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背后有千千万万个“我”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c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的国庆档电影,不得不看的首选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片中联合陈凯歌、张一白、管虎、徐峥、薛晓璐、宁浩、文牧野七位导演,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女排世界大赛三连冠、香港回归等7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短片没有宏大的叙事与刻意的煽情,而是让历史安静地在小人物的故事中流淌出来。有网友评价,“每一个无名的‘我’都是历史书里看不到的,又可爱又鲜活。有笑有泪,原来我们就是这样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生活。”
  第一个故事叫《前夜》,开国大典在即,黄渤饰演的林治远接到了要保证五星红旗电动升旗的任务。他没日没夜地做计算、实验,但到大典当日凌晨,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小小的阻断球,在红旗触顶的一刻,爆裂了。为了连夜用稀有金属制成新的小球,他的小助手只能爬上屋顶用大喇叭喊醒一环内的北京人民——大爷送来了烟锅,大妈送来瓢盆,教授送来化学实验室的镍……终于集全环之力锻造出一颗新的小球。
  让人最感动的,是在赶去换球的路上,欧豪饰演的助手望向车外,脸上没有焦急紧张,而是一脸憧憬地笑着——车外,一片红彤彤的队伍里,人们满怀百废待兴的喜悦。
  徐崢执导的《夺冠》,讲述了1984年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影片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弄堂生活,居民们搬出电视机一起观看女排决赛。由于转播信号不好,小男孩冬冬成了手动调整电视天线的“小英雄”。然而,冬冬的小伙伴马上要出国了,他很希望能见最后一面。两难取舍间,为了保证街坊们顺利见证女排夺冠的激动时刻,冬冬手扶天线,眼睁睁看着小女孩离开。
  就这样,女排夺冠的历史大事件,巧妙地融于一个小男孩的青春心事中。但是,谁能说那个忍痛为街坊调整天线的小男孩,不是祖国大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呢?
  而宁浩执导的《北京你好》里,葛优塑造的的哥张北京,成为了2008年喜迎奥运的北京市民的一个缩影。
  中了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张北京,意外遇到了一个来自汶川的少年。少年的父亲曾参与鸟巢的建设,所以他很想去看看父亲安过的栏杆。面对真实而倔强的少年,张北京将票送给了他,用一句“我认识萨马兰奇”来掩饰自己的善举。
  电影中,由一只手书写时代背景和短片主题的设计把7个片段串联起来。但贯穿其中的精神核心,则是普通人对于祖国深沉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回归》中的修表匠与护旗手,用努力工作确保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成功举行;《白昼流星》里扶贫干部改变了两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让他们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护航》中的备飞女飞行员平日里潇洒霸气,关键时刻却将阅兵机会让给战友……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国家的重要节点发生了交织。
  如今,我们不仅需要弘扬时代正气的大英雄,更需要讲述平民百姓情感的小故事。接地气的张北京、流泪的冬冬、无名英雄高远,还有那些送金属的街坊,他们隐藏于荣耀的背后,但国家的光荣和历史和他们不可分割。
   (熹微整理自网络)
其他文献
认识图书管理员景辉阿姨,是因为她在校园网上发帖称:“从今天起,我们不再替迟到半小时以上的占座者保留座位。水杯、字典、笔记本,甚至一卷卫生纸,它不能代表你今天将来认真看书。如果你发现东西不在了,找女管理员景辉认领。”  她还发帖批评有人将图书馆当“恋爱角”的行为,说得很巧妙:“我们将预留情侣专座,在自修室的每一根大柱子后面。需要的话,可提前预约。”  她有着学监的霸气,虽然她本人只不过是个50岁的瘦
期刊
高压电也能灭火?显微镜下放大1000倍的手机屏幕是怎样的?……一群平均年龄仅仅25岁的年轻人把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收集起来,用科学手段寻找答案,最后通过最流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公布出来。  他們就是“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众号平台的幕后团队。最近,这个专治“不明白”的公号突然火了,那些高冷的物理学知识,在他们的努力下变得格外平易近人。  团队创始人成蒙,从中科院物理所毕业后留校,创建了“中科院物理所”微
期刊
电视剧《小欢喜》讲述了在面对高考时,三对父母和孩子一起奋力拼搏、共同成长的故事,折射出不同的相处和教育方式。温柔的刘静妈妈,被网友艳羡地称为“别人家的妈妈”。为了解开儿子的心结,她主动了解儿子的兴趣,感受儿子的内心世界。从学业到爱好,她一直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当着亦师亦友的角色。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温暖的港湾,而这个港湾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如果有机会和爸妈认真沟通,你希望他
期刊
在一片莲塘里,看到一些采藕人在采藕。他们穿着臃肿的水衣,艰难笨拙地在水塘里蠕动。  大部分莲藕在秋来临之际成熟。它们轻快而勤奋,不分白天黑夜在水下淤泥里生长、穿越,像一列列夜行火车。倘若不加采掘,“火车”跑过的塘面,翌年春后,就将蓬生一丛丛鲜碧的绿荷,绽开一支支鲜洁的莲花。同时依然会有一列列“火车”在下面生长、穿越、交织,直至把整片塘底穿缀成一张密匝的网。  我们在菜场或餐桌上见识的莲藕,那么白晳
期刊
一天早上,我沿著小路朝我的车走过去,一下子直接撞入一个在一夜之间形成的巨大的蜘蛛网中。  我觉得自己很蠢,竟然没有看到它,然后,我用手扫掉那些蛛网,接着往前走。  第二天早上,一模一样的情形再次发生,我更是觉得自己蠢了。  第三天早上,我仔细地寻找这个蜘蛛网——蜘蛛重新织好网,但这次是织在路边的灌木丛中了。  我意识到了,蜘蛛和我在同等量的时间内吸取了完全相同的一个教训,这让我感到极为惭愧。  (
期刊
90后包蕾妍出生在杭州一个著名裁缝世家,祖上留下的“振兴祥”老店创始于1897年,它的中式服装制作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包蕾妍从小就非常喜欢做手工。但她对旗袍并不感兴趣,在她看来这些是“古董玩意儿”。  读中学时,妈妈特意为她制作了几件旗袍,几位爱美的女教师立刻产生了浓厚兴趣,她每穿一件,她们都要认真研究一番,这让包蕾妍在自豪之余,开始对旗袍制作产生了好奇,并开
期刊
相较于莫扎特对大提琴明显的“吝啬”,古典主义时期另一位大师海顿,对大提琴则慷慨得很。  海顿写过的作品中,适合由大提琴演奏的,高达两百多首。为什么不说“为大提琴而写的作品”,却说“适合由大提琴演奏的作品”?因为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海顿创作时的目标乐器,是今日已经绝迹了的上低音提琴。  海顿殚精耗时替上低音提琴谱曲,倒不是因为他擅长演奏这种乐器。喜欢拉上低音提琴的,是18世纪匈牙利最有钱、最有权势的
期刊
我们说起中国文学,通常是把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的。但是你发现没有?其他的体裁,我们多少还有点喜欢的作品,唯独这汉赋,那是实在读不动啊。  为什么?太啰嗦了。写一处皇家宫苑,它能不厌其烦地一花一草地给你写过去,没有实质内容,而且还有好多生僻的字,真是讀起来没意思。  但是,最近我看了杨照先生的一段话。他说,你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汉赋,你得回到那个时代。  汉朝人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
期刊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  调皮、总能想出很多古怪点子,喜欢捣蛋,这就是書中的主人公汤姆。他的人生充满冒险,精彩纷呈:他不知从哪里寻得一架人骨,在小木屋里扮地狱鬼神吓酗酒熟睡的流浪汉马福。他还运用智慧,让嘲笑他刷篱笆的同龄孩子反过来纷纷请求为他刷篱笆。阳光下,汤姆倚在树下吃着朋友送给他的半块苹果,时不时抬头望一望那群傻孩子们浩浩荡荡的工程,然后露出只有孩子脸上才有的胜利的偷笑。  如果说汤姆没有
期刊
没去银川之前,我对银川,最向往的是贺兰山。  前几年,常听一个民谣歌手苏阳的歌。他将民间曲艺“宁夏花儿”“西北秦腔”与流行音乐相嫁接,一开口,就能听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那时常听他的《贺兰山下》《长在银川》《宁夏川》。《宁夏川》开头一句这样唱:“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吗贺兰山……”黄河,是银川人民心中的母亲河。而贺兰山,就是他们心中的父亲山。  今年暑期,终于梦圆银川。抵达银川的次日清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