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是大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脏”,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从根本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授课质量。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一书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相关论述,文章联系我国大学课程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讨论并得到一些思考。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的选择 课程的结构 课程的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观
约翰 ·S·布鲁贝克(J·S·Brubacher)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观,是从认识论与政治论这两个方面为理论基础展开论述的,认识论哲学趋向于对纯粹知识的追求而要摆脱其所带来的价值影响;政治论哲学趋向于通过对知识的追求以解决国家的现实问题来体现知识的价值。关于其对课程设置的论述,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课程的选择
在布鲁贝克看来学生对课程的适切性的呼声之强已使得课程的选择逐渐变得特别重要,①这里的“适切性”笔者认为是既适合学生自身学习又符合社会需要的一种稳定的科目选择标准。课程的选择需要这个标准来规范课程的内容。
认识论哲学认为这个标准不能单由学生来决定,学生认为课程的合理性体现在为他们所要承担的义务和现时的参与服务。这一错误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大学的主要精力不能放在现时的事件上,因为大学并不是暂时存在的;其次,重视“现时”的适切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②
政治论哲学认为在这一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与高等教育目标相一致,③即课程的选择标准最重要的应该考虑高等教育的目标,目标反映了国家的利益要求和课程的价值作用,但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目标因国家利益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它必须是与时俱进的。
由此可知课程在进行选择时,学生不应该是课程“适切性”的唯一对象,而要考虑教师、学生和教学目标的综合因素。
1.2 课程的结构
布鲁贝克认识论哲学认为,人们曾一度将理论性学科作为适合大学讲授与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因此学院和大学常常要么忽视实际学科,把它们当作理论性学科来对待,要么只对它们的理论成分加以考虑。④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倾向,理论科目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不能替代实用科目的作用。
政治论哲学认为杜威(Dewey)的假设值得一试,他认为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学生和教师应该从高深学术中选择那些对克服眼前种种困难有用的材料来学。⑤于是实用科目便得到相应重视,但实践证明,只关注问题的解决就会使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那么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变得比较浅显。
因此,考虑到知识本身与问题解决两方面,课程的结构就应该将理论科目与实用科目携手并进。
1.3 课程的组织
从布鲁贝克认识论角度看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的方法是严密符合逻辑的,与高等教育的认识原理相一致。每一步它都为概念的探究所支配。⑥强调概念的学习,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受和消化知识。通过在对多门学科的概念进行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知识的选择性迁移。
从政治论角度看各门学科通过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而互相联系。⑦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多角度思维来考虑并寻求解决办法,那么这一问题便将不同的学科联系在了一起,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所以,布鲁贝克提倡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课程的组织不失为最佳策略。
2 我國课程设置的实然状态
2.1 学生选择的呼声高涨
近些年,关于课程的选择问题,许多研究者一致认为,学生的选择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从学生作为消费者和受教育个体的两种角色来看,应该且必须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但过分看重学生的选择权,那么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视:学生为了凑学分,容易过关,就在杂乱众多的科目中选最容易的课程,破坏了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科学性,学生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⑧此外,在我国,学生选课时考虑的因素很少,他们对如何容易获得学分、 上课时间是否合适考虑比较多, 对于课程的作用、 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业绩等考虑较少。⑨这样会造成学生本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遭到限制,进而影响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2.2 实用科目的热于理论科目
从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开始,我们就能明显看到理科班的数量远比文科班多;从我国的志愿填报指南上纵观我国的各大院校,理工类院校数量远远大于文科类院校。可见实用性科目的认可度已经远超于理论性科目。随着“科技理性”、“工具理性”的张扬,中国大学课程科学与人文对峙,功利化课程漠视人的内在需要 ,已经陷大学教育于危险之境。⑩如今学科专业的设置不断依国家政治任务的变化而整改,促使大学教育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尤其在近些年过分偏重实用性强的学科,忽视了人文类学科的价值,导致实用性强的课程功利化程度日益高升,而人文类学科则遭到一定程度的冷落。
2.3 跨学科实践不理想
2005年教育部科技委的一份专家建议指出,目前依托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大多数学科融合不够多、研究领域不够宽、规模不够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大学里这些研究机构几乎都是按院系或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使硬件资源镶嵌在院系或科研机构里,其共享与融合很难得到组织支撑。 目前我国的大学课程是按照“知识三层楼”(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进行组织的,过分侧重某一学科的独立性而未充分考虑到学科间的融合性,因此,跨学科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较好的施展,致使学者的学科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共享资源的欠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3 我国课程设置的应然选择
3.1 课程选择需多方参与
布鲁贝克提到,课程的选择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及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依附于学科专家、学生和教师。因此,课程选择首先要考虑学科专家对课程目标的建议,他们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发掘来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如此来满足学生学习处在发展前沿上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 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适应性。学生是课程活动的消受者,课程的价值最终是通过学生是否接收到知识与掌握到技能来体现。然而适应需要时间,随着教学的进行和学生对该门课的逐步了解,作为知识的接收者的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否则未从心底接受的课程,最后只能悲哀地沦为学生考试的工具。
再次应考虑到当代的社会背景。这对一些课程来讲十分重要。那么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就有了一定的能力、责任和义务。他们可根据自身的授课经历及当时的社会现状认真备课,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样既体现了教师能够参与课程选择的权利,也达到了书本知识与当代现实有效结合的目的,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3.2 课程结构应人文、科学合理配置
关于课程结构的设置,布鲁贝克认为理论性科目与实用性科目当携手并进。当今我国,“全人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它包括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科学侧重于教授学生处理事情的技能和方法,人文则侧重于教授学生面对事情所需坚持的道德情感。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大量开设选修课以平衡科学与人文的对峙局面。面对实用性课程可追加开设人文类公共课程,提高他们对生命品质的认识,而不沉溺于功利化课程的漩涡;对人文类课程可追加開设实用性选修课程,以帮助其在实践方面的适应能力。课程的编排也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到本土化的问题。如此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志趣,也是课程应当反映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水平这一课程本质的必然要求。
3.3 加大跨学科组织力度
布鲁贝克从概念和问题解决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学科的课程组织方式。笔者也认为,对于初学者自然应从概念的学习入手,通过对多门课程的原理等方面的了解来完成一些基本知识的储备。随着对多门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进一步掌握,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接着针对现实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最后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符合了学习规律。那么面对我国跨学科实践中的学科融合问题,首先需要得到课程组织者的高度重视,将跨学科理念深入到他们的组织意识当中;其次,学校应该在已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课程的门类,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再次,可引进一批相对应的优秀教师,让学生得到多种思想的熏陶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锻炼。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徐辉,张民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2:103,104,107,108,111,112.
⑧ 余芳.高校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内涵与内容初探[J].高教探索,2009(3):21.
⑨ 赵雄辉.论大学生的选择权[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1.
⑩ 欧阳文.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野的大学课程变革[J].江苏高教,2007(3):82.
胡志刚,徐晖,谭跃进,赵炜,李喜先.跨学科的辨证视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1.
赵枫.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83.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的选择 课程的结构 课程的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观
约翰 ·S·布鲁贝克(J·S·Brubacher)的高等教育课程设置观,是从认识论与政治论这两个方面为理论基础展开论述的,认识论哲学趋向于对纯粹知识的追求而要摆脱其所带来的价值影响;政治论哲学趋向于通过对知识的追求以解决国家的现实问题来体现知识的价值。关于其对课程设置的论述,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
1.1 课程的选择
在布鲁贝克看来学生对课程的适切性的呼声之强已使得课程的选择逐渐变得特别重要,①这里的“适切性”笔者认为是既适合学生自身学习又符合社会需要的一种稳定的科目选择标准。课程的选择需要这个标准来规范课程的内容。
认识论哲学认为这个标准不能单由学生来决定,学生认为课程的合理性体现在为他们所要承担的义务和现时的参与服务。这一错误可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大学的主要精力不能放在现时的事件上,因为大学并不是暂时存在的;其次,重视“现时”的适切性往往趋向于学生所希望的东西而不是有价值的东西。②
政治论哲学认为在这一方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要与高等教育目标相一致,③即课程的选择标准最重要的应该考虑高等教育的目标,目标反映了国家的利益要求和课程的价值作用,但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目标因国家利益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它必须是与时俱进的。
由此可知课程在进行选择时,学生不应该是课程“适切性”的唯一对象,而要考虑教师、学生和教学目标的综合因素。
1.2 课程的结构
布鲁贝克认识论哲学认为,人们曾一度将理论性学科作为适合大学讲授与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因此学院和大学常常要么忽视实际学科,把它们当作理论性学科来对待,要么只对它们的理论成分加以考虑。④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倾向,理论科目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不能替代实用科目的作用。
政治论哲学认为杜威(Dewey)的假设值得一试,他认为面对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学生和教师应该从高深学术中选择那些对克服眼前种种困难有用的材料来学。⑤于是实用科目便得到相应重视,但实践证明,只关注问题的解决就会使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那么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也变得比较浅显。
因此,考虑到知识本身与问题解决两方面,课程的结构就应该将理论科目与实用科目携手并进。
1.3 课程的组织
从布鲁贝克认识论角度看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各门学科的方法是严密符合逻辑的,与高等教育的认识原理相一致。每一步它都为概念的探究所支配。⑥强调概念的学习,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接受和消化知识。通过在对多门学科的概念进行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到知识的选择性迁移。
从政治论角度看各门学科通过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而互相联系。⑦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多角度思维来考虑并寻求解决办法,那么这一问题便将不同的学科联系在了一起,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所以,布鲁贝克提倡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课程的组织不失为最佳策略。
2 我國课程设置的实然状态
2.1 学生选择的呼声高涨
近些年,关于课程的选择问题,许多研究者一致认为,学生的选择权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从学生作为消费者和受教育个体的两种角色来看,应该且必须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但过分看重学生的选择权,那么存在的弊端不容忽视:学生为了凑学分,容易过关,就在杂乱众多的科目中选最容易的课程,破坏了教学计划的完整性、科学性,学生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⑧此外,在我国,学生选课时考虑的因素很少,他们对如何容易获得学分、 上课时间是否合适考虑比较多, 对于课程的作用、 授课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师的教学业绩等考虑较少。⑨这样会造成学生本应该学习的课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遭到限制,进而影响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2.2 实用科目的热于理论科目
从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开始,我们就能明显看到理科班的数量远比文科班多;从我国的志愿填报指南上纵观我国的各大院校,理工类院校数量远远大于文科类院校。可见实用性科目的认可度已经远超于理论性科目。随着“科技理性”、“工具理性”的张扬,中国大学课程科学与人文对峙,功利化课程漠视人的内在需要 ,已经陷大学教育于危险之境。⑩如今学科专业的设置不断依国家政治任务的变化而整改,促使大学教育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尤其在近些年过分偏重实用性强的学科,忽视了人文类学科的价值,导致实用性强的课程功利化程度日益高升,而人文类学科则遭到一定程度的冷落。
2.3 跨学科实践不理想
2005年教育部科技委的一份专家建议指出,目前依托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大多数学科融合不够多、研究领域不够宽、规模不够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大学里这些研究机构几乎都是按院系或独立的科研机构进行管理,使硬件资源镶嵌在院系或科研机构里,其共享与融合很难得到组织支撑。 目前我国的大学课程是按照“知识三层楼”(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进行组织的,过分侧重某一学科的独立性而未充分考虑到学科间的融合性,因此,跨学科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较好的施展,致使学者的学科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共享资源的欠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3 我国课程设置的应然选择
3.1 课程选择需多方参与
布鲁贝克提到,课程的选择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及高等教育目标的指引。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来源依附于学科专家、学生和教师。因此,课程选择首先要考虑学科专家对课程目标的建议,他们侧重于对知识本身的发掘来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如此来满足学生学习处在发展前沿上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 其次要考虑学生的适应性。学生是课程活动的消受者,课程的价值最终是通过学生是否接收到知识与掌握到技能来体现。然而适应需要时间,随着教学的进行和学生对该门课的逐步了解,作为知识的接收者的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否则未从心底接受的课程,最后只能悲哀地沦为学生考试的工具。
再次应考虑到当代的社会背景。这对一些课程来讲十分重要。那么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就有了一定的能力、责任和义务。他们可根据自身的授课经历及当时的社会现状认真备课,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这样既体现了教师能够参与课程选择的权利,也达到了书本知识与当代现实有效结合的目的,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3.2 课程结构应人文、科学合理配置
关于课程结构的设置,布鲁贝克认为理论性科目与实用性科目当携手并进。当今我国,“全人教育”已经深入人心,它包括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科学侧重于教授学生处理事情的技能和方法,人文则侧重于教授学生面对事情所需坚持的道德情感。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大量开设选修课以平衡科学与人文的对峙局面。面对实用性课程可追加开设人文类公共课程,提高他们对生命品质的认识,而不沉溺于功利化课程的漩涡;对人文类课程可追加開设实用性选修课程,以帮助其在实践方面的适应能力。课程的编排也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到本土化的问题。如此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志趣,也是课程应当反映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水平这一课程本质的必然要求。
3.3 加大跨学科组织力度
布鲁贝克从概念和问题解决两个角度分析了跨学科的课程组织方式。笔者也认为,对于初学者自然应从概念的学习入手,通过对多门课程的原理等方面的了解来完成一些基本知识的储备。随着对多门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进一步掌握,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接着针对现实中的某一问题进行多方位思考,最后在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符合了学习规律。那么面对我国跨学科实践中的学科融合问题,首先需要得到课程组织者的高度重视,将跨学科理念深入到他们的组织意识当中;其次,学校应该在已开设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相关课程的门类,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再次,可引进一批相对应的优秀教师,让学生得到多种思想的熏陶和多角度思维方式的锻炼。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徐辉,张民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2:103,104,107,108,111,112.
⑧ 余芳.高校学生教育选择权的内涵与内容初探[J].高教探索,2009(3):21.
⑨ 赵雄辉.论大学生的选择权[J].辽宁教育研究,2007(1):11.
⑩ 欧阳文.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视野的大学课程变革[J].江苏高教,2007(3):82.
胡志刚,徐晖,谭跃进,赵炜,李喜先.跨学科的辨证视野[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21.
赵枫.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