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堡像极了上海,靠海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咸湿的味道,拥挤的闹市区,步履匆匆赶路的行人。我思乡的情绪顿时翻涌了上来,十分的想吃中餐。
于是花了半天时间,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弄堂里,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点了一碗荠菜馄饨。在等上菜的片刻,我四下打量着这个中餐馆。
这是个传统的中餐馆,桌椅是仿明清的家具,而且仿得一点不像,笨头笨脑的粗壮样子。窗户漆上了大红色,窗户外面挂着红灯笼,在风中飘摇着。踏进着餐馆的第一秒钟,就感觉自己踏进了TVB低成本制作的古装剧场景。整个餐厅里最出戏的物件在大厅中央 — 一架亮亮的一看就很贵重的钢琴。
真是奇妙的体验,空气中飘着的钢琴曲和中式餐馆特有的油烟气,再仔细辨别,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献给爱丽丝》 ,是铁板牛肉的香味。
“请慢用。”端菜上来的服务生用中文对我说。在撒着葱花的酱油汤端上来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肠胃和心灵被深深抚慰了。无可否认,舌尖上有故乡。
钢琴曲陡然一变,开始激越了起来,我回头一看,发现刚才的服务生坐到了钢琴前,开始弹琴。他摘下了厨师帽,看上去四十来岁的样子。钢琴曲弹得流畅华丽,似乎有专业的水准。他怎么会到这里来做服务生的呢?他可能就是这中餐馆的老板吧,要不然怎么敢在端菜时间来弹琴?弹得这么好,为什么还会开餐馆呢?
“国成,后面要一盆洋葱炒牛肉,我要先回去照顾囡囡,你去做一下。”厨房里走出一个老伯伯,对陷入音乐世界的服务生说,毫不犹豫地把他从飞翔的音乐中拽回厨房。
“哦。”服务生重新戴上了厨师帽,盖上琴盖,回到厨房。
这样的对话可能每晚都会发生吧。挣扎在锅碗和钢琴之间的男人,挣扎在爱好和现实生活中的男人。无尽的音乐才华只能在这小小的中餐馆里发挥,能够不被打断地演奏上一曲已经是奢侈。生活是什么,是做一盘铁板牛肉,献给爱丽丝。
我的大学以玩著称。当年有许多风云一时的人物,都是些爱折腾的人。有个写诗的师兄曾让我无比羡慕,他过着无比自由的生活,去遍了全球。过了这么多年,再遇见这位师兄时,他正在一家媒体担任着主编之职。他说,天天签版,幸福感极低。可是,不在他计划内的儿子刚刚出世,他要担负起家中的责任。
“你还写诗吗?”我问他。
“写啊。开车遇到红灯的时候,用手机写。”
“管理一个公司和写诗不矛盾么?”
“我从不在公司写诗。”
生活,就这样让一个爱飞的人落到地面。我们一同感慨,这个社会不需要追求自由的人,需要的只是运转良好而且承受力上佳的螺丝钉。我们相视一笑,这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真是无处安身。
写字能养活自己吗?我的几个作家朋友都持否定态度。他们当中,有的朝九晚五,在工业开发区做白领,有的是外企的会计。每个人都有一份“挣钱”的技能,才能减少才华带来的焦虑。他们的才华引领着他们走向写作,也让他们发现这件快乐的事情真是个昂贵的爱好,世上只有一个J.K.罗琳,大多数写字的人根本无法以此为生。就像那爱弹钢琴的餐馆服务生,会烧铁板牛肉保证了他的温饱,会弹《献给爱丽丝》却不能。
如果要洒狗血励个志,我可以铿锵有力地举一堆名人的例子,证明专注做好文艺这件事情也是有前途的。可是这根本不是讨论的重点。
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被浪费的、并且被遗忘的才华。有时候觉得触目惊心。
好朋友刚从柬埔寨回来,感慨地说:“那里肯定有过极高的文明,那么美丽壮阔的雕塑!现在却几乎都是废墟!所有的人都只关心 one dollar。小孩卖朵花给你,one dollar。老人递给你一支香,再问你要one dollar。”目睹文明的废墟,让人无能为力,极其无奈。
可其实,我们天天行走在一片才华的废墟里。那个埋头填表的财务,也曾经是大学时代的歌王;那个整天追着客户拉单的销售,也曾经是个安静的文艺青年。为你端上一碗汤的服务生,可能是个运气不够好的“郎朗”;在杂志上报导着娱乐新闻的主编,其实是个批判社会的诗人;甚至一份严谨犀利的法律合同,可能出自一个号叫型的地下作家之手。
悲观的人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分裂症,才华有时只是一段普通生活不需要的盲肠。
事实证明,空气中可以有铁板牛肉香,也可以有钢琴曲。这或许是个乐观的隐喻,至少我愿意相信。反正,我肯定也有这么一段盲肠。我愿意加入这个分裂症的俱乐部。
沈奇岚:留德哲学博士。出版社艺术书籍主编,国际项目总监。
喜欢用大把时间来阅读、思考、旅行。和生动有缺点的人做朋友。
讨厌无聊无趣和装模作样的人、事、物。
于是花了半天时间,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弄堂里,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点了一碗荠菜馄饨。在等上菜的片刻,我四下打量着这个中餐馆。
这是个传统的中餐馆,桌椅是仿明清的家具,而且仿得一点不像,笨头笨脑的粗壮样子。窗户漆上了大红色,窗户外面挂着红灯笼,在风中飘摇着。踏进着餐馆的第一秒钟,就感觉自己踏进了TVB低成本制作的古装剧场景。整个餐厅里最出戏的物件在大厅中央 — 一架亮亮的一看就很贵重的钢琴。
真是奇妙的体验,空气中飘着的钢琴曲和中式餐馆特有的油烟气,再仔细辨别,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献给爱丽丝》 ,是铁板牛肉的香味。
“请慢用。”端菜上来的服务生用中文对我说。在撒着葱花的酱油汤端上来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肠胃和心灵被深深抚慰了。无可否认,舌尖上有故乡。
钢琴曲陡然一变,开始激越了起来,我回头一看,发现刚才的服务生坐到了钢琴前,开始弹琴。他摘下了厨师帽,看上去四十来岁的样子。钢琴曲弹得流畅华丽,似乎有专业的水准。他怎么会到这里来做服务生的呢?他可能就是这中餐馆的老板吧,要不然怎么敢在端菜时间来弹琴?弹得这么好,为什么还会开餐馆呢?
“国成,后面要一盆洋葱炒牛肉,我要先回去照顾囡囡,你去做一下。”厨房里走出一个老伯伯,对陷入音乐世界的服务生说,毫不犹豫地把他从飞翔的音乐中拽回厨房。
“哦。”服务生重新戴上了厨师帽,盖上琴盖,回到厨房。
这样的对话可能每晚都会发生吧。挣扎在锅碗和钢琴之间的男人,挣扎在爱好和现实生活中的男人。无尽的音乐才华只能在这小小的中餐馆里发挥,能够不被打断地演奏上一曲已经是奢侈。生活是什么,是做一盘铁板牛肉,献给爱丽丝。
我的大学以玩著称。当年有许多风云一时的人物,都是些爱折腾的人。有个写诗的师兄曾让我无比羡慕,他过着无比自由的生活,去遍了全球。过了这么多年,再遇见这位师兄时,他正在一家媒体担任着主编之职。他说,天天签版,幸福感极低。可是,不在他计划内的儿子刚刚出世,他要担负起家中的责任。
“你还写诗吗?”我问他。
“写啊。开车遇到红灯的时候,用手机写。”
“管理一个公司和写诗不矛盾么?”
“我从不在公司写诗。”
生活,就这样让一个爱飞的人落到地面。我们一同感慨,这个社会不需要追求自由的人,需要的只是运转良好而且承受力上佳的螺丝钉。我们相视一笑,这自由而无用的灵魂,真是无处安身。
写字能养活自己吗?我的几个作家朋友都持否定态度。他们当中,有的朝九晚五,在工业开发区做白领,有的是外企的会计。每个人都有一份“挣钱”的技能,才能减少才华带来的焦虑。他们的才华引领着他们走向写作,也让他们发现这件快乐的事情真是个昂贵的爱好,世上只有一个J.K.罗琳,大多数写字的人根本无法以此为生。就像那爱弹钢琴的餐馆服务生,会烧铁板牛肉保证了他的温饱,会弹《献给爱丽丝》却不能。
如果要洒狗血励个志,我可以铿锵有力地举一堆名人的例子,证明专注做好文艺这件事情也是有前途的。可是这根本不是讨论的重点。
这个世界,到处充满了被浪费的、并且被遗忘的才华。有时候觉得触目惊心。
好朋友刚从柬埔寨回来,感慨地说:“那里肯定有过极高的文明,那么美丽壮阔的雕塑!现在却几乎都是废墟!所有的人都只关心 one dollar。小孩卖朵花给你,one dollar。老人递给你一支香,再问你要one dollar。”目睹文明的废墟,让人无能为力,极其无奈。
可其实,我们天天行走在一片才华的废墟里。那个埋头填表的财务,也曾经是大学时代的歌王;那个整天追着客户拉单的销售,也曾经是个安静的文艺青年。为你端上一碗汤的服务生,可能是个运气不够好的“郎朗”;在杂志上报导着娱乐新闻的主编,其实是个批判社会的诗人;甚至一份严谨犀利的法律合同,可能出自一个号叫型的地下作家之手。
悲观的人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分裂症,才华有时只是一段普通生活不需要的盲肠。
事实证明,空气中可以有铁板牛肉香,也可以有钢琴曲。这或许是个乐观的隐喻,至少我愿意相信。反正,我肯定也有这么一段盲肠。我愿意加入这个分裂症的俱乐部。
沈奇岚:留德哲学博士。出版社艺术书籍主编,国际项目总监。
喜欢用大把时间来阅读、思考、旅行。和生动有缺点的人做朋友。
讨厌无聊无趣和装模作样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