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与上个世纪的诗歌创作相比,新世纪的诗歌面临着来自于现代化生活、商品经济潮流和诗歌自身发展需要等多方面的挑战。缺乏新意、艺术失衡的新诗因无法对社会现实产生足够而直接的影响而陷入了信任危机,日益走向边缘。新世纪诗歌生长的可能与希望在哪里?不为外部环境所惑,坚守诗歌阵地的诗人们在对传统文化的缅怀中,选择回归传统,寻求新世纪诗歌的诗意“突围”。本文拟从西化倾向的理性反思、精神家园的缅怀建构和文化自信的去蔽重塑三个方面进行叙述,探索新世纪诗歌创作中激发出来的传统文化势能。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传统文化;理性反思
作者简介:王爱雯(1992-),女,黑龙江鹤岗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2
新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诗歌被现代化、西方话语霸权和互联网等现代社会的产物所围困。诗歌写作本身也面临着思想空洞、形式僵硬、与当下生活脱轨、中心位置旁落等问题。面对着这样的诗歌现实,为时代所“净化”的诗人们产生了诗歌文化的焦虑。对现代化生活和西方话语霸权的现状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深刻的反思后,他们迫切地想要为新诗寻找、开辟出一条更具生命力、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同时又独具诗歌特色的诗歌发展道路。拥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有着清醒客观认识的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他们期待以缅怀传统,革新文化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的诗歌精髓,开拓诗歌发展的新方向。
一、西化倾向的理性反思
新诗成立之初,白话诗歌的推行者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彻底决裂导致新诗自其诞生以来就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诗意的匮乏。新诗创作者们曾试图通过借助西方的诗歌资源丰富新诗的艺术形式,给诗歌增添现代化的气息。然而,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治作用,新诗仍然缺少诗歌内在的气韵和美感。面对新诗诗意建构残缺不全的现实,进入新世纪的诗人们开始对新诗持续而盲目的西化倾向进行反思,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与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日积月累后沉淀下来的思想精髓,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影响深入骨髓,并非是简单的否定或者一味的排斥能够抹除的。每一位文学创作者都会自觉不自觉、隐性或显性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卞之琳等虽然深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但他们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所选用的意象大多都是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为新诗疗伤,就必须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直面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事实上,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诗歌史中,在很多方面都一脉相承。如对于意境的建构和意象美的追求不仅是古典诗歌审美趣向,更是现代诗歌的诗意追求。古典诗歌的题材多是对于自然的吟咏和对时政的批判,现代诗歌也正是诗人关注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实现知识分子责任担当的文学载体。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让诗歌回归传统,并非是要让诗歌退回到律诗、绝句等旧体诗创作的时代,而是一种对传统诗歌精神的返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需求,旧时代韵脚整齐、格律严谨的古诗已经无法容纳现代复杂的生活经验。古典诗歌能够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诗歌精神,这里既包括古典诗歌中所展现的哲性光芒,更涵盖了古代诗人们的博大情怀与独立的批判意识。这对于诗歌泥沙俱下,诗意极度匮乏的现代诗歌写作极具典范作用。新世纪以来,许多诗人,如于坚、朵渔、陈先发等都对传统诗歌精神进行了有意识的继承,并且将其运用在诗歌创作的实践当中。他们在理性的反思了新诗的西化倾向以后,开始于传统文化中找寻可借鉴和超越的诗歌资源,不断地增加自身诗歌创作的力度和深度,自觉接续古典诗歌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为新诗的创作开拓新的诗意空间。陈先发善于通过叠加带有古典意味的诗歌意象来展现自身对于反抗与生死、自然与生命的认知。如《前世》中,诗人选取了极富传统意蕴的生活意象“药汁”、“蘸墨的青袍”“长亭短亭”等,构建了一场义无反顾、摆脱一切的逃离,展现出了诗人内心中对于宿命与反抗等命题的感悟,引人深思。整首诗以古典的意象呈现现代的反抗精神,既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又意蕴深远,内涵气力,充分延续了传统经典中的诗歌精神。
二、精神家园的缅怀与建构
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浪潮使得诗人犹如无根之萍一般在精神世界里漂泊。为了抵御现代化带来的强烈冲击,诗人们纷纷寻求精神家园之根。对曾经的精神家园的怀念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眷恋使得诗人们自觉地选择缅怀文化、回归传统,先锋诗人们试图通过攫取传统文化的资源来实现诗歌创作的转型。
先锋诗人们对于古典诗歌的借鉴与传承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主题的呈现和古典诗歌意象、意境的借用、营造上。如在诗歌中化用古典的诗句,陈先发的《前世》的最后一句“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碧溪潮生两岸”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村舍”、“泥土”、“青草”、“小桥”等古典意象在诗中的大量出现,新诗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以现代性为时代特征的新世纪诗歌精神是否会再次为传统诗歌经典所束缚、遮蔽成了诗人心中新的焦虑点。如何才能够在保持诗歌现代性的情况下采撷古典诗歌的款款情韵和曼妙的艺术,觅求传统文化的精髓?
要想建构现实诗歌的境界,传承古典诗歌的绵长气韵,就要抒发真性情,立足于现代生活的经验,体悟古典诗歌中节制而隐忍的情感表达,捕捉、提炼生活的诗意,以具象的情境勾画、生发抽象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展现诗歌的意境之美。翟永明的《孩子的时光》一诗中,通过描写我和祖母看戏的场景,透过孩子的视角与想象,展现出了满含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真实与虚假的复杂人生。这个夜晚,“戏院”中的祖母和孩子沉浸在“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境界中,各自思量。“我的心”为绕梁三日的歌声,高腔远调,青烟水袖而缠绕。祖母的痴心为“苍髯浮生”、“锦袖翻飞”、“霓裳”与“剑”而缱绻。祖孙二人各异却又同步的心绪相互萦绕出了一种戏里戏外两迷茫的情境,让人于戏的纷繁发杂之外自然而然的生出了对于人生的叹息。全诗以具象的戏剧表现展现抽象的人生百态,抒发诗人内心的真性情,诗意深远,耐人寻味。 三、文化自信的去蔽与重塑
新世纪以来,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意识和启蒙大众愿望的知识分子诗人们面临着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双重的文化焦虑。为了能够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落后的封建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爱国志士们就彻底抛弃了传统文化,纷纷寻求西方先进的文化资源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抱负。然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却日益遮蔽、改造、颠覆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缺少民族文化根基而显得薄弱而匮乏,历史遗留下来的西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遮蔽的现象使得极富民族荣誉感与文化主权意识的知识分子们心中产生了沉重而难以排解的焦虑感。
除此以外,新世纪诗人们还面临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带来的诗歌边缘化的危机。网络作为诗歌传播的新载体,大大改变了诗歌发展的生态环境。这种打破创作主体的传播方式不但使得写作变得自由化,也使得伪诗劣诗大量出现,毫无新意的模仿与被模仿给优秀诗人带来了更大的影响的焦虑。在快餐式的文化氛围中,沉潜而安静的诗歌艺术自然而然地被遮蔽和忽视,诗歌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愈走愈远,诗歌地位的边缘化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诗歌地位的边缘化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文学体式的隐退,更是一种诗歌精神的沦落。伴随着诗歌远去的是自由独立的精神,是关注现实的使命,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回归传统,缅怀文化,追寻古典诗歌精神,是促使现代诗歌褪去浮华与喧嚣,显豁诗歌厚重本质,重塑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赋予现实诗歌瓷实、绵密的历史感?历史意识究竟蕴含了哪些精神质素呢?历史意识的挖掘需要诗人在整个文化发展史中,探寻自己的时间位置,找寻自己与诗歌的关系。对于历史感的建构最具成就的是诗人桑克。他的《历史》一诗中,从历史的角度书写当下的经验。整首诗的主题是历史,却并未出现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是以一个写史人的身份叙说写史的内在经验与复杂心理。在诗人的笔下,历史可以是前年的、去年的,也可以是昨天。每个人记录的历史都将不同,每个人也都可以记录历史。历史不再是远去的难以考证的时光,却是人类的生活点滴,在各自感怀的背后,历史展示出的是残酷的生活。历史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与磨练。在这漫长的历史感生成的过程中,对于当下生存经验的关注,对于现实生活的体悟是诗歌实践的主要方向。诗人不但要打开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在更加开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还要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对现代与传统进行例行的反思。这不仅能够使得诗歌找到丰富的创作资源,也能够使得诗人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与传统经验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诗歌中表现出巨大的张力,丰富诗歌的内涵,赋予诗歌以鲜活的气质。
同新诗自其产生以来的各个发展阶段相比,新世纪诗歌的发展在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与改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争议。面对着更加复杂的诗歌生态,为时代潮流所净化的知识分子诗人们在焦虑中找寻自我,直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在缅怀文化、回归传统的过程中,对现代化进行理性的反思,试图重新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心。这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攫取古典文学精髓的诗学观念的确是能够起到稳固民族文化根基,深化诗歌精神内涵的作用。但是,这种返回式的前进仍然存有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守旧与倒退的窠臼之中。因此,诗人们不仅要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传承古典诗歌精神,更要合理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现代性带来的革新与转变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并张扬诗歌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坚守诗歌阵地,持续关注人的灵魂与精神世界,增强诗歌创作的广度、力度和深度,重建诗歌秩序,发扬诗歌理想。
参考文献:
[1]罗振亚.新世纪诗歌写作:方式、特质与问题[J].文艺评论·焦点观察.2011,(3).
[2]罗振亚.新世纪诗歌:在坚守中突破[J].艺术评论.2012,(6).
[3]罗振亚.在热闹与沉寂中蓄势——新世纪诗坛印象[J].诗探索.2010,(5).
[4]罗振亚.新世纪诗歌的精神担当与诗艺建构[N].文艺报·文学评论,2011年7月22日(002).
[5]刘波.新世纪诗歌书写与传统之关系[J].北方论丛.2014,(4).
[6]子川.新世纪诗歌的遮蔽与去蔽[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4).
[7]张德明.新世纪诗歌中的文化怀旧[J].名作欣赏.2011,(9).
[8]孙学军.于国华:传统文化激变出的精神势能[N].贵州民族报·文化访谈,2015年6月5日(A11).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传统文化;理性反思
作者简介:王爱雯(1992-),女,黑龙江鹤岗人,黑龙江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02
新世纪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诗歌被现代化、西方话语霸权和互联网等现代社会的产物所围困。诗歌写作本身也面临着思想空洞、形式僵硬、与当下生活脱轨、中心位置旁落等问题。面对着这样的诗歌现实,为时代所“净化”的诗人们产生了诗歌文化的焦虑。对现代化生活和西方话语霸权的现状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深刻的反思后,他们迫切地想要为新诗寻找、开辟出一条更具生命力、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同时又独具诗歌特色的诗歌发展道路。拥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对传统文化有着清醒客观认识的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他们期待以缅怀传统,革新文化的方式,汲取传统文化中积淀下来的诗歌精髓,开拓诗歌发展的新方向。
一、西化倾向的理性反思
新诗成立之初,白话诗歌的推行者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彻底决裂导致新诗自其诞生以来就存在“先天性”的不足——诗意的匮乏。新诗创作者们曾试图通过借助西方的诗歌资源丰富新诗的艺术形式,给诗歌增添现代化的气息。然而,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疗治作用,新诗仍然缺少诗歌内在的气韵和美感。面对新诗诗意建构残缺不全的现实,进入新世纪的诗人们开始对新诗持续而盲目的西化倾向进行反思,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与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日积月累后沉淀下来的思想精髓,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影响深入骨髓,并非是简单的否定或者一味的排斥能够抹除的。每一位文学创作者都会自觉不自觉、隐性或显性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卞之琳等虽然深受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影响,但他们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所选用的意象大多都是古典诗歌中的经典。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为新诗疗伤,就必须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直面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事实上,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诗歌史中,在很多方面都一脉相承。如对于意境的建构和意象美的追求不仅是古典诗歌审美趣向,更是现代诗歌的诗意追求。古典诗歌的题材多是对于自然的吟咏和对时政的批判,现代诗歌也正是诗人关注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实现知识分子责任担当的文学载体。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让诗歌回归传统,并非是要让诗歌退回到律诗、绝句等旧体诗创作的时代,而是一种对传统诗歌精神的返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歌需求,旧时代韵脚整齐、格律严谨的古诗已经无法容纳现代复杂的生活经验。古典诗歌能够给予我们的是一种诗歌精神,这里既包括古典诗歌中所展现的哲性光芒,更涵盖了古代诗人们的博大情怀与独立的批判意识。这对于诗歌泥沙俱下,诗意极度匮乏的现代诗歌写作极具典范作用。新世纪以来,许多诗人,如于坚、朵渔、陈先发等都对传统诗歌精神进行了有意识的继承,并且将其运用在诗歌创作的实践当中。他们在理性的反思了新诗的西化倾向以后,开始于传统文化中找寻可借鉴和超越的诗歌资源,不断地增加自身诗歌创作的力度和深度,自觉接续古典诗歌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为新诗的创作开拓新的诗意空间。陈先发善于通过叠加带有古典意味的诗歌意象来展现自身对于反抗与生死、自然与生命的认知。如《前世》中,诗人选取了极富传统意蕴的生活意象“药汁”、“蘸墨的青袍”“长亭短亭”等,构建了一场义无反顾、摆脱一切的逃离,展现出了诗人内心中对于宿命与反抗等命题的感悟,引人深思。整首诗以古典的意象呈现现代的反抗精神,既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又意蕴深远,内涵气力,充分延续了传统经典中的诗歌精神。
二、精神家园的缅怀与建构
新世纪以来的现代化浪潮使得诗人犹如无根之萍一般在精神世界里漂泊。为了抵御现代化带来的强烈冲击,诗人们纷纷寻求精神家园之根。对曾经的精神家园的怀念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眷恋使得诗人们自觉地选择缅怀文化、回归传统,先锋诗人们试图通过攫取传统文化的资源来实现诗歌创作的转型。
先锋诗人们对于古典诗歌的借鉴与传承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主题的呈现和古典诗歌意象、意境的借用、营造上。如在诗歌中化用古典的诗句,陈先发的《前世》的最后一句“这一夜/明月低于屋檐/碧溪潮生两岸”就是典型的例子。随着“村舍”、“泥土”、“青草”、“小桥”等古典意象在诗中的大量出现,新诗在回归传统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挑战,以现代性为时代特征的新世纪诗歌精神是否会再次为传统诗歌经典所束缚、遮蔽成了诗人心中新的焦虑点。如何才能够在保持诗歌现代性的情况下采撷古典诗歌的款款情韵和曼妙的艺术,觅求传统文化的精髓?
要想建构现实诗歌的境界,传承古典诗歌的绵长气韵,就要抒发真性情,立足于现代生活的经验,体悟古典诗歌中节制而隐忍的情感表达,捕捉、提炼生活的诗意,以具象的情境勾画、生发抽象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展现诗歌的意境之美。翟永明的《孩子的时光》一诗中,通过描写我和祖母看戏的场景,透过孩子的视角与想象,展现出了满含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真实与虚假的复杂人生。这个夜晚,“戏院”中的祖母和孩子沉浸在“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境界中,各自思量。“我的心”为绕梁三日的歌声,高腔远调,青烟水袖而缠绕。祖母的痴心为“苍髯浮生”、“锦袖翻飞”、“霓裳”与“剑”而缱绻。祖孙二人各异却又同步的心绪相互萦绕出了一种戏里戏外两迷茫的情境,让人于戏的纷繁发杂之外自然而然的生出了对于人生的叹息。全诗以具象的戏剧表现展现抽象的人生百态,抒发诗人内心的真性情,诗意深远,耐人寻味。 三、文化自信的去蔽与重塑
新世纪以来,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意识和启蒙大众愿望的知识分子诗人们面临着来自于历史和现实双重的文化焦虑。为了能够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落后的封建文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起,爱国志士们就彻底抛弃了传统文化,纷纷寻求西方先进的文化资源来实现救亡图存的抱负。然而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却日益遮蔽、改造、颠覆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新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缺少民族文化根基而显得薄弱而匮乏,历史遗留下来的西方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遮蔽的现象使得极富民族荣誉感与文化主权意识的知识分子们心中产生了沉重而难以排解的焦虑感。
除此以外,新世纪诗人们还面临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带来的诗歌边缘化的危机。网络作为诗歌传播的新载体,大大改变了诗歌发展的生态环境。这种打破创作主体的传播方式不但使得写作变得自由化,也使得伪诗劣诗大量出现,毫无新意的模仿与被模仿给优秀诗人带来了更大的影响的焦虑。在快餐式的文化氛围中,沉潜而安静的诗歌艺术自然而然地被遮蔽和忽视,诗歌文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愈走愈远,诗歌地位的边缘化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诗歌地位的边缘化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文学体式的隐退,更是一种诗歌精神的沦落。伴随着诗歌远去的是自由独立的精神,是关注现实的使命,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回归传统,缅怀文化,追寻古典诗歌精神,是促使现代诗歌褪去浮华与喧嚣,显豁诗歌厚重本质,重塑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赋予现实诗歌瓷实、绵密的历史感?历史意识究竟蕴含了哪些精神质素呢?历史意识的挖掘需要诗人在整个文化发展史中,探寻自己的时间位置,找寻自己与诗歌的关系。对于历史感的建构最具成就的是诗人桑克。他的《历史》一诗中,从历史的角度书写当下的经验。整首诗的主题是历史,却并未出现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是以一个写史人的身份叙说写史的内在经验与复杂心理。在诗人的笔下,历史可以是前年的、去年的,也可以是昨天。每个人记录的历史都将不同,每个人也都可以记录历史。历史不再是远去的难以考证的时光,却是人类的生活点滴,在各自感怀的背后,历史展示出的是残酷的生活。历史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而是要经过长期的积累与磨练。在这漫长的历史感生成的过程中,对于当下生存经验的关注,对于现实生活的体悟是诗歌实践的主要方向。诗人不但要打开自己的视野,使自己在更加开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还要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对现代与传统进行例行的反思。这不仅能够使得诗歌找到丰富的创作资源,也能够使得诗人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与传统经验之间的关系,从而在诗歌中表现出巨大的张力,丰富诗歌的内涵,赋予诗歌以鲜活的气质。
同新诗自其产生以来的各个发展阶段相比,新世纪诗歌的发展在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与改变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争议。面对着更加复杂的诗歌生态,为时代潮流所净化的知识分子诗人们在焦虑中找寻自我,直面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与精华,在缅怀文化、回归传统的过程中,对现代化进行理性的反思,试图重新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重塑民族文化自信心。这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攫取古典文学精髓的诗学观念的确是能够起到稳固民族文化根基,深化诗歌精神内涵的作用。但是,这种返回式的前进仍然存有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守旧与倒退的窠臼之中。因此,诗人们不仅要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传承古典诗歌精神,更要合理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现代性带来的革新与转变中的积极因素,尊重并张扬诗歌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坚守诗歌阵地,持续关注人的灵魂与精神世界,增强诗歌创作的广度、力度和深度,重建诗歌秩序,发扬诗歌理想。
参考文献:
[1]罗振亚.新世纪诗歌写作:方式、特质与问题[J].文艺评论·焦点观察.2011,(3).
[2]罗振亚.新世纪诗歌:在坚守中突破[J].艺术评论.2012,(6).
[3]罗振亚.在热闹与沉寂中蓄势——新世纪诗坛印象[J].诗探索.2010,(5).
[4]罗振亚.新世纪诗歌的精神担当与诗艺建构[N].文艺报·文学评论,2011年7月22日(002).
[5]刘波.新世纪诗歌书写与传统之关系[J].北方论丛.2014,(4).
[6]子川.新世纪诗歌的遮蔽与去蔽[J].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4).
[7]张德明.新世纪诗歌中的文化怀旧[J].名作欣赏.2011,(9).
[8]孙学军.于国华:传统文化激变出的精神势能[N].贵州民族报·文化访谈,2015年6月5日(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