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失业的种类和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失业;经济学模型;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了一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这是否说明,造成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太多呢?但是从与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与我国的比较来看,这一结论显然不成立。那么,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供求不平衡导致的失业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本季度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数据是由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南、广东、海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青海、宁夏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沈阳、哈尔滨、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西安10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合肥、南昌、南宁、贵阳、兰州5个省会城市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
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2006年,2007年全国人才市场上总供给是总需求的两倍以上,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由图2可以看出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部分专业,同样供给大于需求,有些专业如财会,供求比达到3.02:1.如此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至失业。从这里可以看出,供求失衡体现在两个方面:总量失衡和结构性失衡。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图1图2显示的共同特征为:在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是大于需求的。下面我们结合图3就因供求不平衡所造成的失业进行分析。在劳动力市场上,实际工资的高低决定了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而劳动力有效供给数量又影响着工资的高低。如图3,在工资为w1时,劳动力有效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平衡点为E。当由于某种原因(如大学扩招等)劳动力有效供给量突然增加,使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而需求曲线未变,新的供求平衡为E2,此时的有效劳动力供给量为Q2,工资降为W2。而实际上,一方面企业短期内不可能提供更多的有效职位;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不可能大幅度下降,也就是新的平衡并没有形成,实际的平衡点存在于Q1Q2之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将有一部分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是无效的,他们也就构成了失业者。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存在着滞后性。冷热门专业在大学的交替出现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失业就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滞后性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热门专业的职位求职者远大于岗位数,而冷门专业岗位却少人问津。现在我们结合下图分析冷热门专业的交替是如何造成失业的:
如图4,假设某一冷门专业的劳动力在某年的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点为E,由于需求大于供给,企业为了得到这一专业的人才愿意支付高于劳动者实际期望W0的工资——`W2,受这一因素影响,第二年(或下个就业期),这一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劳动力供给量迅速升至Q2,供给大于需求,这时企业便可以以较低的工资W3雇佣到这个专业的人才。如果W3与大学毕业生的预期工资相差很大,那么他们可能不会选择就业,继续寻找或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就构成一个失业群体Q2Q3。如此循环劳动力市场逐渐接近平衡。
如图5,在劳动力市场上,某年具有某冷门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点为E,小于企业需求量,这时企业会以W2的工资雇佣此类毕业生,而在W2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量为Q3,即在随后的毕业生里希望具有此专业背景的人数上升,冷门专业成为热门专业。而Q3点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企业需求量,工资降为W0,来不及转行又不愿意接受此工资标准的毕业生就成了失业者,失业数量为Q2Q3,工资的降低,也使此专业毕业生的供给量下降,热门变冷门,如此循环,供给量与工资波动偏离幅度越来越大,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如图4,某冷门专业的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点为E,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企业愿意支付W2的工资,而在W2,劳动力的愿意供给为Q2,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一冷门专业,冷门变热门;而在Q2企业所支付的工资会降为W1,不愿接受此工资标准的求职者会放弃就业,沦为失业者,失业的数量为Q2Q3。W1工资下的劳动力供给减至Q1,热门变冷门,如此循环,当某专业出现拥挤的时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失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合理等方面。我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很高。这样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的供给与需求错位,市场上对普通素质劳动力需求旺盛,而对大学生的需求严重不足。西部的一个岗位问津者寥寥,而东部同样的一个岗位求职者趋之若鹜;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广大的基层招不到合适的人。
表面上看大学生失业似乎是供大于求了,然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人才短缺,比如仅护士行业人才缺口达142万人。同时各类高级技工,科研人员方面的人才尤其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捷发展这一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
解决上述问题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政府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2.政府劳动人事教育部门应加强劳动就业的宏观规划与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各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并做出适当的预测。
3. 学校应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良性沟通机制,让双方之间信息更加流通;学生在报专业时应以自己兴趣爱好为基础,并根据历年情况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专业
二、教育资源稀缺性导致的学生素质整体下降而形成的失业
经济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律:在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教育投资作为一种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因为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是固定的,这里,我们结合这一理论和图7来分析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
目前教育资源的稀缺决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满足其发展。在图7中,横轴表示大学生数,纵轴表示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由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人数小于Q2时,学校为社会供给的大学生是高素质水平的,即是社会需求的;而当人数大于Q2时,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现有的资源不足以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维持在原水平,即为社会提供了低素质但不需要的人才。
2003年有关统计显示,国家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我国是9.4美元,而美国则是1231.70美元,同期的印度也要超过我国为11.47美元。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更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04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2.7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教育水平的4%。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同时对人才的培训要有高中低层次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本人,应该加强自我管理,进行自我培训,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三、企业与毕业生非理性选择导致的失业
经济学对人的研究,通常是基于对人是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即人们在作决定的时候总是在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然而这种理性假设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偏差。我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分析大学毕业生是如何找不到工作的:
假设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工资(w)和工作满意度(s),两者具有相互的替代性。I1,I2代表着两条不同的边际替代曲线,同时也意味着具有不同学历和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且I2素质高于I1,u1,u1代表两条无差异曲线,U1与I1相切于a点, U2与I2相切于c点,与I1相交于c点和d点。
如果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对于具有不同学历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I1,I2就应该选择符合a和b条件的工作,即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现实中,总会有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高工资低满意度或低工资高满意度的工作,这样如果I1的供给过多,他们选择了c点或d点工作条件的工作。这样会造成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I2的工作被I1挤占。以此类推由于这种错位必将会导至在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定量的失业人员。我们把这种人员和岗位的不匹配现象称为感觉错位——即客观能力与自我感觉之间的差距。这种错位既有求职者方面的又有用人单位方面的。
解决上述矛盾,需要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企业不仅要明确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要预测将来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材;通过科学的岗位分析与设计选择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要不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市场的佼佼者。
三、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不诚信导致的失业
由于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诚信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是签了约也因为后来的发现而产生一定的摩擦性失业。下面我们从博弈论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实际模型构建在双方策略选择情况下,由此我们提出四项策略组合:①诚信,诚信:这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效用都为2,双方满意;②诚信,不诚信:毕业生损失1、用人单位获得3;③不诚信,诚信:毕业生获得3、用人单位损失1;④不诚信,诚信:双方效用均为0。
博弈论的重点是“理性行为”这意味着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对手的战略选择自己的最优反应。首先我们来看用人单位的最优战略:
上图告诉我们无论毕业生选择哪种战略,“不诚信”总是用人单位的最优反应,由于博弈是对称的我们再来看下毕业生的最优反应。
毕业生最优战略:
这时“不诚信”这个战略对方都是占优战略,此时该博弈达到占优策略均衡,同时也属于社会两难,双方需要一个合作解,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上述现象呢?
我们来看诚信博弈扩展式:
这时我们也看到用人单位这个节点有四个分支。这就说明在上述这个博弈中信息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之所以出现双方都选择了不诚信,不诚信这个最优解,是因为双方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而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摩擦性失业。(由于双方不诚信即使签约后也因为工作不满意而离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上述企业与毕业生双方之所以要做如上的“最优”选择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没有谁会为自己的不诚信付出代价。
因此,解决上述社会两难问题的思路就在于:加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公开透明的合作机制;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对个人、企业不诚信行为的监督与约束从而增加其违约成本,使签约双方的最优解为上述组合策略①。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人口研究》2006第1期
2.汪涛 《理性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式》 博天人才网2006-10-26
3.《2007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前程无忧网
(作者通讯地址: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637000)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失业;经济学模型;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成了一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这是否说明,造成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太多呢?但是从与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与我国的比较来看,这一结论显然不成立。那么,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日益严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供求不平衡导致的失业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本季度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分析数据是由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南、广东、海南、四川、重庆、贵州、甘肃、云南、陕西、青海、宁夏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沈阳、哈尔滨、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广州、深圳、西安10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合肥、南昌、南宁、贵阳、兰州5个省会城市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
由图1可以看出,2005年,2006年,2007年全国人才市场上总供给是总需求的两倍以上,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由图2可以看出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部分专业,同样供给大于需求,有些专业如财会,供求比达到3.02:1.如此激烈的竞争必然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以至失业。从这里可以看出,供求失衡体现在两个方面:总量失衡和结构性失衡。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图1图2显示的共同特征为:在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是大于需求的。下面我们结合图3就因供求不平衡所造成的失业进行分析。在劳动力市场上,实际工资的高低决定了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而劳动力有效供给数量又影响着工资的高低。如图3,在工资为w1时,劳动力有效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平衡点为E。当由于某种原因(如大学扩招等)劳动力有效供给量突然增加,使供给曲线从S1移动到S2,而需求曲线未变,新的供求平衡为E2,此时的有效劳动力供给量为Q2,工资降为W2。而实际上,一方面企业短期内不可能提供更多的有效职位;另一方面,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不可能大幅度下降,也就是新的平衡并没有形成,实际的平衡点存在于Q1Q2之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将有一部分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是无效的,他们也就构成了失业者。
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存在着滞后性。冷热门专业在大学的交替出现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失业就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滞后性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上表现出热门专业的职位求职者远大于岗位数,而冷门专业岗位却少人问津。现在我们结合下图分析冷热门专业的交替是如何造成失业的:
如图4,假设某一冷门专业的劳动力在某年的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点为E,由于需求大于供给,企业为了得到这一专业的人才愿意支付高于劳动者实际期望W0的工资——`W2,受这一因素影响,第二年(或下个就业期),这一专业成为热门专业,劳动力供给量迅速升至Q2,供给大于需求,这时企业便可以以较低的工资W3雇佣到这个专业的人才。如果W3与大学毕业生的预期工资相差很大,那么他们可能不会选择就业,继续寻找或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这样就构成一个失业群体Q2Q3。如此循环劳动力市场逐渐接近平衡。
如图5,在劳动力市场上,某年具有某冷门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点为E,小于企业需求量,这时企业会以W2的工资雇佣此类毕业生,而在W2的工资水平下,劳动力的供给量为Q3,即在随后的毕业生里希望具有此专业背景的人数上升,冷门专业成为热门专业。而Q3点劳动力的供给量大于企业需求量,工资降为W0,来不及转行又不愿意接受此工资标准的毕业生就成了失业者,失业数量为Q2Q3,工资的降低,也使此专业毕业生的供给量下降,热门变冷门,如此循环,供给量与工资波动偏离幅度越来越大,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如图4,某冷门专业的供给量为Q1,供求平衡点为E,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企业愿意支付W2的工资,而在W2,劳动力的愿意供给为Q2,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这一冷门专业,冷门变热门;而在Q2企业所支付的工资会降为W1,不愿接受此工资标准的求职者会放弃就业,沦为失业者,失业的数量为Q2Q3。W1工资下的劳动力供给减至Q1,热门变冷门,如此循环,当某专业出现拥挤的时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失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还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合理等方面。我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很高。这样的产业结构也造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的供给与需求错位,市场上对普通素质劳动力需求旺盛,而对大学生的需求严重不足。西部的一个岗位问津者寥寥,而东部同样的一个岗位求职者趋之若鹜;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广大的基层招不到合适的人。
表面上看大学生失业似乎是供大于求了,然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人才短缺,比如仅护士行业人才缺口达142万人。同时各类高级技工,科研人员方面的人才尤其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捷发展这一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网)。
解决上述问题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政府应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2.政府劳动人事教育部门应加强劳动就业的宏观规划与指导,深入调查研究各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并做出适当的预测。
3. 学校应建立与用人单位的良性沟通机制,让双方之间信息更加流通;学生在报专业时应以自己兴趣爱好为基础,并根据历年情况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专业
二、教育资源稀缺性导致的学生素质整体下降而形成的失业
经济学中有这样一条规律:在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教育投资作为一种资源同样具有稀缺性,因为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是固定的,这里,我们结合这一理论和图7来分析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
目前教育资源的稀缺决定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足够的教育资源,满足其发展。在图7中,横轴表示大学生数,纵轴表示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由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人数小于Q2时,学校为社会供给的大学生是高素质水平的,即是社会需求的;而当人数大于Q2时,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现有的资源不足以保证大学生综合素质维持在原水平,即为社会提供了低素质但不需要的人才。
2003年有关统计显示,国家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我国是9.4美元,而美国则是1231.70美元,同期的印度也要超过我国为11.47美元。我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更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04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2.7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教育水平的4%。
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同时对人才的培训要有高中低层次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本人,应该加强自我管理,进行自我培训,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三、企业与毕业生非理性选择导致的失业
经济学对人的研究,通常是基于对人是理性人假设为前提的,即人们在作决定的时候总是在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然而这种理性假设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偏差。我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分析大学毕业生是如何找不到工作的:
假设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工资(w)和工作满意度(s),两者具有相互的替代性。I1,I2代表着两条不同的边际替代曲线,同时也意味着具有不同学历和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且I2素质高于I1,u1,u1代表两条无差异曲线,U1与I1相切于a点, U2与I2相切于c点,与I1相交于c点和d点。
如果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是完全理性的,那么对于具有不同学历和能力的大学毕业生I1,I2就应该选择符合a和b条件的工作,即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而现实中,总会有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高工资低满意度或低工资高满意度的工作,这样如果I1的供给过多,他们选择了c点或d点工作条件的工作。这样会造成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I2的工作被I1挤占。以此类推由于这种错位必将会导至在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定量的失业人员。我们把这种人员和岗位的不匹配现象称为感觉错位——即客观能力与自我感觉之间的差距。这种错位既有求职者方面的又有用人单位方面的。
解决上述矛盾,需要企业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企业不仅要明确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还要预测将来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材;通过科学的岗位分析与设计选择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应该对自己的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要不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使自己成为人才市场的佼佼者。
三、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不诚信导致的失业
由于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不诚信使得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是签了约也因为后来的发现而产生一定的摩擦性失业。下面我们从博弈论角度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实际模型构建在双方策略选择情况下,由此我们提出四项策略组合:①诚信,诚信:这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效用都为2,双方满意;②诚信,不诚信:毕业生损失1、用人单位获得3;③不诚信,诚信:毕业生获得3、用人单位损失1;④不诚信,诚信:双方效用均为0。
博弈论的重点是“理性行为”这意味着每个参与者都会根据对手的战略选择自己的最优反应。首先我们来看用人单位的最优战略:
上图告诉我们无论毕业生选择哪种战略,“不诚信”总是用人单位的最优反应,由于博弈是对称的我们再来看下毕业生的最优反应。
毕业生最优战略:
这时“不诚信”这个战略对方都是占优战略,此时该博弈达到占优策略均衡,同时也属于社会两难,双方需要一个合作解,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上述现象呢?
我们来看诚信博弈扩展式:
这时我们也看到用人单位这个节点有四个分支。这就说明在上述这个博弈中信息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之所以出现双方都选择了不诚信,不诚信这个最优解,是因为双方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而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一些大学生的摩擦性失业。(由于双方不诚信即使签约后也因为工作不满意而离开)。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上述企业与毕业生双方之所以要做如上的“最优”选择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没有谁会为自己的不诚信付出代价。
因此,解决上述社会两难问题的思路就在于:加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公开透明的合作机制;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对个人、企业不诚信行为的监督与约束从而增加其违约成本,使签约双方的最优解为上述组合策略①。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人口研究》2006第1期
2.汪涛 《理性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式》 博天人才网2006-10-26
3.《2007全国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前程无忧网
(作者通讯地址: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