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的金秋十月,我和妻子一直沉浸在温馨的同学情感之中。
我和妻子是1972年底从嘶马中学高中毕业的。我们这一届高中有两个班,一百一十五个同学。我清楚地记得,毕业三十年时,有八十七个同学在母校聚会。毕业四十年时,有五十九个同学在江都又一次聚会。自那以后,大家都热切期盼着毕业五十年时再聚首。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当年的青春男女,如今都雪染鬓发,刀刻颜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越来越怀念同窗兩年的美好时光,越来越珍惜彼此结下的纯朴情谊。总觉得十年一聚太久,五年一聚也嫌长,最好每年能够聚上一次。心情之迫切不难理解。
在众多同学的期盼和催促中,常住嘶马、江都和扬州的薛强、祁友余、秦诗友、高国宝、蒋斌、陈志林等同学再也坐不住了。年初,他们聚集到一起,共同商定搞一次时隔七年的同学聚会,并挑起牵头筹备的担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七年聚会”的时间定在了10月3日,活动地点选在江都城区。临近聚会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牵头的同学们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分头与昔日同窗展开了联络。
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了聚会这一天。会场、报到、餐饮、拍照、游览、车辆等聚会事宜,牵头的同学们安排得井井有条。10月3日上午,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加上欢庆新中国七十华诞,同学们的心情格外舒畅。8时许,同学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引江饭店。施巨源、尤阿官两位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盛长高也被请了过来。刘菊美在北京帮儿子带小孩,住得最远,却也来得最早。国庆期间,来往于北京的车票十分紧张。为了同学聚会,她想方设法买到了高铁车票,2号晚上登车,在车上睡了个囫囵觉,天亮到扬州,再坐公交车到江都。3号参加完聚会,晚上又赶至扬州坐高铁列车回北京。这一趟,她来去匆匆,着实不易。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说:“时隔七年,我又回到老同学中间,兴奋不已,疲惫早已烟消云散。”朱林、吴吉祥和我们俩都是二十多天前在江都老家过完中秋节分别回到南京、上海的,王亿森也是从嘶马老家回杭州不久,为了和兄弟姐妹们团聚,我们几个又克服困难,不顾车马劳顿,不计车费油资,重返江都。
久别重逢,同学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问候、回忆、祝福……午餐的美味菜肴已经上满了桌,主持人手中的话筒拿起又放,放下又拿,大家的话匣子过了许久才慢慢关上。
聚会在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中进行。三位老师虽已年逾八十,但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还是那样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置身于我们这些“奔七”的学生之中,老师们好像也年轻了几岁。他们期望着能够参加我们的毕业五十年聚会。
一边叙旧,一边敬酒,一边唱歌,一边拍照,气氛热烈而和畅,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青春热血的当年。常本富用英语演唱了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一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二来送给英语老师盛长高和两位班主任,感谢老师们当年含辛茹苦的教育培养。虽然本富的英语发音不是那么标准,但他表达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祝福祖国!感恩老师!曾记否,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教学秩序混乱,教材十分匮乏,是老师们挖空心思找教材,搜肠刮肚做辅导,毫无保留地给我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才使我们能够立于社会,历经风雨,走到今天。老师伟大,我们永远敬重您!常本富一曲唱罢,同学们端起酒杯,排起长队,走向老师们的宴席。
“当下,国家兴盛,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情满天下。朋友情,同事情,同学情、战友情……淳朴而浓厚。在我看来,我们这一届高中毕业的同学,却是情更深谊更长,有别于其他。因为我们同窗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却能团结互助,彼此关爱,携手求知,共同进步,拥有一份纯真朴素的情感。这样的情谊,难能可贵。我们应当倍加珍惜,持续保鲜。”朱林动情而浑厚的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次聚会,远在浙江平湖、上海、南京等地的武圣平、徐治平、王荣发、张宗庆、唐明松等同学囿于种种原因未能参加。他们虽然身在远方,心里却牵挂着聚会,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问候,祝大家聚会快乐。
在热烈的掌声中,刘菊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王荣发的短诗《祝引江师生联谊会》:“引首遥致祝福歌,江水迢迢杯中酒。聚满师生同学情,会当一举醉方休。醉方休,情更稠,幸福安康共长久。与国同庆中国梦,华夏昌隆永不休。”荣发人虽未至,但小诗传情,别有一番风味。
张宗庆通过微信发来一首抒情散文诗《我的面前有一张老照片》。诗中写道:“我的面前有一张老照片,它来自1972年,虽然它不是当年的原件,但它却是我的至宝,它承载着我诸多的青春与美好!照片上有我的老师、同学,还有同桌的你!看着这张老照片,我的思绪飞得很远很高。上学的路上,谁与你一起背着书包?学校的操场边,谁与你一起奔跑跳跃?躁动的课堂上,老师总是叫我们坐好;书桌下你在看谁传来的纸条?玩耍的时候,总是忘了老师的教导,梦醒的时节,谁让你泪中带笑?!看着面前的老照片,我总是在记忆深处把青春翻找!世事如过眼的云烟,唯有你的身影让我魂牵梦绕!记得你总是坐在教室的前排,重要的不是羡慕你学习多好,而是因你与女神们一道,让我们会心一笑!还有你,放学了总不肯回家,与三五同学一道,坐在课桌上闲聊。休要抵赖,我也是你的同道!天南海北,快乐的时光总是太少!教学楼悬挂的标语,一看就是你的手笔。你那时写的大字实在是好,让我们为之倾倒!亲爱的老师,看着照片上的你,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的诗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的眼前就会浮现“春蚕”“园丁”的形象。是你,在那个时代,把我们引进了知识的殿堂!是你,用科学的魔杖,点燃了我们求知的热望!是你,为我们插上了思考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们要的是一瓢春水,你却给了我们一条春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亲爱的老师,让我们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我的面前有一张老照片,它是那样亲切,那是我人生春天的鸟巢,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欢快的曲调,12345,年轻真好!它是那样遥远,那是因为隔着四十七载光阴。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潮,把我们的人生带得够远够高!人生谁无烦恼,想必你的故事,同样让我们津津乐道!看着面前的老照片,愿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兄弟姐妹,健康快乐。千好万好,长生不老!”张宗庆热情洋溢的诗句,仿佛又让我们回到了同窗当年,桩桩件件,跃然其中。王亿森饱含深情地诵读,让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再度升温,将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美味佳肴,诗文歌谣,絮语欢笑,不知不觉度过两个多钟头时光。接下来,大家合影留念。摄影师左顾右瞧,上下打量,远近对焦,力求让每个人都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留下弥足珍贵的靓影俊貌。
游览源头公园是聚会的最后一个内容。之所以叫作源头公园,是因为公园位于芒稻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园内步道平坦,小丘起伏,草坪多色,花团锦簇,江树摇情……处处皆景,如诗如画,绚丽多彩,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公园广场、樱花大道、银杏小径、江螺桥上,置身于明月楼望、江月待君、闲潭落花、月照花林等景观中,同学们簇拥着老师,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录像,把诗意美景和师生情谊都装进了手机。时间过去近两个小时,大家游兴丝毫未减,正所谓“聚亦难别亦难”。刘希玲游园至中途,脚底起了泡,她干脆脱下高跟鞋,一瘸一拐地走路。大家劝她坐下来歇歇,她却说:“我与大家十七年不见面,今天好不容易聚到一起,怎么能够掉队离群呢!”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从公园回到酒店,同学们端详着手中清晰明亮、散发着塑香的合影照片,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一握手道别。不少同学还一遍又一遍地叮嘱这次牵头的同学,别忘了尽早筹划毕业五十年的聚会事宜。
贾永贞是我的小学和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年在母校聚会后一直未曾谋面。这次聚会前,我给他打了几次电话,均未接通。后经四方打听,终获他的信息。原来,他们夫妇几年前就从成都来到上海,手机也换了新的号码。我与贾永贞联系上后,得知他患有帕金森病,腿脚不够灵便,生活尚能自理。他很想和同学们相聚,但力不从心。遗憾之余,要我代向大家问好。我鼓励他振作精神,积极治疗,安慰他静心休养,前景会好。并答应一定向同学们转达他的心意。当我说择日约几个同学去看望他时,他先说:“好的,谢谢!我很想念同学们。”然后又说:“大家都在为第三代操劳,挺忙的,又住得较远,还是不要来吧,同学们的心意我领了。”推辞中饱含着期盼。
10月19日上午,我们和徐治平、王荣发、唐慧英、高宏亮、周长吉等几个在上海的同学,还有从老家江都赶来的尤老师和祁友余、秦诗友等同学,带着七二届高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意,跨进了浦东新区公元新村贾永贞的家門。永贞见我们到来,激动不已。虽然手和腿不停地颤抖,还要为我们倒茶递水果。师生相聚,感情如初。忆往昔,谈今朝,聊未来,叙友情,送安慰,情感暖流充满了小屋。由于我们的到来,永贞的病情似乎突然有了好转,下楼合影时,他不要别人搀扶,脚步非常平稳。
我们邀贾永贞共进了午餐。餐毕,大家殷殷切切,对他一番安慰,准备返程。永贞小步移动着抖动的双腿,执意将我们送至公交站台。车开了,他还恋恋不舍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们,眼里噙着泪花。我们默默地祈祷着奇迹能在永贞身上出现,让他战胜病魔,康复如常。
同窗两年,你我相长;毕业数载,挂肚牵肠。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一如慈父,一似手足。愿大家幸福相随,快乐健康。企望毕业五十年时再次相聚,共话夕阳。
(责任编辑 张云逸)
我和妻子是1972年底从嘶马中学高中毕业的。我们这一届高中有两个班,一百一十五个同学。我清楚地记得,毕业三十年时,有八十七个同学在母校聚会。毕业四十年时,有五十九个同学在江都又一次聚会。自那以后,大家都热切期盼着毕业五十年时再聚首。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当年的青春男女,如今都雪染鬓发,刀刻颜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越来越怀念同窗兩年的美好时光,越来越珍惜彼此结下的纯朴情谊。总觉得十年一聚太久,五年一聚也嫌长,最好每年能够聚上一次。心情之迫切不难理解。
在众多同学的期盼和催促中,常住嘶马、江都和扬州的薛强、祁友余、秦诗友、高国宝、蒋斌、陈志林等同学再也坐不住了。年初,他们聚集到一起,共同商定搞一次时隔七年的同学聚会,并挑起牵头筹备的担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七年聚会”的时间定在了10月3日,活动地点选在江都城区。临近聚会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牵头的同学们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分头与昔日同窗展开了联络。
早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了聚会这一天。会场、报到、餐饮、拍照、游览、车辆等聚会事宜,牵头的同学们安排得井井有条。10月3日上午,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加上欢庆新中国七十华诞,同学们的心情格外舒畅。8时许,同学们从四面八方陆续来到引江饭店。施巨源、尤阿官两位班主任和英语老师盛长高也被请了过来。刘菊美在北京帮儿子带小孩,住得最远,却也来得最早。国庆期间,来往于北京的车票十分紧张。为了同学聚会,她想方设法买到了高铁车票,2号晚上登车,在车上睡了个囫囵觉,天亮到扬州,再坐公交车到江都。3号参加完聚会,晚上又赶至扬州坐高铁列车回北京。这一趟,她来去匆匆,着实不易。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说:“时隔七年,我又回到老同学中间,兴奋不已,疲惫早已烟消云散。”朱林、吴吉祥和我们俩都是二十多天前在江都老家过完中秋节分别回到南京、上海的,王亿森也是从嘶马老家回杭州不久,为了和兄弟姐妹们团聚,我们几个又克服困难,不顾车马劳顿,不计车费油资,重返江都。
久别重逢,同学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问候、回忆、祝福……午餐的美味菜肴已经上满了桌,主持人手中的话筒拿起又放,放下又拿,大家的话匣子过了许久才慢慢关上。
聚会在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中进行。三位老师虽已年逾八十,但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还是那样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置身于我们这些“奔七”的学生之中,老师们好像也年轻了几岁。他们期望着能够参加我们的毕业五十年聚会。
一边叙旧,一边敬酒,一边唱歌,一边拍照,气氛热烈而和畅,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青春热血的当年。常本富用英语演唱了一首《我爱北京天安门》,一来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二来送给英语老师盛长高和两位班主任,感谢老师们当年含辛茹苦的教育培养。虽然本富的英语发音不是那么标准,但他表达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祝福祖国!感恩老师!曾记否,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教学秩序混乱,教材十分匮乏,是老师们挖空心思找教材,搜肠刮肚做辅导,毫无保留地给我们传授知识和技能,才使我们能够立于社会,历经风雨,走到今天。老师伟大,我们永远敬重您!常本富一曲唱罢,同学们端起酒杯,排起长队,走向老师们的宴席。
“当下,国家兴盛,社会稳定,人民安康,情满天下。朋友情,同事情,同学情、战友情……淳朴而浓厚。在我看来,我们这一届高中毕业的同学,却是情更深谊更长,有别于其他。因为我们同窗在那个困难的年代,却能团结互助,彼此关爱,携手求知,共同进步,拥有一份纯真朴素的情感。这样的情谊,难能可贵。我们应当倍加珍惜,持续保鲜。”朱林动情而浑厚的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热烈的掌声。
这次聚会,远在浙江平湖、上海、南京等地的武圣平、徐治平、王荣发、张宗庆、唐明松等同学囿于种种原因未能参加。他们虽然身在远方,心里却牵挂着聚会,分别通过不同方式,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问候,祝大家聚会快乐。
在热烈的掌声中,刘菊美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王荣发的短诗《祝引江师生联谊会》:“引首遥致祝福歌,江水迢迢杯中酒。聚满师生同学情,会当一举醉方休。醉方休,情更稠,幸福安康共长久。与国同庆中国梦,华夏昌隆永不休。”荣发人虽未至,但小诗传情,别有一番风味。
张宗庆通过微信发来一首抒情散文诗《我的面前有一张老照片》。诗中写道:“我的面前有一张老照片,它来自1972年,虽然它不是当年的原件,但它却是我的至宝,它承载着我诸多的青春与美好!照片上有我的老师、同学,还有同桌的你!看着这张老照片,我的思绪飞得很远很高。上学的路上,谁与你一起背着书包?学校的操场边,谁与你一起奔跑跳跃?躁动的课堂上,老师总是叫我们坐好;书桌下你在看谁传来的纸条?玩耍的时候,总是忘了老师的教导,梦醒的时节,谁让你泪中带笑?!看着面前的老照片,我总是在记忆深处把青春翻找!世事如过眼的云烟,唯有你的身影让我魂牵梦绕!记得你总是坐在教室的前排,重要的不是羡慕你学习多好,而是因你与女神们一道,让我们会心一笑!还有你,放学了总不肯回家,与三五同学一道,坐在课桌上闲聊。休要抵赖,我也是你的同道!天南海北,快乐的时光总是太少!教学楼悬挂的标语,一看就是你的手笔。你那时写的大字实在是好,让我们为之倾倒!亲爱的老师,看着照片上的你,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这样的诗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的眼前就会浮现“春蚕”“园丁”的形象。是你,在那个时代,把我们引进了知识的殿堂!是你,用科学的魔杖,点燃了我们求知的热望!是你,为我们插上了思考的翅膀,让我们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我们要的是一瓢春水,你却给了我们一条春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亲爱的老师,让我们向你致以崇高的敬礼!我的面前有一张老照片,它是那样亲切,那是我人生春天的鸟巢,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欢快的曲调,12345,年轻真好!它是那样遥远,那是因为隔着四十七载光阴。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大潮,把我们的人生带得够远够高!人生谁无烦恼,想必你的故事,同样让我们津津乐道!看着面前的老照片,愿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我的兄弟姐妹,健康快乐。千好万好,长生不老!”张宗庆热情洋溢的诗句,仿佛又让我们回到了同窗当年,桩桩件件,跃然其中。王亿森饱含深情地诵读,让师生之情、同学之情再度升温,将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美味佳肴,诗文歌谣,絮语欢笑,不知不觉度过两个多钟头时光。接下来,大家合影留念。摄影师左顾右瞧,上下打量,远近对焦,力求让每个人都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留下弥足珍贵的靓影俊貌。
游览源头公园是聚会的最后一个内容。之所以叫作源头公园,是因为公园位于芒稻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园内步道平坦,小丘起伏,草坪多色,花团锦簇,江树摇情……处处皆景,如诗如画,绚丽多彩,令人心旷神怡。漫步在公园广场、樱花大道、银杏小径、江螺桥上,置身于明月楼望、江月待君、闲潭落花、月照花林等景观中,同学们簇拥着老师,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录像,把诗意美景和师生情谊都装进了手机。时间过去近两个小时,大家游兴丝毫未减,正所谓“聚亦难别亦难”。刘希玲游园至中途,脚底起了泡,她干脆脱下高跟鞋,一瘸一拐地走路。大家劝她坐下来歇歇,她却说:“我与大家十七年不见面,今天好不容易聚到一起,怎么能够掉队离群呢!”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从公园回到酒店,同学们端详着手中清晰明亮、散发着塑香的合影照片,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一握手道别。不少同学还一遍又一遍地叮嘱这次牵头的同学,别忘了尽早筹划毕业五十年的聚会事宜。
贾永贞是我的小学和高中同学,毕业三十年在母校聚会后一直未曾谋面。这次聚会前,我给他打了几次电话,均未接通。后经四方打听,终获他的信息。原来,他们夫妇几年前就从成都来到上海,手机也换了新的号码。我与贾永贞联系上后,得知他患有帕金森病,腿脚不够灵便,生活尚能自理。他很想和同学们相聚,但力不从心。遗憾之余,要我代向大家问好。我鼓励他振作精神,积极治疗,安慰他静心休养,前景会好。并答应一定向同学们转达他的心意。当我说择日约几个同学去看望他时,他先说:“好的,谢谢!我很想念同学们。”然后又说:“大家都在为第三代操劳,挺忙的,又住得较远,还是不要来吧,同学们的心意我领了。”推辞中饱含着期盼。
10月19日上午,我们和徐治平、王荣发、唐慧英、高宏亮、周长吉等几个在上海的同学,还有从老家江都赶来的尤老师和祁友余、秦诗友等同学,带着七二届高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心意,跨进了浦东新区公元新村贾永贞的家門。永贞见我们到来,激动不已。虽然手和腿不停地颤抖,还要为我们倒茶递水果。师生相聚,感情如初。忆往昔,谈今朝,聊未来,叙友情,送安慰,情感暖流充满了小屋。由于我们的到来,永贞的病情似乎突然有了好转,下楼合影时,他不要别人搀扶,脚步非常平稳。
我们邀贾永贞共进了午餐。餐毕,大家殷殷切切,对他一番安慰,准备返程。永贞小步移动着抖动的双腿,执意将我们送至公交站台。车开了,他还恋恋不舍地站在那里目送着我们,眼里噙着泪花。我们默默地祈祷着奇迹能在永贞身上出现,让他战胜病魔,康复如常。
同窗两年,你我相长;毕业数载,挂肚牵肠。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一如慈父,一似手足。愿大家幸福相随,快乐健康。企望毕业五十年时再次相聚,共话夕阳。
(责任编辑 张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