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与高等教育有直接关系。本文从高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生;实践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相对于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压力大增既成事实。面对找不到工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等现象,除了择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力需求结构呈“金字塔”状等社会因素外,人们往往都会将其归结为理论与实践差异巨大、理论理解不到位、实务能力较差等与当前高等教育相挂钩的原因。
一、高校课堂教学的软肋
在我国的高校课堂中,通常情况下,一个教室、一名教师、六十个直至一百多个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在课堂上的互动式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都是高等教育一直强调,也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教师面对的现实情况是有限甚至是严重不足的教学时间、繁重的教学计划任务、繁琐的教学工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等。
1.教师课堂授课方式方面。若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不展开、不延伸,通常情况下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讲,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因此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所谓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若扩展开讲解,解释清楚理论的背景、意义等,同时联系实践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爱讲、学生爱听,能够提高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但是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后果通常被认定为“教学事故”),且影响学生期末考核。当然,若教学时间充裕,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充裕的教学时间”的界定受到教师个人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等因素影响,因此是因人而异的。
2.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层面。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或者百多个学生,不可能同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上课时可通过对学生眼神的观察发现很多信息:学生现在是在听讲还是“开小差”、是否听懂讲授的内容、处于兴奋状态还是疲劳状态等,这些信息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课堂学生人数较多,这些信息只能来源于极少部分学生,所以教师通常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较差。当然更有所谓的“三板”教师(即上课时看天花板、地板及黑板)或“自我陶醉型”教师(即上课只顾自己不停的讲,不管下面学生的反应),在这两类教师的课上,学生能否学到有用的知识,完全看能否跟上教师的思维进度。
二、课外学习氛围的影响
学习氛围与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关系。记得不止一次有学生找笔者咨询诸如此类的问题:“马上大四了,我周围的同学有考研的,有考公务员的,我本来准备考公务员,又觉得应该试着考研,我应该怎么办?”分析这种情况可发现,学生的决策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学决策的影响。因此,高校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至关重要,毕竟学生除了上课,每天更多的是校园生活,或者说,校园生活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需要强调素质教育。对大学本科生而言,就是要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理论与实际有差距”,这个差距并非无法逾越和固定不变的,这个差距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弱化,同时,这个差距的形成并非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单方面决定的,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缩小这个差距也需要多方协作。
1.教师方面。教师应注重自身学识、修养的提高,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需要,使所培养的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可能成为“铁饭碗”和“终身职业”。同时,除了完成教学、科研工作外,教师应多参与实践工作,吸取实践经验,由此激活思维,并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素材。
2.学生方面。首先应该改变“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观点,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所学知识无用,是由于自己未学好、学深、学难,缺少思考,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或者说并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之外,课下的自习尤为重要,平时多关注时事,最起码保证在思想上理论联系实际,并尽可能地多实践。这样才能实现“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参考文献:
孟亚.国内高校治理研究状况评析[J].教育评论,2014(5).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生;实践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相对于我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压力大增既成事实。面对找不到工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等现象,除了择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力需求结构呈“金字塔”状等社会因素外,人们往往都会将其归结为理论与实践差异巨大、理论理解不到位、实务能力较差等与当前高等教育相挂钩的原因。
一、高校课堂教学的软肋
在我国的高校课堂中,通常情况下,一个教室、一名教师、六十个直至一百多个学生的现象比比皆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在课堂上的互动式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都是高等教育一直强调,也一直努力的方向。但是教师面对的现实情况是有限甚至是严重不足的教学时间、繁重的教学计划任务、繁琐的教学工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等。
1.教师课堂授课方式方面。若照本宣科,就事论事,不展开、不延伸,通常情况下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不爱学、教师不爱讲,学生只懂理论不会实践,因此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所谓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若扩展开讲解,解释清楚理论的背景、意义等,同时联系实践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爱讲、学生爱听,能够提高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但是教学任务完成不了(后果通常被认定为“教学事故”),且影响学生期末考核。当然,若教学时间充裕,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充裕的教学时间”的界定受到教师个人的专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等因素影响,因此是因人而异的。
2.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层面。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或者百多个学生,不可能同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上课时可通过对学生眼神的观察发现很多信息:学生现在是在听讲还是“开小差”、是否听懂讲授的内容、处于兴奋状态还是疲劳状态等,这些信息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由于课堂学生人数较多,这些信息只能来源于极少部分学生,所以教师通常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握较差。当然更有所谓的“三板”教师(即上课时看天花板、地板及黑板)或“自我陶醉型”教师(即上课只顾自己不停的讲,不管下面学生的反应),在这两类教师的课上,学生能否学到有用的知识,完全看能否跟上教师的思维进度。
二、课外学习氛围的影响
学习氛围与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直接关系。记得不止一次有学生找笔者咨询诸如此类的问题:“马上大四了,我周围的同学有考研的,有考公务员的,我本来准备考公务员,又觉得应该试着考研,我应该怎么办?”分析这种情况可发现,学生的决策很容易受到其他同学决策的影响。因此,高校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对在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至关重要,毕竟学生除了上课,每天更多的是校园生活,或者说,校园生活的质量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需要强调素质教育。对大学本科生而言,就是要在提高个人素质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理论与实际有差距”,这个差距并非无法逾越和固定不变的,这个差距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弱化,同时,这个差距的形成并非社会、高校、教师、学生单方面决定的,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缩小这个差距也需要多方协作。
1.教师方面。教师应注重自身学识、修养的提高,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社会需要,使所培养的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可能成为“铁饭碗”和“终身职业”。同时,除了完成教学、科研工作外,教师应多参与实践工作,吸取实践经验,由此激活思维,并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的素材。
2.学生方面。首先应该改变“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观点,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之所以所学知识无用,是由于自己未学好、学深、学难,缺少思考,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或者说并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之外,课下的自习尤为重要,平时多关注时事,最起码保证在思想上理论联系实际,并尽可能地多实践。这样才能实现“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
参考文献:
孟亚.国内高校治理研究状况评析[J].教育评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