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问题驱动方法的应用,尝试通过问题来驱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有效激活数学课堂。基于此,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论述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的构建策略,期望可以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朋友们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说理”课堂
“说理”课堂的构建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质是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话交流、辨析明理等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数学说理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说理”课堂的构建越来越重要,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说理”教学过程中,要极富趣味性和有效性,确保课堂中可以洋溢浓厚的数学趣味,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此,教师必须积极去探究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的构建策略,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非常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努力做好“以问引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以课堂问题为驱动来引导学生说出概念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时均会遇到较多的问题,极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使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概括概念,以便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教师需要明确一点,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计算方法,对构建“说理”课堂十分的有利。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这一节教学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即“周长是什么意思呢?若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即“用数学语言改如何去表达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呢?”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长方形,以做到直观展示,确保学生在问题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概念。
二、以课堂问题为驱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课堂提出探究问题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是”或“否”的简单问题中,而是要去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加减》这一节教学中,学生已经知晓了如何算、怎样澄清算法背后的道理等多项知识点,此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考虑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尝试方式和路径,组织学生“说理”和对话。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吃西瓜”情境作为突破口,向学生设计学习问题,即“2/8+1/8得数是几,请各位同学算一算和画一画。”在思考和探究之后,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有的学生会直接计算出结果是3/8,原因是整数是相同数位对齐了相加,分子可与分子相加,分母可与分母相加;再比如有的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果是3/8,原因是一个圆代表西瓜,平均分为8份,先吃其中的2份,最后再去吃1份,一共吃了三份,即3/8。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提出探究问题时,需要让学生给出支撑结论的理由,以此来挖掘学生的数学想法与症结,最后引导学生去深度理解知识点。
三、以课堂问题为驱动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就“说理”课堂的主旨来说,势必少不了一些对立观点的交流与辩论,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选择观点立场,确保学生可以提出补充、质疑、辩论,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知晓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的理性精神。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这一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能够已经对小数的知识有了较多的掌握,且初步理解了具体情境中一位小数的含义。基于此,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带有较多对立观点的问题,如“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整数和分数,但没有小数,你们觉得可以吗?”当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可以很快的便进行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在脑海中会形成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小数与整数和分数有什么样的不同?”、“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在探究的过程中,新旧知识均可以被学生挖掘出来,更好的去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联,这对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构建数学知识框架意义重大。再比如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加减》这一节知识时,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和分数加减之间的本质算理”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即“5+4=9、50+40=90、500+400=900、5/8+4/8=9/8”,以此让学生去分析加法算式的形异质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和,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并提出自己观点的证据,在辩理、说理的过程中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累加”的算理本质。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加注重“说理”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朝着知“书”达“理”的方向发展。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過程中,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方位的构建“说理”课堂,确保高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雷富玉,叶荣灼.知“书”达“理”——基于教材解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17-18.
[2]程涛.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性[J].中国新通信,2020,22(07):209.
[3]张红梅.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J].教育研究,2021,4(1):67-68.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驱动;“说理”课堂
“说理”课堂的构建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质是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话交流、辨析明理等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数学说理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说理”课堂的构建越来越重要,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说理”教学过程中,要极富趣味性和有效性,确保课堂中可以洋溢浓厚的数学趣味,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此,教师必须积极去探究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的构建策略,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非常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努力做好“以问引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以课堂问题为驱动来引导学生说出概念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记忆时均会遇到较多的问题,极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使用简洁的数学语言来概括概念,以便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教师需要明确一点,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理解计算方法,对构建“说理”课堂十分的有利。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这一节教学时,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探究问题,即“周长是什么意思呢?若是从字面上去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待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出问题,即“用数学语言改如何去表达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呢?”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长方形,以做到直观展示,确保学生在问题分析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概念。
二、以课堂问题为驱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课堂提出探究问题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是”或“否”的简单问题中,而是要去向学生提出一些较为深刻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加减》这一节教学中,学生已经知晓了如何算、怎样澄清算法背后的道理等多项知识点,此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可以考虑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尝试方式和路径,组织学生“说理”和对话。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吃西瓜”情境作为突破口,向学生设计学习问题,即“2/8+1/8得数是几,请各位同学算一算和画一画。”在思考和探究之后,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有的学生会直接计算出结果是3/8,原因是整数是相同数位对齐了相加,分子可与分子相加,分母可与分母相加;再比如有的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果是3/8,原因是一个圆代表西瓜,平均分为8份,先吃其中的2份,最后再去吃1份,一共吃了三份,即3/8。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提出探究问题时,需要让学生给出支撑结论的理由,以此来挖掘学生的数学想法与症结,最后引导学生去深度理解知识点。
三、以课堂问题为驱动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就“说理”课堂的主旨来说,势必少不了一些对立观点的交流与辩论,因而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选择观点立场,确保学生可以提出补充、质疑、辩论,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知晓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的理性精神。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这一节教学中,考虑到学生能够已经对小数的知识有了较多的掌握,且初步理解了具体情境中一位小数的含义。基于此,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带有较多对立观点的问题,如“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只有整数和分数,但没有小数,你们觉得可以吗?”当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可以很快的便进行独立思考和分组讨论,在脑海中会形成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要学习小数?”、“小数与整数和分数有什么样的不同?”、“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在探究的过程中,新旧知识均可以被学生挖掘出来,更好的去体会小数与分数的关联,这对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构建数学知识框架意义重大。再比如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加减》这一节知识时,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整数加减和分数加减之间的本质算理”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即“5+4=9、50+40=90、500+400=900、5/8+4/8=9/8”,以此让学生去分析加法算式的形异质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观点去分析和,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思考,并提出自己观点的证据,在辩理、说理的过程中理解“相同计数单位累加”的算理本质。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加注重“说理”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朝着知“书”达“理”的方向发展。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构建過程中,教师要始终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多方位的构建“说理”课堂,确保高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雷富玉,叶荣灼.知“书”达“理”——基于教材解读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实践与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12):17-18.
[2]程涛.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性[J].中国新通信,2020,22(07):209.
[3]张红梅.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法的运用[J].教育研究,2021,4(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