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社团暴露的问题不断增多,高校亟待创新大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就是一种很不错的管理模式。本文从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出发,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理清大学生社团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大学生社团党建模式的必要性,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把好政治关,把好方向舵,为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提供健康的思想组织保证。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社团党建 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社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继续采用旧的管理模式,大学生社团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社团党建模式创新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还具有重要作用。
1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社团数量与日俱增,成为高校校园里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社团的状况堪忧。”[1]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大学生社团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规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据上海市共青团《上海市大学生社团联盟发展报告》显示,在上海六十多所高校中,上海高校大学生社团已经超过3000个,其中21.9万余名大学生活跃在社团中,约占上海市普通高校学生总数的31%。80%以上的沪上在校大学生曾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7个。[2]但高校社团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在学习和发展状况上参差不齐。有的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导教师的权、责、利,加之社团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比较强,这样的社团不断发展壮大。而有的高校对社团发展不够重视,指导老师不能有效进行指导,社团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能力弱,容易使社团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1.2 种类多样化,活动质量和内容有待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社团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趋向多元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由早期的娱乐健身型逐渐向理论学习型、专业研究型、实践参与型和管理服务型等多样化的学生社团转变。尽管社团的种类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活动质量和内容都有待提高。从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内容看,目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体育竞技型、文化艺术型、语言文字型、专业技能型、思想政治型和实践锻炼型。这些类型的社团对发展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社团之间的经验交流比较少,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管理逐渐规范,支撑条件不足持续发展不够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大学生社团队伍不断壮大,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逐渐规范。各高校在管理大学生社团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加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突出服务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及加大投入、激发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活力、加强学生社团的内涵式建设等。但支撑高校社团发展的条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社团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引导社团发展的组织机制不够健全,考核、奖励和评价制度缺损,一些部门领导在工作中重视不够。社团发展创新不够,很多学生社团都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资金、设备技术条件跟不上,学校团委每年的行政经费划拨给社团,分配到每个社团身上可谓是“杯水车薪”,社团基本上都是靠收取会员费来运转,用会员的钱来办活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数社团还是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各种设备条件跟不上,这些都严重束缚了社团前进的脚步。
2 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保障,党建工作进社团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进社团可以使社团党组织每年都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党的组织,为党的发展输送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从而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增添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2.2 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
加强高校社团的党建工作,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无疑会为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足进步提供新鲜血液。随着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党员教育模式,大学生向往加入党组织热情日益高涨,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党员同志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这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2.3 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社团的政治领导,是社团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党建工作,可以有效加强对社团内部党员的管理和监督,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团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团内开展政治思想的学习,营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气,能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社会意识和政治认识,从而为学生社团健康的发展、有序的建设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3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社团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人力资源不断丰富,社团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但由于社团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党组织在社团中的定位比较困难
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社团的社员来自各个二级学院和专业,使得党组织建在哪里,在哪里参加组织生活成为很大难题。党组织在社团中的职能定位也很模糊,若把党组织交由社团管理,党建工作的作用势必难以发挥,如果统一交由上级党组织管理,又很难兼顾到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特点的学生。 3.2 社团活动和党建工作开展起来都比较困难
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经常出现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情况。使得社团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数、活动的形式对于社团来说往往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也不便于社团党组织定期开展支部活动。由于社团成员是来自不同的学院的学生,彼此不是非常熟悉和了解,这给发展新党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社团管理比较松散,社团成员的集体感不强,缺席和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社团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好带头模范作用,社团党组织基本上流于形式。这些都给社团活动和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
4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
4.1 组织形式:构建大学生社团党支部,扩大支部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影响力。
构建大学生社团党支部,扩大支部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影响力是一项紧迫、艰巨但意义重大的工作,它的时间跨度长,牵涉面广,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入手:加强社团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定位好党组织在社团中的重要地位;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影响力,在传统党建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兴趣爱好把党建工作融入其中。
4.2 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在社团中学生能够更快、更及时的接受到社会的讯息,与社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的兴趣不断增加,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点,富有时代气息而产生共鸣,更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
4.3 方案:把党建结合大学生社团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党性修养和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社团党组织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热点,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多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我们的广大学生党员以社团的形式了解社会,了解过去,不断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加深爱国热情,增强党性修养,引领好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宋光海.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剖析及应对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12(6):19.
[2]新华网:《上海:高校社团逾3000个大学生社团联盟成立》,2012年9月29日.
[3]黄永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的探索[J].当代年青年研究,2009(3).
[4]郑礼平.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9).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社团党建 模式创新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大学生社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继续采用旧的管理模式,大学生社团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社团党建模式创新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还具有重要作用。
1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社团数量与日俱增,成为高校校园里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大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出现了瓶颈,社团的状况堪忧。”[1]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大学生社团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状况参差不齐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的规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据上海市共青团《上海市大学生社团联盟发展报告》显示,在上海六十多所高校中,上海高校大学生社团已经超过3000个,其中21.9万余名大学生活跃在社团中,约占上海市普通高校学生总数的31%。80%以上的沪上在校大学生曾参加过校内社团、跨校社团或网络社团,平均每人参加社团数为1.7个。[2]但高校社团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在学习和发展状况上参差不齐。有的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导教师的权、责、利,加之社团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比较强,这样的社团不断发展壮大。而有的高校对社团发展不够重视,指导老师不能有效进行指导,社团自身的学习和发展能力弱,容易使社团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1.2 种类多样化,活动质量和内容有待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社团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发展趋向多元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由早期的娱乐健身型逐渐向理论学习型、专业研究型、实践参与型和管理服务型等多样化的学生社团转变。尽管社团的种类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活动质量和内容都有待提高。从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内容看,目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体育竞技型、文化艺术型、语言文字型、专业技能型、思想政治型和实践锻炼型。这些类型的社团对发展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社团之间的经验交流比较少,缺乏有效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管理逐渐规范,支撑条件不足持续发展不够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校大学生社团队伍不断壮大,对大学生社团的管理逐渐规范。各高校在管理大学生社团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加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突出服务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及加大投入、激发大学生社团的发展活力、加强学生社团的内涵式建设等。但支撑高校社团发展的条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社团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引导社团发展的组织机制不够健全,考核、奖励和评价制度缺损,一些部门领导在工作中重视不够。社团发展创新不够,很多学生社团都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资金、设备技术条件跟不上,学校团委每年的行政经费划拨给社团,分配到每个社团身上可谓是“杯水车薪”,社团基本上都是靠收取会员费来运转,用会员的钱来办活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数社团还是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各种设备条件跟不上,这些都严重束缚了社团前进的脚步。
2 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保障,党建工作进社团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进社团可以使社团党组织每年都吸收优秀的大学生加入到党的组织,为党的发展输送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从而健全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增添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2.2 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力保障
加强高校社团的党建工作,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青年人才,无疑会为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长足进步提供新鲜血液。随着高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党员教育模式,大学生向往加入党组织热情日益高涨,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可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党员同志发挥带头模范作用,这是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2.3 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党建工作进大学生社团,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对社团的政治领导,是社团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大力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党建工作,可以有效加强对社团内部党员的管理和监督,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团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社团内开展政治思想的学习,营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风气,能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社会意识和政治认识,从而为学生社团健康的发展、有序的建设打下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3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社团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人力资源不断丰富,社团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但由于社团自身的特殊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党组织在社团中的定位比较困难
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社团的社员来自各个二级学院和专业,使得党组织建在哪里,在哪里参加组织生活成为很大难题。党组织在社团中的职能定位也很模糊,若把党组织交由社团管理,党建工作的作用势必难以发挥,如果统一交由上级党组织管理,又很难兼顾到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特点的学生。 3.2 社团活动和党建工作开展起来都比较困难
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经常出现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情况。使得社团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数、活动的形式对于社团来说往往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也不便于社团党组织定期开展支部活动。由于社团成员是来自不同的学院的学生,彼此不是非常熟悉和了解,这给发展新党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由于社团管理比较松散,社团成员的集体感不强,缺席和早退现象时有发生,社团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好带头模范作用,社团党组织基本上流于形式。这些都给社团活动和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
4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模式的探索
4.1 组织形式:构建大学生社团党支部,扩大支部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影响力。
构建大学生社团党支部,扩大支部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影响力是一项紧迫、艰巨但意义重大的工作,它的时间跨度长,牵涉面广,需要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入手:加强社团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定位好党组织在社团中的重要地位;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影响力,在传统党建活动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兴趣爱好把党建工作融入其中。
4.2 主题: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学生党员的使命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在社团中学生能够更快、更及时的接受到社会的讯息,与社会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的兴趣不断增加,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点,富有时代气息而产生共鸣,更有利于党建工作的开展。
4.3 方案:把党建结合大学生社团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党性修养和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社团党组织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热点,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多开展一些学生喜爱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我们的广大学生党员以社团的形式了解社会,了解过去,不断加强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加深爱国热情,增强党性修养,引领好大学生理想信念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宋光海.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现状剖析及应对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12(6):19.
[2]新华网:《上海:高校社团逾3000个大学生社团联盟成立》,2012年9月29日.
[3]黄永新.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团的探索[J].当代年青年研究,2009(3).
[4]郑礼平.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