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教育”:抗战前香港电影批评的媒介之声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yusz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背景,华人资本在整个香港经济构成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华文传媒也因此开始发展,不再作为香港英文传媒、报纸的附庸。至20世纪30年代,华人观众成为香港电影受众群的中坚力量。伴随着影像观看行为的成熟,香港各界对电影的思考与批评逐渐催生,其中对“电影与教育”话题的争鸣探讨,为抗战之前的香港电影创作和电影教育观念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乔什瓦·李德伯格曾预言:“人类统治地球最大的威胁是病毒。”在每一次重大的“黑天鹅”事件之后,往往会对一个国家、一种机制、一个产业产生重要的分水岭式的影响,对于2020
“十七年”时期,特殊的时代语境使得电影的娱乐性被放逐到边缘地带,主流话语的宣传成为重要题旨。正是在主流话语的规范下,“十七年”电影中爱情描写的存在方式、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