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学生所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越来越重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也随之提高。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趣味性化学实验能够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到实验的探究中,与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概念之间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总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对于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 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93-01
引言:在初中化学标准的要求中,明确了通过学生的兴趣引导化学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新课程的理念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在目前的化学实验的教学中,由于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与实际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不能契合的情况,使得趣味化的教学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一、以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的设计阶段,需要对于其中的引入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将与此相应的化学实验进行反复的设计以及观察,将其中所具有的趣味点进行提取,作为课程的引入部分在课堂的过程中进行演示,充分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课程的整体性与实验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课程与引入实验具有之间联系的情况下,即课程能够将本节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表示的情况下,可以将实验的内容作为学生也需要操作的实验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要点进行领悟。此外,也存在着课程的内容与引入的趣味实验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的要求学生能够对于课程接下来的内容进行注意,不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果对于实验的内容抱有兴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课下进行。
在实验题目的选取以及进行的过程,笔者将实际的教学场景进行叙述。
例如:通过实验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化学与生活之间进行联系。实验的内容如下:将一块手帕浸到一个盛有酒精 (该酒精大约由酒精与水以 3∶1 的体积比左右混合而成) 的烧杯中,然后用坩埚钳取出手帕用火柴点燃,结果可以看到手帕上燃起了大火,直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第二个实验是常见的一个蓝瓶子实验:在一个圆底烧瓶中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溶于水中,加入数滴 0.1% 的亚甲基蓝 (不能多,否则变色较慢),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 Na溶液 (同样不能过多,否则可能会使溶液变成黄色,就不能成功地观察到蓝色和无色之间的转化),当振荡圆底烧瓶时,溶液会变成蓝色,而放置 2分钟左右会变成无色,再振荡又会变成蓝色,这样的循环无数次 (一般可以持续 1~2 天)。
二、趣味的扩大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研究
在化学的趣味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前文中已经提到,许多的实验内容与具体的课堂知识之间不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这一部分的趣味实验的展示,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的课堂的形式进行。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实验的过程中,即使与课本的内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于化学知识内容的感悟,以及增加实验操作的数量程度,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实验的思考以及操作能够充分的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一基础上,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设计方向需要与化学课程的实际学习内容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关系。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三点,其一,在实验的进行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的健康以及安全需要进行保证;其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全程的参与以及指导;其三,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的结果成功与否,教师都需要对于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鼓励。由于这一部分的学生,属于学生中化学基础较好,化学兴趣较为浓厚的群体,教师需要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注重这一部分学生的模范作用的发挥,使得学生群体对于化学的整体兴趣有所提升。
三、进行趣味实验内容与化学知识框架的穿插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需要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的化学学习方法,以及基础的化学知识,并在这二者之上进行知识框架即初步的知识系统的构建。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将不同的知识点混淆。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在化学知识的记忆过程中,需要通过化学语言的记忆以及化学语言进行表示,这一过程属于一种抽象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充分的吸引,并且能够将抽象的化学语言通过实验的方式,转化为具体的可视化的过程,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够在脑海中真实的呈现出来,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也会得到相应的加强。
化学趣味实验以知识框架的穿插,可以有效的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并且在整理的过程中,将不同的实验内容的过程以及概念进行对比,学生即能够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具有清醒的认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系统知识框架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两方面的益处。其一,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整理的习惯会随着框架整理的引导过程而形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各个科目的学习都具有实用性的指导意义。其次,在学生化学体系的构成后,对于今后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内容的学习也具有帮助。初中部分的化學知识相对的浅显以及内容较少,通过系统的构建,将不同时期的知识进行穿插,能够巩固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在化学趣味实验课程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他们学习化学知识提供持久的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趣味化学实验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化学实验的科学设计,确保其能够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将化学知识的魅力展现。
参考文献
[1] 王英.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17(4).
[2] 邵长杰.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6):129-129.
[3] 李琳.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1).
关键词: 趣味化学实验;初中化学;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093-01
引言:在初中化学标准的要求中,明确了通过学生的兴趣引导化学实验,使得学生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新课程的理念中,对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在目前的化学实验的教学中,由于趣味性的化学实验与实际课程内容之间存在不能契合的情况,使得趣味化的教学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一、以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的设计阶段,需要对于其中的引入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将与此相应的化学实验进行反复的设计以及观察,将其中所具有的趣味点进行提取,作为课程的引入部分在课堂的过程中进行演示,充分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课程的整体性与实验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课程与引入实验具有之间联系的情况下,即课程能够将本节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表示的情况下,可以将实验的内容作为学生也需要操作的实验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要点进行领悟。此外,也存在着课程的内容与引入的趣味实验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仅仅的要求学生能够对于课程接下来的内容进行注意,不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如果对于实验的内容抱有兴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课下进行。
在实验题目的选取以及进行的过程,笔者将实际的教学场景进行叙述。
例如:通过实验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化学与生活之间进行联系。实验的内容如下:将一块手帕浸到一个盛有酒精 (该酒精大约由酒精与水以 3∶1 的体积比左右混合而成) 的烧杯中,然后用坩埚钳取出手帕用火柴点燃,结果可以看到手帕上燃起了大火,直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第二个实验是常见的一个蓝瓶子实验:在一个圆底烧瓶中取一定量的葡萄糖溶于水中,加入数滴 0.1% 的亚甲基蓝 (不能多,否则变色较慢),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 Na溶液 (同样不能过多,否则可能会使溶液变成黄色,就不能成功地观察到蓝色和无色之间的转化),当振荡圆底烧瓶时,溶液会变成蓝色,而放置 2分钟左右会变成无色,再振荡又会变成蓝色,这样的循环无数次 (一般可以持续 1~2 天)。
二、趣味的扩大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设计研究
在化学的趣味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前文中已经提到,许多的实验内容与具体的课堂知识之间不存在着直接的联系,这一部分的趣味实验的展示,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的课堂的形式进行。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实验的过程中,即使与课本的内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对于化学知识内容的感悟,以及增加实验操作的数量程度,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实验的思考以及操作能够充分的进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一基础上,进行化学实验的设计,实验的设计方向需要与化学课程的实际学习内容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关系。
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三点,其一,在实验的进行以及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的健康以及安全需要进行保证;其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全程的参与以及指导;其三,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的结果成功与否,教师都需要对于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鼓励。由于这一部分的学生,属于学生中化学基础较好,化学兴趣较为浓厚的群体,教师需要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注重这一部分学生的模范作用的发挥,使得学生群体对于化学的整体兴趣有所提升。
三、进行趣味实验内容与化学知识框架的穿插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需要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的化学学习方法,以及基础的化学知识,并在这二者之上进行知识框架即初步的知识系统的构建。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将不同的知识点混淆。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极为不利,在化学知识的记忆过程中,需要通过化学语言的记忆以及化学语言进行表示,这一过程属于一种抽象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充分的吸引,并且能够将抽象的化学语言通过实验的方式,转化为具体的可视化的过程,学生对于化学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够在脑海中真实的呈现出来,对于化学知识的记忆也会得到相应的加强。
化学趣味实验以知识框架的穿插,可以有效的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并且在整理的过程中,将不同的实验内容的过程以及概念进行对比,学生即能够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习的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具有清醒的认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系统知识框架的构建,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两方面的益处。其一,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整理的习惯会随着框架整理的引导过程而形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各个科目的学习都具有实用性的指导意义。其次,在学生化学体系的构成后,对于今后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内容的学习也具有帮助。初中部分的化學知识相对的浅显以及内容较少,通过系统的构建,将不同时期的知识进行穿插,能够巩固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在化学趣味实验课程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为他们学习化学知识提供持久的动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趣味化学实验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做好对化学实验的科学设计,确保其能够在符合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将化学知识的魅力展现。
参考文献
[1] 王英.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 2017(4).
[2] 邵长杰.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6):129-129.
[3] 李琳. 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