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的理论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研究与应用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将实验作为教学基础的学科。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有利形势下,高中课堂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合理引入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其次探讨了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2-0029-01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任何人都是多元化智能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结构组成形式的智能组合。针对个人情况不同,每个人的各项智能都有着独特属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发展,强调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已经成为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元智能理论的出发点也正好契合了这一目标,因此,在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探讨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的特点
  新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既往的课程构架,构建了学科基础知识与人的认知能力相互融合的新体系,体现了以学生的个性和个人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多元智能的理论对传统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我国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产生了比较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总体来看,多元智能理论与高中化学具有以下特点:(1)与传统化学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不再只局限语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转向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技能与方法并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化学课程教学目标体系。(2)新课改后,高中化学课程逐渐划分成多个模块,主要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并为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使得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智能结构特点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调科学探究意识和思维,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其科学创新精神。(3)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对学生的活动表现情况十分重视,基于这种多维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能够广泛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中,从而对每位学生都能产生激励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多元智能的理论作为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背景,其具体思路是:首先,要明确具体某一课对学生智能的要求,并将该项智能作为培养的重点,将大部分时间应用到启发和训练该项智能中;其次,教学设计也应该围绕着该项智能而展开,运用智能手段设计课堂教学,还要保证其能够让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并将这种职能运用到学习中。最后,改变既往整齐划一的聆听式教学方式,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展示中来,在课堂上展现出自身的智能强项,运用最擅长的方式进行化学学习,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应用实验法
  实验法能够直接避免过去“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将其作为化学课堂直观教学的主要方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化学,让学生发挥善于观察的特长,准确地认识化学实验的反应规律和相关化学物质。比如,在认识氯气一课中,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氯原子结构图,分析氯原子的结构分布特点,进一步判断氯气可能会产生的化学性质,根据具体的分组实验结果确定氯气的性质。
  (二)范例法
  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一般是以化学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作为教学基础,虽然隶属于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这一范畴,但在本质上更加偏重技能教学。因此,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在设计和优化课堂教学时,要将“过程与方法”纳入到教学中心工作中,运用范例法向学生讲授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守恒法”一课时,可以结合具体范例进行分析,向学生展示守恒法的计算技巧,使学生把握化学反应之前和之后物质量的具体等价关系。
  (三)讨论法
  讨论法能够使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使化学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并通过探讨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来观察和分析不同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智能表现特点。例如在“气体体积计算”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工计算气体、固体以及液体的摩尔体积,并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温度对体积有无影响。
  三、结束语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的进行状态,记录所产生的化学现象,进而对某一化学现象做出解释和评价,使学生可以利用化学符号及其组合,精准地表述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并与其他学生充分沟通和交流知识,利用合理的分析、对比和归纳技巧来认识化学变化规律,从而获得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高。多元的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一种突破,能够使人类更好地观察自身的智力表现,运用多维的视角去看待智力问题。在多元的智力理论的指导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转变既有的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适应性,为每位学生提供平等的智力表现平台,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化学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王晓燕.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
  [3]邱冬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75.
其他文献
震后火灾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城市面对的主要危害之一。对于城市中燃气管网,建立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尤为重要。在日本、美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均因城市天然气管网建立了紧急处置系统而取得了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实效。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随着管道燃气的日益普及,地震紧急处置设施非常重要。本文采用美国Northridge2000小型地震燃气阀,结合所设计的一种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在昆明市区,分别用于4户民居小管径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使得一大批青年学子获得了掌握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同时,一大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受到了社会愈来愈多的关注。高校资助政策应运而生。不让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苦难而失学是国家和高校的庄严承诺。那么,如何将国家的资助政策最大程度的发挥助人育人的作用,使真正需要它的学生得到切实的利益,这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现状  目前,全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1~2010年海南琼海加积井水位对震中距小于8000km、MS≥7.8的远大震的同震响应资料,统计了水位变化的形态,分析了同震响应水位变化的幅度与震级及井震距的关
本文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03年7月21日、10月16日云南大姚先后发生的6.2、6.1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精定位。结果表明,两个主震的震中位置相当接近,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线性分布,地震序列精定位后的结果同震源机制解吻合很好,两个地震的发震断层均是近乎直立的右旋走滑断层。此次大姚6.2、6.1级双震,和云南地区大多数其它双震有所不同,余震分布并不呈现共轭分布,而近乎一条直线,两者间有部分重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菜在世界各地一直享有精致、华美的声誉。对外宣传语言不仅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具有传递信息的意义,还能起到构建
用传统的经验转换函数方法评估场地效应需要有一个小孔径台阵,布设若干地震计,其中须有离软土台不远的基岩台。这种方法在天津市这样的大面积平原多震地区无法实现。天津市辖区面积11000km2,只有北部的蓟县是山区,市区是平原,南部的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是滨海第四纪巨厚沉积区。天津南部滨海区在1976年唐山MS7·8地震时受灾最重,死亡人员超过20000。天津是1949年以来我国唯一遭遇麦卡利地震烈度达
本文用蒸馏法对海水进行淡化,将T形强化传热管用于海水淡化器中,并对T形管和光滑管的海水沸腾换热进行了对比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T形强化传热管后,过热度由光滑管的8
采用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BICT)进行除磷试验研究。双循环两相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由独立设置的前置厌氧反应器、悬浮生长的主反应器、附着生长的硝化反应器及介于主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