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意义及存在问题,论述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的做法,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感知能力、组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实施读写结合教学、营造开放性的语文学习氛围等策略,以有效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B-0127-02
语文思维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知识思考的思维基础,也是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和写作认识世界和进行文字感知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探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语文思维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方面的教学,单纯性的语文思维教学活动不被教师和学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
要想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必须从语文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教学内容出发,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应试水平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语言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基础。要想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感知能力主要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具体教学情境的共情能力,这种能力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如在进行《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先安排学生进行课文默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尤其要引导学生重视文章里不同章节中不同感情色彩的内容所表达的感情;在完成系列知识讲解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分段落进行朗读,学生通过自身朗读和倾听他人朗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从而更深层次地感知语文的魅力。
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则是由语文来源于生活体现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习语文,才能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红楼梦》描写精细、详尽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字中雕梁画栋的描述,在脑海中建立贾府院落的初步意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现有的《红楼梦》的纪录片或者影视情节,和学生一同观赏,引导学生观察影视中所描述的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是否与课本内容相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目的。
二、组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语文思维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只是文字的教学,它与多样化实践教学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性质的学科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的可开发性还是比较强的,而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也与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就一定要善于抓住高中语文教材中与实践内容有关的知识,在教学安排中设计一些讨论会、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如在进行高中人教版必修三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必修三中文言文比较丰富的特点设计实践活动,组织一些文言文品鉴讨论活动、文言文朗诵活动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蜀道难》和《琵琶行》两篇文言文进行朗诵,分析它们思想内容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处理好在朗诵不同文章时的感情表达,使学生在文言文朗诵和品鉴活动中有效培养语文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就议论性质的文言文开展一些辩论活动,如《师说》一课中包含丰富的哲学道理,值得高中生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活动。
三、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教学策略
高中生在过去的学习和成长生涯中大都已经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鲜明特点。传统的笼统地针对班级所有人的语文思维培养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则为现阶段教师在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方向。教师一定要注重现阶段语文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此外,个性化教学模式也是语文教学改革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里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式的红楼梦背景学习,然后利用网络电视引领学生赏析一些有关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要求学生结合角色本人的性格特点,对整体的人物活动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巧用师生互动交流模式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应试教育考核的重点,更是锻炼学生语文思维的十分有效的途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指的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文本基础,写作可以为阅读提供经验,这两者的教学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如在進行《劝学》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初步安排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就自己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进行写作创作。又如教师在进行《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就自己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导读,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感基调,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在学生阅读完荷塘月色的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就文章描写的具体环境特点和描写技巧进行讨论,使得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
五、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创设思维培养的教学情境
语文思维培养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在目的性较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氛围,对语文思维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注重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在班级黑板报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正在学习的文章中的名词名句,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安排会画画的学生描述一些教学内容中有趣的画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参与度。如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苏轼的性格和创作特点以及这首词本身所存在的宏大的感情基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苏轼词作阅读和朗读活动,使学生对苏轼的写作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也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重点,语文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培养策略不够科学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高中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 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
[2]李 茜.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课外语文,2014(01).
[3]黄 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责编 罗汝君)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4B-0127-02
语文思维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和知识思考的思维基础,也是学生通过语文阅读和写作认识世界和进行文字感知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探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语文思维的培养是语文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方面的教学,单纯性的语文思维教学活动不被教师和学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舍本逐末的问题。
要想有效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必须从语文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教学内容出发,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应试水平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
语言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是学生语文思维培养的基础。要想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语言感知能力主要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对具体教学情境的共情能力,这种能力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如在进行《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要先安排学生进行课文默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尤其要引导学生重视文章里不同章节中不同感情色彩的内容所表达的感情;在完成系列知识讲解后,教师再安排学生分段落进行朗读,学生通过自身朗读和倾听他人朗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从而更深层次地感知语文的魅力。
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则是由语文来源于生活体现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习语文,才能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红楼梦》描写精细、详尽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字中雕梁画栋的描述,在脑海中建立贾府院落的初步意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利用现有的《红楼梦》的纪录片或者影视情节,和学生一同观赏,引导学生观察影视中所描述的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是否与课本内容相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目的。
二、组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语文思维
高中语文的教学不只是文字的教学,它与多样化实践教学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性质的学科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的可开发性还是比较强的,而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也与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就一定要善于抓住高中语文教材中与实践内容有关的知识,在教学安排中设计一些讨论会、辩论赛等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如在进行高中人教版必修三内容的教学时,就可以根据必修三中文言文比较丰富的特点设计实践活动,组织一些文言文品鉴讨论活动、文言文朗诵活动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蜀道难》和《琵琶行》两篇文言文进行朗诵,分析它们思想内容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处理好在朗诵不同文章时的感情表达,使学生在文言文朗诵和品鉴活动中有效培养语文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就议论性质的文言文开展一些辩论活动,如《师说》一课中包含丰富的哲学道理,值得高中生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思考活动。
三、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注重个性化教学策略
高中生在过去的学习和成长生涯中大都已经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鲜明特点。传统的笼统地针对班级所有人的语文思维培养方式显然无法适应新时代语文教学的需要,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则为现阶段教师在语文思维培养策略方面的探索提供了方向。教师一定要注重现阶段语文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有意识地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此外,个性化教学模式也是语文教学改革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如在进行《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班级里学生的文学常识积累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式的红楼梦背景学习,然后利用网络电视引领学生赏析一些有关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要求学生结合角色本人的性格特点,对整体的人物活动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实施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巧用师生互动交流模式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高中应试教育考核的重点,更是锻炼学生语文思维的十分有效的途径。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指的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文本基础,写作可以为阅读提供经验,这两者的教学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读写结合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阅读过程和写作过程巧妙地衔接在一起。如在進行《劝学》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初步安排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之后,要求学生就自己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进行写作创作。又如教师在进行《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就自己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对学生进行导读,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情感基调,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在学生阅读完荷塘月色的内容之后,再引导学生就文章描写的具体环境特点和描写技巧进行讨论,使得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语文思维。
五、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创设思维培养的教学情境
语文思维培养在短期内很难见到效果。在目的性较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语文学习氛围,对语文思维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首先要注重班级文化氛围的建设,在班级黑板报设计中可以加入一些学生正在学习的文章中的名词名句,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还可以安排会画画的学生描述一些教学内容中有趣的画面,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参与度。如在进行《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的教学时,考虑到苏轼的性格和创作特点以及这首词本身所存在的宏大的感情基调,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苏轼词作阅读和朗读活动,使学生对苏轼的写作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也有益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语文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重点,语文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培养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培养策略不够科学等方面的问题,限制了高中生的学习进步和成长。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赵 涛.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6).
[2]李 茜.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J].课外语文,2014(01).
[3]黄 荣.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