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个组织或者部门已经很难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合作完成。如何促使各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其思想的高度也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进步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简述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学习与生活,更是对整个社会甚至国家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元素在遵循一定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及其内在运行过程和方式。而“协同育人”的理念从20世纪欧洲兴起,其最初目的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这一说法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如今,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开放性市场经济体制下,两个及以上不同的资源或者个体,针对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在系统内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共赢等原则,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互动过程或者一些社会活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这种机制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力论的综合运用。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合力理论,熟悉合力理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发展和深化这种机制的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构成部分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了有机的系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用看待全局的目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避免各环节的分崩离析。二是现实意义,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和社会接壤的阶段,在与外界多元化因素的接触中,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部门之间要精诚合作、相互协调与配合,合理运用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可行性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相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当中,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大学生的专业背景,适当地引用专业知识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另外,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先对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予以探究,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而也会对专业知识进行升华。其次,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锤炼。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例如阅读更多的专业资料,并从中获取专业知识所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还可以进行专业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共同研究,在知识的互通中找到教学中最好的平衡点;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进行探讨,从而将资源共享,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进行融合。最后,在校园生活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藏资源。高校资料中记载的本校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对这些事件与人物的梳理中,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先贤的思想高度,从而对自身产生影响,促进自身发展,增强大学生建设校园的使命感。
总之,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注重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与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体系之中,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韩雪青,高静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其思想的高度也影响着国家的兴衰,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一个国家的强盛进步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简述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个人学习与生活,更是对整个社会甚至国家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元素在遵循一定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从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及其内在运行过程和方式。而“协同育人”的理念从20世纪欧洲兴起,其最初目的是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这一说法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如今,研究者将其定义为:开放性市场经济体制下,两个及以上不同的资源或者个体,针对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在系统内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分担、利益共赢等原则,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互动过程或者一些社会活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这种机制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力论的综合运用。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合力理论,熟悉合力理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发展和深化这种机制的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构成部分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了有机的系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用看待全局的目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避免各环节的分崩离析。二是现实意义,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和社会接壤的阶段,在与外界多元化因素的接触中,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部门之间要精诚合作、相互协调与配合,合理运用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可行性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质。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相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学科当中,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大学生的专业背景,适当地引用专业知识论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另外,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先对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予以探究,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学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而也会对专业知识进行升华。其次,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锤炼。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是指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例如阅读更多的专业资料,并从中获取专业知识所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还可以进行专业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共同研究,在知识的互通中找到教学中最好的平衡点;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进行探讨,从而将资源共享,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进行融合。最后,在校园生活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藏资源。高校资料中记载的本校历史事件与人物事迹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对这些事件与人物的梳理中,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并且可以从中学习到先贤的思想高度,从而对自身产生影响,促进自身发展,增强大学生建设校园的使命感。
总之,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仅要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注重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与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还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个体系之中,使大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韩雪青,高静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协同育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