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井下地脉动测试是一种新型的原位测试手段,本文简介了这种测试方法的要点,并对测试数据的工程价值与应用方法进行了讨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下地脉动测试是一种新型的原位测试手段,本文简介了这种测试方法的要点,并对测试数据的工程价值与应用方法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地震电磁波是在地震预报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的课题之一。本文叙述了根据辽宁省的几年观测资料分析研究地震电磁波在短临预报中的应用前景。
多次震例表明,地震前兆随区域而异,而且某一区域内的每次地震所表现出的前兆也不尽相同。这表明地震孕育可能是个非线性过程。地震活动的起伏增长和地震丛集等可能是非线性系统即将发生失稳时出现的独特的前兆图象。本文着重研究了河南及邻区三次中等地震前非线性系统失稳的主要前兆之一——加卸载响应比的变化。经分析研究表明:新乡、菏泽、禹县-登封交界处发生的M_s4.5、5.9、4.2级地震前1~12个月,加卸载响应
过量开采第四系承压水,严重干扰下覆基岩井的水动态,对地震分析预报是一大难题。经过十多年对苏州地区气象、水文地质、第四系承压水的开采情况等,进行较全面的调查、监测、分析研究、编图计算,首次提出过量开采造成荷载减小,致使下覆基岩井水位随之下降的物理机制,确立了用辅助观测井计算开采干扰的科学新方法,并用震例予以验证。最后,提供了第四系开采层辅助观测井的选井原则。
总结了张道口井的地质构造概况及该井测汞仪的调试与干扰因素试验的结果,并分析了汞含量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江苏省南京基准地震台现用的大型水平向维歇尔地震仪,是目前我国唯一的、世界上仅存的三台该型号仪器之一。该台仪器已有60多年的历史,由于战乱及几经搬迁,仪器工作原理之类的原始资料丧失殆尽。本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缺,并勘正此型仪器为倒立摆的现存说法。
本文通过对邢台老震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回顾,从4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必要措施,提出了新形势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社会大宣传”新体制。
通过对“CHD—6”核旋仪部分电路的修改,改善了该仪器的一些性能,从而提高了地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5月4日至5日安徽省政府在合肥召开了全省首届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广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示精神,结合安徽实际,研究部署实现安徽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措施和任务,认真听取了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省政府张润霞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省地震局候茂生局长代表省政府就实现我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重大意义、途径和措施等作了全面阐述和说明。与会的各地市
黄河下游为一条地上悬河,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未来强震会引起大堤失稳开裂,造成特大水灾。本文研究了黄河下游菏泽和滨州地区断裂及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历史上地震发生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认为黄河东明——粱山段和滨州段将是黄河下游具潜在危险的地段,并提出了防御措施,这对减轻或避免黄河下游地区因地震活动而引起的水灾具有重要意义。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开始于1920年(翁文灏,1924)。在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工程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到1954年底,他们主要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750个地点的烈度作了评定。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地震工作委员会,来检验和批准各种工程场地的烈度评定。当时,由第三历史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查阅了8000多册历史文献,