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失落与提升——基于现代性语境的道说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作为精神事件表现出即情感即理性的倾向,是人的绝对超越性的表征,其发生根源于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追寻.基于人本主义逻辑的启蒙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在知性的高扬中开启了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进程.在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双重夹击中,传统社会所信奉的绝对价值土崩瓦解,信仰的失落成为现代社会不得不承受的精神苦难.然而苦难总是与拯救共生.信仰的提升只能来自于人从沉沦中的自拔.这种自拔根源于理性的自我范导,因为理性的本性是自由.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在从农业文明向工商文明和信息文明、生态文明过渡的重要转型期,不仅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会产生结构性变迁,也会在审美心理、审美文化和艺术样态方面发生质的改
财经类高等专科学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合理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
陈云能够成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重大贡献,与他的个人特质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个人特质有如下几个方面:八大前后,陈云就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在思想方法上,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论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越来越多。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依据法律的基本精神,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开展调解和仲裁
本文通过高校图书馆,在新形势下对期刊服务工作者的要求,阐述了提高期刊服务工作者情报意识的途径,提出了改进工作模式,使之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地面灌仍是当今世界采用较多的灌水方式,由于这一古老方法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水现象,因此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各国都在研究改进办法,使之朝着节水方向迈进。最具代表性的
文章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特征和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工程施工应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并提出了安全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实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