活中的千克与克”三个基础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笔者将准备的袋装牛奶、面包、空铅笔盒等物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手感受并比较哪一物品更重,然后笔者将学生觉得较重的袋装牛奶进行称重,和学生统一感觉较轻的面包进行重量比较,再让学生一手拿牛奶,一手拿面包来对重量有初步感知;笔者利用电子秤将以上物品及学生教材进行随意组合并称重,称出约1千克的重量再将其中的物品进行单个称重换算为克,为学生建立1000克=1千克的初步印象,然后笔者让学生随意选择一样物品在电子秤上称重,并以小组讨论形式来试着换算出该物品的重量约为多少克,帮助学生将千克及克概念应用进实际生活中去。
(二)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
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促进生活实践和数学间的联系,能够帮助改善学生的数学理论和实践情况,并加强其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善于应用数学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周末朋友到家里做客,妈妈准备了15个苹果,让孩子平均分到几个果盘里,他会用几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放几个呢?老师在讲出情境内容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之后挑选几个学生来展示,学生做出简单方案:15÷1=15(个)、15÷3=5(个)、15÷5=3(个)等方案之后,教师提出:如果要放进2个、4个盘子呢?为了使学生明白,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或是教学道具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方案中存在多出的或是缺少的部分,进而引出余数的知识内容。
(三)创设问题情境,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问题情境的创设贴合小学生学习和探索知识中的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在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尊重差异,理解差异,用心设计问题,并且根据问题情境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对问题不断地做出应变调整,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能够对数学建立自己的认识。例如,在学习有关圆的知识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圆”的学习时,可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小朋友套圈”展开教学,就情境抛出问题:“小朋友们该怎么站,才能够使大家离目标点距离一致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认识到圆的特性之一就是“圆上每点到圆心距离相等”,接着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够使共同参与的同学更加多呢?”进一步使学生进行思考并了解到“圆心”以及“半径”的概念,以及其对圆的位置与大小的决定作用。在整个情境学习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使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和总结,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深化。
(四)创设操作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创设与利用操作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可以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进实际生活中。教师在进行操作情境创设的时候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氛围,直到顺利完成操作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如果学生在操作中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的办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节知识的时候,当学习到圆柱体育与圆锥体积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探讨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容器,做好之后用圆锥容器盛水倒入圆柱容器中,然后再对两者之间的体积关系进行探究。通过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能够发现两者之间体积的关系,也就是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由此可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让学生在自己实践中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上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密不可分,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率,相关教师应积极学习、主动反思情境创设相关教学环节,以多样化、高效化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杨倩.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J].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24):10-11.
[2]蒋玉国,黄磊.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问题与改进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32(9):106-110 129.
[3]殷华春.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