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胶质电线表面发现和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的DNA,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电线表面寻找和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的DNA提取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胶质电线表面的DNA;发现、提取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43-01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物检材特别是微量生物检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以前被忽略的检材在案件侦破和法庭证据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Locard物质转移理论,只要物体之间发生了表面接触,这些物体的表面就会发生微量物质的转移。只要和表面皮肤发生接触的物体都有可能留有上皮脱落细胞而形成接触DNA类检材,象衣服、帽子、围巾、口罩、牙刷等等。这些物品都有可能和人体皮肤发生接触摩擦而使之具有生物学检验意义。本文仅对胶质电线的接触性DNA类检材的发现和提取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在电线表面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的DNA的发现:主要是针对嫌疑人触摸过的电线表面。嫌疑人在盗窃电脑、电视等电器设备以及盗窃电缆线时,往往不会将电源连接线盗走,而连接在电器设备上的电线接头,是嫌疑人最容易接触的承痕体。使用多波段光源、手电等勘查设备便能发现嫌疑人的接触部位。
在电线表面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的DNA的方法:主要是对指印、皮肤脱落上皮细胞、汗渍的提取。皮肤占人体重量15%,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皮肤1月更换1次,每天大约脱落400,000个细胞。皮肤每平方厘米含有100个湿腺、10个油腺,腺液分泌时也同时含有较多量代谢细胞。提取前应制定提取计划,防止提取时吹走指印内细胞。提取时先用湿棉签轻擦,再用干棉签轻擦,阴干保存。如果用力擦取会提取到电线附着基质内不必要的抑制剂。
成功案例:2012年8月,罗江县慧镇XX村村委会会议室被盗一台投影仪。2012年8月,罗江县金山镇XX村村委会会议室被盗一台投影仪。在发案后的第二天,技术室人员接到报警后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在勘查过程中,勘验人员在未被盗走的投影仪电源连接线接口处发现少量汗渍,随即使用“纳米银”棉签擦拭接口,并用纸质物证袋封装后送DNA室比对。整个勘验过程中,技术员均戴有“PE”手套。同年9月初,DNA室通过比对,认定该DNA信息与2012年1月绵阳街子乡XX村村委会被盗案的DNA分型相同。
失敗案例:2012年8月,罗江县金山镇XX村村委会会议室被盗一台投影仪。在发案后的第二天,技术室人员接到报警后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在勘查过程中,勘验人员在未被盗走的投影仪电源连接线接口处发现少量汗渍,随即使用“纳米银”棉签擦拭接口,并用纸质物证袋封装后送DNA室比对。整个勘验过程中,技术员均戴有棉质手套。同年9月初,DNA室通过比对,认定该DNA信息与进行采集的勘验人员DNA分型相同。
通过两起案例不难看出,在通常情况下,痕迹人员采集DNA信息时,只要身体裸露部位不与客体表面接触,采集时不对客体呵气,痕迹人员不会留下自己的DNA信息。然而,炎热的夏季导致勘验人员在工作中会大量出汗,棉质手套又具备吸汗的功能,汗液的浸染使棉质手套上粘附大量勘验人员的生物检材。而勘验人员在操作时,不经意间的触碰客体就可能会留下自己的DNA信息。从而比中勘验人员。所以笔者认为在现场对DNA信息进行采集时,除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外,建议勘验人员尽量使用一次性的“PE”型手套操作。
其他注意事项:
1.防止污染是首要任务。尤其是现场指挥人员、现场勘查人员及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污染。
2.提取检材前应注意记录检材的大小、形态等特征,必要时照相、录像固定。提取检材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帽子,以确保检材未受人为污染。提取的检材必须分别独立包装,防止交叉污染。检材包装袋上注明检材名称、来源、数量、采集日期等,并须有采集人及见证人的签名。及时送检。
3.遇到没有把握提取或疑难检材时,尽量原物提取,独立包装并做好标记,交由专业的DNA技术人员提取检验。
4.潜在汗液DNA并非汗液本身的DNA,而是附着其中的脱落细胞。
参考文献
[1] 现场DNA生物检材的提取及注意事项(丽江市公安局 张德彰 ; 云南省公安厅 翟滇)《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年03期
[2] 接触性DNA及其现场发现 (张天祥 刘海东 邢立学 李国宏 张西坡 侯常永)《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作者简介】
周明吉,男,汉族,1984年生,现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助理工程师,从事痕迹检验工作9年。
郝磊,男,汉族,1982年生,现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技术员,从事痕迹检验工作12年。
关键词: 胶质电线表面的DNA;发现、提取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143-01
随着DNA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物检材特别是微量生物检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以前被忽略的检材在案件侦破和法庭证据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Locard物质转移理论,只要物体之间发生了表面接触,这些物体的表面就会发生微量物质的转移。只要和表面皮肤发生接触的物体都有可能留有上皮脱落细胞而形成接触DNA类检材,象衣服、帽子、围巾、口罩、牙刷等等。这些物品都有可能和人体皮肤发生接触摩擦而使之具有生物学检验意义。本文仅对胶质电线的接触性DNA类检材的发现和提取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在电线表面发现犯罪嫌疑人遗留的DNA的发现:主要是针对嫌疑人触摸过的电线表面。嫌疑人在盗窃电脑、电视等电器设备以及盗窃电缆线时,往往不会将电源连接线盗走,而连接在电器设备上的电线接头,是嫌疑人最容易接触的承痕体。使用多波段光源、手电等勘查设备便能发现嫌疑人的接触部位。
在电线表面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的DNA的方法:主要是对指印、皮肤脱落上皮细胞、汗渍的提取。皮肤占人体重量15%,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皮肤1月更换1次,每天大约脱落400,000个细胞。皮肤每平方厘米含有100个湿腺、10个油腺,腺液分泌时也同时含有较多量代谢细胞。提取前应制定提取计划,防止提取时吹走指印内细胞。提取时先用湿棉签轻擦,再用干棉签轻擦,阴干保存。如果用力擦取会提取到电线附着基质内不必要的抑制剂。
成功案例:2012年8月,罗江县慧镇XX村村委会会议室被盗一台投影仪。2012年8月,罗江县金山镇XX村村委会会议室被盗一台投影仪。在发案后的第二天,技术室人员接到报警后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在勘查过程中,勘验人员在未被盗走的投影仪电源连接线接口处发现少量汗渍,随即使用“纳米银”棉签擦拭接口,并用纸质物证袋封装后送DNA室比对。整个勘验过程中,技术员均戴有“PE”手套。同年9月初,DNA室通过比对,认定该DNA信息与2012年1月绵阳街子乡XX村村委会被盗案的DNA分型相同。
失敗案例:2012年8月,罗江县金山镇XX村村委会会议室被盗一台投影仪。在发案后的第二天,技术室人员接到报警后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在勘查过程中,勘验人员在未被盗走的投影仪电源连接线接口处发现少量汗渍,随即使用“纳米银”棉签擦拭接口,并用纸质物证袋封装后送DNA室比对。整个勘验过程中,技术员均戴有棉质手套。同年9月初,DNA室通过比对,认定该DNA信息与进行采集的勘验人员DNA分型相同。
通过两起案例不难看出,在通常情况下,痕迹人员采集DNA信息时,只要身体裸露部位不与客体表面接触,采集时不对客体呵气,痕迹人员不会留下自己的DNA信息。然而,炎热的夏季导致勘验人员在工作中会大量出汗,棉质手套又具备吸汗的功能,汗液的浸染使棉质手套上粘附大量勘验人员的生物检材。而勘验人员在操作时,不经意间的触碰客体就可能会留下自己的DNA信息。从而比中勘验人员。所以笔者认为在现场对DNA信息进行采集时,除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外,建议勘验人员尽量使用一次性的“PE”型手套操作。
其他注意事项:
1.防止污染是首要任务。尤其是现场指挥人员、现场勘查人员及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污染。
2.提取检材前应注意记录检材的大小、形态等特征,必要时照相、录像固定。提取检材时必须戴手套、口罩、帽子,以确保检材未受人为污染。提取的检材必须分别独立包装,防止交叉污染。检材包装袋上注明检材名称、来源、数量、采集日期等,并须有采集人及见证人的签名。及时送检。
3.遇到没有把握提取或疑难检材时,尽量原物提取,独立包装并做好标记,交由专业的DNA技术人员提取检验。
4.潜在汗液DNA并非汗液本身的DNA,而是附着其中的脱落细胞。
参考文献
[1] 现场DNA生物检材的提取及注意事项(丽江市公安局 张德彰 ; 云南省公安厅 翟滇)《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1年03期
[2] 接触性DNA及其现场发现 (张天祥 刘海东 邢立学 李国宏 张西坡 侯常永)《法制与社会》 2009年26期
【作者简介】
周明吉,男,汉族,1984年生,现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助理工程师,从事痕迹检验工作9年。
郝磊,男,汉族,1982年生,现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民警,技术员,从事痕迹检验工作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