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水稻黄矮病和台湾水稻黄叶病的酶联免疫反应鉴定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m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1957年,广东省水稻发生了一种稻叶发黄的病害,其症状与生理早衰的稻叶发黄相似。经过试验,证实该病为叶蝉传播的病毒病,称为水稻黄矮病Rice Yellow Stunt Virus,RYSV。后来华南、华东、华中等许多省份也发生此病。1960年台湾水稻上暴发的一种病害,由于当时对病原不了解,误以为是土壤通透性不良引起的“窒息病”,后来证实是由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传播的病毒病,1965年邱人璋将其定名为水稻黄叶
其他文献
本试验用~(60)Coγ-射线处理水仙鳞茎,研究对植株矮化与花期调节等效应。结果表明,矮化的适宜剂量为850-1000rad;辐照后株高为对照的76-66%,花葶高度比对照降低20-26cm,花梗长
实验证明,供试的5种药剂中以速灭杀丁和敌杀死对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的活性较高,两药剂的LC50分别为15和1.8ppm。使用LC50以下浓度处理桔全爪螨卵、若虫和雌成螨
作物氮素光合效率,或瞬间氮素利用率,是作物叶片氮素生理利用率特征之一,其定义为叶片单位氮的CO2同化率(CER/N)〔1〕。作物不同基因型光合作物效率的显著差异及与氮素供应的关系已早有报导
用~(14)C喂饲法测定多效唑对椪柑幼树光合作用强度、同化产物运转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能促使椪柑叶片叶绿素含量升高,光合作用增强;并能调节同化产物的分配,使
用早籼“广陆矮4号”作试验材料,<sup>14</sup>CO<sub>2</sub>作诱变剂;处理时期分别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完成期;处理剂量分别为111&#215;10<sup>4
柑桔和樟树叶片的失绿黄化症,主要起因于土壤条件,即土壤pH高,HCO3-离子多,从而影响了土壤中铁的活化;另一方面植株大量吸收磷素,使植株体内铁磷比失调,影响铁的运转,导致叶
<正> Materials and methods Tomato ‘Zheza 7’ seedlings grown in pots containingcarbonized rice hull were transplanted to plasticbaskets, each of which containe
自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以来,许多研究者对水稻不同的不育细胞质的恢保关系开展了遗传分析,新城长友报道粳稻BT型不育胞质需一对显性基因,高明蔚等认为籼稻野败不育胞质恢复系是由
经24头湖羊和16头考力代母羊垂体-卵巢轴内分泌活动和生殖系统发育规律的观测,结果表明:1)湖羊出生后血浆LH水平,从60日龄开始上升,到120日龄达峰值,而考力代到120日龄仍处于低水平;2)血浆雌二醇水平;湖
桔-棉蚜(Aphis gossypit)是我省桔区柑桔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为害嫩稍、嫩叶、花蕾及花、造成柑桔叶片卷曲、新梢枯死、落花落果,而且能诱发煤病,有的地区还能传播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