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室外运动空间规划与设计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室外运动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空间,本文以陕西某高校篮球场的改造规划与设计方案为例,提出高校室外运动场改造建设规划与设计时如何以人为本,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前进行现状分析、学生调研,参考办学要求等原则、步骤,以期为设计者和高校决策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运动场规划与设计
  室外运动场是高校进行体育教学、举办各种校园活动、运动比赛的重要区域,也是广大师生参加课余锻炼、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室外运动场设计,既要考虑一般诸如成本、环保等设计原则,也需要遵循人本主义设计理念;既要满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硬件要求,譬如教育部院校评估的要求,又要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本文以陕西某高校篮球场的改造规划与设计方案为例,提出高校室外运动场改造建设规划与设计时所关注的问题,以期为设计者和高校决策者提供参考。
  人本主义设计概念
   人本主义强调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生来平等,将人看做万物的尺度,以人性、自由和人的利益作为价值评判的重要准则。所以人本主义设计的思想是指在设计活动中将人的利益与使用需求作为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以人为中心,设计的产品必须符合人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因素,并且将是否以“以人为本”作为评价设计活动的准绳。[1]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人本心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有“人本心理学之父”之称。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心理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他指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2]因此设计需要满足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目前,很多高校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同时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通知中提出的“切实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育教育、体育精神、运动习惯养成等对学生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室外运动场地因此地位更加凸显。
  陕西某高校室外运动场现状分析
   1.篮球场现状
   该高校有13000余名在校生,全校除了一块标准400米塑胶田径运动场外,就只有一块篮球场。没有羽毛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品类较少,场地功能单一,致使运动项目单一。室外篮球场总体很空旷,给人的第一感觉较为简陋,不具备人文气息和运动氛围。篮球场地面面层为水泥,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尤其是膝、踝等关节部位,不利于运动安全,无法满足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的需要。此外,篮球场没有诸如灯光、遮阳、休息、标识、饮水及其他用水等服务设施,运动体验感较差,无法吸引学生运动。
   运动场的雨水排放为用管道直接排入学校旁边河道。但汛期持续雨季来临时,河道水面上升,并通过原排水管道倒灌进入篮球场,同时伴随的河沙和污泥造成管道堵塞,汛期过后场地雨水依然滞留,无法排出。
   运动场的区域划分没有缓冲区,运动人员与行人间相互干扰,存在安全隐患。篮球场周边绿化较为简单,基本无树木和绿篱,也无任何标识系统,与学校的校园文化无任何关联。运动氛围较差,无法起到教育部倡导的体育在学生审美素养培养中育人功能。
   2.学生调研
   运动场使用最多的人群是学生,因此,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需求。项目组随机当面调研了该校64名学生,其中男生48名,女生16名。调研结果显示:(1)平时的运动方式。30%的学生选择了打球。(2)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时间段。67%的学生选择傍晚和晚上。(3)阻碍运动的主要因素排序。排第一位的是时间,第二位的是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4)为开放性问题,对学校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意见,通过关键词排序。排第一的是篮球场简陋,排第二是运动项目太少,排第三的是不如高中设施。
  需求層次理论视角下的篮球场改造设计规划
   通过对篮球场的现状分析以及本校学生调研,项目组结合学校的规模,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做指导,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层次需求,提出改造设计规划。
   1.生理需求
   满足人对运动的基本需求,重新对运动项目、运动服务等进行设计。
   (1)对运动项目多元的需求
   根据学生调研情况,以及《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标准》学生数(含研究生)在10000-20000人规模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标准。
   对篮球场地进行重新划区,增设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排球等场地,丰富场地品类和运动项目。
  (2)运动服务及审美需求
   为提升运动后体验,在运动场西面设立遮阳休息区,并配备直饮水机,自动贩卖机。
   人在运动期间,对氧气的需求量是增加的,因此为制造氧气,防尘降噪,西、北面需要种植灌木和栾树,南面种植竹类双排绿篱。
   为提升运动人员的运动体验和满足运动人员的审美需求,整体运动场的色系搭配,要与学校的总体色调融合,为红绿配色。
   2.安全需求
   满足人的安全的需求,提升运动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安全性。
   (1)运动场地面材料安全。硅PU材质的面层有超强的耐磨性和耐久性,有合理的滑动摩擦。加强层专业回弹,软和硬合理过渡。弹性层具备专业的弹性和舒适的缓冲吸收性能。底涂通过渗透、强化基面,提高粘结。以水泥或沥青为基础。
   因此建议采用硅PU材质,在采用时要求其质量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T22374-2008)的技术要求。面层不能有积水,要求薄厚均匀,抗氧化耐磨,色彩鲜艳耐紫外线,不得出现褪色、开裂、蜕皮、起泡等现象。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合格证明,以及质量检测报告,所用材料均为绿色环保材料。    (2)夜间运动安全。网球场灯具,建议产品型号:UG-1000。因为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外体育场馆,职业训练及专业网球场,篮球场。篮球场灯具,建议200W LED光源。本身的特性是光的单向性,没有光的漫射,保证光照效率;光衰小,一年的光衰不到3%;寿命长,光效高,安装简便,散热控制出色,维护成本低。
   (3)场地边界安全。建议采用精钢冲压拼装围网。首先其化繁为简的设计,符合大众审美。其次精钢冲压工艺,快装式横杆结构,便于现场拆装。最后,其内壁和外壁热浸锌表面处理,纯聚酯粉末喷涂处理工艺,保障防锈性能良好。
   (4)汛期安全。在场地与河道间增建一个蓄水池,利用球场坡度将雨水引流至蓄水池,并通过下水道、蓄水池及河道间落差排放至河道,蓄水池中间增加触控式阀门,雨季汛期河水倒灌入蓄水池,通过控制浮漂触发电机,关闭溢水口,防止河水倒灌,汛期过后手动控制水泵,将蓄水池内河水及泥沙等抽排至河道,同时溢水口打开,保证正常雨季排水。
   3.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
   满足人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营造运动场所氛围,提升运动品质。
   (1)社交需求。设施完善的室外运动场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大型的社交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可以结交相同运动爱好的朋友,收获友谊,运动参与者可以切磋球技,交流运动技巧,沟通运动装备,获得精神上的胜利和愉悦,满足运动社交的需求。
   (2)尊重的需求。通过运动缓解和释放学习压力,没有一场大汗淋漓的球赛更能让人放松身心。在运动过程中,激发学生增强好胜的心理,磨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获得尊重和荣誉,享受被关注的快乐。
   (3)自我实现的需求。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本质就是人类不断挑战极限,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体现。在运动中,为了达到竞技目标不断拼搏,享受运动带来的自豪感、优越感和成就感。
   因此在运动场设计体育文化墙,创设良好的运动氛围,科学引導体育锻炼,进行体育精神宣传、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等。开发APP智能控制系统,提升运动乐趣和体验,提升整体环境的运动文化氛围和运动品质。
  结  语
   对于高校运动场的升级改造,作为给高校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者,既要遵循现代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深入地进行现状分析、学生调研,也要了解基本的教育教学的要求。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在一定经费的限制下,除了满足教育教学要求之外,要对设计原则、材料特性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此,才能建设一个校方满意、设计者满意、学生满意的室外运动场。
  参考文献:
   [1]张凯旋:《人本主义视角下办公交互空间的设计研究》,《居舍》2019年第2期,第99-100页。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许金声等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摘要]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共同产物,它的应用形成了全新的教学文化,具备民主化、多元化和探究式的文化特征。该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上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文化适应性研究,以期解决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等产生的问题,帮助学生适应混合式教学改革,扩大学生知识和信息的获取面,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
期刊
[摘要]培养法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大学“法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应该以培育学生科研创新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导向,教师应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学术创新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法学专业 学生科研创新培育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法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应该既要
期刊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习近平总书记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各大高校和广大教师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该如何“盛装”开课,才能拨动青年学子青春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是全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公共必修课,但国内传统英语教学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难以应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也无法真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任务型教学法是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成功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学目标设计任务使学生学习并实践英语语言。本文在分析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例,结合英语教材,对高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江苏民歌《茉莉花》因其悠扬动听的曲调、意蕴深厚的内容广受人们的欢迎,被人们广泛传唱。《茉莉花》的成功主要因其内在“美”,笔者在民歌作品教学过程中,对其内在“美”有着自己的体悟和认识。本文从词曲内涵、音色调性的角度,系统总结其内在“美”,借此深化对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认识,为其他歌者训练和演唱该作品提供必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也希冀对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江苏民歌《
期刊
[摘要]与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不同,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以实践作为导向,以学生作为中心,目  标是培养职业翻译人才,其既能够促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提升,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翻译  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据此,本文对  基于翻译工作室的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翻译工作室 翻译工作坊 创新创业  1.构成  其
期刊
[摘要]学业水平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学风建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二者间具有内在统一的关系。本研究基于TRA(TPB)理论,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各因素与学业间的关系并进行简要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从地域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和优势。然后以陕西商洛为例,从地域的历史地理资源、城市规划建设和品位以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陈述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地域文化资源 文化自信 策略  地域文化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要]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优秀的、面向生产服务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各大高职院校一直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单纯依赖既有软件已经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科学管理需要。要想有效缓解实践教学管理中的不良现象,高职院校必须基于自身实际状况,进行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以促进
期刊
[摘要]艺术教育专业是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作为一种新型专业,传统的素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艺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以西安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为例,以非艺术类生源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艺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模式的实践要求,通过对基础课程的探究不断完善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关键词]非艺术类生源 艺术教育 素描教学 实践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幼儿园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