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充分展示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合作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才能轻松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又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生活因为合作而更加精彩,而在数学课堂中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而实现“1+1>2”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小学生融入集体的良好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把每一个小学生培养成拥有开朗、活泼、勇敢等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社会主义新主人。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必须合理,小组成员异质互补,确保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又能够取长补短,组员之间能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建立并维护起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所以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时就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人数。通过我们学校的实验,4到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最为科学,这是因为如果要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达到互帮互助,最少4个人。小组规模过大,个别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会增大,太小,又不能发挥集思广益的小组优势,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在碰到比较难的习题时,几个人的智慧一定比独立思考要强大,也一定比很多人的杂乱无章有条理。
2.人员。教师要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实现组内积极合作,组间公平竞争。在数学课堂上只有积极的竞争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依托团队,立足竞争就需要给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二、教会学生交流
成功组建学习小组并不代表学生一定会利用学习小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组长的培训。
(1)选择组长。组长是每个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一个小组的兴衰与小组长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学习小组组建之初,一定要选择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在小组内表现最突出的学生担任。在学生基本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后,再采取组长轮流制。
(2)培训组长。集中培训主要是教会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合作,更多的是常规下的指导组长,在发现了某一问题之后及时的对组长进行指导改进。这种培训方法形式不正规,但是却特别具体,都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粉刷墙壁》课例中,教师要及时教会小组长分配学习任务:组员1计算房间的总面积,组员2计算窗户的面积,组员3计算门的面积,组员4计算地面的面积,组员5计算黑板的面积,最后,大家把计算结果汇报给组长,由组长来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促进了小组间的分工与合作。
2.组员的培训。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小皇帝”的生活,所以要不断的教会他们专心倾听不插嘴,注视对方动脑筋。必须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是独立思考问题,以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第二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这两点对学困生来说比较难处理,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再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开始组长带头,从优等生到学困生。过一段时间后反其道而行,
学困生优先发言,达到使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目的。在数学课堂上,对待难点要鼓励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积极展示,而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则多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这样做促进了学习小组内的“双赢”。
3.培养小组竞争的意识。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我们可以在班级内的各项考核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就像是每个学生都能够以班级为中心,为班级的荣誉而努力。所有小组内的学生都以小组为中心,为小组的荣誉努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小组内的所有人都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小组才算是成功。课堂上可以多组织一些小组间的计算比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竞赛,促进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交流意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强化学习小组
通过上面的方法组建和健全的学习小组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就像是班级里的一个个小小班级,利用这些小小的班级,教师也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感。学生在学习上独立思考,积极进取,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绩都能从整体上取得进步。在此基础上组员之间还能够更多的关注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小组长可以很好的管理小组成员的纪律,协助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成员之间互相检查监督彼此的卫生,使自己所在小组成为班级里最好的学习小组。这样,教师的空闲时间多了,可以更多的用于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使班级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对于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来说,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是我们却能够欣喜的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进步,也许有的学生很慢,但他们却是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的。科学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铁西小学)
一、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必须合理,小组成员异质互补,确保小组成员各具特色,又能够取长补短,组员之间能够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建立并维护起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所以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时就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人数。通过我们学校的实验,4到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最为科学,这是因为如果要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达到互帮互助,最少4个人。小组规模过大,个别学生隐藏或被忽略的机会就会增大,太小,又不能发挥集思广益的小组优势,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在碰到比较难的习题时,几个人的智慧一定比独立思考要强大,也一定比很多人的杂乱无章有条理。
2.人员。教师要对班级内的所有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实现组内积极合作,组间公平竞争。在数学课堂上只有积极的竞争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依托团队,立足竞争就需要给学生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二、教会学生交流
成功组建学习小组并不代表学生一定会利用学习小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组长的培训。
(1)选择组长。组长是每个学习小组的灵魂人物,一个小组的兴衰与小组长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学习小组组建之初,一定要选择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在小组内表现最突出的学生担任。在学生基本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后,再采取组长轮流制。
(2)培训组长。集中培训主要是教会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合作,更多的是常规下的指导组长,在发现了某一问题之后及时的对组长进行指导改进。这种培训方法形式不正规,但是却特别具体,都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在《粉刷墙壁》课例中,教师要及时教会小组长分配学习任务:组员1计算房间的总面积,组员2计算窗户的面积,组员3计算门的面积,组员4计算地面的面积,组员5计算黑板的面积,最后,大家把计算结果汇报给组长,由组长来计算粉刷墙壁的面积。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促进了小组间的分工与合作。
2.组员的培训。
现在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小皇帝”的生活,所以要不断的教会他们专心倾听不插嘴,注视对方动脑筋。必须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是独立思考问题,以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第二是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这两点对学困生来说比较难处理,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当学生对所提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再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开始组长带头,从优等生到学困生。过一段时间后反其道而行,
学困生优先发言,达到使小组内的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目的。在数学课堂上,对待难点要鼓励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积极展示,而通俗易懂的知识点则多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这样做促进了学习小组内的“双赢”。
3.培养小组竞争的意识。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利用小学生这种心理,我们可以在班级内的各项考核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就像是每个学生都能够以班级为中心,为班级的荣誉而努力。所有小组内的学生都以小组为中心,为小组的荣誉努力。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小组内的所有人都达到学习目标的情况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小组才算是成功。课堂上可以多组织一些小组间的计算比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竞赛,促进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交流意识。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
三、强化学习小组
通过上面的方法组建和健全的学习小组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就像是班级里的一个个小小班级,利用这些小小的班级,教师也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感。学生在学习上独立思考,积极进取,每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成绩都能从整体上取得进步。在此基础上组员之间还能够更多的关注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比如小组长可以很好的管理小组成员的纪律,协助老师检查学生的作业,成员之间互相检查监督彼此的卫生,使自己所在小组成为班级里最好的学习小组。这样,教师的空闲时间多了,可以更多的用于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使班级产生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对于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来说,我们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会成功,但是我们却能够欣喜的看到每一个学生都在进步,也许有的学生很慢,但他们却是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的。科学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铁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