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千佛迷踪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dy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70年,新疆吉木萨尔的一个菜农无意间的发现,使得一座尘封了千年的佛教圣地“吉木萨尔千佛洞”被发现,在随后的岁月中,千佛洞历经战火三毁四建,洞中藏佛去向成了巨大的历史谜团,考古学者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他们的线索,却始终一无所获。
  
  吉木萨尔县,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镇,在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吉木萨尔县域管辖范围内有很多很多的历史遗址,都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其中的千佛洞更是在考古界闻名遐迩,考古学者们猜测这座千佛洞其中隐藏的一些秘密如果一旦揭开,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很可能会超越现在的敦煌。然而初到吉木萨尔县千佛洞的人可能都会很奇怪,因为这里虽然叫做千佛洞,但实际上只是一座寺庙,这又是为什么呢?
  
   千佛重现
  
  关于“千佛洞”有这么一个故事:乾隆三十五年,吉木萨尔有个菜农,得了眼病,双眼几近失明。无以糊口,靠着熟悉路径,每逢晴天到南山捡拾柴火为生。有一次,他在山中眼病发作,疼痛难忍,感到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于是便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就在这时,他忽听到有人在耳边说:山下有溪水,用溪水洗眼睛,可以重见光明。他连忙问:你是谁?但没有人回应。将信将疑的他匍匐下山,果然听到山涧中有流水之声,于是便许愿:如果真能治愈眼病,就出家为僧。他来到溪水旁用水洗眼,眼睛的疼痛立刻消失了。之后他在水边洗了两天,视力竟奇迹般的恢复了。欣喜万分的他爬向山顶,向空中拜谢神灵。此时他突然见到了一处坡土坍塌,从山体裂缝竟露出了白灰抹平的墙壁。他用手刨挖,还见到了门洞遗迹。由于他刚刚能看见东西,不敢贸然入洞。于是便下山将这件事告诉了村民,村民纷纷携带锹镐随他重返当地。推开洞门,点燃火炬,才看清山洞是半圆形,洞中有身长丈六的卧佛,金面跣足,衣服颜色如新。又见到不计其数的佛像,从一尺多高到三五寸长短不等,极其精美。这就是吉木萨尔千佛洞的发现经过。后来乌鲁木齐的督统挑选了九尊最好的佛像,进贡给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一直把它长期放在他的南书房里,把玩着、供奉着,最后就成了故宫珍宝馆的珍藏品。这位复明的菜农兑现自己的诺言,落发出家,并在洞前建了一座高台寺。
  千佛洞历经三毁四建,每次毁得彻底,恢复得则更迅速,恢复后的高台寺依然是香火旺盛,在中国恐怕没有哪个佛教寺院曾像这高台寺一样,经历过如此劫难,却具有凤凰涅槃般的生命力。但是,高台寺虽然重建了,但千佛洞和它里面的那些佛像却不知在什么时候神秘消失了。杨镰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丝路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学科的专家,他对吉木萨尔县千佛洞以及佛像一直十分关注。杨镰说:除了故宫里的九尊佛像外,其它的佛都到哪去了我一直在追踪这个线索,我觉得这些佛像没有被毁,还仍然在世。
  
   佛门宝藏
  
  人们之所以持之以恒地在高台寺被毁的遗址上不停重建,专家分析其中有两点原因。其一是佛教在传入中原之前,西域是佛教文明的集散地。佛教向北传播由于种种原因,从没有真正迈过北纬44度,北庭可以视作佛教传播的“北极”,而吉木萨尔千佛洞高台寺是北庭教区的主寺,是佛教传播北极的极点。这里被人们视作佛教的圣地,在遭到了多次毁灭后,人们依然将其重建;第二点,专家们则认为,人们不停重建高台寺则是为了保护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每次劫难降临的时候,虔诚的信徒们会竭尽他们的所有能力,力保千佛洞不被完全破坏。他们所能采取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破坏者到来之前将他们供奉的佛像掩埋起来。千佛洞高台寺的不断重建很有可能是为了保护真正的千佛洞秘密而转移人们视线的一种手段,实际毁掉的就是表面的庙宇。专家推断,千佛寺并没有毁于战火,而是被虔诚的佛教信徒们隐藏了起来,它仍然存在于一个佛教信徒们认为保险的地点。在吉木萨尔有很多关于千佛洞的传说,有人说千佛洞的某个地方藏有数量巨大的不为人知的佛门宝藏。据说这些宝藏藏匿地点只有在寺院中长期做住持的僧人才知道,寺院的住持在即将辞世之时,才会将这些秘密告诉下一代掌管寺院的僧人。就这样一代一代的将秘密永远保留在最虔诚的僧侣的心中。
  源成和尚是现在千佛洞高台寺最年长的僧人。在他来到寺院时,前任寺院的住持已经离开人世,他说他并不知道在传说中那些所谓的隐藏佛教宝藏的神秘地点。据源成和尚介绍在最后一次重建玉皇阁院墙的时候,挖出过东西。
  “你听说这里藏了千佛的秘密没有?或者老人给你说这里藏了宝贝的事情?”记者这样问他。
  源成和尚说:“没有听说过。我来的时候以前的住持已经圆寂了。”
  源成和尚并没有提供关于宝藏的任何信息,但是他证明,在重建寺庙的过程中,曾经在周围的地下挖出过东西。有人认为千佛洞中供奉着佛门重宝。但也有种观点认为千佛洞传说中的那些佛像并不存在,因为千佛寺在乾隆年间被发现重建以来就已经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了,当时发现的如果真的是佛门重宝的话,乾隆年间的大学士纪晓岚也曾经到过北庭千佛寺,在他的书中并没有对千佛寺有过过多的描述,作为一个博学的学者,纪晓岚如果看到过这些佛像,他没有理由不在他的书中对其有所阐述。然而到了2007年,一场暴雨过后,千佛洞附近的山体出现了滑坡,在滑坡处,人们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
  
   佛龛现世
  
  2007年6月,一场暴雨过后,千佛洞附近的山体出现了滑坡,人们在滑坡处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吉木萨尔县文物局的考古人员在这个小土包上,发现了这样三个一直掩埋在土堆下的佛龛。
  佛龛就是专门用来供奉佛像的特殊建筑,据专家分析,这样土胚建筑式样的佛龛,他的建筑年代非常古老,显然与现在千佛洞的各种建筑属于同一个时期。三个佛龛的面世,在专家看来似乎是将千佛洞的历史推向了更加古老的年代。
  吉木萨尔县文物局的考古人员张丁说:“佛龛的底部是红砖,带有明显的唐砖特点。”唐砖,这个词,字面上的意义,就应该是唐代的砖,而这样就可以根据佛龛的发现,定义千佛洞最早始建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唐代。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唐砖只是对砖的形制的一种特殊定义而已。这种形制的砖从唐代开始到宋代后期一直在使用,因此,仅仅凭借红砖还不能准确判断千佛洞的具体始建年代。这就给专家们带来了问题,它究竟是在哪个时期开始修建的呢?
  就在专家们苦苦追寻证据的同时,更让专家费解的现象出现了。
  在发掘佛龛中,发掘出一个发髻,这个发髻是明显的道教的发髻,一时间让专家感到迷惘。道教当中的发髻怎么会出现在供奉佛像的佛龛中呢?
  源成和尚从寺庙原来的住持那里,听过很多故事:在二十世纪初期兵慌马乱的年代,道教和佛教同时存在于千佛洞,千佛洞寺院一度是道士在这里主持香火,在道士住持寺院的时期,道士们供奉道教圣人是肯定的。道教的圣像出现在千佛洞寺院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但奇怪的是既然这个道教的发髻年代是在上个世纪初,那么,它怎么又会出现在比它更为久远的佛龛当中了呢?对于这样特殊的现象,张丁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这里有明显碳灰的痕迹,说明寺院被焚烧过。佛龛被毁坏先堆积下来,而后,道教的圣像被毁坏,然后残像就堆积在他的上部。
  佛龛唐砖的出现则将千佛洞的出现年代提前到了唐宋时期,这也正好和历史记载相吻合。也就是说,千佛洞在乾隆年间发现它以前就曾经遭受到多次的毁灭和重建,僧侣们为了保护佛像和典籍将千佛洞隐藏的推断就极有可能是成立的,这座传说中的佛门宝藏究竟会在哪里呢?
   原吉木萨尔文物局考古专家李功仁说:从千佛洞所在的位置上看,佛教信徒们修建寺院都会选择水草丰美,风光秀丽的风水宝地,千佛洞是理想之地。
  专家们在佛龛面世之后,也很想知道这里究竟是不是当年那个规模浩大的高台寺。他们也在周边苦苦寻找着可靠的证据和答案。
  在佛龛出现的位置等高线往北延伸的山坡上,发现了与佛龛中铺设的一模一样的唐砖。这说明佛龛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建筑,在这一区域中有一个大型的建筑群落的存在,而且是一个年代的建筑。而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很神秘的地洞。洞口中堆满了山上吹进这里的杂草,在土包一侧的山体上有很多建筑物的残块,难道这里就是当年僧侣们竭尽全力掩埋起来的那些佛像的神秘地点吗?杨镰认为在这些并不起眼的土堆之下很可能埋藏着千年的秘密。
  这三座佛龛的出土,使得专家们更加坚定了千佛洞中有佛教宝藏存在的信念。
  人们对于吉木萨尔千佛洞的种种传说还在继续流传,佛龛的发现,对于它在考古和学术研究上而言,似乎只是露出冰山一角而已。在不久以后,学者们对这里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后,一切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其他文献
乌鲁木齐市开始取缔三轮摩托车营运,新市区、沙依巴克区等地的黑“摩的”随之逐渐消失,但在乌鲁木齐火车西站片区,黑“摩的”市场却日渐升温。    据头屯河区交警部门介绍,目前在西站片区非法营运的“摩的”有100多辆。对当地居民来说,黑“摩的”价格便宜,且为出行提供了便利;但对管理部门来说,黑“摩的”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  乌鲁木齐火车西站三轮摩的就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最让管理部门头疼的是,黑“摩的”
期刊
穆亚赛·吾买尔:新疆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多次参加校内校外活动,毕业后供职于新疆电视台,先后任《走进新疆》、《青春有约》等栏目主持人,现任新疆卫视《农牧新天地》栏目主持人. 多次主持新疆电视台的晚会。其个人和主持过的节目多次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电视旅游奖”和“新疆广播电视新闻奖”。     前几天,看见台里来了很多的年轻人,后来得知这些都是今年即将大学毕业
期刊
《成长》原名《断奶》,是一部以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问题为中心、以家庭亲情励志为主线的电视剧,讲述了三个家庭在子女就业问题上经历的不同遭遇。正值大学生毕业前夕,《成长》让许多大学生及家长产生共鸣。    央视三套热播的电视剧《成长》,以“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为主题,从心灵成长的角度道出了一群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两代人所承受的心智考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在断奶中
期刊
拌面、抓饭、米粉、饺子……近两年来,餐饮价格全面上涨,与市民餐餐不离的饭菜相比,糕点只是大部分人的生活调剂品,但即使如此,糕点也在涨价行列。是合理调整,还是借机涨价?   据悉,因为原料上涨,在2007年,首府36家拌面馆聚集在一起,发出集体涨价声音,拟订每份拌面涨价一元。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餐饮企业集体串通涨价,这种行为将受到处罚。  当然,餐饮企业也会变通,若不集体涨价,那就悄悄涨价
期刊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考虑为那些地震灾区受害人员做些什么。   王华,31岁,一位北京的广告设计师,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灾区的人,他设计了一系列"救四川,就募捐"主题海报,并传到网上。   含有大熊猫、火锅和四川方言的八幅招贴海报显示无法抗拒的红色背景,大号的白色汉字和代表四川的标识。  "这些将会唤起人们对四川的感情和有关四川的记忆,使我们靠得更紧。"王说。  同时,500多名青年人通过QQ和搜狐网
期刊
救援的路有多长,新疆人的爱就有多深。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后,抗震救灾交通运输保障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许多灾区道路急需恢复和抢通,在新疆公路建设任务繁重、机械设备紧张的情况下,全力向四川灾区捐赠17台价值达1000多万元的大型筑路机械设备。     “大队长,是不是又有紧急运输救灾物资到灾区去的任务了?”接到机械化养护大队领导的电话,两位刚刚从四川地震灾区返回的略带倦容的驾驶员迅速赶到办公室。 
期刊
许多人以为阿克陶县是一个平原农业地区。其实,农区只占阿克陶很小的一部分。假如把阿克陶的版图比作一只手的话,农区只相当于一个大拇指,剩下的四个指头和手掌,则是帕米尔高原深处大片的高寒山区。     晴朗的日子里,站在阿图什的高处,远远望去,半空中横亘着一座巨大的高墙,完全阻挡住了你的视野,这座巨大的高墙就是昆仑山。与昆仑山西端相连的,就是雄伟的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的南部,是塔什库尔干县,它的
期刊
冰雕、雪雕交相辉映,欢乐的人群涌向维斯特,第五届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开幕式之夜,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2007年12月26日晚8点,乌鲁木齐第五届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主会场开幕式在维斯特欢乐城滑雪场举行。这一天的气象预报为零下12至零下20度。从25日开始,乌鲁木齐就开始下雪,似乎老天爷也在提前为2007年冰雪风情节造势助兴。    风雪之魅:维斯特欢乐城滑雪场    12月26日中午开始,乌
期刊
5月1日,中蒙边境的北塔山春风和煦,天高云淡。某部乌拉斯台边防连彩旗猎猎,在阵阵欢歌笑语中,该连与蒙古国北塔格边防站官兵举行了“庆五一、迎奥运”文体联欢活动。  “近年来,我们积极贯彻‘与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方针政策,与蒙古国北塔站积极开展生活互助、信息互通、防区共管的同守共建和谐边关活动,坚持每月两次例行会晤、每半年一次代表级会谈,加深了多方的友谊。”副团长刘玉军的一席话给我吃了定心丸。  11
期刊
我爬上,山巅,  仿佛站在天边,  放眼望去山野茫茫雪花翩跹。  我握紧手中杖,  我脚踏滑雪板,  俯冲而下风弛电掣在林海雪原。  我舞雪飞溅,  我歌风萧萧,  大回转,  小回旋,  我寻找地平线。  风啊更猛地吹吧,  雪花抽打着欢颜,  玩转冰雪节,  我们迎接奥运年!    白雪是怎样炼成白金的    投身新疆冬季冰雪游的企业家们呼吁,自治区的“一黑一白”发展战略应该再加上“一白”,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